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慈宁宫

增加 409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慈宁宫2.jpg|有框|右|慈宁宫[http://s7.sinaimg.cn/mw690/001Hs2Vezy6W7YElCyaf6&690 原图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5ce03d940102vuwh.html 来自新浪网 图片 ]]]
  ''' 慈宁宫 ''' 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之精华,位于 [[ 紫禁城 ]] 内廷外西路 [[ 隆宗门 ]] 西侧,始建于 [[ 明代 ]][[ 嘉靖 ]] 十五年(1536年),其中,以慈宁宫为主,包括 [[ 慈宁花园 ]] [[ 寿康宫 ]] [[ 寿安宫 ]] [[ 英华殿 ]] 等宫殿,是几组建筑的统称,共占地面积52700平方米。每组宫殿,又由前宫、后殿等组成一个个相对封闭的院落。明朝慈宁宫为前代 [[ 皇贵妃 ]] 所居。清朝定为太皇太后与皇太后的正宫寝居,当时的 [[ 孝庄文皇后 ]] [[ 孝圣宪皇后 ]] 都先后在这里居住过。 [[ 顺治皇帝 ]] [[ 康熙皇帝 ]] [[ 乾隆皇帝 ]] 三帝以孝出名,慈宁宫经常举行为太后庆寿的大典。
==历史==
===明朝===
===明朝===据《明宫史》记载:“万历年间,慈圣李老娘娘所居; [[ 泰昌 ]] 元年八月,神庙(即万历) [[ 皇贵妃 ]] 郑老娘娘亦曾居之,神庙东宫 [[ 昭妃 ]] 刘老娘娘亦居此;天启七年八月后,熹庙(即天启)皇贵妃范娘娘亦居此宫。”不难看出,慈宁宫中居住的都是前朝的皇后和嫔妃们。因为按照皇家礼仪,现任皇帝不能与前朝后、妃等人同居于东西六宫之中。当先帝去世之后,他的皇后、妃子等人自然成了太后、太妃,也就需要迁居至专为她们而建的区域,即是慈宁宫。
慈宁宫初建时,是 [[ 明世宗 ]] 为生母 [[ 蒋太后 ]] 而建的寝宫。但蒋太后在此居住不久后便离世,此后慈宁宫成为太皇太后、皇太后或先朝嫔妃的住所。 [[ 隆庆 ]] 元年(1567年)、万历二年(1574年),慈宁宫均曾修缮。万历十一年(1583年),慈宁宫正殿遭火灾,万历十三年(1585年)重建慈宁宫正殿并于同年落成。
===清朝===
清朝入关以后,对慈宁宫先后进行了数次修缮,分别是 [[ 顺治 ]] 十年(1653)、 [[ 康熙 ]] 二十八年(1689)、 [[ 乾隆 ]] 十六年(1751)等。今日慈宁宫的形制则完成于乾隆三十四年(1769)。虽然在规模方面更加宏伟,但慈宁宫的功能仍与明朝一样,主要是奉养太后、太妃等前朝后妃。顺治十年,在经过几个月的立柱、上梁等工程之后,慈宁宫迎来了它在清朝的第一位主人—— [[ 孝庄太后 ]]
==用途==
 
[[File:顺治帝.jpg|有框|右|顺治帝[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701/94a2de8cd9d3434bb877f9a20744d173.jpe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238725894_100023845 来自搜狐网 图片 ]]]
[[ 顺治 ]] 帝亲政后,立即为昭圣皇太后修建慈宁宫,慈宁宫暨两妃宫于顺治十年六月二十六日正式落成,同年闰六月十二日,皇太后率领懿靖大 [[ 贵妃 ]] [[ 康惠 ]] 淑妃等当时尚健在的太宗后妃移居此宫。自此慈宁宫成为专供太皇太后、皇太后居住的宫室,由太妃随居。顺治十年时的 [[ 紫禁城 ]] 尚有永庆宫和永庆门,加之 [[ 雍正 ]] 二年八月《各库买办等项月折》记载慈宁宫内 [[ 永庆宫 ]] 佛堂供佛一事。由此可知,顺治至 [[ 雍正 ]] 时期的慈宁宫宫院中,有一座独立的宫院名为永庆宫,宫院门即为 [[ 永庆门 ]] 。永庆宫和永庆门于 [[ 乾隆 ]] 初年改建慈宁宫和添建 [[ 寿康宫 ]] 后消失不见  [[康熙]]年间,因[[昭圣]]太皇太后病殁于慈宁宫,康熙帝有意将停柩的灵堂设在慈宁宫,被众臣劝止而作罢。康熙帝曾为祖母昭圣太皇太后博尔济锦氏在慈宁宫东修过一座五间寝宫。太皇太后过世后,这座寝宫被挪到了东陵风水墙外作为暂安奉殿。由于昭圣太皇太后(即孝庄文皇后)这位清朝的开国皇太后具有极高的威望,使得日后清朝历位太后们皆不敢入居孝庄文皇后生前曾居住过的慈宁宫,从而形成了太后不住太后寝宫的有趣情形
康熙年间,因 昭圣太皇太后 病殁 康熙二十六年死后, 慈宁宫 主要用于为皇太后举办重大典礼。每遇皇太后圣寿节、恭上徽号、节庆朝贺、进册宝及公主下嫁等等 康熙帝有意将停柩的灵堂设 在慈宁宫 ,被众臣劝止而作罢 举办庆典 康熙帝曾为祖母昭圣 后寿辰时, 太后博尔济锦氏 帝会亲自 在慈宁宫 东修过一座五间寝宫 率众行礼,并且和近支皇戚共同彩衣起舞 皇太后 过世后,这座寝 薨逝也在慈宁 被挪到了东陵风水墙外作为暂 治丧与[[ 安奉 殿。由于昭圣太 ]] 皇太后 (即孝庄文 的梓宫, 后)这位 帝来此行祭奠礼。 清朝 的开国 每逢 皇太后 圣寿节时,在[[慈宁门]]内外陈设 极高的威望,使得日后清朝历位太后们皆不敢入居孝庄文 仪仗。皇帝及 皇后 生前曾居住过的 分别率王公大臣、福晋命妇等人在 慈宁 宫,从而形成了太后不住太后寝宫的有趣情形 门行礼朝贺
昭圣太皇太后于康熙 [[雍正]] 十六 死后 八月的内务府档案《各库买办等项月折》记载 ,慈宁宫 主要 佛堂月例用檀定香二十五束,每束银四分 于为皇太后举办重大典礼 银一两 每遇皇太后圣寿节、恭上徽号、节 慈宁宫内[[永 朝贺 宫]]供佛 进册宝及公主下嫁等 彩画和天花板 项用水胶一斤十一两六钱 都在慈宁宫举办庆典 每斤银二分用银三分四厘五毫 太后寿辰 [[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 时, 乾隆 会亲自在慈宁宫率众行礼,并且和近支皇戚共同彩衣起舞。若 的生母[[崇庆]] 皇太 后80岁大寿 薨逝也在 一度由[[寿康宫]]入居 慈宁宫 治丧与安奉 六年,并有 考裕贵 后的梓宫,皇帝来此行祭奠礼 妃随住 清朝每逢 [[乾隆]]四十二年[[崇庆]] 皇太后 圣寿节时,在慈宁门内外陈设有仪仗。皇帝及皇后分别率王公大臣、福晋命妇等人在慈宁门行礼朝贺 逝世
雍正二年八月的内务府档案《各库买办等项月折》记载,慈宁宫佛堂月例用檀定香二十五束,每束银四分用银一两。慈宁宫内永庆宫供佛、彩画和天花板等项用水胶一斤十一两六钱,每斤银二分用银三分四厘五毫。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时,乾隆帝的生母崇庆皇太后80岁大寿后一度由寿康宫入居慈宁宫六年,并有皇考裕贵太妃随住。乾隆四十二年崇庆皇太后逝世。
==建筑特点==
 慈宁宫门前有一东西向狭长的广场,两端分别是 [[ 永康左门 ]] [[ 永康右门 ]] ,南侧为 [[ 长信门 ]] [[ 慈宁门 ]] 位于广场北侧,内有高台甬道与正殿慈宁宫相通。院内东西两侧为廊庑,折向南与慈宁门相接,北向直抵后寝殿(即大佛堂)之东西耳房。前院东西庑正中各开一门,东曰徽音左门,西曰徽音右门。 
正殿慈宁宫居中,前后出廊,黄琉璃瓦重檐歇山顶。面阔7间,当中5间各开4扇双交四椀菱花槅扇门。两梢间为砖砌坎墙,各开4扇双交四椀菱花槅扇窗。殿前出月台,正面出三阶,左右各出一阶,台上陈鎏金铜香炉4座。东西两山设卡墙,各开垂花门,可通后院。
 清代慈宁宫正殿悬挂着 [[ 乾隆 ]] 皇帝的御笔"宝箓骈禧"和"庆隆尊养"两副横匾,对联是"爱日舒长,兰殿春晖凝彩仗;慈云环阴,置庭佳气接蓬山"。
按照封建礼仪,皇帝不能与前朝妃嫔同居东西六宫。为了安置业已归天的老皇帝的妃嫔,特地建造了慈宁宫供她们居住。
 
==相关楹联==
 
兰殿颐和尊备养;萱庭集庆寿延禧
人天功德三摩地;龙象威神两足尊
 
百八牟尼现庄严宝相;三千薝葡闻清净妙香
 
爱日舒长兰殿春晖凝彩仗;慈云环阴萱庭佳气接蓬山
 
==慈宁花园==
[[File:慈宁花园.jpg|有框|右|慈宁花园[http://img1.cache.netease.com/catchpic/A/A0/A0EEFDB63561877546AA6CA2BB1A06F1.jpg 原图链接][http://news.163.com/15/1102/08/B7DDDDKA00014Q4P.html 来自网易网 图片 ]]]
[[ 慈宁花园 ]] [[ 乾隆 ]] 三十四年(公元1769年)在明代早期建筑 [[ 仁寿宫 ]] 的旧址上改建的。花园的揽胜门内,叠有山石,起了“开门见山”的障景作用。山石之后,花坛上万紫千红,衬映出跨池而建的 [[ 临溪亭 ]] 。池亭周围,又有含清斋、 [[ 延寿堂 ]] 和东西配房相向而立,使临溪亭自然地成为花园南部的观赏中心。花园北部的 [[ 咸若馆 ]] ,是全园的主体建筑,馆北有 [[ 慈荫楼 ]] ,东厢是 [[ 宝相楼 ]] ,西厢为 [[ 吉云楼 ]] ,围成半封闭的三合院。 花园南北长约130m,东西宽50m,总占地面积6800㎡。园中仅有建筑11座,占地不到总面积的五分之一,集中于花园北部,南部则地势平坦开阔,莳花种树,叠石垒池,意在使太后、太妃嫔们不费跋涉之劳而得山林之趣。花园入口揽胜门设在东墙,为一朴素的随墙门。进门北望,主殿为 [[ 咸若馆 ]] ,面阔5间,前出抱厦,黄琉璃瓦顶。馆前有花坛一座,东西两侧有 [[ 宝相楼 ]] [[ 吉云楼 ]] ,馆后正北为 [[ 慈荫楼 ]] 。三座楼形制相近,皆为两层,覆绿琉璃瓦黄剪边卷棚歇山顶,成“凵”形环抱咸若馆。慈荫楼底层东梢间开一小门,与慈宁宫前广场相通。宝相楼和吉云楼正南各有小院一座,名为含清斋、 [[ 延寿堂 ]] ,是 [[ 乾隆 ]] 皇帝侍奉皇太后汤药之处,亦为苫次之所。院中主体建筑为灰瓦三卷勾连搭卷棚顶,素雅新颖  花园南部有一东西窄长的矩形水池,当中横跨汉白玉石桥,桥上建亭一座,名曰临溪亭,北与咸若馆相对。亭的东西两侧原有[[翠芳亭]]、[[绿云亭]],现为面阔5间的庑房各1座。花园的东南、西南两隅原各有井亭1座,[[绿云亭]]内流杯渠之水即从东南井内引出。[[临溪亭]][[南花坛]],高1m,6.5m见方,须弥座式,与[[北花坛]]相对称。再向南绕过太湖石叠山,即为花园的南入口
花园南部有一东西窄长的矩形水池,当中横跨汉白玉石桥,桥上建亭一座,名曰临溪亭,北与咸若馆相对。亭的东西两侧原有翠芳亭、绿云亭,现为面阔5间的庑房各1座。花园的东南、西南两隅原各有井亭1座,绿云亭内流杯渠之水即从东南井内引出。临溪亭南花坛,高1m,6.5m见方,须弥座式,与北花坛相对称。再向南绕过太湖石叠山,即为花园的南入口。 [[ 慈宁花园 ]] 由于受礼制、宗法、风水等多种因素制约,建筑按照主次相辅、左右对称的格局安排,布局规整严谨却略显单调,主要依靠内部精巧的装修和院落中的水池、山石以及品种繁多的花木来烘托浓厚的园林气氛。园中树木以松柏为主,间有 [[ 梧桐 ]] [[ 银杏 ]] [[ 玉兰 ]] [[ 丁香 ]] ,集中分布在 [[ 咸若馆 ]] 前和 [[ 临溪亭 ]] 周围,花坛中则密植 [[ 牡丹 ]] [[ 芍药 ]] 。其春华秋实,晨昏四季,各有不同的情趣。在礼制森严的 [[ 紫禁城 ]] 中,是唯一能令前代后妃们寻得心灵慰藉的轻松所在。
==陈列文物==
 主殿慈宁宫为精品陈列室,展出包括 [[ 东汉 ]][[ 永和 ]] 五年石羊、北齐石佛像及菩萨像、 [[ 唐开元 ]] 二年陶俑、 [[ 北宋 ]] 木雕彩绘贴金观音像、清代银鎏金六世班禅像在内的40多件难得一见的珍品。 
中间的三尊大体量北朝造像,首次采用“裸展”的方式进行呈现。他们请进慈宁宫,颇费周折,足足花了一周的时间。
 慈宁宫西庑为古代陶俑陈列室,展品年代起自 [[ 西汉 ]] ,止于 [[ 明朝 ]] ,以两汉、 [[ 魏晋 ]][[ 南北朝 ]] [[ 隋唐 ]] 陶俑为主。大佛堂西庑为画像石与画像砖陈列室,展品包括石像生、画像石、画像砖、砖雕等。 
画像石与画像砖是中国古代雕塑的重要组成部分,题材包括耕种、狩猎、战争、车马出行、庖厨、宴乐、帝王将相、圣贤隐士、列女孝子、仙神异兽、建筑物、天体、自然景物、装饰图案等。慈宁宫东庑为曲阳佛教造像陈列室,曲阳造像以质地洁白、雕刻精美、多具发愿文等特点成为河北地区佛像的代表,堪称中国重要的佛教寺院考古发现之一。
 大佛堂明间及 [[ 东暖阁 ]] 为古代佛教造像陈列室,展示不同质地的古代佛教造像,有铜、泥、瓷、石、木、夹纻多种,展品年代始自十六国时期,止于清朝。参观完慈宁宫,您可以顺道去慈宁宫对面的 [[ 慈宁宫花园 ]] 一观。这里原为明清两朝太后、太妃们游玩、礼佛、祭祀先皇之所,现存咸若馆、宝相楼等九座建筑, 
==视频==
 
 
<center>{{#iDisplay:m0396g89f5y|650|480|qq}}</center>
 
==参考资料==
717,42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