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61
次編輯
變更
春节
,创建页面,内容为“缩略图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春节 | 圖像 = File:春节.jpg|缩略图|居中|[http://img.xker.com/xkerfiles/allimg/1801/100…”
[[File:春节.jpg|缩略图]]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春节
| 圖像 = [[File:春节.jpg|缩略图|居中|[http://img.xker.com/xkerfiles/allimg/1801/10064GJ2-0.jpg 原图链接]]]}}
[[春节]],即农历新年,是一年之岁首、传统意义上的[[岁节]](年节)。俗称新春、新年、新岁、岁旦、新禧、年禧、大年等,口头上又称度岁、庆岁、过年、过大年。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年祭祀演变而来。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祈年祭祀、敬天法祖,报本反始也。春节的起源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均有举行各种庆贺新春活动,带有浓郁的各地域特色,热闹喜庆的气氛洋溢;这些活动以除旧布新、迎禧接福、拜神祭祖、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形式丰富多彩,凝聚着中华传统文化精华。<ref name="中国网">{{cite web |url=http://www.china.com.cn/ch-jieri/chunjie/1.htm |title=春节简介| accessdate=2019-11-23}}</ref>
在古代民间,人们从年末的廿三或廿四的祭灶便开始“忙年”了,新年到正月十九日才结束。在现代,人们把春节定于[[农历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新年才算结束。春节是个欢乐祥和、亲朋好友欢聚的节日,是人们增深感情的纽带。节日交流问候传递着亲朋乡里之间的亲情伦理,它是维系春节得以持存发展的重要要义。<ref name="光明网">{{cite web |url=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7-02/15/nw.D110000gmrb_20170215_3-11.htm |title=传承弘扬春节的文化传统| accessdate=2019-11-23}}</ref>
百节年为首,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它不仅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思想信仰、理想愿望、生活娱乐和文化心理,而且还是祈福、饮食和娱乐活动的狂欢式展示。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新春的习俗。据不完全统计,已有近20个国家和地区把中国春节定为整体或者所辖部分城市的法定节假日。春节与[[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春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f name="人民网">{{cite web |url=http://world.people.com.cn/n1/2018/0301/c1002-29840771.html |title=春节过大年 全球新节日| accessdate=2019-11-23}}</ref>
=节日起源=
古老传统节日的起源与上古原始信仰、祭祀文化以及天象、历法等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有关。据现代人类学、考古学的研究成果,人类最原始的两种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古老传统节日多数形成于古人择吉日祭祀,以谢天地神灵、祖先恩德的活动。早期的节日文化,反映的是古人自然崇拜、天人合一、慎终追远、固本思源的人文精神;一系列的祭祀活动,则蕴含着祗敬感德、礼乐文明深邃文化内涵。岁节(年节)的形成涵盖了人文哲学与自然规律等方面内容。<ref name="腾讯网">{{cite web |url=https://new.qq.com/omn/20180629/20180629G1YP3P.html |title=三皇五帝之前中后九皇| accessdate=2019-11-23}}</ref>
“年岁”的概念,来自上古历法,《盘古王表》与《三命通会》等均有载:“天皇氏始制干支之名,以定岁之所在”。“岁”即“摄提”(原始干支),又名为“岁星”、“太岁”。岁以六十甲子(干支纪年法)为运转周期,循环往复。在传承发展中后世将这套多音节的摄提纪元(岁)术语简化为一个字,其与简化后的干支在《尔雅》与《史记》均有对照关系的记载。如:太岁在寅曰摄提格,在卯曰单阏,…在子曰困敦,在丑曰赤奋若(语出《[[尔雅]]·释天》)。古人以天干地支来作为载体,天干承载的是天之道,地支承载的是地之道;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在人成运;故设天干地支以契天地人事之运。天地定位,干支以定时空,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的组合,形成了六十循环纪元法。十二月建和二十四节气是其基本内容。干支纪元以北斗星的斗柄指向正东偏北方位的“建寅”之月为起始,然后顺时针方向旋转,开始一岁(年)的历程。寅位是后天八卦的艮位,是年终岁首交结的方位,代表终而又始,如《易·说卦传》曰:“艮,东北之卦也,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也。”从立春到下一个立春,谓之一岁,立春为岁始(岁首)。<ref name="中国网政协">{{cite web |url=http://www.china.com.cn/cppcc/2016-02/12/content_37773839.htm |title=顾宏伯| accessdate=2019-11-23}}</ref>
上古干支历法的制定为节日产生提供了前决条件,原始信仰与祭祀文化是岁节形成的重要因素。干支纪元法,正月建寅,立春为岁首,交节日为月首。春节是由岁首祈年祭祀演变而来,上古时代人们于一岁(年)农事结束后在新一岁开端的岁首,举行祭祀活动报祭天地众神、祖先的恩德,祈求丰年。古代的祭仪情形虽渺茫难晓,但还是可以从后世的节仪中寻找到一些古俗遗迹;如岭南部分地区沿承有在新年初一拜岁的习俗,新年期间隆重盛大的拜神祭祖节仪活动,由此可见上古时代岁首祈年祭祀的蛛丝马迹。原始意义上的岁首,是指立春,立春反映着冬春季节的更替,当天象“斗柄回寅”时,阴阳转化,阳和起蛰,品物皆春,意味着新的一个轮回已开启。立春标示万物起始、一切更生之义,故立春为“岁始”,也即“岁节”。春节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潜移默化地完善与普及的过程。春节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底蕴,也记录着古代人们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ref name="网易新闻">{{cite web |url=http://news.163.com/13/1031/11/9CGSEBC300014JB5.html |title=广东考古新发现 广东新石器文明,青铜文明一度灿烂| accessdate=2019-11-23}}</ref>
=时间演变=
上古时代以天象空间变化来标示一岁(年)四季时间变化,北斗七星循环旋转,这斗转星移,与季节变换有密切关系。斗柄旋转依次指向“十二辰”,称为“十二月建”(或“十二月令”),“建”代表北斗七星斗柄顶端的指向;斗柄从寅位开始,经东、南、西、北转一圈,岁末十二月指丑方,正月又复还寅位,故“斗柄回寅”为春正、岁始;“斗柄回寅”指万物起始、一切更生之义也。上古干支纪元,正月建寅(摄提格),立春为岁首(岁节)。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气候相差悬殊,“立春”的具体气候意义并不适用于全国各地,“立春”节气对于很多地区来讲只是一种参考意义。在历史发展演变中,由于朝代更迭、历法变动,岁首(新年)在日期上亦不同。中国历代的新年,设定日期并不一致:<ref name="中国新闻网">{{cite web |url=http://www.chinanews.com/cul/2016/02-04/7747807.shtml |title=古代立春为农历中的阳历年之始 亦作生肖之始| accessdate=2019-11-23}}</ref>
上古时代:岁起摄提纪元法,即干支纪元法,寅月为正月,立春为岁首。简化后的[[天干地支]],十天干曰: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曰: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形成六十循环的纪元法。(摄提纪元,今称干支历、甲子历、节气历;归为阳历类别,又称中国阳历)。<ref name="腾讯儒学">{{cite web |url=https://rufodao.qq.com/a/20180207/018758.htm |title=你的生肖到底属什么?从新生儿属相说我国历法| accessdate=2019-11-23}}</ref>
[[夏商周]]:夏朝以春季一月为正月,商朝以冬季十二月为正月,周朝以冬季十一月为[[正月]]。(阴历)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规定以冬季十月为正月。(阴历)
汉朝初期沿用秦历(颛顼历)。到了汉武帝太初元年,即公元前104年,天文学家唐都、落下闳、[[邓平]]等人制订了《太初历》,并吸收了干支历的节气成分作为指导农事的历法补充,将原来以冬季十月一日为岁首恢复为以春季一月一日为岁首。
汉朝以后,曾有几名皇帝进行过改历改岁首。王莽篡汉后,规定十二月朔为岁首,是为殷正。魏明帝曹叡也一度改为殷正。武则天称帝后,改国号为“周”,采用周正。此后历代又改用夏正,以一月一日为岁首。
经历代发展,后人在早期历法基础上逐渐完善为当今使用的夏历。此后中国一直沿用夏历直至今。1970年以后“夏历”改称为“农历”(阴历,又称阴阳合历))。
[[辛亥革命]]以后,逐渐改用公历纪年(属阳历的一种,又称格里高利历)。后来为区别夏历和公历两个新年,鉴于夏历一月一日恰在干支历法中表示季节变迁的廿四个特定节令之一的“立春”节气前后,因此便把夏历(农历)一月一日改称为“春节”,公历一月一日改称为“元旦”。
1913年7月(民国二年),当时[[北京]](民国)政府任内务总长的朱启钤向“大总统袁世凯”呈上一份四时节假的报告,称:“中国旧俗,每年四时令节,即应明文规定,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凡我国民都得休息,在公人员,亦准假一日。”但袁世凯只批准以正月初一为春节(因当时是“五族共和”,端午等汉族节日列为全国节日不妥),同意春节例行放假,1914年起开始实行。自此,夏历岁首就由以往的“过年”改成了“春节”。
=名称变革=
现在农历的“正月一日”,历史上称为上日、元日、三朝、正日、元辰、新正、新元、元旦等等;而现在过的农历正月初一“春节”这一概念,古代是没有的,是民国政府创造的。“春节”这一概念是在民国时期逐渐被提起。民国时期,公历被引进,而农历成为了进行农事的标准。1914年民国政府在内务部呈文中提到“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故,春节这一说法才逐渐流传开来。
辛亥革命后,1912年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时期采用公历,但用“民国”纪年,1月1日为公历岁首;1914年起把夏历正月初一(即农历正月初一)作“春节”,视为农历年的开始,即为岁首。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采用“公元纪年法”,将公历1月1日称为“元旦”,夏历正月初一仍称“春节”。
=内容发展=
远古的天皇时代,已有干支历法及岁时的雏形。据《盘古王表》与《三命通会》等记载:“天皇始制干支之名以定岁之所在”。十天干曰:阏逢、旃蒙、柔兆、强圉、著雍、屠维、上章、重光、玄黓、昭阳;十二地支曰:摄提格、单阏、执徐、大荒落、敦牂、协洽、涒滩、作噩、阉茂、大渊献、困顿、赤奋若。天皇氏的这一发明影响深远,后世用于历法、术数、计算、命名等各方面(北宋时编撰的官方正史著作《资治通鉴》就是以这套干支术语纪年)。干支的发明标志着最原始的历法出现,配合数字用来计算岁时。
周时期,《[[诗]]·豳风·七月》:“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十月涤场,…曰杀羔羊,…万寿无疆。”文献中记载了人们在十月收获后酿酒宰羊的欢聚场景,此场景并非岁首节俗活动,周代以十一月为岁首。先秦时期,南北风俗各异,各地风俗尚未融合、传播与普及,岁首的节俗活动鲜见于中原文献记载。
汉代是中国统一后第一个大发展时期,南北的经济文化交流使风俗习惯也互相融合,这对节日习俗的传播普及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此后在文献上渐出现了岁首祭祀的记载。如东汉崔寔《四月民令》中提到,“正月之旦,是谓正日。躬率妻孥,絜祀祖祢。”过新年的习俗活动在全国民间越来越广泛,也越来越丰富了。
魏晋时,出现了除夕守岁习俗的记载。如晋朝周处所著的《风土记》中记载:除夕之夜大家各相与赠送,称“馈岁”;长幼聚欢,祝颂完备,称“分岁”;终岁不眠,以待天明,称“守岁”。
唐代时,人们除登门拜年,还发明一种“拜年帖”。唐太宗李世民用赤金箔做成贺卡,御书“普天同庆”,赐予大臣。这一形式迅速在民间普及,改用梅花笺纸。当时这种“拜年帖”被称为“飞帖”。
[[宋代]]时民间开始普遍用纸筒和麻茎裹火药编成串做成“编炮”(即鞭炮)。除夕、春节放爆竹之俗便逐渐盛行。《东京梦华录》说:“是夜,禁中爆竹山呼,闻声于外。”
明代,接灶神、贴门神、除夕守岁、十五赏灯会已经盛行。《万历嘉兴府志》中记载:“除夕,易门神、桃符、春帖,井隈皆封。爆竹,燔紫,设酒果聚饮,锣鼓彻夜,谓之守岁。”
清代非常重视过年,宫廷过年十分奢华,皇帝有写福字下赐群臣的习俗。过年要一直延续至元宵佳节才算结束,猜灯谜是甚为流行的取乐方式。
辛亥革命带来了全新的时代,政府提倡新历。礼仪上,把以前跪拜或者作揖等礼节全部废除,改成脱帽、鞠躬、握手、鼓掌等新礼节,逐渐成为中国人际交往的文明仪式。
=传统民俗=
年节是中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在历史发展中,杂糅了多地多种民俗为一体,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过新年的形式各有不同。春节是汉族最重要的节日,满、蒙古,瑶、壮、白、高山、赫哲、哈尼、达斡尔、侗、黎等十几个少数民族也有过春节的习俗,只是过节的形式更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更蕴味无穷。春节期间的庆祝活动极为丰富多样,有舞狮、飘色、舞龙、游神、庙会、逛花街、赏花灯、游锣鼓、游标旗、烧烟花、祈福、掼春,也有踩高跷、跑旱船、扭秧歌等等。祭祀神(祖)习俗盛行于南方沿海一带,承袭古时习俗,春节期间多地有举行隆重盛大的报祭天地神恩、迎禧祈福等祭祝祈年活动,内容丰富多彩,热闹喜庆,年味浓郁。春节期间贴年红、守岁、吃团年饭、拜年等各地皆有之,但因风土人情的不同,细微处又各有其特色。春节民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的生活文化精粹的集中展示。
春节是除旧布新的日子,春节虽定在农历正月初一,但春节的活动却并不止于正月初一这一天。从年尾廿三(或廿四日)小年起,人们便开始“忙年”:祭灶、扫尘、购置年货、贴年红、洗头沐浴、张灯结彩等等,所有这些活动,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辞旧迎新”。春节是个欢乐祥和、合家团圆的节日,也是人们抒发对幸福和自由向往的狂欢节和永远的精神支柱。过节前,别井离乡的人们都尽可能地回到家里和亲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除夕,全家欢聚一堂,吃罢“团年饭”,长辈给孩子们派发“压岁钱”,然后“守岁”,迎接新年到来。年节期间,亲朋好友之间相互走访拜年,表达对亲朋好友之间的情怀以及对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愿。
春节也是敦亲祀祖、祭祝祈年的日子。祭祀是一种信仰活动,是人类在远古生存活动而创造出来的期望与天地自然和谐共生的信仰活动。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人们在春节祭祀上天神灵(祖先),重温先祖们构建的“天人合一”生态世界基础上,缅怀和感受天地神灵(祖先)好生之德的神圣与威严,不忘肩负“天道秩序”赋予今人维护人伦向善的责任与使命,心怀敬畏,方行之高远。正因如此,在热闹非常的春节期间,敬天法祖传统文化祭祀节仪才依循祖上规矩,进贡上香,叩拜行礼,庄重肃穆,一丝不苟。一系列依次展开的节日仪式程序,代表着节日文化内涵的逐层展示,让传统节日变得庄重,富有意义。
春节更是民众娱乐狂欢的节日。元日子时交年时刻,鞭炮齐响、烟花满天,辞旧岁、迎新年等各种庆贺新春活动达于高潮。年初一早上各家焚香致礼,敬天地、祭列祖,然后依次给尊长拜年,继而同族亲友互致祝贺。元日以后,各种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竞相开展,为新春佳节增添了浓郁的喜庆气氛。节日的热烈气氛不仅洋溢在各家各户,也充满各地的大街小巷。这期间花灯满城,游人满街,热闹非凡,盛况空前,直要闹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春节才算真正结束。因此,集祈年、庆贺、娱乐为一体的盛典春节成了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佳节。传统节日仪式与相关习俗活动,是节日元素的重要内容,承载着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底蕴。
传统春节习俗:
'''办年货'''
中国的年俗文化源远流长,全国各地衍生出纷繁多样的过年习俗,南北迥异,各具特色。虽然各地习俗不尽相同,但是备年货、送年礼却是几乎全国上下的“过年必备”。置办年货,包括吃的、穿的、戴的、用的、贴的(年红)、送的(拜年)礼物等等,统名曰之“年货”,而把采购年货的过程称之为“办年货”。办年货是中国人过春节的一项重要活动。
'''祭灶'''
农历十二月廿三/廿四日祭灶。民间祭灶,源于古人拜火习俗。《[[释名]]》:“灶。造也,创食物也。”灶神的职责就是执掌灶火,管理饮食,后来扩大为考察人间善恶,以降福祸。祭灶在中国民间有几千年历史了,灶神信仰是中国百姓对“衣食有余”梦想追求的反映。
'''扫尘'''
在民间,新年前夕有“腊月二十四,扫尘(亦称扫屋)的习俗 。民谚称“二十四,扫房子”。民间称做“扫尘日”。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 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年前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扫尘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以祈来年清吉。
'''贴年红'''(挥春)
年廿八、廿九或三十日家家户户“贴年红”(年红是春联、门神、横批、年画、“福”字等过年时所贴的[[红色]]喜庆元素统称)。过年贴年红(挥春),是中国传统的过年习俗,增添了喜庆的节日气氛,并寄予着人们对新年和新生活的美好期盼。
春联:根据《玉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著作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渐发展为春联。贴春联也叫贴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年画: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中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
窗花与“福”字: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年夜饭'''
年夜饭,又称年晚饭、团年饭、团圆饭等,特指岁末除夕的阖家聚餐。年夜饭源于古代的年终祭祀仪,拜祭神灵与祖先后团圆聚餐。年夜饭是年前的重头戏,不但丰富多彩,而且很讲究意头。吃团年饭前先拜神祭祖,待拜祭仪式完毕后才开饭。席上一般有鸡(寓意有计)、鱼(寓意年年有余)、蚝豉(寓意好市)、发菜(寓意发财)、腐竹(寓意富足)、莲藕(寓意聪明)、生菜(寓意生财)、生蒜(寓意会计算)、[[腊肠]](寓意长久)等以求吉利。中国人的年夜饭是家人的团圆聚餐,这顿是年尾最丰盛、最重要的一顿晚餐。
'''守岁'''
除夕守岁是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守岁的民俗主要表现为所有房子都点燃岁火,合家欢聚,并守“岁火”不让熄灭,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迎接新岁到来。除夕夜灯火通宵不灭,曰“燃灯照岁”或“点岁火”,所有房子都点上灯烛,还要专门在床底点灯烛,遍燃灯烛,谓之“照虚耗”,据说如此照过之后,就会使来年家中财富充实。古时南北风俗各异,古时北方一些地方守岁习俗主要为熬年夜,如晋朝周处所著的《[[风土记]]》中说:除夕之夜大家各相与赠送,称“馈岁”;长幼聚欢,祝颂完备,称“分岁”;终岁不眠,以待天明,称“守岁”。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压岁钱'''
[[压岁钱]],年俗之一,年晚饭后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派发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在民俗文化中寓意辟邪驱鬼,保佑平安。压岁钱最初的用意是镇恶驱邪。因为人们认为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所以用压岁钱压祟驱邪。
在历史上,压岁钱是分多种的,一般在新年倒计时时由长辈派发给晚辈,表示压祟,包含着长辈对晚辈的关切之情和真切祝福;另一种就是晚辈给老人的,这个压岁钱的“岁”指的是年岁,意在期盼老人长寿。可追溯的最早压岁钱文字记载在汉代,又叫压胜钱,并不在市面上流通,而是铸成钱币形式的玩赏物,有避邪的功能。
'''游神'''
[[游神]],是传统贺岁习俗之一。游神,又称圣驾巡游、游老爷、营老爷、游菩萨、游神赛会、年例、迎神、迎年、游春、行香、菩萨行乡、抬神像、神像出巡等等,是指人们在新年期间或其它喜庆节日里,又或诸神圣诞的这一天,到神庙里将行身神像请进神轿里,然后抬出庙宇游境,接受民众的香火膜拜,寓意神明降落民间,巡视乡里,保佑合境平安。主旨是酬神、消灾、祈福等。游神沿途伴随有锣鼓、唢呐、神偶、舞狮、舞龙、飘色、标旗、游灯、八音、杂技及乐队演奏等丰富多彩艺阵表演。是集拜神、祈祷、欢庆、宴客为一体的传统民俗活动。
游神在[[潮汕]]地区又称为“游神赛会”、“营老爷”,是潮汕地区的传统民间民俗活动;每年春节期间,按时间顺序,各村镇轮流举行民间游神活动,场面热闹非凡。在粤西地区又称为“游老爷”、“游菩萨”,或称“年例”;所谓年例,即“溯古例今、年年有例”。在北流一带亦是称为“年例”。在珠三角地区又称为“菩萨行乡”,众人抬神像巡游,绕村一周,接受祈福。在福州又称为“迎神”,农历的正月初三至十五,便是游神的时间,成为乡村“做年”的重要活动之一;游神常以村为单位,有时数村联合,在锣鼓和鞭炮声中结队巡游村境,百姓夹道观看、迎接,场面热烈。 <ref name="中国文明网">{{cite web |url=http://fz.wenming.cn/mlrc/msfq/201502/t20150216_1597734.html |title=正月迎神| accessdate=2019-11-23}}</ref>
'''拜岁'''
[[拜岁]],年俗活动之一。在岁首早上迎新岁,拜祭“岁神”。“岁”又名为“摄提”、“太岁”,上古纪元星名。太岁也是民间信仰的神灵。岁以六十甲子的干支纪年法为运转周期,共六十位,每年有一位岁神当值,在当年当值的太岁谓之“值年太岁”,是一岁之主宰,掌管当年人间的吉凶祸福。如《三命通会》中所讲:“夫太岁者,乃一岁之主宰,诸神之领袖”。拜岁是历史最悠久的过年传统风俗,这古俗如今在广东,尤其在吴川一带仍盛行。在新年初一辞旧迎新之际,迎新岁、拜祭岁神、接福,这一传统习俗自古以来代代相传。<ref name="青岛新闻网">{{cite web |url=http://news.qingdaonews.com/qingdao/2018-02/16/content_20095026.htm |title=春节风俗 大年初一 早晨开门这三件事莫忘记| accessdate=2019-11-23}}</ref>
'''庙会'''
[[逛庙]]会是春节期间的民俗活动之一。广府庙会与北京地坛庙会并称中国两大庙会。涵盖木偶荟萃、中华绝活、[[武林大会]]、元宵灯会等主题活动,包含了祈福文化、民俗文化、美食文化、商贸休闲文化等丰富的内容。
'''拜年'''
春节期间走访拜年是年节传统习俗之一,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初二、三就开始走亲戚看朋友,相互拜年,道贺祝福,说些恭贺新喜、恭喜发财、恭喜、新年好等话。拜年的意义所在是亲朋好友之间走访联络感情、互贺新年,表达对亲朋间的情怀以及对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福。
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现代社会通行的贺年卡在中国古代已经实行,早在宋代,皇亲贵族士大夫的家族与亲族之间已使用专门拜年的贺年片,叫做“名刺”或“名贴”。
'''派利是'''
派利是,是流传已久的年俗之一,“利是”亦有写作“利市”或“利事”。派利是,利是利是,寓意着一年都能利利是是,大红大紫。“利市”一词古已有之,早在《易经》中便有记载,带有本少利多的意思。元代《俗谚考》亦提及“为了吉兆,要向主家讨个利市”的说法,由此可见,利市亦有好运的意义。 根据《易杂注》所载:“营商利市,营达利事”,生意人派的叫利市,取其有利于做任何事情的意思。
'''烧炮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炮仗”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烧炮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炮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爆竹”、“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关于爆竹的演变过程,《通俗编排优》记载道:“古时爆竹。皆以真竹着火爆之,故唐人诗亦称爆竿。后人卷纸为之。称曰“爆竹”。<ref name="认识中国">{{cite web |url=http://www.china.com.cn/aboutchina/zhuanti/cjxs/2008-02/04/content_9651446.htm |title=放爆竹| accessdate=2019-11-23}}</ref>
炮竹的原始目的是迎神与驱逐鬼怪。后来以其强烈的喜庆色彩发展为辞旧迎新的象征符号。烧炮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
=社会效应=
===经济===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和最具文化内涵的节日,更是推动产业经济和内需消费的重要内驱力。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居民个人可支配收入不断提高,春节消费也由传统的置办年货发展为具有时代特色的贺岁作品、产品工艺、休闲娱乐等节日产品和服务。春节期间,人群、金融、物资、信息、艺术的大规模流动,带动了文化、商业、交通、旅游、电信、金融、餐饮各行各业全面繁荣,形成了独特的“春节经济”。
过年是人们一年消费的集中体现。随着新兴消费观念的不断涌现,春节已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过大年”,更是一个拉动市场经济动力的“快门”,人们开始从传统的节日忙碌转向新的庆贺潮流。“春节经济”为老百姓的生活注入了新的活力与生机。尽管大家不可能等到新年才有新衣穿、才有美食享用,但置办年货、孝敬长辈、关爱晚辈,依然是中华民族亘古不变的节日传统。<ref name="人民网报纸">{{cite web |url=http://paper.people.com.cn/gjjrb/html/2011-01/28/content_735827.htm?div=-1 |title=春节经济【国金词典】| accessdate=2019-11-23}}</ref>
===交通===
中国春运春节期间的运输,简称为”[[春运]]“。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运输期间。以春节为界,节前15天,节后25天,共40天,由国家经贸委统一发布(每年起止时间略有不同),铁道部、交通部、民航总局按此进行专门运输安排的全国性交通运输高峰叫做春运。在40天左右的时间里,将有20多亿人次的人口流动,占世界人口的1/3。中国春运入选出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最大的周期性运输高峰。
'''设立春运原因'''
设立春运的原因是中国人口众多,而春节又是传统的团圆节日,人们纷纷回家过年,要坐车的人太多,运输部门需要全力保证旅客有车坐,能回家,过完节能回来。
=民间传说=
'''综述'''
关于春节的来由,旧时由于缺失上古时期文献(秦始皇焚书,或其它原因)没法直接考证其源流,在传承发展中于是便产生了诸多传说。其中有几种较为流行的说法,春节源于上古“腊祭说”、源于“巫术仪式说”、源于“[[鬼节说]]”、源于“古代丰收祭祀说”、源于“舜继部落联盟首领位说”(有说舜继天子位,但“天子”之称谓最早始于春秋战国,于汉代才流行)、源于“万年青年创万年历说”、源于避“年”兽的传说等等。<ref name="中国网文化">{{cite web |url=http://www.china.com.cn/culture/zhuanti/10chunjie/2010-01/25/content_19303643.htm |title=春节历史 关于春节起源几种说法| accessdate=2019-11-23}}</ref>
在历史发展演变中大多数传统节日被附会了一些传说替代其本真起源。春节也不例外,也被附会了“避年恶兽”等故事传说作为其起源。其实,春节并非因“避恶”等故事传说而形成,这些荒谬传说是后世建构出来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春节文化作为中华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的形成涵盖了人文哲学、[[天文星象]]等方面的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古老传统节日重视信仰与祭祀活动,敬天法祖是古老传统节日的核心,春节并非是因故事传说而形成。<ref name="光明日报">{{cite web |url=http://news.gmw.cn/2017-06/03/content_24683801.htm |title=传统节庆 怎样在传承中创新| accessdate=2019-11-23}}</ref>
'''万年创万年历'''
相传古时候,有个名叫万年的青年,看到当时节令很乱,就有了想把节令定准的打算。但是苦于找不到计算时间的方法,一天,他上山砍柴累了,坐在树阴下休息,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他设计了一个测日影计天时的晷仪,测定一天的时间。后来,山崖上的滴泉启发了他的灵感,他又动手做了一个五层漏壶,来计算时间。天长日久,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四季就轮回一次,天时的长短就重复一遍。
当时的国君叫[[祖乙]],也常为天气风云的不测感到苦恼。万年知道后,就带着日晷和漏壶去国君,对祖乙讲清了日月运行的道理。祖乙听后大悦,感到有道理。于是把万年留下,在天坛前修建日月阁,筑起日晷台和漏壶亭。并希望能测准日月规律,推算出准确的晨夕时间,创建历法,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历法创建完毕后,万年指着天象,对祖乙说:“现在正是十二个月满,旧岁已完,新春复始,祈请国君定个节吧”。祖乙说:“春为岁首,就叫春节吧”。据说这就是春节的来历。<ref name="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cite web |url=http://www.gov.cn/fuwu/bm/ |title=万年创建历法说| accessdate=2019-11-23}}</ref>
=春节的由来=
{{#ev:youku|XODM1NTM2NzEy|640|center}}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传统节日]]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春节
| 圖像 = [[File:春节.jpg|缩略图|居中|[http://img.xker.com/xkerfiles/allimg/1801/10064GJ2-0.jpg 原图链接]]]}}
[[春节]],即农历新年,是一年之岁首、传统意义上的[[岁节]](年节)。俗称新春、新年、新岁、岁旦、新禧、年禧、大年等,口头上又称度岁、庆岁、过年、过大年。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年祭祀演变而来。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祈年祭祀、敬天法祖,报本反始也。春节的起源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均有举行各种庆贺新春活动,带有浓郁的各地域特色,热闹喜庆的气氛洋溢;这些活动以除旧布新、迎禧接福、拜神祭祖、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形式丰富多彩,凝聚着中华传统文化精华。<ref name="中国网">{{cite web |url=http://www.china.com.cn/ch-jieri/chunjie/1.htm |title=春节简介| accessdate=2019-11-23}}</ref>
在古代民间,人们从年末的廿三或廿四的祭灶便开始“忙年”了,新年到正月十九日才结束。在现代,人们把春节定于[[农历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新年才算结束。春节是个欢乐祥和、亲朋好友欢聚的节日,是人们增深感情的纽带。节日交流问候传递着亲朋乡里之间的亲情伦理,它是维系春节得以持存发展的重要要义。<ref name="光明网">{{cite web |url=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7-02/15/nw.D110000gmrb_20170215_3-11.htm |title=传承弘扬春节的文化传统| accessdate=2019-11-23}}</ref>
百节年为首,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它不仅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思想信仰、理想愿望、生活娱乐和文化心理,而且还是祈福、饮食和娱乐活动的狂欢式展示。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新春的习俗。据不完全统计,已有近20个国家和地区把中国春节定为整体或者所辖部分城市的法定节假日。春节与[[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春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f name="人民网">{{cite web |url=http://world.people.com.cn/n1/2018/0301/c1002-29840771.html |title=春节过大年 全球新节日| accessdate=2019-11-23}}</ref>
=节日起源=
古老传统节日的起源与上古原始信仰、祭祀文化以及天象、历法等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有关。据现代人类学、考古学的研究成果,人类最原始的两种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古老传统节日多数形成于古人择吉日祭祀,以谢天地神灵、祖先恩德的活动。早期的节日文化,反映的是古人自然崇拜、天人合一、慎终追远、固本思源的人文精神;一系列的祭祀活动,则蕴含着祗敬感德、礼乐文明深邃文化内涵。岁节(年节)的形成涵盖了人文哲学与自然规律等方面内容。<ref name="腾讯网">{{cite web |url=https://new.qq.com/omn/20180629/20180629G1YP3P.html |title=三皇五帝之前中后九皇| accessdate=2019-11-23}}</ref>
“年岁”的概念,来自上古历法,《盘古王表》与《三命通会》等均有载:“天皇氏始制干支之名,以定岁之所在”。“岁”即“摄提”(原始干支),又名为“岁星”、“太岁”。岁以六十甲子(干支纪年法)为运转周期,循环往复。在传承发展中后世将这套多音节的摄提纪元(岁)术语简化为一个字,其与简化后的干支在《尔雅》与《史记》均有对照关系的记载。如:太岁在寅曰摄提格,在卯曰单阏,…在子曰困敦,在丑曰赤奋若(语出《[[尔雅]]·释天》)。古人以天干地支来作为载体,天干承载的是天之道,地支承载的是地之道;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在人成运;故设天干地支以契天地人事之运。天地定位,干支以定时空,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的组合,形成了六十循环纪元法。十二月建和二十四节气是其基本内容。干支纪元以北斗星的斗柄指向正东偏北方位的“建寅”之月为起始,然后顺时针方向旋转,开始一岁(年)的历程。寅位是后天八卦的艮位,是年终岁首交结的方位,代表终而又始,如《易·说卦传》曰:“艮,东北之卦也,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也。”从立春到下一个立春,谓之一岁,立春为岁始(岁首)。<ref name="中国网政协">{{cite web |url=http://www.china.com.cn/cppcc/2016-02/12/content_37773839.htm |title=顾宏伯| accessdate=2019-11-23}}</ref>
上古干支历法的制定为节日产生提供了前决条件,原始信仰与祭祀文化是岁节形成的重要因素。干支纪元法,正月建寅,立春为岁首,交节日为月首。春节是由岁首祈年祭祀演变而来,上古时代人们于一岁(年)农事结束后在新一岁开端的岁首,举行祭祀活动报祭天地众神、祖先的恩德,祈求丰年。古代的祭仪情形虽渺茫难晓,但还是可以从后世的节仪中寻找到一些古俗遗迹;如岭南部分地区沿承有在新年初一拜岁的习俗,新年期间隆重盛大的拜神祭祖节仪活动,由此可见上古时代岁首祈年祭祀的蛛丝马迹。原始意义上的岁首,是指立春,立春反映着冬春季节的更替,当天象“斗柄回寅”时,阴阳转化,阳和起蛰,品物皆春,意味着新的一个轮回已开启。立春标示万物起始、一切更生之义,故立春为“岁始”,也即“岁节”。春节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潜移默化地完善与普及的过程。春节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底蕴,也记录着古代人们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ref name="网易新闻">{{cite web |url=http://news.163.com/13/1031/11/9CGSEBC300014JB5.html |title=广东考古新发现 广东新石器文明,青铜文明一度灿烂| accessdate=2019-11-23}}</ref>
=时间演变=
上古时代以天象空间变化来标示一岁(年)四季时间变化,北斗七星循环旋转,这斗转星移,与季节变换有密切关系。斗柄旋转依次指向“十二辰”,称为“十二月建”(或“十二月令”),“建”代表北斗七星斗柄顶端的指向;斗柄从寅位开始,经东、南、西、北转一圈,岁末十二月指丑方,正月又复还寅位,故“斗柄回寅”为春正、岁始;“斗柄回寅”指万物起始、一切更生之义也。上古干支纪元,正月建寅(摄提格),立春为岁首(岁节)。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气候相差悬殊,“立春”的具体气候意义并不适用于全国各地,“立春”节气对于很多地区来讲只是一种参考意义。在历史发展演变中,由于朝代更迭、历法变动,岁首(新年)在日期上亦不同。中国历代的新年,设定日期并不一致:<ref name="中国新闻网">{{cite web |url=http://www.chinanews.com/cul/2016/02-04/7747807.shtml |title=古代立春为农历中的阳历年之始 亦作生肖之始| accessdate=2019-11-23}}</ref>
上古时代:岁起摄提纪元法,即干支纪元法,寅月为正月,立春为岁首。简化后的[[天干地支]],十天干曰: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曰: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形成六十循环的纪元法。(摄提纪元,今称干支历、甲子历、节气历;归为阳历类别,又称中国阳历)。<ref name="腾讯儒学">{{cite web |url=https://rufodao.qq.com/a/20180207/018758.htm |title=你的生肖到底属什么?从新生儿属相说我国历法| accessdate=2019-11-23}}</ref>
[[夏商周]]:夏朝以春季一月为正月,商朝以冬季十二月为正月,周朝以冬季十一月为[[正月]]。(阴历)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规定以冬季十月为正月。(阴历)
汉朝初期沿用秦历(颛顼历)。到了汉武帝太初元年,即公元前104年,天文学家唐都、落下闳、[[邓平]]等人制订了《太初历》,并吸收了干支历的节气成分作为指导农事的历法补充,将原来以冬季十月一日为岁首恢复为以春季一月一日为岁首。
汉朝以后,曾有几名皇帝进行过改历改岁首。王莽篡汉后,规定十二月朔为岁首,是为殷正。魏明帝曹叡也一度改为殷正。武则天称帝后,改国号为“周”,采用周正。此后历代又改用夏正,以一月一日为岁首。
经历代发展,后人在早期历法基础上逐渐完善为当今使用的夏历。此后中国一直沿用夏历直至今。1970年以后“夏历”改称为“农历”(阴历,又称阴阳合历))。
[[辛亥革命]]以后,逐渐改用公历纪年(属阳历的一种,又称格里高利历)。后来为区别夏历和公历两个新年,鉴于夏历一月一日恰在干支历法中表示季节变迁的廿四个特定节令之一的“立春”节气前后,因此便把夏历(农历)一月一日改称为“春节”,公历一月一日改称为“元旦”。
1913年7月(民国二年),当时[[北京]](民国)政府任内务总长的朱启钤向“大总统袁世凯”呈上一份四时节假的报告,称:“中国旧俗,每年四时令节,即应明文规定,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凡我国民都得休息,在公人员,亦准假一日。”但袁世凯只批准以正月初一为春节(因当时是“五族共和”,端午等汉族节日列为全国节日不妥),同意春节例行放假,1914年起开始实行。自此,夏历岁首就由以往的“过年”改成了“春节”。
=名称变革=
现在农历的“正月一日”,历史上称为上日、元日、三朝、正日、元辰、新正、新元、元旦等等;而现在过的农历正月初一“春节”这一概念,古代是没有的,是民国政府创造的。“春节”这一概念是在民国时期逐渐被提起。民国时期,公历被引进,而农历成为了进行农事的标准。1914年民国政府在内务部呈文中提到“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故,春节这一说法才逐渐流传开来。
辛亥革命后,1912年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时期采用公历,但用“民国”纪年,1月1日为公历岁首;1914年起把夏历正月初一(即农历正月初一)作“春节”,视为农历年的开始,即为岁首。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采用“公元纪年法”,将公历1月1日称为“元旦”,夏历正月初一仍称“春节”。
=内容发展=
远古的天皇时代,已有干支历法及岁时的雏形。据《盘古王表》与《三命通会》等记载:“天皇始制干支之名以定岁之所在”。十天干曰:阏逢、旃蒙、柔兆、强圉、著雍、屠维、上章、重光、玄黓、昭阳;十二地支曰:摄提格、单阏、执徐、大荒落、敦牂、协洽、涒滩、作噩、阉茂、大渊献、困顿、赤奋若。天皇氏的这一发明影响深远,后世用于历法、术数、计算、命名等各方面(北宋时编撰的官方正史著作《资治通鉴》就是以这套干支术语纪年)。干支的发明标志着最原始的历法出现,配合数字用来计算岁时。
周时期,《[[诗]]·豳风·七月》:“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十月涤场,…曰杀羔羊,…万寿无疆。”文献中记载了人们在十月收获后酿酒宰羊的欢聚场景,此场景并非岁首节俗活动,周代以十一月为岁首。先秦时期,南北风俗各异,各地风俗尚未融合、传播与普及,岁首的节俗活动鲜见于中原文献记载。
汉代是中国统一后第一个大发展时期,南北的经济文化交流使风俗习惯也互相融合,这对节日习俗的传播普及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此后在文献上渐出现了岁首祭祀的记载。如东汉崔寔《四月民令》中提到,“正月之旦,是谓正日。躬率妻孥,絜祀祖祢。”过新年的习俗活动在全国民间越来越广泛,也越来越丰富了。
魏晋时,出现了除夕守岁习俗的记载。如晋朝周处所著的《风土记》中记载:除夕之夜大家各相与赠送,称“馈岁”;长幼聚欢,祝颂完备,称“分岁”;终岁不眠,以待天明,称“守岁”。
唐代时,人们除登门拜年,还发明一种“拜年帖”。唐太宗李世民用赤金箔做成贺卡,御书“普天同庆”,赐予大臣。这一形式迅速在民间普及,改用梅花笺纸。当时这种“拜年帖”被称为“飞帖”。
[[宋代]]时民间开始普遍用纸筒和麻茎裹火药编成串做成“编炮”(即鞭炮)。除夕、春节放爆竹之俗便逐渐盛行。《东京梦华录》说:“是夜,禁中爆竹山呼,闻声于外。”
明代,接灶神、贴门神、除夕守岁、十五赏灯会已经盛行。《万历嘉兴府志》中记载:“除夕,易门神、桃符、春帖,井隈皆封。爆竹,燔紫,设酒果聚饮,锣鼓彻夜,谓之守岁。”
清代非常重视过年,宫廷过年十分奢华,皇帝有写福字下赐群臣的习俗。过年要一直延续至元宵佳节才算结束,猜灯谜是甚为流行的取乐方式。
辛亥革命带来了全新的时代,政府提倡新历。礼仪上,把以前跪拜或者作揖等礼节全部废除,改成脱帽、鞠躬、握手、鼓掌等新礼节,逐渐成为中国人际交往的文明仪式。
=传统民俗=
年节是中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在历史发展中,杂糅了多地多种民俗为一体,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过新年的形式各有不同。春节是汉族最重要的节日,满、蒙古,瑶、壮、白、高山、赫哲、哈尼、达斡尔、侗、黎等十几个少数民族也有过春节的习俗,只是过节的形式更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更蕴味无穷。春节期间的庆祝活动极为丰富多样,有舞狮、飘色、舞龙、游神、庙会、逛花街、赏花灯、游锣鼓、游标旗、烧烟花、祈福、掼春,也有踩高跷、跑旱船、扭秧歌等等。祭祀神(祖)习俗盛行于南方沿海一带,承袭古时习俗,春节期间多地有举行隆重盛大的报祭天地神恩、迎禧祈福等祭祝祈年活动,内容丰富多彩,热闹喜庆,年味浓郁。春节期间贴年红、守岁、吃团年饭、拜年等各地皆有之,但因风土人情的不同,细微处又各有其特色。春节民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的生活文化精粹的集中展示。
春节是除旧布新的日子,春节虽定在农历正月初一,但春节的活动却并不止于正月初一这一天。从年尾廿三(或廿四日)小年起,人们便开始“忙年”:祭灶、扫尘、购置年货、贴年红、洗头沐浴、张灯结彩等等,所有这些活动,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辞旧迎新”。春节是个欢乐祥和、合家团圆的节日,也是人们抒发对幸福和自由向往的狂欢节和永远的精神支柱。过节前,别井离乡的人们都尽可能地回到家里和亲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除夕,全家欢聚一堂,吃罢“团年饭”,长辈给孩子们派发“压岁钱”,然后“守岁”,迎接新年到来。年节期间,亲朋好友之间相互走访拜年,表达对亲朋好友之间的情怀以及对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愿。
春节也是敦亲祀祖、祭祝祈年的日子。祭祀是一种信仰活动,是人类在远古生存活动而创造出来的期望与天地自然和谐共生的信仰活动。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人们在春节祭祀上天神灵(祖先),重温先祖们构建的“天人合一”生态世界基础上,缅怀和感受天地神灵(祖先)好生之德的神圣与威严,不忘肩负“天道秩序”赋予今人维护人伦向善的责任与使命,心怀敬畏,方行之高远。正因如此,在热闹非常的春节期间,敬天法祖传统文化祭祀节仪才依循祖上规矩,进贡上香,叩拜行礼,庄重肃穆,一丝不苟。一系列依次展开的节日仪式程序,代表着节日文化内涵的逐层展示,让传统节日变得庄重,富有意义。
春节更是民众娱乐狂欢的节日。元日子时交年时刻,鞭炮齐响、烟花满天,辞旧岁、迎新年等各种庆贺新春活动达于高潮。年初一早上各家焚香致礼,敬天地、祭列祖,然后依次给尊长拜年,继而同族亲友互致祝贺。元日以后,各种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竞相开展,为新春佳节增添了浓郁的喜庆气氛。节日的热烈气氛不仅洋溢在各家各户,也充满各地的大街小巷。这期间花灯满城,游人满街,热闹非凡,盛况空前,直要闹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春节才算真正结束。因此,集祈年、庆贺、娱乐为一体的盛典春节成了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佳节。传统节日仪式与相关习俗活动,是节日元素的重要内容,承载着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底蕴。
传统春节习俗:
'''办年货'''
中国的年俗文化源远流长,全国各地衍生出纷繁多样的过年习俗,南北迥异,各具特色。虽然各地习俗不尽相同,但是备年货、送年礼却是几乎全国上下的“过年必备”。置办年货,包括吃的、穿的、戴的、用的、贴的(年红)、送的(拜年)礼物等等,统名曰之“年货”,而把采购年货的过程称之为“办年货”。办年货是中国人过春节的一项重要活动。
'''祭灶'''
农历十二月廿三/廿四日祭灶。民间祭灶,源于古人拜火习俗。《[[释名]]》:“灶。造也,创食物也。”灶神的职责就是执掌灶火,管理饮食,后来扩大为考察人间善恶,以降福祸。祭灶在中国民间有几千年历史了,灶神信仰是中国百姓对“衣食有余”梦想追求的反映。
'''扫尘'''
在民间,新年前夕有“腊月二十四,扫尘(亦称扫屋)的习俗 。民谚称“二十四,扫房子”。民间称做“扫尘日”。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 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年前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扫尘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以祈来年清吉。
'''贴年红'''(挥春)
年廿八、廿九或三十日家家户户“贴年红”(年红是春联、门神、横批、年画、“福”字等过年时所贴的[[红色]]喜庆元素统称)。过年贴年红(挥春),是中国传统的过年习俗,增添了喜庆的节日气氛,并寄予着人们对新年和新生活的美好期盼。
春联:根据《玉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著作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渐发展为春联。贴春联也叫贴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年画: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中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
窗花与“福”字: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年夜饭'''
年夜饭,又称年晚饭、团年饭、团圆饭等,特指岁末除夕的阖家聚餐。年夜饭源于古代的年终祭祀仪,拜祭神灵与祖先后团圆聚餐。年夜饭是年前的重头戏,不但丰富多彩,而且很讲究意头。吃团年饭前先拜神祭祖,待拜祭仪式完毕后才开饭。席上一般有鸡(寓意有计)、鱼(寓意年年有余)、蚝豉(寓意好市)、发菜(寓意发财)、腐竹(寓意富足)、莲藕(寓意聪明)、生菜(寓意生财)、生蒜(寓意会计算)、[[腊肠]](寓意长久)等以求吉利。中国人的年夜饭是家人的团圆聚餐,这顿是年尾最丰盛、最重要的一顿晚餐。
'''守岁'''
除夕守岁是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守岁的民俗主要表现为所有房子都点燃岁火,合家欢聚,并守“岁火”不让熄灭,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迎接新岁到来。除夕夜灯火通宵不灭,曰“燃灯照岁”或“点岁火”,所有房子都点上灯烛,还要专门在床底点灯烛,遍燃灯烛,谓之“照虚耗”,据说如此照过之后,就会使来年家中财富充实。古时南北风俗各异,古时北方一些地方守岁习俗主要为熬年夜,如晋朝周处所著的《[[风土记]]》中说:除夕之夜大家各相与赠送,称“馈岁”;长幼聚欢,祝颂完备,称“分岁”;终岁不眠,以待天明,称“守岁”。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压岁钱'''
[[压岁钱]],年俗之一,年晚饭后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派发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在民俗文化中寓意辟邪驱鬼,保佑平安。压岁钱最初的用意是镇恶驱邪。因为人们认为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所以用压岁钱压祟驱邪。
在历史上,压岁钱是分多种的,一般在新年倒计时时由长辈派发给晚辈,表示压祟,包含着长辈对晚辈的关切之情和真切祝福;另一种就是晚辈给老人的,这个压岁钱的“岁”指的是年岁,意在期盼老人长寿。可追溯的最早压岁钱文字记载在汉代,又叫压胜钱,并不在市面上流通,而是铸成钱币形式的玩赏物,有避邪的功能。
'''游神'''
[[游神]],是传统贺岁习俗之一。游神,又称圣驾巡游、游老爷、营老爷、游菩萨、游神赛会、年例、迎神、迎年、游春、行香、菩萨行乡、抬神像、神像出巡等等,是指人们在新年期间或其它喜庆节日里,又或诸神圣诞的这一天,到神庙里将行身神像请进神轿里,然后抬出庙宇游境,接受民众的香火膜拜,寓意神明降落民间,巡视乡里,保佑合境平安。主旨是酬神、消灾、祈福等。游神沿途伴随有锣鼓、唢呐、神偶、舞狮、舞龙、飘色、标旗、游灯、八音、杂技及乐队演奏等丰富多彩艺阵表演。是集拜神、祈祷、欢庆、宴客为一体的传统民俗活动。
游神在[[潮汕]]地区又称为“游神赛会”、“营老爷”,是潮汕地区的传统民间民俗活动;每年春节期间,按时间顺序,各村镇轮流举行民间游神活动,场面热闹非凡。在粤西地区又称为“游老爷”、“游菩萨”,或称“年例”;所谓年例,即“溯古例今、年年有例”。在北流一带亦是称为“年例”。在珠三角地区又称为“菩萨行乡”,众人抬神像巡游,绕村一周,接受祈福。在福州又称为“迎神”,农历的正月初三至十五,便是游神的时间,成为乡村“做年”的重要活动之一;游神常以村为单位,有时数村联合,在锣鼓和鞭炮声中结队巡游村境,百姓夹道观看、迎接,场面热烈。 <ref name="中国文明网">{{cite web |url=http://fz.wenming.cn/mlrc/msfq/201502/t20150216_1597734.html |title=正月迎神| accessdate=2019-11-23}}</ref>
'''拜岁'''
[[拜岁]],年俗活动之一。在岁首早上迎新岁,拜祭“岁神”。“岁”又名为“摄提”、“太岁”,上古纪元星名。太岁也是民间信仰的神灵。岁以六十甲子的干支纪年法为运转周期,共六十位,每年有一位岁神当值,在当年当值的太岁谓之“值年太岁”,是一岁之主宰,掌管当年人间的吉凶祸福。如《三命通会》中所讲:“夫太岁者,乃一岁之主宰,诸神之领袖”。拜岁是历史最悠久的过年传统风俗,这古俗如今在广东,尤其在吴川一带仍盛行。在新年初一辞旧迎新之际,迎新岁、拜祭岁神、接福,这一传统习俗自古以来代代相传。<ref name="青岛新闻网">{{cite web |url=http://news.qingdaonews.com/qingdao/2018-02/16/content_20095026.htm |title=春节风俗 大年初一 早晨开门这三件事莫忘记| accessdate=2019-11-23}}</ref>
'''庙会'''
[[逛庙]]会是春节期间的民俗活动之一。广府庙会与北京地坛庙会并称中国两大庙会。涵盖木偶荟萃、中华绝活、[[武林大会]]、元宵灯会等主题活动,包含了祈福文化、民俗文化、美食文化、商贸休闲文化等丰富的内容。
'''拜年'''
春节期间走访拜年是年节传统习俗之一,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初二、三就开始走亲戚看朋友,相互拜年,道贺祝福,说些恭贺新喜、恭喜发财、恭喜、新年好等话。拜年的意义所在是亲朋好友之间走访联络感情、互贺新年,表达对亲朋间的情怀以及对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福。
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现代社会通行的贺年卡在中国古代已经实行,早在宋代,皇亲贵族士大夫的家族与亲族之间已使用专门拜年的贺年片,叫做“名刺”或“名贴”。
'''派利是'''
派利是,是流传已久的年俗之一,“利是”亦有写作“利市”或“利事”。派利是,利是利是,寓意着一年都能利利是是,大红大紫。“利市”一词古已有之,早在《易经》中便有记载,带有本少利多的意思。元代《俗谚考》亦提及“为了吉兆,要向主家讨个利市”的说法,由此可见,利市亦有好运的意义。 根据《易杂注》所载:“营商利市,营达利事”,生意人派的叫利市,取其有利于做任何事情的意思。
'''烧炮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炮仗”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烧炮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炮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爆竹”、“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关于爆竹的演变过程,《通俗编排优》记载道:“古时爆竹。皆以真竹着火爆之,故唐人诗亦称爆竿。后人卷纸为之。称曰“爆竹”。<ref name="认识中国">{{cite web |url=http://www.china.com.cn/aboutchina/zhuanti/cjxs/2008-02/04/content_9651446.htm |title=放爆竹| accessdate=2019-11-23}}</ref>
炮竹的原始目的是迎神与驱逐鬼怪。后来以其强烈的喜庆色彩发展为辞旧迎新的象征符号。烧炮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
=社会效应=
===经济===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和最具文化内涵的节日,更是推动产业经济和内需消费的重要内驱力。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居民个人可支配收入不断提高,春节消费也由传统的置办年货发展为具有时代特色的贺岁作品、产品工艺、休闲娱乐等节日产品和服务。春节期间,人群、金融、物资、信息、艺术的大规模流动,带动了文化、商业、交通、旅游、电信、金融、餐饮各行各业全面繁荣,形成了独特的“春节经济”。
过年是人们一年消费的集中体现。随着新兴消费观念的不断涌现,春节已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过大年”,更是一个拉动市场经济动力的“快门”,人们开始从传统的节日忙碌转向新的庆贺潮流。“春节经济”为老百姓的生活注入了新的活力与生机。尽管大家不可能等到新年才有新衣穿、才有美食享用,但置办年货、孝敬长辈、关爱晚辈,依然是中华民族亘古不变的节日传统。<ref name="人民网报纸">{{cite web |url=http://paper.people.com.cn/gjjrb/html/2011-01/28/content_735827.htm?div=-1 |title=春节经济【国金词典】| accessdate=2019-11-23}}</ref>
===交通===
中国春运春节期间的运输,简称为”[[春运]]“。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运输期间。以春节为界,节前15天,节后25天,共40天,由国家经贸委统一发布(每年起止时间略有不同),铁道部、交通部、民航总局按此进行专门运输安排的全国性交通运输高峰叫做春运。在40天左右的时间里,将有20多亿人次的人口流动,占世界人口的1/3。中国春运入选出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最大的周期性运输高峰。
'''设立春运原因'''
设立春运的原因是中国人口众多,而春节又是传统的团圆节日,人们纷纷回家过年,要坐车的人太多,运输部门需要全力保证旅客有车坐,能回家,过完节能回来。
=民间传说=
'''综述'''
关于春节的来由,旧时由于缺失上古时期文献(秦始皇焚书,或其它原因)没法直接考证其源流,在传承发展中于是便产生了诸多传说。其中有几种较为流行的说法,春节源于上古“腊祭说”、源于“巫术仪式说”、源于“[[鬼节说]]”、源于“古代丰收祭祀说”、源于“舜继部落联盟首领位说”(有说舜继天子位,但“天子”之称谓最早始于春秋战国,于汉代才流行)、源于“万年青年创万年历说”、源于避“年”兽的传说等等。<ref name="中国网文化">{{cite web |url=http://www.china.com.cn/culture/zhuanti/10chunjie/2010-01/25/content_19303643.htm |title=春节历史 关于春节起源几种说法| accessdate=2019-11-23}}</ref>
在历史发展演变中大多数传统节日被附会了一些传说替代其本真起源。春节也不例外,也被附会了“避年恶兽”等故事传说作为其起源。其实,春节并非因“避恶”等故事传说而形成,这些荒谬传说是后世建构出来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春节文化作为中华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的形成涵盖了人文哲学、[[天文星象]]等方面的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古老传统节日重视信仰与祭祀活动,敬天法祖是古老传统节日的核心,春节并非是因故事传说而形成。<ref name="光明日报">{{cite web |url=http://news.gmw.cn/2017-06/03/content_24683801.htm |title=传统节庆 怎样在传承中创新| accessdate=2019-11-23}}</ref>
'''万年创万年历'''
相传古时候,有个名叫万年的青年,看到当时节令很乱,就有了想把节令定准的打算。但是苦于找不到计算时间的方法,一天,他上山砍柴累了,坐在树阴下休息,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他设计了一个测日影计天时的晷仪,测定一天的时间。后来,山崖上的滴泉启发了他的灵感,他又动手做了一个五层漏壶,来计算时间。天长日久,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四季就轮回一次,天时的长短就重复一遍。
当时的国君叫[[祖乙]],也常为天气风云的不测感到苦恼。万年知道后,就带着日晷和漏壶去国君,对祖乙讲清了日月运行的道理。祖乙听后大悦,感到有道理。于是把万年留下,在天坛前修建日月阁,筑起日晷台和漏壶亭。并希望能测准日月规律,推算出准确的晨夕时间,创建历法,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历法创建完毕后,万年指着天象,对祖乙说:“现在正是十二个月满,旧岁已完,新春复始,祈请国君定个节吧”。祖乙说:“春为岁首,就叫春节吧”。据说这就是春节的来历。<ref name="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cite web |url=http://www.gov.cn/fuwu/bm/ |title=万年创建历法说| accessdate=2019-11-23}}</ref>
=春节的由来=
{{#ev:youku|XODM1NTM2NzEy|640|center}}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传统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