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交流电

增加 8,518 位元組, 4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交流电'''是指电流方向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的电流,在一个周期内的平均电流为零。不同于直流电,它的方向是会随着时…”


'''交流电'''是指电流方向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的电流,在一个周期内的平均电流为零。不同于直流电,它的方向是会随着时间发生改变的,而直流电没有周期性变化。
通常交流电(简称AC)波形为正弦曲线。交流电可以有效传输电力。但实际上还有应用其他的波形,例如三角形波、正方形波。生活中使用的市电就是具有正弦波形的交流电。


=='''基本信息'''==

中文名 交流电

外文名 Alternating Current

诠释 大小和方向随时间作周期性

符号 ~

交流电机之父 波利特·皮克西

产生原理 电磁感应原理

工频 50Hz

大小表示 有效值

=='''发展历史'''==

当发现了电磁感应后,产生交流电流的方法就被知晓。早期的成品由英国人麦可·法拉第(Michael Faraday)与法国人波利特·皮克西(Hippolyte Pixii)等人开发出来。

1882年,英国电工詹姆斯·戈登建造了大型双相交流发电机。开尔文勋爵与塞巴斯蒂安·费兰蒂(Sebastian Ziani de Ferranti)开发早期交流发电机,频率介于100赫兹至300赫兹之间。

1891年,尼古拉·特斯拉取得了交流发电机的专利。

1891年后,多相交流发电机被用来供应电流,此后的交流发电机的交流电流频率通常设计在16赫兹至100赫兹间,搭配弧光灯、白炽灯或电动机使用。

根据电磁感应定律,当导体周围的磁场发生变化,感应电流在导体中产生。通常情况下,旋转磁体称为转子,导体绕在铁芯上的线圈内的固定组,称为定子,当其跨越磁场时,便产生电流。产生交流电的基本机械称为交流发电机。[1]

=='''产生原理'''==

交流电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产生的,当闭合线圈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的轴匀速转动时,线圈里就产生大小和方向作周期性改变的正弦交流电。

交流电(alternating[ˈɔltərˌneɪt] current[ˈkɚrənt, ˈkʌr-]),简称为AC。交流电也称“交变电流”,简称“交流”。一般指大小和方向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的电压或电流。它的最基本的形式是正弦电流。

将一个可以绕固定转动轴转动的单匝线圈abcd放置在匀强磁场中,为了避免在线圈转动过程中,两根引出的导线扭绞在一起,把线圈两根引线分别接到与线圈一起转动的两个铜环上,铜环通过电刷与外电路连接。当线圈abcd在外力作用下,在匀强磁场中以角速度匀速转动时,线圈的ab边和cd边作切割磁感线运动,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如果外电路是闭合的,闭合回路中将产生感应电流。ad和bc边的运动不切割磁感线,则不产生感应电流。

发电机产生的电动势按正弦规律变化,可以向外电路输送正弦交流电。应当指出,实际的发电机构造比较复杂,线圈匝数很多,而且嵌在硅钢片制成的铁心上,叫做电枢;磁极是由电磁铁构成的。一般多采用旋转磁极式,即电枢不动,磁极转动。<ref>[http://www.360doc.com/content/18/0706/20/31717958_768380652.shtml 正弦交流电的产生],个人图书馆网,2018-07-06</ref>

=='''正弦交流电的表示方法'''==

大小与方向均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做周期性变化的电流、电压、电动势叫做正弦交流电流、电压、电动势,在某一时刻t的瞬时值可用三角函数式(解析式)来表示,即i(t)=Imsin(ωt+ji0)

u(t)=Umsin(ωt+ju0)、e(t)=Emsin(ωt+je0)

式中,Im、Um、Em分别叫做交流电流、电压、电动势的振幅(也叫做峰值或最大值),电流的单位为安培(A),电压和电动势的单位为伏特(V);ω叫做交流电的角频率,单位为弧度/秒(rad/s),它表征正弦交流电流每秒内变化的电角度;ji0、ju0、je0分别叫做电流、电压、电动势的初相位或初相,单位为弧度rad或度(0)

=='''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

最大值、 角频率、 初相位(初相)

=='''主要参数'''==

1、瞬时值:交流电在某一个瞬间的数值称为瞬时值。

瞬时值一般用小写英文字母e、u、i表示,可以用e= Vm*sinwt来求得。Vm是由线圈的形状或磁铁的强弱来决定的。

2、最大值:瞬时值最大的时候叫做最大值。

最大值一般用大写英文字母加右下标 Em、Um、Im来表示。

3、有效值: 在交流电变化的一个周期内,交流电流在电阻R上产生的热量相当于多大数值的直流电流在该电阻上所产生的热量,此直流电流的数值就是该交流电流的有效值。

通常,交流电表都是按有效值来刻度的。一般不作特别说明时,交流电的大小均是指有效值。例如市电220伏特,就是指其有效值为220伏特。

4、平均值:用交流电的半个周期来计算。一般用大写英文字母E、 U、 I表示。

5、频率;交流电的频率是指它单位时间内周期性变化的次数,单位是赫兹,与周期成倒数关系。

日常生活中的交流电的频率一般为50赫兹或60赫兹,而无线电技术中涉及的交流电频率一般较大,达到千赫兹(KHz)甚至百万赫兹(MHz)的度量。不同国家的电力系统的交流电频率不同,通常为50赫兹或者60赫兹。在亚洲使用50赫兹的国家与地区主要有中国、日本、泰国、印度和新加坡,而韩国、菲律宾和中国台湾使用60赫兹,欧洲大部分国家使用50赫兹,美洲使用60赫兹的国家主要是墨西哥、美国、加拿大。 [1]

=='''应用'''==

交流电开始得到广泛应用还是在19世纪80年代以后,那时相继发明了变压器、三相制、旋转磁场和异步电动机;交流电路理论也随着这些应用的需要而逐步建立,例如用相量表示正弦量的方法就是1893年C.P.施泰因梅茨提出的。1907年三极真空管的发明,为产生更高频率的交流电及其在无线电方面的应用提供了条件。

目前,在动力方面,绝大部分电力网都是交流的,因为交流电可以方便地变换电压;交流电机在结构上也比直流电机简单;在需要直流的地方还可以很方便地采用电子整流装置。中国1980年在东北建立的超高压输变电线路就是用的50万伏交流电。

在信息传输方面也时常用到交流电,例如载波通信的载波电流就是交流电。 <ref>[http://wenda.tianya.cn/question/7e04a2219d78881e 交流电产生和应用],天涯社区网,2009-12-09</ref>

交流电被广泛运用于电力的传输,因为在以往的技术条件下交流输电比直流输电更有效率。传输的电流在导线上的耗散功率可用焦耳定律(P =I ²R)求得,显然要降低能量损耗需要降低传输的电流或电线的电阻。由于成本和技术所限,很难降低目前使用的输电线路(如铜线)的电阻,所以降低传输的电流是唯一而且有效的方法。根据P=IU(实际上有功功率 ),提高电网的电压即可降低导线中的电流,以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而交流电升降压容易的特点正好适合实现高压输电。使用结构简单的升压变压器即可将交流电升至几千至几十万伏特,从而使电线上的电力损失极少。在城市内一般使用降压变压器将电压降至几万至几千伏以保证安全,在进户之前再次降低至市电电压或者适用的电压供用电器使用。 [1]

=='''按相位分类'''==

目前各国使用的交流电相位主要为单相及三相。

1、三相交流电

三相交流电,输电时只有三条火线,供电给客户时有三条火线和中线。只使用其中一条相线及中线,便是单相电。

三条火线上的正弦波各有120°相位差,主要为工业用。如果相电压是220V,线电压则是380V。

三相电一般为三相四线。三个相线的符号为L1,L2,L3,也可以分别表示为A,B,C,分别代表相线1,相线2,相线3,L为Live Wire的缩写,零线的符号为N,为Neutral Wire的缩写。地线为E,为Earth的缩写。

2、单相交流电

单相交流电,其电缆有一条火线和一条中线,用于一般住宅及商业楼宇。[2]

单相电有火线和零线两条线,火线为L,为Live Wire的缩写,零线为N,为Neutral Wire的缩写。地线为E,为Earth的缩写,也可以写作PE,为Protecting Earth的缩写。
10,73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