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卢肃

增加 11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卢肃
| 圖像     = [[File:卢肃.jpg|缩略图|居中|[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46411345664&di=9a1b367755f0e5e0cdafc687c925c46a&imgtype=0&src=http%3A%2F%2Fwww.cnr.cn%2Fnewscenter%2Fnative%2Fgd%2F20150916%2FW020150916477340780785.jpeg 原图链接]]]}} ''' 卢肃 ''' (1917--2004),原名[[ ''' 卢方平''',[[中國]] 作曲家。[[江苏]][[徐州]]人。幼受家乡民间音乐与天主教音乐影响。1938年年底至延安入[[鲁迅 ]] 艺术文学院]] 音乐系学习、任教。次年夏至晋察冀华北联合大学音乐系任教、后任系主任。1942年至西北战地服务团,作《[[团结就是力量]]》等歌曲,1944年回延安鲁艺任教。抗战胜利后任中央党校文艺工作室研究员、晋冀鲁豫人民文工团副团长。1949年后历任中央歌剧院院长等职。主要作品有歌曲《[[边区艺术节歌]]》、《[[平原夜歌]]》、《[[五一纪念歌]]》、《[[歌唱吕傅良]]》和《[[平原大合唱]]》等,歌剧剧本《[[刘胡兰]]》、《[[槐荫记]]》。==基本简介== 卢肃,作曲家。 出身 江苏[[铜山]] 人。1937 ,1937 年参加北平学生移动剧团,任歌咏指挥,次年至延安,入鲁艺音乐系学作曲,并留校任教。1939年赴晋察冀边区任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音乐系主任。解放后历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歌剧团团长、[[中央实验歌剧院]]院长、[[沈阳音乐学院]]代理院长等职。<ref name="中音在线">{{cite web |url=http://www.musiceol.com/news/html/2011-4/201142817534314655129.html |title=谱写团结就是力量的作曲家卢肃 中音在线 | accessdate=2012-04-28}}</ref>= 个人 = 生平==
卢肃的老家是在江苏徐州,他家从祖父起就是佃工,因为家庭环境和国难当头,卢肃在学校里就向着共产党,后来抗战爆发,他就写墙报、作宣传,一直比较积极,可他那时候还不到20岁。 
卢肃1938年10月到延安,参加了第三期鲁艺音乐系,当时学作曲,他也学了歌咏指挥,卢肃在[[鲁艺]]开始是学生课代表,后来一面学音乐,一面学理论,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到鲁艺没有多久就提升为教员,他第一个曲子就叫《[[古道行军]]》,此外他还写了不少大合唱,《[[平原大合唱]]》、《[[生产大合唱]]》、《[[春耕大合唱]]》等等。
到了1943年,抗战很艰苦, [[ 蒋介石 ]] 消极抗战,特别八路军打了“[[百团大战]]”之后,全部的日军伪军就把军事重点都压在八路军身上,因为当时晋察冀那个地方本来山区老百姓就特别苦,给地主纳租负担特别重,当时提出要减租减息,《[[团结就是力量]]》当时的背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写的,主要强调一个思想就是:不要靠别人,要靠自己,团结起来就是力量,在困难当中要依靠自己,坚持抗战,迎接新的中国的到来,相信自己,争取美好的前途。怎么样才能够把这种战争的情绪放在一个不长的乐句里,中心思想是团结就是力量,从战争当中提炼出这种信念、这种呼声。虽然是减租减息是写农民在农村的变化,但说的是中国民主发展的一个进程,社会发展的进步。 ==创业经历==1939年春天,卢肃加入了 [[ 中国共产党 ]] ,他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穿过敌人封锁线,去晋察冀边区开展工作,历尽艰险,于7月份到达目的地,并分别担任华北文艺学院文学系和音乐系的老师,培养出一批战时文艺人才。卢肃在晋察冀发挥作曲家的特长,创作了《[[华北人民进行曲]]》、《[[五一纪念歌]]》、《[[平原大合唱]]》等一批充满革命激情的战歌。他与 [[ 牧虹 ]] 密切合作,为小歌剧《[[除夕]]》、《[[我爱八路军]]》、《[[团结就是力量]]》谱曲。《[[团结就是力量]]》这首歌曲,是同名歌剧《团结就是力量》的幕终曲,一经唱出,以高昂激越的旋律和雄壮浑厚的气势,唤起了千百万人民战斗的渴望,唱遍全国,以至在后来的反饥饿反内战时期,都发生了重大的影响和作用。
1996年冬,卢肃总结他的经验说:“1943的深入生活则大大不同了,我兼任了区政府的民政助理,我参与了区委和支部的秘密会议,深入到大山的地下涌动的热流核心。我觉得对当前的阶级斗争与民族战争的关系有了切实的理解了。要团结一切抗日力量,包括团结地主抗日,才能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人民要自己解放自己,团结就是力量,这大约就是在滹沱河边一个农村的打麦场上演过,而它的幕终曲唱遍了全中国。”
2001年荣获中国音乐金钟奖终身成就奖。2004年7月6日在[[北京]]逝世。
==主要作品==
有歌曲《[[华北人民进行曲]]》、《[[平原大合唱]]》、《[[枪口对外]]》、《[[子弟兵之歌]]》等;
==作品特点==
[[ 卢肃]] 的一生中,共作歌曲数百首,数量最多、影响最广的是多种多样的群众歌曲。其中有正面表现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采用号召性、战斗性的进行曲形式的,也有具体展示人民战争壮美的战斗图景、将抒情性与鼓动性或描绘性与概括性结合在一起的,有表现工农群众的劳动生活、采用特定的劳动音调和节奏写成的;还有为抗战中的妇女、儿童写的等等。在这些群众歌曲中,卢肃根据不同内容,创造具有不同个性特征的音乐形象,或以具有冲击力的节奏和挺拔高昂、富于棱角的旋律,表现激昂慷慨的情绪和威武豪壮的气势;或以气息宽广的旋律、舒缓沉着的节奏和抒情含蕴的音调,体现革命人民丰富的内心世界。在卢肃的歌曲创作中抒情性的独唱歌曲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其中大多是为舞台剧和电影所作的插曲。这些作品从各个不同侧面,反映了特定的人物在现实生活中的遭遇和内心感受,或倾诉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或抒发投入斗争的热切情感。为了表现广阔的现实生活和使歌曲更具有民族特色,卢肃还探索创造了一些具有新时代特点的歌曲样式。其中有将抒情性与战斗性两者不同的表现特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歌曲,还有将民间说唱音乐与战斗性的群众歌曲音调相结合的叙事性歌曲。他很善于发掘歌词语言的韵律美,在表现主题形象的前提下予以音乐性的发挥。他也很善于运用多种多样的歌曲演唱形式,如独唱、齐唱、领唱、合唱和有说有唱等,特别是在群众歌曲中广泛运用轮唱和二部合唱的形式,在当时的抗战歌咏中具有创新的意义,并具有广泛的影响。卢肃在音乐创作上的另一重要贡献,是开创了表现中国人民革命斗争并具有民族特点的大合唱创作。所作大合唱,在题材、内容的现实性和表现形式的民族化、群众化方面是相同的,但又根据不同的题材、内容,以不同的艺术手法进行处理,而使各个作品具有不同特色。
卢肃毕生致力创造具有民族特色的新音乐,他的创作是建立在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基础上的。他一方面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亲身探索民族新音乐的道路,另一方面展开全面的理论研究,探讨中国民间音乐的种种特点。
==创作风格==
他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就如何发展中国新音乐、中国新音乐发展的历史经验、中国新音乐的大众化和民族形式以及中国民歌的特点和民歌研究等问题,发表了许多重要意见。他主张以马克思主义的艺术理论指导中国新音乐的建设。他认为不论是音乐的民族形式问题,还是大众化问题,都应以发展中国的工农音乐为基本出发点。他通过实际调查采录和研究,初步归纳了中国民歌具有现实性、形象化、地方性等特点,并认为在音乐创作中吸取民间音乐的因素,能够更真实更生动地反映人民的生活和大众的语言,创造出更丰富的最具有民族性、同时也是最具有国际性的音乐作品。
= 人物 = 评价==
卢肃是中国现代音乐史上一位卓有成就的作曲家,他以澎湃的激昂,鲜明的民族特色,写出了震惊中外乐坛的音乐,是人民敬爱的音乐家。他把音乐家的创作同民族的、人民的命运和愿望密切结合起来,他的作品引用了不少民族音乐和民歌的素材,增强了民族风格,让老百姓听懂,即使到今天也依然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很多作品成为不朽的名作。
5,46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