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6
次編輯
變更
河南省
,無編輯摘要
河南是 [[ 中华民族 ]] 与 [[ 华夏文明 ]] 的发源地,也是中国 [[ 四大发明 ]] 发源地。从夏朝至宋朝,河南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先后有20多个朝代建都或迁都河南,是中国建都朝代最多、建都历史最长、古都数量最多的省份。河南自古就有“天下名人,中州过半”之说。
===建置沿革===
河南地处黄河中下游,是中国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至迟在50万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生息和繁衍。七八千年前的 [[ 裴李岗 ]] 文化时期,这里就产生了农业、畜牧业和制陶等手工业;到了4000多年前的龙山文化中晚期,中原进入了石、铜器并用时代,产生了私有制和阶级的萌芽。
东汉, [[ 刘秀 ]] 定都洛阳。
西晋, [[ 司马炎 ]] 定都洛阳。
北魏统一后, [[ 孝文帝 ]] 迁都洛阳。
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均定都安阳。
武周, [[ 武则天 ]] 定都洛阳,改洛阳为神都。
五代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均定都于开封、洛阳。
北宋定都 [[ 开封 ]] ,以开封府(今开封)为东京、以河南府(今洛阳)为西京、以应天府(今商丘)为南京。
中华民国时期,洛阳曾是 [[ 吴佩孚 ]] 的基地。
1926年(民国十五年), [[ 冯玉祥 ]] 参加北伐战争,进驻河南。
1928年(民国十七年), [[ 张国焘 ]] 、 [[ 徐向前 ]] 等在 [[ 大别山 ]] 区开辟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 信阳新县 ]] 是根据地的首府。
1930年(民国十九年)5月,河南省会驻地从开封市移驻 [[ 商丘市 ]] 。同年10月6日,河南省会驻地由商丘市迁驻 [[ 开封市 ]] 。
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 [[ 一二八事变 ]] 后,中华民国迁都洛阳。
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 [[ 彭雪枫 ]] 等无产阶级革命家开辟豫皖苏抗日根据地,商丘永城为根据地的首府。
1949年1月10日, [[ 淮海战役 ]] 胜利结束,河南全境解放。
1949年8月,黄河以北地区成立平原省,省会驻新乡市,河南省保留黄河以南地区。
1952年11月,撤销平原省,其行政区域大部分并入河南省。
1954年10月,河南省会驻地从开封市迁驻 [[ 郑州市]]
==行政区划==
截至2019年5月,河南辖郑州、开封、洛阳、 [[ 平顶山 ]] 、安阳、 [[ 鹤壁 ]] 、 [[ 新乡 ]] 、 [[ 焦作 ]] 、 [[ 濮阳 ]] 、 [[ 许昌 ]] 、 [[ 漯河 ]] 、 [[ 三门峡 ]] 、南阳、商丘、信阳、周口、驻马店等17个省辖市,济源市1个省直管市,20个县级市,84个县,53个市辖区,1791个乡镇,660个街道办事处。省政府驻郑州市金水区金水东路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