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瑜妃

增加 6,190 位元組, 5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清朝同治皇帝的瑜妃,即献哲皇贵妃赫舍里氏,知府崇龄的女儿。咸丰六年六月初一日生,同治十一年十月,册封瑜嫔,时…”



清朝同治皇帝的瑜妃,即献哲皇贵妃赫舍里氏,知府崇龄的女儿。咸丰六年六月初一日生,同治十一年十月,册封瑜嫔,时年17岁,地位在慧妃(西太后中意的人选)之次,平于珣嫔(排名靠前),高于瑨贵人。 ​​


















中文名
瑜妃

国籍
中国

出生日期
咸丰六年六月初一日

职业
瑜嫔


别名
赫舍里氏

出生地
中国

逝世日期
1932年2月5日













1基本内容
​​​




1基本内容
编辑



 清朝同治皇帝的瑜妃,即献哲皇贵妃赫舍哩氏,知府崇龄的女儿。咸丰六年六月初一日生,同治十一年十 月,册封瑜嫔,时年17岁,地位在慧妃(西太后中意的人选)之次,平于珣嫔(排名靠前),高于瑨贵人。后妃五人同时选秀得入,但瑜嫔,珣嫔,瑨贵人三位妃嫔作为皇后和慧妃之间后位争夺战(实质是西太后与儿子同治帝及东太后间的权力冲突)中的“编外”人员,被安排在皇后和慧妃入宫后一个月才入宫。

  瑜嫔个性歹毒,同治帝在和皇后恩爱之余亦时不时会临幸于她(再其次是瑨贵人),应该说她婚后最初的那段时光还是快乐的,但没有多久。同治的皇后是当时闻名的才女,“端庄贞静,美而有德”,西太后忌惮这样的女性,却莫名其妙地对年仅14,稚气未脱的慧妃很喜欢。同治帝则在压力之下,很自然地越来越讨厌慧妃,两边形成僵局。瑜妃等三人夹在中间,难免池鱼之殃。由于西太后强令同治帝“爱其不爱之妃”(即慧妃),并对皇后加以干涉,同治帝气恼之下一度丢开所有后妃去寻觅“野趣”,瑜嫔等三人和皇后,慧妃一起,饱尝到寂寞的滋味。尽管皇后最终将同治帝“拉”了回来,但为时已晚。

  十三年十一月,同治帝病重,两宫太后大封妃嫔以祈福,瑜嫔亦被晋为瑜妃。不久同治帝就去世了。皇后不堪西太后的欺辱,吞金自杀,慧妃则被封为“敦宜皇贵妃”,继续备受西太后的宠爱。年仅19岁的瑜妃不得不就此成为节妇,并继续忍受比自己小三岁半,实际上还是个孩子的慧妃压在自己头上,这恐怕是一件相当痛苦的事情。

  在以后的漫长岁月里,瑜妃在后宫过着无痛苦却极其郁闷的日子。有一首清宫词记载了她在光绪年间的生活:“懒梦山人(瑜妃的别号)冰雪姿,婕妤宠幸冠当时,焚香礼佛多闲暇,自绘林峦缀小诗。”西太后对于瑜,珣,瑨这些儿子的遗妾近在咫尺却绝少关照,据推测是因为她们“会让她想起夭折的儿子”。光绪帝婚后,西太后所重的是她的政治工具--个性上“柔懦”因此并不被她喜欢的隆裕皇后,而在生活上,她甚至宁可和瑾妃(珍妃的亲姐姐)亲近也不愿多理会一下这些亲生儿子所遗的妃嫔们。这段时间对于瑜妃而言,最大的安慰无非是光绪二十年正月西太后六旬大寿时“随喜”被晋为瑜贵妃,生活待遇再次有了提升。太多无趣的时间她则只能花在书画上,外界不少人开始将她和同治帝的妃子之首慧妃混淆起来,正如昔日许多属于丽妃的事迹(宠冠六宫甚至包括生了大公主)被错按到当时是懿贵妃的西太后头上,而实际上,西太后和慧妃谈谈说说,,瑜等三妃(后来还加上了瑾妃)漫漫长夜只能依然在宫中孤独地写着画着。

  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进北京,西太后挟持光绪帝和皇后瑾妃出逃并在行前害死了珍妃,却将同治帝的所有遗妾(包括慧妃)丢在了北京,任其自生自灭。宫中咸丰所遗两妃已经年迈难靠,慧妃毫无见识,只能日日以泪洗面。瑜妃无可奈何,尽力打起精神稳定宫中下人,关门护卫,并召了在京的一些外臣来商议对策。幸运的是联军并不入后宫抢掠,统帅“见了穆宗瑜妃,犹致敬礼”,宫中众人都没有受什么伤害。此事成为瑜妃一生最闪光的一点,但令瑜妃痛苦的是,这场劫难之后西太后回来,没有给她任何奖励,相反的,数年后慧妃(当时已经晋称“敦宜荣庆皇贵妃”)去世,西太后着力抬举,仅仅金棺奉移暂安初期就用银15000两,续费22000两。下令在惠陵妃园寝中将慧妃宝顶独自放在前排正中之位,瑜,珣,瑨也预先建好宝顶却都放在后面一字排列;慧妃的地宫用石券而瑜,珣,瑨的为砖券;还下令给慧妃增建方城、明楼、宝城、大宝顶、东西配殿,增设石五供(皇后地宫才能有的规制),因为大臣们的暗中抵制才算作罢。慧妃被谥为"淑慎皇贵妃",似为西太后所声称之慧妃"侍奉大行皇帝(同治帝)夙昭淑慎"的一个呼应.瑜妃最终是不得不屈于除了美貌之外一无是处的慧妃,不能不说是一个悲哀.

  敬懿皇贵妃(1856年- 1932年2月5日),赫舍里氏,满洲正蓝旗人,知府崇龄女,生于咸丰六年六月初一。尽管如此,入宫后仅封为瑜嫔,两年多以后,在同治十三年十一月十五日晋升为瑜妃。光绪二十年正月晋封为瑜贵妃,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五,光绪皇帝刚死四天,宣统皇帝就尊封她为瑜皇贵妃。1913年3月12日(农历二月初五),废帝溥仪又尊封她为敬懿皇贵妃。1932年2月5日(阴历辛未年除夕)病死,终年七十七岁,23日举行奉移礼。场面空前隆重,也是出现在北京人面前的最后一次皇家葬礼。在北京街头大有万人空巷之势。一时车马塞途,路边摊贩一律停业,公安局,保安队,宪兵及卫戍部队都来参与维持秩序。葬礼过后,棺椁暂存柏林寺。 满洲国朝廷谥为献哲皇贵妃。1935年3月14日寅时,敬懿太妃和后来去世的荣惠太妃遗体分别起灵,葬于河北遵化的双山峪惠陵.




11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