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二仁溪

增加 67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歷史名稱==
二仁河段又有不同的名稱,上游在[[崗山]]頭以上稱為[[分水溪]],中游稱為[[岡山溪]],其中下游稱為[[角帶圍溪]],下游才稱為[[二層行溪]]或[[二贊行溪]]。出海口原來向西南經[[劉厝]]出海的主河道,在[[道光]]三年(1823年)七月因暴風雨,出海口轉向改道西北由高雄市[[茄萣區]][[白砂崙]]北方入海。主要支流有[[三爺宮溪]]、[[深坑子溪]]、[[港尾溝溪]]、[[松子腳溪]]及[[牛稠埔溪]];流域面積達350.04平方公里。
二層行溪在早期十分清澈,因當時製糖繁榮聚落[[二層行]]而得名。[[台灣日治時期|日治時期]]興建之車路墘糖廠(現[[仁德糖廠]],已停工, [[ 糖廠 ]] 大煙囪和廠房等設備尚存,目前是「 [[ 十鼓文化園區 ]] )之廠址,亦在其支流三爺宮溪畔。1960年[[臺灣省政府]]整理全臺河川名稱,取流經臺南縣[[仁德區|仁德鄉]]、[[歸仁區|歸仁鄉]](今臺南市仁德區及歸仁區)之典故,易名[['''二仁溪''']] 臺灣省政府公告(49)10.8府建水字第七四九五六號。
==汙染狀況==
<ref>[http://www.wetland.org.tw/about/hope/hope22/22-16.htm 鄉愁二仁溪],台灣濕地90年3月號第22期,2018-10-27</ref>
==重建治理==
2001年6月28日,[[郝龍斌]]時任[[環保署長]],於台南召開記者會,明確下達指示動員各相關單位,該年6月底前,要完成[[台南縣]]、市強制拆除二仁溪沿岸違法熔煉廠的任務,環保署與台南縣市同步拆除二仁溪流域違法熔煉廠。
整起行動總共動員700名警力強制拆除位於[[臺南市]]二仁溪流域的熔煉業,在臺南市共計拆除57家的非法工廠,在拆除行動結束後,臺南市環保局持續配合嚴密監控與稽查,防止熔煉業者死灰復燃。隨著政府實際作為,三十年來的空氣污染終於得到舒緩,二仁溪下游污染也大幅削減,進一步改善二仁溪河川水質,生態亦隨之日趨豐富
作家[[劉克襄]]曾撰文描述他與知名 [[ 靈長類學者[[ 珍古德]]於二仁溪溯河之旅的過程,文章中對於二仁溪豐饒的自然生態景象多有讚賞,認為二仁溪會出現豐饒的自然生態景象,表示溪流環境保持某一程度的清潔,底棲動物諸如 [[ 彈塗魚 ]] [[ 招潮蟹 ]] 等才可能多樣,進而吸引大量 [[ 鳥類 ]] 到來。
二仁溪溪水時常綠中帶墨,溪中污染嚴重而呈現[[優養化]]現象,致使水中缺少氧氣。造成污染的主要原因為二仁溪上游流經內門養豬區、田寮牛羊牧場、阿蓮鴨寮,而下游又有廢五金處理廠排出含重金屬的污水。容納如此多種高濃度污水,二仁溪水質兼具黑、臭、毒。自然生態幾乎已經破壞殆盡。據說過去南萣橋下是[[泛舟]]、[[垂釣]]、賞落日的天堂,河畔淤泥上遍佈[[紅樹林]]、[[招潮蟹]]、[[彈塗魚]]等構成特殊的生態環境。而今一切已成往日雲煙;目前只能看見橋東側沙灘上雜草一片 ,間許有[[燕子]]飛梭而過,[[白鷺鷥]]靜立水澤。而橋樑西側淤泥已被人們開闢成魚塭。
==重汙染區==[[ 三爺宮溪 ]] 是二仁溪各支流中污染狀況最嚴重者,整條河段從上游至下游皆飽受沿岸 [[ (永康區、仁德區) ]] 上百家工廠排放 [[ 工業廢水 ]] 之長期嚴重污染,自1976年之後,就已經是「宣告死亡」、幾乎毫無生命力可言之嚴重污染的髒臭河川。[[嘉南農田水利會]]也被迫從此停止抽取三爺宮溪溪水來灌溉農田迄今。三爺宮溪溪水經常呈現深黑色或深咖啡色、橘黃、橘紅、紫紅色等佈滿工業廢水油污的七彩顏色,流速緩慢,而且臭氣沖天、水族幾乎完全絕跡,水質之髒臭程度經常遠比二仁溪還差。
==流域範圍==
4,92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