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增加 1,602 位元組, 4 年前
增加参考资料、增加图片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File: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8--1937.7).jpg|缩略图|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8--1937.7)[http://mil.cnr.cn/jszl/zltj/200904/W020090405669043234365.jpg 原图链接]]]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7-1937.7),也称作[[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深入开展土地革命,反对国民党恐怖统治的内战时期。
==战争时期==
土地革命战争又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反对[[蒋介石]]反动统治的革命战争,从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发动反革命政变开始,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结束。<ref>[http://www.doc88.com/p-6397094189137.html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土地革命路线的形成过程]道客巴巴网</ref>
中文名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武装起义
发生地点:[[湖南]]、[[湖北]]、[[广东]]、[[福建]]、[[江西]]、[[安徽]]、[[四川]]、[[河南]]、[[陕西]]、[[浙江]]、[[河北]]、[[山东]]等省广大地区.
[[File: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根据地形势图.jpg|缩略图|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根据地形势图 [http://www.zhongguolaoqu.com/Article/UploadFiles/201301/2013011117412929.jpg 原图链接]]]
==事件经过==
国共合作的[[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叛变了革命的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代替了[[北洋军阀]],企图扑灭革命,消灭共产党,残酷地镇压共产党和革命群众,党组织遭到破坏,党的活动被迫转入地下。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没有被[[国民党]]的屠刀所吓倒,继续英勇地高举起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大旗。为了挽救革命,党中央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1927年7月12日,党中央政治局进行了改组,成立了临时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陈独秀]]停职,作出了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等决定。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了[[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开始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革命斗争的新阶段,因此,8月1日被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诞生的节日。1927年8月7日,党中央在[[汉口]]召开了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批判和揭露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及其造成的严重后果。会议在大革命失败后的关键时刻,为挽救党和中国革命起到了重大作用。"八·七"会议,[[毛泽东]]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于9月9日,领导了[[湘赣边界]] [[ 秋收起义]]。起义后,毛泽东根据当时敌我形势,主动放弃攻打长沙的计划,转向敌人统治薄弱的农村地区,到达永新县三湾村时,对部队进行了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决定将党支部建在连上,内部实行民主制度,官兵平等。这就是我军建军史上有名的"[[三湾改编]]"  10月到达井冈山地区,建立了以宁冈为中心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一部分部队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会师,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和红军创建,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开始了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伟大斗争<ref>[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93895332401336179&wfr=spider&for=pc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军的军事文化建设]发布时间:18-03-0314:05</ref>。红军战争的胜利和根据地的发展,推动了农村土地革命的深入开展。红军所到之处,燃起了阶级斗争的熊熊大火,到处呈现出一派"分田分地真忙"的革命景象。土地革命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极大地激发了广大贫苦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有力地支援了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在创建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道路进行了探索。1928年10月至1930年1月,毛泽东先后发表了《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文章。毛泽东关于红色政权的理论科学地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规律,科学地论证了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原因、条件,以及工农武装割据的基本内容,提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革命形势得到很大发展,但是,从1927年11月至1934年底,党内先后出现了[[瞿秋白]]"左"倾盲动主义、[[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使革命力量遭受很大损失。特别是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使党在白区的党组织和工作几乎遭到百分之百的破坏和失败,使已经取得了四次反围剿胜利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在第五次反围剿中遭致失败。中央红军被迫于1934年10月开始了二万五千里长征。 1935年1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历史上著名的"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党中央的领导地位。这次会议,是在革命最紧要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在党中央和毛泽东的指挥下,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夹金山、越过草地,甩开了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在北上途中,还反对了张国焘的右倾分裂主义错误。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结束了红一方面军长征。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历时两年的红军长征胜利结束,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是不可战胜的,有力地推动了中国革命事业的发展。长征一结束,就开始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在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全国抗日民主运动出现高涨。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进一步向华北地区发动了新的进攻,[[何应钦]]同日本签订了《[[何梅协定]]》,日本加紧策划"华北五省自治",妄图制造第二个"满洲国",达到吞并华北的目的。国民党政府仍然坚持其卖国、内战、反共的政策,对日寇的侵略步步退让。全国要求抗日的呼声不断高涨,根据国内政治形势的变化,1935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发表了《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八·一"宣言]]),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 全国抗日民主运动迅速高涨,1935年12月9日,爆发了"12.9"运动,很快得到上海、南京、武汉、天津等全国各地的响应。中国革命又走向了新的高潮。1935年12月,党中央召开了"[[瓦窑堡会议]]",批判了党内左倾关门主义的错误,决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策略。会后,中国共产党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行了大量艰苦、复杂的斗争。1936年12月12日,发生了"[[西安事变]]",党中央提出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问题的方针,迫使蒋介石接受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对推动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团结抗日,起到了重大的历史作用,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1937年2月15日,国民党召开了五届三中全会,开始接受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通过了一项接受国共合作的决议。至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ref>[http://www.doc88.com/p-6397094189137.html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土地革命路线的形成过程]道客巴巴网</ref><ref>[http://www.doc88.com/p-2743099614733.html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土地革命路线的形成过程(续)]道客巴巴网</ref>[[File: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jpg|缩略图|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https://p1.ssl.qhimg.com/t011710e2a2aa2579a7.jpg 原图链接]]]==内容文件==1927年8月1日,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前敌委员会]]和[[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国民革命军]]2万余人举行[[南昌起义]](详见条目"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大大震撼了国民党反动派。  8月3日,中共中央制订《关于湘鄂粤赣四省农民秋收暴动大纲》,要求在农民运动发达的湖南、湖北、广东、江西4省,以农会为中心,团结广大农民和各种社会力量,举行暴动,以动摇军阀政权,并争取在湖南和广东建立革命政权,实行[[土地革命]]。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八七"会议]])。毛泽东在会上强调:"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会议正式决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把发动秋收起义作为当时的主要任务,确定派最积极、最坚强和富有斗争经验的骨干去各地组织农民举行[[秋收起义]]。 在"八七"会议精神的指引下,各地中共组织领导农民、工人和部分革命士兵揭竿而起,武装起义席卷[[湖南]]、[[湖北]]、[[四川]]、[[广东]]、[[江西]]、[[河南]]、[[陕西]]、[[浙江]]、[[河北]]、[[山东]]等省,其中,最著名的是1927年9月11日[[毛泽东]]等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详见条目"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10月到达井冈山地区,建立了以宁冈为 接着举行的起义主要有:湖北省鄂 心的鄂西起义(详见条目"[[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鄂中鄂西起义]] 。1928年4月"),广东省海陆丰起义(详见条目"[[ 朱德海陆丰起义]] "),广东省琼崖起义(详见条目"[[ 陈毅海南岛起义]] 率领 "),河 省确山 起义 保留下来的一部分部队到达井冈 (详见条目"[[确 起义]]") 与毛泽东会师 陕西省清涧起义(详见条目"[[清涧起义]]"),湖北省黄麻起义(详见条目"[[黄麻起义]]")、鄂北起义(详见条目"[[鄂北起义]]") 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江西省赣西起义(详见条目"[[赣西起义]]") 井冈 此外,浙江省永康、河北省玉田、 革命根据 东省阳谷等 和红军创建,点燃了工农 也举行多次规模不同的 武装 割据 起义。这些起义多数都在轰轰烈烈 星星之火,开始了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伟大 群众 斗争 。红军战争的胜利和根据地 发展 基础上 推动 创建 农村土地 革命 的深入开展。红军所到之处 武装 燃起了阶级斗争的熊熊大火,到处呈现出一派"分田分 在中共 真忙" 方组织 革命景象。土地革命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极大地激发了广大贫苦农民革命 领导 生产 群众 积极性,有力地 支援 了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在创建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 开展游击战争 革命道路进行了探索。1928年10月至1930年1月,毛泽东先后发表了《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 民党 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文章 反动统治 毛泽东关于红色政权的理论科学地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规律,科学地论证了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原因、条件,以及工农武装割据的
基本内容 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提出 创建 一条'''具有 [[ 中国 特色的 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 革命 道路 军]]第一军第一师,经[[三湾改编]],转向[[井冈山]] 标志着毛泽东思想 始形成''' 辟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File: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各地武装起义.jpg|缩略图|土地 革命 形势得到很大发展,但是,从1927年11月至1934 战争时期各地武装起义 [https://www.kfzimg.com/G05/M00/4E/C9/p4YBAFk9OHmAfGLPAAG1QdB0sIw706_n.jpg 原图链接]]]1927 国民 党内 先后出现了部矛盾激化,[[李宗仁]]集团对[[ 瞿秋白唐生智]]"左"倾盲动主义 集团 、[[李 立三济深]]"左"倾冒险主义、集团对[[ 王明张发奎]]"左"倾教条主义 集团 错误,使革命力量遭受很大损失。特别是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使党在白区的党组织和工作几乎遭到百分之百的破坏和失败,使已经取得了四次反围剿胜利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在第五次反围剿中遭致失败。中央红军被迫于1934年10月开始了二万五千里长征 战争相继爆发
1935年1月,中 共产党召开了历史上著名的"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党中央的领导 位。这次会议,是在革命最紧要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是 产党历史上 组织抓住这 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后 有利时机 中央红军在党中央和毛泽东的指挥下,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夹金山、越过草地,甩开了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在北上途中,还反对了张国焘的右倾分裂主义错误。1935年10 从1927年底到1928年6 月, 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结束了红一方面军长征。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历时两年的红军长征胜利结束,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是不可战胜的,有力地推动了中国革命事业的发展。长征一结束,就开始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全国抗日民主运动出现高涨。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进一步向华北 许多 地区发动 领导 新的进攻,何应钦同日本签订了《何梅协定》,日本加紧策划"华北五省自治",妄图制造第二个"满洲国",达到吞并华北的目的 武装起义 国民党政府仍然坚持 卖国、内战、反共的政策 对日寇 最著名 侵略步步退让。全国要求抗日的呼声不断高涨,根据国内政治形势的变化,1935年8月1日, 产党发表了《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 广东省委 记[[张太雷]]和[[叶挺]]、[[黄平]]、[[周文雍]]、[[叶剑英]]等领导的[[广州起义]](详见条目" 八·一广州起义" 宣言) ,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 。它与南昌起义、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并称为[[土地革命 线 争时期]] 主张 "三大起义"
全国抗日民主运动迅速高涨,1935年12月9日,爆发了其他比较著名的起义有:江西省弋横起义(详见条目"12.9[[弋横起义]]" 运动 ) 很快得到上海、 湖南省湘南起义(详见条目"[[湘 起义]]") 武汉、天津等全国各地的响应。中国革命又走向了新的高潮。1935年12月,党中央召开了桑植起义(详见条目" 瓦窑堡会议[[桑植起义]]" ) 批判了党内左倾关门主 江西省赣南起 的错误 (详见条目"[[赣南起义]]") 决定了 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策略。会后,中国共产党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行了大量艰苦、复杂的斗争。1936年12月12日,发生了省闽西起义(详见条目" [[闽 西 安事变起义]]" ) 党中央提出了和平解决 西 安事变问题的方针,迫使蒋介石接受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对推动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团结抗日 省[[渭华起义]](详见条目"渭华起义") 江苏省[[通海如泰 到了重大的历史作用,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1937年2月15日,国民党召开了五届三中全会,开始接受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 义]](详见条目" 过了一项接受国共合作的决议。至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海如泰起义")
==内容文件==1927年8月1日,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前敌委员会和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国民革命军2万余人举行南昌起义(详见条目"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大大震撼了国民党反动派。 8月3日,中共中央制订《关于湘鄂粤赣四省农民秋收暴动大纲》,要求在农民运动发达的湖南、湖北、广东、江西4省,以农会为中心,团结广大农民和各种社会力量,举行暴动,以动摇军阀政权,并争取在湖南和广东建立革命政权,实行土地革命。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八七"会议)。毛泽东在会上强调:"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会议正式决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把发动秋收起义作为当时的主要任务,确定派最积极、最坚强和富有斗争经验的骨干去各地组织农民举行秋收起义。 在"八七"会议精神的指引下,各地中共组织领导农民、工人和部分革命士兵揭竿而起,武装起义席卷湖南、湖北、四川、广东、江西、河南、陕西、浙江、河北、山东等省,其中,最著名的是1927年9月11日毛泽东等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详见条目"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接着举行的起义主要有:湖北省鄂中鄂西起义(详见条目"鄂中鄂西起义"),广东省海陆丰起义(详见条目"海陆丰起义"),广东省琼崖起义(详见条目"海南岛起义"),河南省确山起义(详见条目"确山起义"),陕西省清涧起义(详见条目"清涧起义"),湖北省黄麻起义(详见条目"黄麻起义")、鄂北起义(详见条目"鄂北起义"),江西省赣西起义(详见条目"赣西起义")。此外,浙江省永康、河北省玉田、山东省阳谷等地也举行多次规模不同的武装起义。这些起义多数都在轰轰烈烈的群众斗争的基础上,创建了革命武装,在中共地方组织的领导和群众的支援下,开展游击战争,反对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创建了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经三湾改编,转向井冈山,开辟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1927年冬,国民党内部矛盾激化,李宗仁集团对唐生智集团、李济深集团对张发奎集团的战争相继爆发。全国各地中共组织抓住这一有利时机,从1927年底到1928年6月,又在许多地区发动领导了武装起义。其中,最著名的是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张太雷和叶挺、黄平、周文雍、叶剑英等领导的广州起义(详见条目"广州起义")。它与南昌起义、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并称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三大起义"。其他比较著名的起义有:江西省弋横起义(详见条目"弋横起义"),湖南省湘南起义(详见条目"湘南起义")、桑植起义(详见条目"桑植起义"),江西省赣南起义(详见条目"赣南起义"),福建省闽西起义(详见条目"闽西起义"),陕西省渭华起义(详见条目"渭华起义"),江苏省通海如泰起义(详见条目"通海如泰起义")。 在此之后,随着土地革命战争的深入和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军队中工作的发展,又组织了多次起义。主要的有:湖南省 [[ 平江起义]](详见条目"平江起义"),福建省 [[ 崇安起义]](详见条目"崇安浦城起义",四川省 [[ 川东起义]](详见条目"川东起义"),河南省 [[ 商南起义]](详见条目"商南起义"),安徽省 [[ 六霍起义]](详见条目"六霍起义"),江西省 [[ 吉安起义]](详见条目"吉安起义"),湖北省大冶起义(详见条目" [[ 大冶阳新起义]]"),广西省(今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起义]](详见条目"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详见条目" [[ 龙州起义]]"),江西省 [[ 宁都起义]](详见条目"宁都起义")等。这些起义,有的成为当地开展 [[ 游击战争 ]] 的起点,有的直接壮大了 [[ 红军 ]] 的力量。
==事件意义==
10,67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