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陈统爱

增加 208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style="background: #FFB6C1" align= center|  '''<big>陈统爱</big> '''|-| [[File:陈统爱.jpg|缩略图| 居中| 陈统爱[http://www.caf.ac.cn/files/Content/2013-4/7-998948-4.jpg 原图链接][http://www.caf.ac.cn/news/xwzx/201304/2013-04-03-15-58.html 来自中国林业网图片]]]|-| style="background: #CDCDCD" align= center|  |-| align= light||}
'''陈统爱''':932年10月28日生于广东省普宁县(现普宁市)斗文村的一个普通华侨农家。1952年,中国进行高校院系调整,急需大量人才,在此背景下,陈统爱尚未高中毕业就被分配到东北农学院(现东北林业大学)森林系就读于木材采运机械化专业;1955年被调入由苏联专家任教的林业经济研究班,从此他与林业经济学科结下不解之缘。在2年的学习中,他努力攻读资本论、林业经济学和林业企业组织与计划等课程,他以成绩优异的“双子河森工局经济活动分析”的论文毕业。于1957年10月调到森林工业研究所经济研究组工作。这个组于1958年改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直属的林业经济研究室。在这期间,他参加“森林更新经济问题”、“人民公社的林业经济问题”的调查研究。1960年组建林业经济研究所时,陈统爱被指定为采运经济研究组组长,于1961年春天在伊春林区双子河森工局进行蹲点研究。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经过一年半的努力,他主持的“伐区作业综合小工队”成果,于1962年夏天在东北、内蒙古得到广泛应用,并获得明显的经济效益。1963年他晋升为助理研究员。1964年春,被任命为研究室副主任。同年10月他被抽调到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参加社会主义教育运动。1969年到“五·七”干校,1971年下放江西,研究工作被迫中断。1974年,邓小平同志主持中央工作后,形势有了根本好转,在一些老领导的帮助下,他被借调到农林部林业局林产工业处主管木片生产。
1978年春,正式调入农林部。当年夏天,随领导公出黑龙江伊春,由于劳累过度,患了急性肾炎,送回北京治疗。1981年,他还处在半休状态,被调到林业部经济研究所工作(任负责人)。就在他满腔热情为林业经济研究贡献才华时,由于长期治疗肾病服用激素,他被诊断双侧股骨缺血性坏死,1983年又作了移骨手术,整整躺了2年。1996年春,他卸任不久,被林业部指定担任全国山区综合开发专家咨询组组长,至今仍在为林业建设尽心尽责。
 
==工作履历==
1957-1958年 森工部森林工业研究所经济组研实员。
* 1957-1958-1960 中国 森工部森 科学 研究 院林业 经济 研究室 研实员。
* 1958-1960-1966 年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经济 研究所,任研究组组长、 研究室 副主任、助理 员。
1971* 1960-1974 1966 江西省木材工 中国林 科学研究院林业经济 研究所 ,任研究组组长、研究室副主任、助理研究员
* 1971-1974-1977 农林部林 江西省木材工 局林产处分管木片生产 研究所
1978* 1974-1980 1977 国家 农林部 林业局 业部总调度室副 分管木片生产
* 1978-1980年 国家林业局、林业部总调度室副处长。 * 1981-1982年 林业部林业经济研究所负责人  * 1982-1985年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副研究员等
1982-1985年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副研究员等。
==科学成就==
 
===创建国有林区木材生产劳动组织——“伐区作业综合小工队”===
 
20世纪60年代初,由于种种原因,黑龙江省,这个全国最大的木材生产基地的木材产量逐年下降,严重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从1961年起陈统爱带领一批科研人员,到黑龙江双子河森工局开展调研工作,经过一年多的研究,并征求各方面的意见,他们在该局的罗圈河林场进行一组试验:首先选定1名拖拉机手,再从大工段分离出来5~6人,自己采伐,自己集材,自己清理林场,自己装车,工资则根据伐区条件以混合计件形式付给。经多次试验,效果很好。在这个林场全面推行之后,效果也很明显,不到3~4个月,这个新型的劳动组织很快在东北、内蒙古林区推开。当时从林业部领导到森工局的基层职工,都认为这是扭转木材生产被动局面的突破口。不仅木材产量上去了,而且伐区阶段的木材生产成本降低了30%以上,工人收入相应增加,大大调动了职工积极性。经过大量研究,他把这个新型领导组织命名为“伐区作业综合小工队”。这种组织形式的特点:一是人少容易心齐;二是综合作业,可以避免上下工序的脱节和停工;三是混合计件,由于全队经济利益一致,因而,从根本上保证了行动上的一致。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些论点确实有所创新。并起到了重要的历史作用。这一科技成果,得到当时中国科学院学部的肯定,并获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的奖励。
===卸任之后继续奋斗在山区综合开发工作岗位上===
 
1996年3月,陈统爱卸去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院长职务,这时他已经63岁,他认为在今世的工作岗位该划上句号了。然而他又受命于山区综合开发专家咨询组组长的重要工作。1996 年春,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决定加速中国山区的综合开发,并成立以林业部为牵头单位的部际协调小组。协调小组成立专家咨询组,由各协调单位选派20多名专家组成,陈统爱出任全国山区综合开发专家咨询组组长,这又是一个全新的工作岗位。从此之后,他积极参加各项活动,组织专家组成员,深入山区综合开发示范县,进行调查研究和规划的评审工作,为协调小组提出很多中肯的建议。他本人在这两年中,亲自对17个示范县进行深入调研,共商加速山区综合开发大计。1998年春,根据专家组的调研情况和他本人的体会,在全国山区综合开发示范县办公室主任会议上,作了题为“全国山区综合开发示范工作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的报告,得到与会者的广泛兴趣与重视。
 
==主要论著==
 
1 陈统爱,陈国明等.《伐区作业综合小工队》.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63.
31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