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唐诗三百首》

移除 573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唐诗三百首》'''是一部流传很广的唐诗选集。唐朝(618年~907 —907 年)二百九十年间,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云蒸霞蔚,名家辈出,唐诗数量多达五万首。 [[ 孙琴安 ]] 《唐诗选本六百种提要·自序》指出,“唐诗选本经大量散佚,至今尚存三百余种。当中最流行而家传户晓的,要算《唐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选诗范围相当广泛,收录了77家诗,共311首,在数量以杜甫诗数多,有38首、王维诗29首、李白诗27首、李商隐诗22首。它是中小学生接触中国古典诗歌最好的入门书籍。对中华民族的影响意义深远。[2]
[[File:唐诗三百首.jpg|缩略图||右|[http://n.sinaimg.cn/sinacn/w690h749/20180212/7f0d-fyrkuxt6403178.jpg 原图链接][http://k.sina.com.cn/article_6438577509_17fc4e5650010036t1.html 来自新浪网 的图片]]]
清代康熙年间编订的《全唐诗》,收录诗四万八千九百多首,常人难以全读;此后 沈德潜以《全唐诗》为蓝本,编选《唐诗别裁》,收录诗一千九百二十八首,普通人也难以全读。于是,清代乾隆年间蘅塘退士以《唐诗别裁》为蓝本,编选《唐诗三百首》收录诗三百一十首,成为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唐诗普及读本。
《唐诗三百首》的编选者蘅塘退士(1711 ~1778 ),原名 [[ 孙洙 ]] ,字临西,江苏无锡人。他自幼家贫,性敏好学,寒冬腊月读书时,常握一木,谓木能生火可敌寒。乾隆九年(1744 )他考中顺天举人,授景山官学教习,出任上元县教谕。乾隆十六年(1751 )他得中进士,历任卢龙、大城知县。后遭人谗陷罢官,平复后任山东邹平知县。乾隆二十五年(1761 )、二十七年(1763 )两次主持乡试,推掖名士。他为官清廉如水,爱民如子,又勤勉好学,书似欧阳询,诗宗杜工部,著有《蘅塘漫稿》。乾隆二十八年春,孙洙与他的继室夫人徐兰英相互商榷,开始编选《唐诗三百首》。编选这本书是有感于《千家诗》选诗标准不严,体裁不备,体例不一,希望以新的选本取而代之,成为合适的、流传不废的家塾课本。他们的选诗标准是“因专就唐诗中脍炙人口之作,择其尤要者”。既好又易诵,以体裁为经,以时间为纬。《唐诗三百首》于清乾隆二十九年(1765 )编辑完成,书的题目有的说脱胎于民谚“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作诗也会吟”,有的说取自“诗三百”,说法各不相同。 《唐诗三百首》被世界纪录协会收录为中国流传最广的诗词选集。
诗歌是中国文学中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诗经》产生后不久,南方的楚地又出现了“楚辞”这一新的诗体。之后,楚辞逐渐向接近散文的赋体演变,魏汉诗坛上出现了另一种新的诗体———“乐府”,乐府民歌清新刚健,带有鲜明的现实主义色彩,这对后世的“乐府古题”和唐代的“新乐府运动”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随着乐府诗的发展,五言和七言句式相继产生、成熟并得到广泛的关注。
经过几千年的磨砺和发展,诗歌这种艺术形式得到了非常充分的发展。尤其到了 [[ 唐朝 ]] ,近体诗确立了,古体诗和近体诗全面发展,我国古典诗歌进入了空前的黄金时代,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诗歌大繁荣局面。唐诗创作之繁荣,流派之众多,题材风格的丰富多样,各类诗歌体制的愈益齐备和全面定型,诗歌艺术的全面发展,是前所未见的。这表明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已经进入了完全成熟的阶段。唐代诗坛上名家辈出,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诗人。如 [[ 陈子昂 ]] [[ 王维 ]] [[ 孟浩然 ]] [[ 高适 ]] [[ 岑参 ]] [[ 韩愈 ]] [[ 柳宗元 ]] [[ 元稹 ]] [[ 刘禹锡 ]] [[ 李贺 ]] [[ 杜牧 ]] [[ 李商隐 ]] 等。在他们中间,尤以 [[ 李白 ]] [[ 杜甫 ]] [[ 白居易 ]] 等的成就最高,是世界闻名的伟大诗人。流派众多的诗人创作了大量风格各异、内容丰富、意境高远、动人心弦、脍炙人口的诗篇。
早在唐代,流传的唐诗选本就已有了不少种类,宋元明清各代也出现了各种不同类型和版本的唐诗选本。清蘅塘退士依照以简去繁的原则,选取了大量的唐诗名篇,辑录而成《唐诗三百首》。[3]
唐诗标志着中国古典诗歌成就的高峰。诗坛上名家辈出、名作如林,尤其是出现了具有世界影响的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伟大诗人,他们是那个时代的光辉人物,他们在诗歌创作上的成就为中国文学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 武则天 ]] 时代,诗人陈子昂继承了建安、正始时期诗歌的现实主义风格和雄健有力的笔调,抵制和冲击了齐梁以来的浮靡的诗歌风气。他的诗指陈世事,深切凝重,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百姓的体恤同情,这和当时流行的诗歌风格截然不同。他的代表 作有《登幽州台歌》等,陈子昂以复古的方式对诗坛进行革新,促进了唐诗的兴盛繁荣。
玄宗开元、天宝年间,是唐王朝的鼎盛时期,诗歌全面繁荣的高潮便展现在人们眼前,其诗歌创作所达到的深度和广度,确实超越了过去任何一个时期。并出现了许多著名的诗人,如张九龄、王之涣、崔颢等———虽然艺术造诣的深浅、作品存留的多少 不尽相同,但都能卓然成家,经不极掩。他们的诗歌,大都赋功力技巧于自然浑成之中,华而不俗,雄健而不粗野,厚重而不呆板。表现了这个时代共同的艺术特点。
李白的诗虽然不像杜甫的诗那样和现实有着极其紧密的联系,但独树 一帜,具有毫不逊色于现实主义的浪漫情怀。李白的诗,在艺术上的突出特点是具有丰富的、令人惊奇的想象力。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被历代爱好者所传唱。诗人这样写道:“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诗歌的意境开阔、幽远,体现了诗人超然脱俗的精神世界。生活在治乱并存的唐朝,李白的诗歌同样也表达了个人对现实的见解。《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李白的名篇,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领略到诗人恣意纵横的想象、浪漫豪放的笔法,更可以通过缤纷华美的诗句,领会诗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 颜”的洒脱和高洁。又如在《将进酒》一诗中,诗人同样以豪放的语言,最大限度地宣泄了内心对现实的愤懑和狂放不羁的情绪。
战乱后的唐朝,逐渐走向衰败,文化和艺术领域也呈现一片凋敝的景象。而后出现了“新乐府”运动,整个诗坛又开始复苏、兴盛,活跃着一批以白居 [[ 元稹 ]] 、韩愈、 [[ 柳宗元 ]] [[ 刘禹锡 ]] 等为代表的优秀诗人。白居易的诗和杜甫的诗一样,是我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品。这些诗或是描写百姓贫困疾苦,或是揭露官吏的贪婪腐败,或是揭露社会矛盾,或是抒发自己的政治见解。例如《长恨歌》、《琵琶行》等,均堪称是不可多得的优秀作品。
到了晚唐,重要的诗歌作品多出自于 [[ 杜牧 ]] [[ 李商隐 ]] 等诗人之手。由于当时的唐王朝已处于风雨飘摇的境地,因此反映在诗歌中的也多是没落、消沉、颓废的思想情绪。但是在艺术上,这些作品仍然有着突出的成就,在格律对仗、文词构思、诗歌意境方面都是值得把玩的佳作。
==作品影响==
中国是诗的国度,唐朝是中国诗歌的巅峰,巅峰时期的那个黄金时代令人神往。诗歌是当时文学的最高代表,成为  中国传统文学坚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明靓丽的风景线。 唐诗与宋词、元曲并称,题材宽泛,众体兼备,格调高雅,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奇迹。唐诗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历朝历代的文人视唐诗为圭臬,奉唐人为典范。公元7世纪, [[ 孙季良 ]] 开始编纂唐诗选本,至辛亥革命前,一千二百余年间,每二年即有一本唐诗选本问世。众多选本中以《唐诗三百首》流传最广、影响最大,风行海内,老幼皆宜,雅俗共赏,成为屡印不止的最经典的选本之一。《唐诗三百首》以成功务实的编法、简易适中的篇幅、通俗大众的观点、入选的精美诗歌打动着读者,成为儿童最成功的启蒙教材、了解中国文化的模范读本,对中国诗歌选编学、中国人的心理构成都有很大的影响。
人们都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唐诗三百首》影响之大。
==流行注本==
《唐诗三百首》向来有几种注释本流行,如清章燮的《唐诗三百首注疏》,清李盘的《注释唐诗三百首》 等,其中以 [[ 陈婉俊 ]] 的《唐诗三百首补注》教为简明。
在古代的唐诗选本中,清人孙沫的《唐诗三百首》最为流行。今人喻守真有《唐诗三百首详析》中华书局版,对艺术特色的讲解甚为详切。今人唐诗选本较多,兹介绍两种:一是葛兆光《唐诗卷》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收唐诗282首,凡七十八家,选诗颇具眼量,小传、注释新见迭出,自成一家;一是马茂元《唐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选诗500余首,按体例排列,注释简明,分析详备。
卷八 七言绝句金缕衣
 
版本信息编辑
中华书局
 
唐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 1959年9月
开本: 32开
统一书号:10018·237
字体:繁体
 
定价:¥ 0.57
 
简介:蘅塘退士 编,陈婉俊补注。本书根据四籘唫社刊本断句排印,并校正了一些错字。
 
时代文艺出版社
 
书名:唐诗三百首
作者:(清)蘅塘退士 编,崔钟雷主编
出版社:时代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2-1
 
字数: 110000
 
开本: 32开
定价:¥10.00
 
语音版
软件大小: 4.59 MB
 
软件语言: 简体中文
 
整理日期: 2012-10-17
 
授权方式: 免费软件
软件分类:国产软件
运行环境:Win2003,WinXP,Win2000,Win9X
==妙语佳句==
==全集收录==
{| class="wikitable"
|-
! 《感遇·其一》
|-
| 唐诗三百首
作者:张九龄
|-
|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
|}
《感遇·其一》
 
唐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作者: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感遇·其二》
719,65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