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刘郇膏

增加 3,952 位元組, 5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明清人物信息框 | 姓名 = 劉郇膏 | 原名 = | 圖片名稱= | 圖片大小 = 220px | 圖片說明 = | 最高職務 = 贈右都御史江蘇布政使 |…”
{{明清人物信息框
| 姓名 = 劉郇膏
| 原名 =
| 圖片名稱=
| 圖片大小 = 220px
| 圖片說明 =
| 最高職務 = 贈右都御史江蘇布政使
| 國家 = 大清
| 爵位 =
| 籍貫 = [[河南]][[陳州府]][[太康縣]]
| 族裔 = 漢族
| 旗籍 =
| 字號 =
| 諡號 =
| 出生日期 = [[嘉慶]]二十三年(1818年)
| 出生地點 =
| 逝世日期 = [[同治]]六年(1867年)
| 逝世地點 =
| 墓葬 =
| 配偶 =
| 親屬 =
| 出身 =
*道光二十年庚子恩科舉人
*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進士出身
| 經歷 =
| 著作 =
}}

'''劉郇膏'''({{bd|1818年||1867年|catIdx=L劉}}),字'''松岩''',[[河南]][[太康]]人。清朝政治、軍事人物。道光年間進士出身,官至江蘇布政使。

==生平==
劉郇膏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進士,為[[江蘇]]即用[[知縣]]。[[咸丰 (年号)|咸豐]]元年(1851年),署[[婁縣]]知縣,政績卓著。咸豐三年(1853年),[[太平軍]]攻陷[[江寧]]、[[揚州]]、[[鎮江]]等地,[[小刀會]][[劉麗川]]起事響應,占領[[上海]]縣城及周邊諸縣。巡抚[[吉尔杭阿]]檄召郇膏隨营進剿,郇膏率漕勇三百人,收復[[嘉定]],代行[[知縣]]事,選兵丁守城并安置流民,民心安定。事後論功,加同知(副知府)頭銜,賜花翎。咸豐五年(1855年),补[[青浦]]知縣。

咸豐八年(1858年),調任上海知縣。當時上海租界已開,中西居民雜處,常有矛盾爭執,郇膏盡力調解争执,不屈從於洋人。曾親自乘舟追查誘騙華人出洋者。太平軍占領[[蘇州]]、[[杭州]]之後,上海幾成孤城。郇膏訓練民兵,堅守縣城。咸豐十年(1860年)加道衔,擢海防同知。同治元年,破格代理[[按察使]],不久獲正式授職,命署[[布政使]],升職之快,為當時罕見。

[[李鸿章]]督师至,劉郇膏奉命总理[[淮軍]]营务。同治四年(1865年),命護理[[江蘇]][[巡撫]]。不久因母喪[[丁憂]]離職。同治五年卒於家鄉。贈右都御史,并在上海建专祠紀念,入祀蘇州名宦祠。《[[清史稿]]》有傳。<ref>《清史稿》列传二百二十一:“刘郇膏,字松岩,河南太康人。道光二十七年进士,江苏即用知县。咸丰元年,署娄县,有政声。三年,粤匪陷江宁,扬州、镇江相继失守。会匪刘丽川倡乱踞上海,附近川沙、南汇、嘉定、宝山、青浦诸县并陷。巡抚吉尔杭阿檄郇膏随营剿贼,郇膏率漕勇三百复嘉定,权知县事,选丁壮严守望,稽保甲,籍游民,民心大定。叙功,加同知衔,赐花翎。补青浦。<br>八年,调上海。租界华洋杂处,数构衅,郇膏争执是非,不为挠屈。有招工诱逼出洋者,亲登舟搜获,并追回已去者,民感之,洋人亦帖服。苏、杭既陷,上海孤悬贼中,郇膏练民兵,四乡设二十局,以资保卫。贼首李秀成陷松江,进犯上海。登陴坚守十馀日,贼不得逞而去。时大吏萃居上海,或议他徙。郇膏曰:“沪城据海口,为饷源所自出,异日规复全省,必自此始。奈何舍而去之?”十一年冬,贼复陷浦东诸县,大吏檄郇膏往援,郇膏曰:“贼势张甚,宜守不宜战。”弗听,率练勇、乡团出战,果败,乃专议守。治行上闻,加道衔,以知府用。擢海防同知,超署按察使。寻实授,命署布政使,异数也!<br>李鸿章督师至,命总理营务,馈运无缺,兼协济江宁大营,两军月饷二十万,悉取给於上海。濬吴淞江以通运道,招集流亡,通商惠工,善后诸事,次第举行。寻命护理巡抚,丁母忧。同治五年,卒。赠右都御史,上海建专祠,祀苏州名宦。”</ref>

==註釋==
{{reflist}}

==參考資料==
* [[趙爾巽]]等,《清史稿》,中華書局點校本
23,74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