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茅坤

增加 7,838 位元組, 4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茅坤'''(1512年8月31日—1601年12月22日),字顺甫,号鹿门,湖州府归安(今浙江吴兴)人,明代散文家、藏书家。明末…”
'''茅坤'''(1512年8月31日—1601年12月22日),字顺甫,号鹿门,湖州府归安(今浙江[[吴兴]])人,明代散文家、藏书家。明末儒将[[茅元仪]]的祖父。

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官广西兵备佥事时,曾领兵镇压广西瑶族农民起义。

茅坤文武兼长,雅好书法,提倡学习唐宋[[古文]],反对“文必秦汉”的观点,至于作品内容,则主张必须阐发“[[六经]]”之旨。编选《[[唐宋八大家文钞]]》,对[[韩愈]]、[[欧阳修]]和[[苏轼]]尤为推崇。茅坤与[[王慎中]]、[[唐顺之]]、[[归有光]]等,同被称为“[[唐宋派]]”。有《[[白华楼藏稿]]》,刻本罕见。行世者有《[[茅鹿门集]]》。

== 人物生平 ==
茅坤生于[[明武宗]][[正德]]七年七月二十一日 <ref> 《嘉靖十七年进士登科录》:茅坤,贯浙江湖州府归安县...字顺甫,行二,年二十七,七月二十一日生。</ref> (1512年8月31日),湖州府归安(今浙江湖州)人,嘉靖十七年(1538)得中三甲进士。历任青阳、丹
茅坤像
茅坤像 <ref> 茅坤像取自明代万历间刻《茅鹿门先生文集》。</ref>
徒两县知县,因政绩卓著,于嘉靖二十四年(1545)冬十二月,破格擢升为礼部仪制同主事,未几,迁任[[吏部]]稽勉司,曾受牵连于[[嘉靖]]二十五年(1546)被外调谪为广平通判。后又屡迁广西兵备[[佥事]]、[[河南]]副使。

时广西数股瑶僮利用壁立山势,盘礴六七百里,劫杀吏民,督府尝疏请三省夹剿未果。两广总督应槚闻茅坤之才,特檄坤至广西以大征一切军兴事宜相属。茅坤一反大征之惯用手法,用“雕剿”(即“倏而入,倏而出,如雕之搏兔然”)之法,获大胜,被总督叹为“奇才”。因“雕剿”有功,晋升其官阶二级。当时,茅坤年轻气盛,恃才傲物,终被忌者所中,于嘉靖三十四年(1555)解职还乡,开始了长达四、五十年的乡居生涯。

嘉靖末,[[倭寇]]屡犯两浙,茅坤应胡宗宪请为幕僚,共商兵机。后将[[胡宗宪]]诱杀寇首[[徐海]]经历编述为《徐海本末》一卷。后因家人横行乡里,为巡抚[[庞尚鹏]]所劾,削籍归家,专事著述。万历二十九年十一月二十八日<ref> 《大名兵备按察司副使鹿门茅公坤墓志铭》:...而是年十一月壬戌,公竟长逝矣,公名坤,字顺甫...</ref> (1601年12月22日)卒,享年九十。葬武康(今德清县武康镇)鸡笼山。

《湖录》记载茅坤的[[藏书]]在当时称霸一方,书楼名“白桦楼”、“玉芝山房”,收藏宋元刻本较多。家编有《白桦楼书目》。有藏书楼数十间,仍充栋不能容,后由其孙茅元仪(茅坤次子茅国缙之子)又编有《九学十部目》。分为九学十部。九学为:一经学、二史学、三文学、四说学、五小学、六兵学、七类学、八数学、九外学。九学而外,再加世学,号曰十部。其藏书印有“茅坤”、“桐园”、“墨香亭”等。<ref> 李玉安 黄正雨.中国藏书家通典:中国国际文化出版社,2005年版:第238页</ref>

== 文学成就 ==
茅坤反对前后七子“文必秦汉”的主张,提倡学习唐宋古文。他评选的《唐宋八大家文钞》在当时和后世有很大影响。此书选辑唐代[[韩愈]]、[[柳宗元]],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八家文章共 164卷。每家各为之引。总序中说:“世之操觚者往往谓文章与时相高下,而唐以
茅坤《行草陆游诗卷》
茅坤《行草陆游诗卷》
后且薄不足为。噫!抑不知文特以道相盛衰,时非所论也。”所以茅坤选文目的在于宣扬八人文章中得“六经”之精髓者,对韩愈尤为推崇。他评述文章艺术形式也不出八股文笔法范围。他评点注释虽多有疏漏、错误之处,但此选本繁简适中,可作为初学者之门径,因此几百年来盛行不衰。“[[唐宋八大家]]”的名目也由此流行。茅坤的散文刻意模仿[[司马迁]]、欧阳修。行文喜跌宕激射。但是,由于为文好摹拟,佳作不多。今存《白华楼置稿》11卷、《续稿》15卷、《吟稿》8卷、《玉芝山房稿》22卷、《耄年录》7卷,以及《浙江分署纪事本末》、《[[史记钞]]》、《纪剿除徐海本末》等。行世者有《茅鹿门集》。

[[钱谦益]]对茅坤多赞赏之词:“(茅坤)为文章滔滔莽莽,谓文章之逸气,司马子长之后千余年而得欧阳子,又五百年而得茅子。疾世之为伪秦汉者,批点唐宋八大家之文以正之。”

== 人物轶事 ==
茅鹿门先生文章擅海内。尤工叙事志铭。为明代大家。晚喜作诗。自称半路修行。语多率易。次子国缙登第。喜而口占曰:“堂前正索千金赏。门外高悬[[五丈旗]]。”闻者皆笑。(出自《[[坚瓠集]]》)

== 史籍记载 ==
茅坤,字顺甫,归安人。嘉靖十七年进士。历知青阳、丹徒二县。母忧,服阕,迁礼部主事,移吏部稽勋司,坐累,谪广平通判。屡迁广西兵备佥事,辖府江道。坤雅好谈兵。瑶贼据鬼子诸砦,杀阳朔令。朝议大征,总督应槚以问坤。坤曰:“大征非兵十万不可,饷称之,今猝不能集,而贼已据险为备。计莫若雕剿。条入歼其魁,他部必袭,谋自全,此便计也。”槚善之,悉以兵事委坤。连破十七砦,晋秩二等。民立祠祀之。迁大名兵备副使,总督杨博叹为奇才,特荐于朝。为忌者所中,追论其先任贪污状,落职归。时倭事方急,胡宗宪延之幕中,与筹兵事,奏请为福建副使。吏部持之,乃已。家人横于里,为巡按[[庞尚鹏]]所劾,遂褫冠带。坤既废,用心计治生,家大起。年九十,卒于万历二十九年。 坤善古文,最心折唐顺之。顺之喜唐、宋诸大家文,所著文编,唐、宋人自韩、柳、欧、三苏、曾、王八家外,无所取,故坤选《唐宋八大家文钞》。其书盛行海内,乡里小生无不知茅鹿门者。鹿门,坤别号也。少子维,字孝若,能诗,与同郡[[臧懋循]]、[[吴稼竳]]、[[吴梦阳]],并称四子。尝诣阙上书,希得召见,陈当世大事,不报。

== 代表诗作 ==
【[[夜泊钱塘]]】

江行日已暮,何处可维舟。

树里孤灯雨,风前一雁秋。

离心迸落叶,乡梦入寒流。

酒市哪从问,微吟寄短愁。

'''简析'''

“江行日已暮”,行船于江中,夕阳西下,早已是傍晚时分。傍晚之际,正是一家其乐融融的时候,远在天涯的游子看到夕阳,思乡之情也格外深沉。“何处可维舟?”想要落脚休息,可是“何处可维舟”,偌大的钱塘江,竟没有一块可以拴住小船的地方吗?这句话写出了飘荡在外的游子对于无家可归的凄凉心情。

“树里孤灯雨,风前一雁秋。” “树里”“风前”承受着餐风饮露的生活,这就更让诗人怀念自己的家乡。此时正是“孤灯”难眠,见“雁”思归之际。

“离心迸落叶,乡梦入寒流。”在作者的眼里,树叶也因难以承载离别之情而坠落,连“寒流”也载不动思乡之梦。

“酒市哪从问,微吟寄短愁。”寻“酒市”,是想“借酒消愁”,可是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借酒消愁愁更愁”,“杯酒”哪能化解浓浓思乡之情?轻轻吟唱思乡曲,寄托自己的思乡之情。 <ref> 《夜泊钱塘》诗歌赏析 .古诗文网</ref>

== 参考资料 ==
62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