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清徐县

增加 235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公元前247年,秦灭[[赵国]],设太原郡,梗阳属太原郡。西汉郡国并行,梗阳属[[韩国]]。
公元前196年, [[ 汉高祖 ]] 设代国,都晋阳,封其子刘桓为代王。此时,梗阳属 [[ 代国 ]]
公元前106年, [[ 汉武帝 ]] 首创十三州刺史部,梗阳降为并州刺史部太原郡榆次县的乡。自此时起,西汉、东汉、三国、晋,梗阳一直为榆次县的西境。
公元448年,南北朝北魏太平真君九年,撤销 [[ 榆次县 ]] ,梗阳随之并入 [[ 晋阳县 ]] 。公元500年,北魏景明元年,恢复榆次县,梗阳又随之归属榆次县。公元582年,隋初,梗阳又归属并州晋阳县。
公元596年,隋开皇十六年,析晋阳和榆次的部分地区新建立清源县,在梗阳城北新建县城,因城西北有清源水而得名,此为清源称县之始。公元607年,隋大业三年,又废清源县而并入晋阳县。
公元1220年,金兴定四年,清源置晋州,辖徐沟、太谷、祁县三县。
元代废州,仍为清源县。元、明、清均为 [[ 清源县 ]]
公元1764年,清 [[ 乾隆 ]] 二十九年,清源降为乡,隶属徐沟县管辖。
公元1912年,即民国二年,恢复清源县建制。民国四年又降为镇,属 [[ 徐沟县 ]] 。民国六年又恢复清源县。
1952年7月,清源、徐沟合并为清徐县。
徐县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呈西陡向东缓展布,依次分为中低山区、山前洪积扇、倾斜平原和冲击平原,山区和平川分别约占总面积的1/3和2/3;没有明显的丘陵区;土壤分为山地褐土、草甸土两个类型。境内海拔差异较大,山区800米以上,北部最高点庙前山高达1841米,平原780米以下,南部最低点汾河出境口常丰一带仅753米,相对高差1088米。
==气候特征==
==经济概况==
2013年,清徐县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  113成113.2亿元,同比增长2.7%;服务业增加值完成31.1亿元,同比增长1.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47.3 亿元,同比增长4.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0亿元,同比下降17.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7.9亿元,同比增长14%;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实际完成4.95亿元,完成调整后预算的103.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903元,同比增长10.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052元, 同比增长12.2%。
==风景名胜==
[[ 清源文庙 ]] :始建于金泰和三年(1203年),元、明、清均有修葺。占地面积7000平方米。文庙大成殿是珍贵的早期建筑遗构,在金代建筑遗存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 狐突庙 ]] :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纪念春秋时晋国大夫狐突而建。庙始建于金明昌元年(1190年),元至元二十六年(1298年)重修,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增补扩建。庙址坐北朝南,由两进院落组成。现存献殿、正殿与碑廊等建筑,占地面积1875平方米。
[[ 罗贯中纪念馆 ]] :是由清徐罗氏第二十一代传人 [[ 罗二栋 ]] 先生融资,于2000年建成的。纪念馆坐落在 [[ 中隐山 ]] 麓, [[ 清泉湖 ]] 畔,与 [[ 清徐三国城 ]] 在一条中轴线上。占地四千五百平方米,青砖碧瓦,雕梁画栋,为仿明清时代的园林式建筑风格。主要建筑有山门、罗贯中石雕站像、主殿、厢房、曲廊、方亭、碧池、花园、玉带桥、九龙壁、麒麟吐玉书影壁等<ref>[http://www.sohu.com/a/204109684_100023122 罗贯中故里——葡乡醋都:山西清徐] ,搜狐,2017-11-13</ref>。
[[ 宝梵寺 ]] :位于清徐县城西南10公里的 [[ 东于村 ]] 北隅。是太原地区现存最完整的一座清代建筑。宝梵寺宋代名" [[ 宝林禅院]]",辽、金时期称" [[ 宝安寺]]",明、清两代为"宝梵寺"。据寺院现存"宝林禅院新公塔铭"记载,宝梵寺在宋宣和元年以前就已经香火鼎盛了。之后,明成化十一年重修,清光绪十八年重建。寺内有壁画、塑像、砖雕。现存宝梵寺占地1000余平方米,坐北朝南,青砖砌墙,布瓦盖顶。
[[ 清泉寺 ]] :清泉寺位于清徐县城西北七华里的中隐山小峪沟,俗称" [[ 小峪寺]]"。因寺前清泉汩汩,昼夜长流,故又名"清泉寺",是山西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泉寺始建于元至正二十四年,后经明清多次修葺。
[[ 马鸣山森林公园 ]] :(俗马鬣寺)地处白石沟中游 [[ 马峪乡 ]][[ 碾底村 ]] 东北面,系中隐山支脉,距榆古干线公路2.4公里,距 [[ 太祁高速 ]] 公路4公里,距县城12公里,距 [[ 葡峰山庄 ]] [[ 贯中祖 茔6 茔]]6 公里。 [[ 马鬣寺 ]] 始建于唐朝,位于素称清源古景之一的白石云松-- [[ 马鸣山 ]] 上,唐代建筑"文殊石塔"屹立山顶,还有汉唐佛教圣地-- [[ 马鬣寺遗址石拱窑洞 ]]
==文化遗产==
==著名人物==
[[ 罗贯中]](1331-1400),名本、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中书省河东山西清源县(今太原市清徐县)人,中国古代著名小说家、戏曲家,《三国演义》、《水浒传》(与 [[ 施耐庵 ]] 合作)的作者  马泉(1937-),字清源,别名博熙;中国当代著名国画家,诗人,一九三七年生,山西清徐人。国家一级美术师,北京画院专业画家。其业绩曾收人中国、美国、英国、日本出版的《世界名人录》、《名人传》、《艺术家传》、《文艺家传》等二十多部辞书、辞典中
李元茂[[马泉]](19441937-),字 文厚 清源 号奎霖,现任海南省 别名 物馆 熙;中国当代著 誉馆长 国画家 诗人,一九三七年生,山西清徐人。 国家一级美术师, 国务 北京画 特贴 业画家。其业绩曾收人中国、美国、英国、日本出版的《世界名人录》、《名人传》、《艺术家传》、《文艺 传》等二十多部辞书、辞典中
贾廷诏[[李元茂]](1713~17651944-), 山西 字文厚,号奎霖,现任[[海南 太原市清徐县东高白村人。清乾隆壬戌科(1742)武状元。著有《三韬六略之解》、《孙子兵法浅释》 ]]博物馆名誉馆长,国家一级美术师,国务院特贴专家
乔松年[[贾廷诏]](1815-18751713~1765), 字健侯,号鹤侪, 山西省太原市 清徐县 东高白 村人 。清乾隆壬戌科(1742)武状元 。著有《 论语浅 三韬六略之 解》 四卷 、《 萝摩亭札记》八卷,又辑《纬捃》十四卷、《乔氏载记》二卷,均刊行。其中《纬捃》十四卷、《萝摩亭札记》八卷,被选入1934年由山西省文献委员会编纂的汇集自唐讫清二十八位晋人学术著作大型古籍丛书《山右丛书初编 孙子兵法浅释 》。
王灏儒 乔松年(1815-1875) ,字 心孩 健侯,号鹤侪 明末 源城南(今春光) 徐县[[郝村]] ,明崇祯壬午(1642)举人,清顺治丁亥(1647)进士 任山东曹州知州, 著有《 论语浅解》四卷、《萝摩亭札记》八卷,又辑《纬捃》十 书音辩 卷、《乔氏载记 二卷,均刊行 顺治 其中《纬捃》 四卷、《萝摩亭札记》 卷,被选入1934 (1661),他主 由山西省文献委员会 汇集自唐讫清二十八位晋人学术著作大型古籍丛书 清源县志 山右丛书初编 印行,这是现存清源最早的志书<ref>[http://cssn.cn/kgx/kjkg/201810/t20181016_4705112.shtml 太原地区金代建筑分析],中国社会科学网,2018-10-16</ref>
马建法 [[王灏儒]],字心孩,明末清源城南(今春光)人,明崇祯壬午(1642)举人 清顺治丁亥(1647)进士。任[[ 西省 东]]曹州知州, 名画家 有《四书音辩》。[[顺治]]十八年(1661),他主编的《清源县志》印行 毕业于山西大学美术 这是现存清源最早的志书<ref>[http://cssn.cn/kgx/kjkg/201810/t20181016_4705112.shtml 太原地区金代建筑分析],中国社会科 院国画系,进修于网,2018-10-16</ref>。
[[马建法]],山西省著名画家,毕业于山西大学美术学院国画系,进修于 北京画院。现为中国人文美术家协会会员,山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山西画院画家 ,山西省山水画艺委会会员。
[[ 杨宗新 ]] ,民间剪纸艺术家、山西清徐砖雕技艺传承人。杨宗新被太原市文联命名为"杰出贡献艺术家",被太原市人民政府命名为"民间艺术名人"、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命名为"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 胡嫦娥 ]] ,女,1961年生于山西省清徐县,国家一级演员,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太原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
[[ 李宝森]](1911-1989),曾用名 [[ 李宝生 ]] ,清徐县 [[ 北程村 ]] 人,后定居于鹅池村。1933年9月加入 [[ 中国共产党 ]] ,历任 [[ 河北省 ]] 交通局长兼组织部干事, [[ 中共北方局 ]] 交通科长, [[ 山西省水利局 ]] 副局长,河北省 [[ 峰峰矿 区]] 任二矿矿长, [[ 平顶山矿务局 ]] 任第一副局长, [[ 广西 ]] [[ 煤炭工业局 ]] 副局长等职。
[[ 李延年]](1913-1942),又名 [[ 李石清 ]] ,清徐县 [[ 高花乡 ]][[ 南尹村 ]] 人。1933年12月,经李宝森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山西省"社联"执委、党团书记及武装自卫队党团书记。1935年后长期患病,先后在 [[ 北京 ]] 、延安等地治疗。抗日战争爆发后,赴太行区工作,1942年春,于左权县下口村病故。
李祥(1921-1945),原名王钟灵,清徐县南营留村人。1937年年底,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5年12月30日晨,李祥同志为掩护同志们突围,中弹负伤,被阎军残杀,年仅24岁。
59,24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