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鹿泉市

移除 3,078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圖像說明 =
}}
 
=='''简介'''==
同义词 鹿泉市一般指鹿泉区
截止2013年,鹿泉区辖9镇、3乡和3个省级开发区;总面积60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3.3万人(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2013年末,鹿泉区户籍总人口403942人,总户数117044户。其中农业人口303208人,非农业人口100734人。年内共出生人口7311人,人口出生率18.1‰;死亡人口2659人,人口死亡率6.6‰;净迁入1848人。人口自然增长率11.5‰。 [8]
鹿泉区常住人口地区分布(2010年) [9]
鹿泉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在唐代已是远近闻名的“旱码头”,有“一京二卫三通州、比不上获鹿旱码头”之称,被誉为“日进斗金”之地,是中国农科院确定的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市和国务院批准的对外开放市。 [1]
===地形地貌===
鹿泉区地形总趋势为西高东底,西部属太行山余脉,为低山丘陵 ,区间基岩裸露,山峦起伏,沟谷发育,标高300米—500米。最高海拔在市境西南部上寨乡梁庄村西与井陉县交界处,高程907米,低山丘陵地带相对高差200米—400米之间。市境东部为冲积洪积平原,是华北平原西部边缘,地势平缓,局部有个别残丘出露,地形自西向东倾斜,南部地面标高由100米降至62.5米,北部降至80米,自然坡降3‰—5‰。 
鹿泉区低山分布于市域西北部、西南部及南部边缘地带及中部个别孤山区域,海拔高程大于500米,总面积约10平方公里,占鹿泉区总面积的1.59%;丘陵区分布于源泉渠以西,以构造地质作用为主,长期遭受强烈剥蚀切割作用,地形起伏较弱,冲沟发育一般深2~5米,有多个剥蚀残山孤立其间,表层一般为黄土、坡积、冲积物,海拔高程100米~500米。丘陵总面积336.67平方公里,占鹿泉区总面积的53.47%;平原分布在源泉渠以东,由滹沱河、太平河、金河及洨河的冲积、洪积扇和山前坡积群组成,地形较平坦,其组成物质粒度随着远离山区逐渐变细;平原面积267.73平方公里,占鹿泉区总面积的42.46%;鹿泉区水域面积15.67平方公里,占鹿泉区总面积的2.48%。 [7]
=== 地质=== 鹿泉区区域内地层出露较为齐全, 按年代先远后近分为:下元古界南掌寺组主要出露于南部封龙山、青龙山;西南部出露于常河村西、村北和五峰山;北寨村北山。该组岩性以变质长石石英砂岩、变质长石石英粗砂岩为主,夹数层板岩和三层蚀变安山岩。总厚度1008米。中元古界,长城系大红峪组出露于常河村西与井陉县交界处;水峪村东;牛山村南及光禄山一带。古生界下寒武统馒头组零星出露于水峪村南,刀刃山南坡,天井沟村西北以及山前村西等地。下部为紫红色砂质页岩夹薄层状泥质灰岩,中部为紫红色页岩,上部为黄灰色泥质灰岩。中寒武统徐庄组,分布与毛庄组相近,下部为紫红色页岩和猪肝色砂质云母页岩,上部为灰白色鲕状灰岩和薄泥质灰岩,竹叶状灰岩,厚约115米,倾向西北,倾角23º~27º左右,为本市“墨玉”主要原料石。张夏组,连续沉积于徐庄组地层之上。分布较广,主要集中于东焦、王屋、九里山、黄岩等地。上寒武统崮山组,分布于九里山、石井、黄岩、栈道等处。下部为暗紫色、灰绿色钙质页岩,夹薄层泥质灰岩。上部为薄—中厚层浅色泥质条带状灰岩,夹浅色灰色中厚层含鲕状灰岩,厚约30米,连续沉积于下伏地层之上。长山组,分布区域与崮山组相同。下部为浅灰色薄—中层泥质条状灰岩,夹灰紫色竹叶状灰岩,底部有0.5米~1.5米厚之暗紫色蚧壳灰岩,上部为浅灰色薄—中厚层泥质条带状灰岩,局部夹有灰色竹叶状灰岩。凤山组,分布与上两组同。下部为浅灰色或土褐色薄—中—厚层白云岩。中部为浅白色厚—巨厚层状白云岩,上部为浅灰色、灰色薄—中—厚层白云岩。下奥陶统冶里组,分布于九里山、石井、黄岩、莲花山等处。为土褐色、灰黑色薄—中厚层中细粒白云岩,底部有数层较稳定的黄绿色钙质页岩。亮甲山组,分布于九里山、莲花山、东胡申等处。下部为灰、灰白色中—厚层含遂石结核有条带状白云岩,底部为灰绿色页岩,中部为致密块状灰岩夹白云岩,顶部为白云岩。中奥陶统马家沟组,零星分布,为灰色、深灰色厚层致块状灰岩,花斑状灰岩。第四系,主要分布于平原区,为一套河流冲积及残坡积松散地层。下更新统主要岩性为杂色粘土,只在山前局部地区被揭露;中更新统,主要岩性棕红色粘土夹砾石、碎石,山区洼地随处可见,厚度小于5米。东部平原层厚3米~15米,最大埋深60米。上更新统,出露山前地带,东部平原区岩性以砾石为主,夹有棕红色粘土、粉质粘土。全新统广泛分布于平原区表层,主要岩性为粉质粘土、粉土。李村镇东部(原秦庄乡)、大河镇东北部滹沱河沿岸,大片河漫滩,系滹沱河多次自然改道形成,其构造主要由滹沱河水冲积而成,土体下层有较厚砂层。 鹿泉区地质构造为断裂构造发育,且成带状出现,主要有古运河断裂带,是一组基本平行的断裂带,以高角正断层为主,断距50米~100米,延伸20公里以上,破碎带发育。牛山郑村断裂带,由一组行逆断层组成,倾向东南;倾角60º,断距约100米,延伸长11公里。另外还有良都店、获鹿、大河断裂带和吴家窑、黄峪断裂带,均为一组逆断层,延伸延11公里和15公里。 [7] === 水文特征=== 
鹿泉市河流属于海河水系。市境中部、北部诸河属滹沱河分支,南属滏阳河分支。市区内主要河流有太平河、滹沱河、清水河、洨河、金河,其次还有古运河等。
=== 气候特征=== 
鹿泉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少雨多风;夏季炎热多雨,雨量集中;秋季天高气爽,昼夜温差大;冬季寒冷干燥,多西北风。1991年至2005年,年平均气温为13.9℃,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为27.2℃,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为-1.7℃,极端最高气温43.4℃(2002年7月15日),极端最低气温-16.9℃(2000年1月25日);年平均降水量为542.2毫米,年最大降水量为1119.3毫米(1996年),年最少降水量为319.7毫米(2001年),月最大降水量为608.4毫米(1996年8月),日最大降水量为422.3毫米(1996年8月4日),降水量主要集中于7、8两个月,占全年降水总量的56%;无霜期日数平均为219天,初霜期一般出现于10月底,终霜期出现于3月20日左右;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776.9小时,年日照百分率为49%。 [7]
自然资源编辑
截至2012年,鹿泉区已探明的有石灰岩、大理石、花岗石、白云岩等十几种矿藏,其中石灰岩的储量达7.9亿吨。 [7]
人口编辑
2013年末,鹿泉区户籍总人口403942人,总户数117044户。其中农业人口303208人,非农业人口100734人。年内共出生人口7311人,人口出生率18.1‰;死亡人口2659人,人口死亡率6.6‰;净迁入1848人。人口自然增长率11.5‰。 [8] 鹿泉区常住人口地区分布(2010年) [9]
人口数(人)
比重(%)
4,17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