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斐济群岛

增加 16,110 位元組, 4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斐济共和国'''(斐济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Fiji、斐济语:Matanitu Tugalala o Viti),简称斐济,位于西南太平洋中心,瓦努…”
'''斐济共和国'''(斐济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Fiji、斐济语:Matanitu Tugalala o Viti),简称斐济,位于西南[[太平洋]]中心,[[瓦努阿图]]以东、[[汤加]]以西、[[图瓦卢]]以南,陆地面积18333平方公里,海洋专属经济区面积129万平方公里。由332个岛屿组成,其中106个有人居住。多为珊瑚礁环绕的[[火山岛]],主要有维提岛和瓦努阿岛等。属[[热带海洋性气候]],常受飓风袭击。年平均气温22~30℃。
国家名称源自[[汤加]]语的“岛屿”,并变为斐济语的“Viti”。公元前1500年就有人居住。1643年荷兰航海者阿贝尔·扬松·塔斯曼首先来到斐济。 19世纪欧洲人开始移入。1874年沦为英国殖民地。1879~1916年,英国招募大量印度劳工定居斐济。 1970年10月10日独立,为英联邦成员国。1987年改称共和国,脱离英联邦,1990年通过新[[宪法]]确立国名为斐济主权民主共和国。1997年重新加入英联邦。1998年改国名斐济群岛共和国。 2009年改国名为斐济共和国。
=='''基本信息'''==
{| class="wikitable"
|-
|中文名称|| 斐济共和国 || 英文名称 ||The Republic of Fiji
|-
|简   称|| 斐济|| 所属洲 ||大洋洲
|-
|首   都||苏瓦(Suva) || 主要城市||劳托卡,拉米,楠迪
|-
|国庆日|| 1970年10月10日|| 国   歌|| 《上帝保佑斐济》
|-
|国家代码|| FJI|| 官方语言||英语、斐济语、印地语
|-
|货   币||斐济元 || 时   区 ||UTC+12(夏时制:UTC+13)
|-
|政治体制 ||议会制共和制|| 国家领袖|| 总统:乔治·科努西·孔罗特,总理:乔萨亚·沃伦盖·姆拜尼马拉马
|-
|人口数量 ||88.5万(2017年) [2] || 人口密度|| 49.2人/km²(2016年)
|-
|主要民族||斐济人,印度人 || 主要宗教||基督新教,印度教,伊斯兰教
|-
|国土面积|| 18333平方公里|| GDP总计|| 54.80亿美元(2018年,国际汇率)
|-
|人均GDP|| 6202美元(2018年,国际汇率)|| 国际电话区号|| +679
|-
|国际域名缩写|| .fj ||道路通行|| 靠左驾驶
|-
|时   差|| 同北京时差:+4.00 ||建交时间 ||1975年11月5日
|-
|主要学府|| 南太平洋大学||||
|}
=='''历史沿革'''==

斐济人世居岛上。
1643年,[[荷兰]]航海者[[阿贝尔·塔斯曼]]首先来到斐济。,19世纪上半叶欧洲人开始移入。
1874年,斐济沦为[[英国]]殖民地。
1879~1916年,大批[[印度人]]作为英国“殖民制糖公司”的合同工到此种植甘蔗。
1970年10月10日,斐济独立,并成为[[英联邦]]成员。
1987年,斐济政变后改称共和国,并脱离英联邦。
1990年,斐济通过新[[宪法]]确立国名为“斐济主权民主共和国”。
1997年7月,斐济通过宪法修正案,改国名为“斐济群岛共和国”。
2009年,斐济改国名为“斐济共和国”。
=='''自然环境'''==
===区域位置===
位于西南[[太平洋]]中心,由332个岛屿组成,其中106个岛屿有人居住。多为珊瑚礁环绕的火山岛,主要有维提岛和瓦努阿岛等。陆地总面积1.83万平方公里,水域面积129万平方公里。属热带海洋性气候,常受飓风袭击。年平均气温为22-30℃。地理位置重要,是南太平洋地区的交通枢纽。斐济地跨东、西半球,180度经线贯穿其中。 [3]
===气候特征===
斐济气候属[[热带海洋性气候]],全年冷热适中,气温一般保持22°C-32°C之间。每年5-10月盛行凉爽的东南信风,是一年中相对干燥的季节;雨季则从11月持续到次年4月,其间风向多变,气温最高可达35°C左右,湿度较大。
从雨量分布看,斐济主岛分为泾渭分明的干燥地区和湿润地区:东南部地区雨量丰沛,苏瓦市平均年降雨量3850毫米;西部地区相对干燥,第二大城市劳托卡(Lautoka)年降雨量则只有1910毫米。 [4]
=='''自然资源'''==
森林覆盖面积93.5万公顷,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一半,有开采价值的约25万公顷,出产优质硬木和松木。有2个金矿,还有少量铜、银资源,铝矾土、石油资源在勘探中。渔业资源丰富,盛产金枪鱼。
=='''行政区划'''==

全国共有2个直辖市、4大行政区和14个省,[[苏瓦]]和[[劳托卡]]为直辖市。行政大区分别是中央大区、西部大区、北部大区和东部大区。其下分为14个省:纳莫西省、拉省、雷瓦省、塞鲁阿省、泰莱武省、奈塔西里省、那德罗加诺沃萨省、巴省、布阿省、卡考德罗韦省、坎达武省、劳省、洛迈维提省、马库阿塔省。
=='''国家象征'''==
===国名===
斐济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Fiji)。
===国旗===
斐济群岛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2:1。旗地为浅蓝色,左上方为深蓝色底上红、白两色的“米”字图案,旗面右侧的图 案是斐济国徽的主体部分。浅蓝色象征海洋和天空,也表明该国有丰富的水产资源;“米”字图案为英国国旗图案,是英联邦国家的标志,表明斐济与英国的传统关系。
2013年斐济将重新设计国旗,新版国旗将聚焦国家团结,不再包含英国国旗图案,这将成为斐济同殖民地历史拉开距离的最新努力。斐济开始正式流通的新版货币移除了英国女王头像、以斐济动植物为主体。新版国旗的形成机制将与新版货币类似。
===国徽===

斐济群岛国徽为盾形。盾面上方是一只带着皇冠的黄色[[狮子]],狮子抱着一个椰子。狮子下面的圣乔治红十字把白地盾面分成四 格,每格图案不同。叼着橄榄枝的鸽子象征和平,甘蔗、椰子、香蕉象征农作物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两侧各站着一名斐济人。上端绘有帆船,象征这个国家位于南太平洋和古老的交通工具。饰带上用斐济语书写着“敬畏上帝,尊崇国王”。
===货币===
斐济元(Fiji Dollar)。
===国花===
[[扶桑]],是一种属于锦葵科木槿属的常绿灌木,因原产于中国南部,故又名中国蔷薇。由于花色大多为红色,中国岭南一带将之俗称为大红花,而大红花也是马来西亚华人对马来西亚国花,即其中一种红色朱槿的称呼。
=='''人口民族'''==

88.5万(2017年),其中56.8%为斐济族人,37.5%为[[印度]]族人。华人华侨约8000人。官方语言为英语、斐济语和印地语,通用英语。53%的人信奉基督教,38%的人信奉印度教,8%的人信奉伊斯兰教。
根据传统的人种分类,斐济族人属于[[美拉尼西亚]]人。实际上,斐济族 人也同时具有波利尼西亚人的一些特点。斐济的印度族人是契约劳工的后 代。1916年契约劳工制度结束后,很多印度劳工选择作为佃农或自由土地 开发者留在斐济,并从此逐渐发展成斐济两大民族之一。 [5]
=='''军事'''==
===国防===
斐济军队全称为“斐济共和国武装力量”(Republic of Fiji Military Forces, RFMF),定名于斐济1990年宪法。总统兼任军队总司令,并根据内政部长的建议任命军队司令,军队司令要向总统和内政部长负责。现任军队司令维利阿米·瑙波托(Viliame Naupoto),2015年8月就任。 [7]
===军力===
斐军由正规军和后备军组成。军队编制为45882人。海军11200人,装备有45艘各类舰艇和巡逻船。空军18800人,装备作战飞机100多架。
斐军设陆军和海军,由正规军和预备役组成,目前正规军3100人,预备役4000人。海军330人,装备有5艘各类舰艇和巡逻船。斐曾先后派遣士兵和警察参与中东、科索沃、东帝汶、巴新、所罗门和黎巴嫩等维和任务。
===军费===
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国防预算分别为16595万斐元、17600万斐元、18070万斐元、18150万斐元。
=='''交通'''==
===交通概况===
斐济为[[太平洋]]岛国地区交通枢纽,水、陆、空交通较发达。首都苏瓦港系重要国际海港,可泊万吨轮。苏瓦的瑙索里机场可停靠波音737飞机,楠迪机场可起降波音747等大型客机。
铁路:总长820公里(窄轨),用于运输甘蔗。
公路:总长5300公里,其中沥青路面1340公里。
水运:注册商船747艘;苏瓦、楠迪、劳托卡、莱维卡为主要国际港口。
空运:斐济太平洋航空公司(2012年更名为斐济航空公司)系国际航空公司,经营澳、新、日、美、瓦努阿图、萨摩亚、图瓦卢、汤加、所罗门群岛和香港等航线。澳、新、马绍尔群岛等国航空公司有定期班机停降楠迪国际机场。瑙索里机场主要是国内民航机场。斐济航空公司、向日葵航空公司主要经营国内岛屿间航线。
===主要港口===
[[兰巴萨港口]],港口性质:河口海港,经纬度:16°26′S,179°22′E#,位于斐济(全称:斐济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FIJI)东北部瓦阿(VANUA)岛北海岸兰巴萨河口,在太平洋的西南部,是斐济的散糖出口港。它是斐济北部行政区的所在地,也是北美到澳大利亚及新西兰的海空运输要冲。
港区主要码头泊位岸线长150米,水深11 码头最大可靠2.7万载重吨的船舶。装卸设备有固定的装糖机,装卸效率:散糖每天可装400吨。该港无拖船,有系缆小艇。主要出口货物为蔗糖及椰油等,进口货物主要有粮食、燃料及工业品等。主要贸易对象是澳大利亚,新西兰及英国等。
劳托卡港口,位于斐济(全称:斐济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FIJI)西部维提(VITI)岛的西北海岸,在太平洋的西南部,是斐济的主要港口之一。港口距机场约30千米。

=='''社会'''==
===教育===
文教事业较其它太平洋岛国发达。实行初中和小学阶段免费教育。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8%以上。每年教育经费约占政府总预算支出的15%。2013年教育预算为2.68亿斐元,同比增加1200万斐元。南太平洋大学由南太地区各国合办,主校区位于首都苏瓦市。
===医疗===
斐济公立[[医院]]对本国公民和持斐工作签证的外国人提供免费医疗,但医疗条件一般。私立医院条件较好,但收费较高。苏瓦市公立医院为殖民战争纪念医院(Colonial War Memorial Hospital),私立医院为苏瓦私立医院(Suva Private Hospital)。楠迪公立医院为楠迪医院(Nandi Hospital),另有一些私人诊所。 [8]
===新闻出版===
主要报纸有:英文版《斐济时报》(Fiji Times),隶属于1869年成立的斐济时报公司;《每日邮报》(Daily Post),创刊于1974年;《斐济太阳报》(Fiji Sun),创刊于2000年。华文报有《斐济日报》和《斐济华声报》。2009年6月,斐新闻部正式发行官方报纸《新黎明报》(New Dawn),两周一期,旨在帮助斐民众了解政府政策以及经济、社会建设计划和项目。
主要杂志有《岛国商务》和《太平洋岛屿》月刊,在太平洋岛国地区发行。
斐济广播有限公司(Fiji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Limited),成立于1985年,是斐全国性的广播网,由6个电台组成,通过斐济语、印地语和英语播出的电台各有两个。
斐济电视台(Fiji TV),由新西兰电视公司、斐济开发银行和私人股东于1993年底成立。2005年设立面向太平洋岛国地区的太平洋天空卫星电视节目服务部。
===体育===
斐济从1956年[[墨尔本]]奥运会开始参加奥运会。期间他们缺席了1964年东京和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
2016年8月,在[[里约]]奥运会男子7人制橄榄球比赛中,斐济击败英国队夺冠,这也是这个国家历史上首次获得奥运奖牌、金牌。在这次历史性的突破之后,整个国家都沸腾了。 [9]
=='''外交'''==
===对外政策===
斐济是[[太平洋]]岛国中外交较为活跃的国家,重视与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关系,同时保持与太平洋岛国的传统关系。近年来,斐积极发展同亚洲各国以及非洲和美洲国家的关系。已与130多个国家建交。
斐是[[联合国]]、[[英联邦]]、世界贸易组织、太平洋岛国论坛、太平洋共同体、美拉尼西亚先锋集团、非加太集团、77国集团成员,斐积极参与国际和地区事务,现为太平洋岛国论坛(PIF)秘书处所在地。2013年,斐济倡议成立太平洋岛国发展论坛(PIDF)。2016年6月,斐济常驻联合国代表汤姆森当选第71届联大主席。2016年11月,斐济当选《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3次缔约方大会主席国。

===同澳大利亚、新西兰的关系===
斐同澳、新有着传统的密切关系。澳、新是斐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和援助国。澳、新与斐互设高专署。根据《南太平洋区域贸易和经济合作协定》,除糖和服装等少数商品外,斐向澳、新出口单方面享受免税或无限制市场准入待遇。
2006年12月斐济政变后,澳、新宣布对斐实施制裁。2014年9月斐济大选后,澳大利亚、新西兰同斐济关系逐步改善。2014年10月和2016年2月,澳外长毕晓普访斐。
2016年6月,[[新西兰]]总理约翰·基对斐济进行正式访问。2016年10月,斐济总理姆拜尼马拉马对新西兰进行正式访问,并访问澳大利亚。2017年,姆先后三次赴澳出席活动并两次会见澳总理特恩布尔。2018年9月,姆在出席第73届联合国大会活动期间会见新西兰总理阿德恩。
===同欧盟的关系===
[[欧盟]]和[[美国]]是斐原糖和农产品的主要出口市场和斐游客及投资的重要来源地。根据《洛美协定》和《科托努协定》,欧盟以3倍于国际市场的价格购买斐糖(2017年9月到期),每年斐糖的70%销往欧盟。斐在比利时和英国设有使馆,法国、英国、欧盟在斐设有使馆。
===同美国的关系===
1970年10月,美承认斐独立。斐美互设使馆。斐重视与美关系,认为美的援助对斐的市场准入和地区竞争具有重要意义,积极推动美、南太联合商务委员会开展活动。斐是美军在太平洋主要补给点之一。
===同中国关系===
[[中国]]同斐济1975年11月5日建交。1976年中国在斐设大使馆,并派常驻大使。1990年6月,时任国家主席杨尚昆曾过境访问斐济。2006年4月,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访斐并出席在斐举行的“中国—太平洋岛国经济发展合作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期间,两国宣布建立和发展“中斐重要合作伙伴关系”。
建交以来,双边贸易大幅度增长。1976年中斐贸易额仅230万美元,均为中国出口。2013年,中斐贸易额为3.03亿美元,同比增长28.7%。其中,中方出口额2.44亿美元,同比增长14.2%;从斐进口额0.59亿美元,同比增长167.9%(数字来源:中国海关)。我主要出口机械设备、水海产品、电器及电子产品、计算机与通信技术、汽车和船舶等,进口铝土、冻鱼原木及锯材。
2004年10月,中斐签署《关于中国旅游团队赴斐济旅游实施方案的谅解备忘录》,斐济成为中国公民出国旅游目的地。2005年5月,中国公民组团赴斐旅游正式实施。2007年9月10日起,斐济给予中国公民免签证待遇。
2010年9月,新华社在斐济首都苏瓦设立分社并派常驻记者,这是新华社在太平洋岛国地区设立的首个分社。
2014年8月,中国“和平方舟”号医院船赴斐济访问。 [10]
当地时间2018年11月16日下午5点半开始,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在巴新首都莫尔斯比港,同密克罗尼西亚联邦、斐济、萨摩亚、瓦努阿图、库克群岛、汤加、纽埃7个建交太平洋岛国领导人举行会晤。 [11]
10,73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