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天水市

增加 4,007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天水是华夏文明和汉民族的重要发源地,享有“羲皇故里”的荣誉。伏羲文化、轩辕文化、大地湾文化、先秦文化、三国文化、石窟文化交相辉映。境内文化古迹甚多,现有国家和省、市级重点保护文物296处,其中麦积山石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历史文化==
 
===伏羲文化===
 
伏羲是人文始祖,伏羲文化是中国史前文化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源头,也是国家已启动的“中国古代文明探源工程”的重要研究对象。天水是伏羲文化的诞生地和伏羲文化的发祥地,江泽民同志1992年视察天水时亲笔题词:“羲皇故里”。天水市西关一座始建于元代、明代重修的全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祭祀伏羲的场所——伏羲庙,是伏羲文化的标志性建筑,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国家华夏纽带工程委员会确定为全国祭祖基地,庙内雕梁画栋,古柏参天。
 
===大地湾文化===
 
大地湾文化对研究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文明的历史进程,乃至华夏文明的起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位于秦安县的大地湾遗址,是一处距今8300多年前的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总面积32万平方米,文化层厚平均2米,现已出土陶、石、骨、饰等珍贵文物8000多件,刷新中国六项考古之最,有目前已知最早的“水泥”地面大厅,最早的地画、最早的宫殿等。
 
大地湾遗址从公元前8300年开始,到公元前4800年为止,时间跨度近4000年,文化积淀极为丰富,其中大地湾一期文化是黄河流域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早于陕西半坡遗址1000多年,处于西北区文化的源头地位。其规模之大、内涵之丰富,在我国考古史中实属罕见,在国内评定的二十世纪百项重大考古发现中列第12位。
 
===秦国早期文化===
 
天水秦文化是早期秦人入主中原前,兼取西戎游牧文化和中原华夏文化之长,从而形成的一种带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地方文化。在中国古代史上,第一个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制的秦朝,其先祖就是在天水发展起来的。秦先祖赢非子因牧马有功,被周王封邑于秦亭,治所在今清水、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一带。天水市东南的牧马滩,据考证为秦先祖非子牧马的地方,20世纪80年代以来这里出土了大量的秦简和七块木板地图。这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地图。邽县(今清水一带)和冀县(甘谷一带)曾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设县的地方,是中国郡县制的源头。
 
===石窟文化===
 
天水堪称丝绸之路东段的“ 石窟走廊”。全市境内有大小石窟6处。以“东方雕塑馆”驰名中外的麦积山石窟是我国四大石窟之一。始凿于南北朝时期后秦,距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保存有194个洞窟,石雕造像7000多尊,壁画1000多平方米,开凿于形似农家麦垛的悬崖峭壁之上,保存了后秦至清代的历代凿窟和造像,风格各异,精美绝伦,既是一座历史博物馆,又是艺术陈列馆。它与仙人崖、甘谷大像山、华盖寺、武山水帘洞、木梯寺等众多石窟组成了丝绸之路东段的“石窟走廊”。
 
===三国古战场文化===
 
天水在历史上为陇右第一重镇,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三国时期,天水处于蜀魏交锋的前沿,诸葛亮六出祁山、痛失街亭、智收姜维、计杀张郃等重大战事,都发生在天水,境内有街亭、天水关、木门道、诸葛军垒等三国古战场遗址多处。三国文化是天水历史厚重的一页,也是天水历史极富盛名之所在。
 
==文化遗产==
 
麦积山石窟(含仙人崖石窟、鲁恭姬造像碑)
 
大地湾遗址
 
兴国寺
 
伏羲庙
 
胡氏古民居建筑
 
水帘洞-大像山石窟
 
玉泉观
 
后街清真寺
 
秦安文庙
 
木梯寺石窟
 
狼叫屲遗址
 
李崖遗址
 
马家塬遗址
 
放马滩墓群
 
==主要景点==
 
麦积山石窟(世界文化遗产)
 
仙人崖
 
石门
 
伏羲庙
 
玉泉观
 
南郭寺
 
大像山
 
水帘洞
 
天水街亭温泉
 
姜维墓
 
李广墓
 
大地湾遗址(仰韶文化遗址)
==教育方面==
天水市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资料==
112,67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