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秀姑巒溪

增加 2,637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10px 10px 0 10px; text-align:left">
{| class="wikitable"
|<center>'''秀姑巒溪'''</center><img src="https://wwwencrypted-tbn0.wra09gstatic.gov.twcom/media/23596/%E9%99%BD%E5%85%89%E5%BE%AE%E5%BE%AE%E7%81%91%E5%9C%A8%E7%A7%80%E5%A7%91%E5%B7%92%E6%BA%AA.jpgimages?q=tbn:ANd9GcRwO5IInDAD-ziUmpMvzlJ21KgllaD-M9jWRGoZ1RboekGke_kTog&s" width="220"><br> <small>[https://wwwencrypted-tbn0.wra09gstatic.gov.twcom/media/23596/%E9%99%BD%E5%85%89%E5%BE%AE%E5%BE%AE%E7%81%91%E5%9C%A8%E7%A7%80%E5%A7%91%E5%B7%92%E6%BA%AA.jpg images?q=tbn:ANd9GcRwO5IInDAD-ziUmpMvzlJ21KgllaD-M9jWRGoZ1RboekGke_kTog&s 原圖鏈結] [httpshttp://www.wra095657.govcom.tw/media/23596boat/%E9%99%BD%E5%85%89%E5%BE%AE%E5%BE%AE%E7%81%91%E5%9C%A8%E7%A7%80%E5%A7%91%E5%B7%92%E6%BA%AAp01.jpg址 htm 圖片來 自第九河川局自5657秀姑巒溪泛舟旅遊網]</small>
|}
</div>
==本文== ''' 秀姑巒溪 ''' 位於 [[ 台灣 ]] 東南部, 屬於 [[ 中央管 轄的 河川 ]] 以泛舟活動 遠近知 聞遐邇
秀姑巒溪 本身 發源於 [[ 花蓮 縣|花蓮]] [[臺東縣| 台東 ]] 兩縣之間的 [[ 崙天山 ]] 南側,但整個 [[ 水系 ]] 的最遠源流則為其最長支流 [[ 樂樂溪 ]] (拉庫拉庫溪) 的支流 [[ 馬霍拉斯溪 ]] ,發源於中央山脈的 [[ 馬博拉斯 山]]東側<ref name="河源">樂樂溪上游有馬霍拉斯溪、米亞桑溪、塔達芬溪、闊闊斯溪等支流,一般認為樂樂溪本身起點為米亞桑溪、塔達芬溪合流處,其中較長的源流米亞桑溪發源於中央山脈秀姑巒 山東側[1] ,但那裡並非整個水系的最遠源頭。另外依據經濟部水利署《網際水利地理資訊系統》電子地圖,米亞桑溪與塔達芬溪合流後仍舊稱為米亞桑溪,往東流至與闊闊斯溪會合處,始稱為樂樂溪,其中較長的源流闊闊斯溪發源於中央山脈三叉山、雲峰東峰、南雙頭山一帶,但那裡也不是整個水系的最遠源頭</ref> 。秀姑巒溪上游原為向東流,因受阻於 [[ 海岸山脈 ]] ,轉而沿花東縱谷向北流,匯集各支流後在 [[ 瑞穗鄉 ]] 往東,經過海岸山脈後,進入 [[ 太平洋 ]] ,是台灣唯一一條切過海岸山脈的溪流。
秀姑巒溪本身全長約81.15公里, 整個水系全長則約104公里,流域面積廣達1790.46平方公里,平均坡度為1:34。可算是台灣東部第一大河川,也是形成花東縱谷 [[ 沖積扇 ]] 的主要河流。主要支流有 [[ 富源溪 ]] [[ 紅葉溪 ]] [[ 豐坪溪 ]] [[ 卓溪 ]] [[ 樂樂溪 ]] 。下 -{ }- 河口建有 [[ 長虹橋 ]] 。最著名的景點是河床中的巨大白石,稱為漱玉奇景。
潄玉奇石是 [[ 石灰岩 ]] ,由堆積在海上的生物碎屑、化石、珊瑚礁所組成,過去這個區域也是海水溫度較為溫暖的火山島弧地區,受到板塊擠壓和地殼變動,這些火山島和珊瑚礁被抬升出水面,形成形狀各異的巨石景觀[2] <ref name="玉石">台灣的河川 林孟龍/著 ISBN 978-957-30493-8-8 2002年4月出版</ref>
秀姑巒溪在1981年左右開始發展 [[ 泛舟 ]] 活動,目前依然是台灣泛舟最興盛的區域。多數泛舟行程自 [[ 瑞穗大橋 ]] 起,到長虹橋為終點,時間約3到4小時,中間在奇美設有休息點。由於泛舟河段位於秀姑巒溪下游,水量充沛,而且無人為污染,水質良好,河道地形陡竣,平均坡度達1/34,為全台河川最陡者,沿途有無數激流、漩渦與險灘,全程充滿挑戰與刺激感,故全年皆為泛舟季節[3] <ref name="張炎銘">{{cite book|author=張炎銘|title=遊大河聽故事 |year=2013 |publisher=科技圖書 |location=臺北市 |pages=191 |isbn=978-957-655-517-6 }}</ref>
== 河川襲奪==約在十數萬年前,位於 [[ 海岸山脈 ]] 東側由西向東流的古秀姑巒溪向源侵蝕切開海岸山脈在 [[瑞穗鄉| 瑞穗 ]] 襲奪位於 [[ 花東縱谷 ]] 由南向北流的古 [[ 花蓮溪 ]] 上游<ref>網頁:陳順天,《[http://content.edu.tw/primary/country/tc_ua/n007/stone/data/67.html 河川襲奪-秀姑巒溪襲奪花蓮溪]》,[[台中縣]][[永安國小]]{{cite web |url=http://www.yaes.tcc.edu.tw/ |title=存档副本 |accessdate=2007-02-13 |deadurl=yes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061128045930/http://www.yaes.tcc.edu.tw/ |archivedate=2006-11-28 }},《[4http://content.edu.tw/primary/country/tc_ua/n007/ 臺灣的地質地形景觀] {{web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070929111045/http://content.edu.tw/primary/country/tc_ua/n007/ |date=2007-09-29 }}》,1998.5.30</ref> 。古花蓮溪原本河道在 [[ 花東縱谷 ]] 南端, [[ 海岸山脈 ]] 東側只有一條小溪流奇美溪,後來在 [[ 板塊運動 ]] 中,海岸山脈被持續抬升,使得奇美溪流速變快,發生 [[ 向源侵蝕 ]] 的現象,最後奇美溪在 [[ 瑞穗 ]] 附近切穿海岸山脈,和古花蓮溪相連,形成 [[ 河川襲奪 ]] 現象,而瑞穗以南古花蓮溪河段則形成斷頭河<ref>{{cite web|language=zh-tw|url=http://nrch.cca.gov.tw/twpedia.php?id=1499|title=花蓮溪|author=[[5王鑫]] |publisher=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date=2009-09-24|accessdate=2015-08-18}}{{dead link|date=2018年1月 |bot=InternetArchiveBot |fix-attempted=yes }}</ref> 。秀姑巒溪下 -{ }- 河道因流量增加,侵蝕海岸山脈,切割成壯麗的 [[ 峽谷 ]]
== 地理環境==秀姑巒溪流域河谷平原位在 [[ 花東縱谷 ]] 之中段,北起 [[ 花蓮溪 ]] 分水嶺大富、大豐附近,南迄 [[ 卑南溪 ]] 之分水嶺的大坡、 [[ 池上[6] ]<ref name="地下水觀測網">{{cite web|language=zh-tw|url=http://pc183.hy.ntu.edu.tw/gwater/d9.php|title=地理環境概述|author=|publisher=地下水觀測網|date=|accessdate=2015-09-11}}</ref> ,行政轄區包括 [[ 瑞穗鄉 ]] [[ 玉里鎮 ]] [[ 富里鄉 ]] 等鄉鎮。秀姑巒溪流域河谷平原主要為沖積層及 [[ 沖積扇 ]] 堆積所構成,匯合清水、 [[ 卓溪 ]] 、它皮蘭、 [[ 紅葉溪 ]] [[ 富源溪 (花蓮縣)|富源溪]] 等支流,貫穿縱谷中段,由瑞穗東迴而循 [[ 海岸山脈 ]] 橫谷入海,主要的沖積扇有富源沖積扇、紅葉沖積扇、豐坪溪沖積扇、樂樂溪沖積扇、崙天溪沖積扇等[6] <ref name="地下水觀測網"/> 。富源沖積扇由 [[富源溪 (花蓮縣)| 富源溪 ]] 沖積而成,發育不佳,以北扇為主,南扇不發育,而呈左右不對稱之偏形沖積扇,扇徑約3.8公里,扇頂高度240公尺,扇端高度約140至160公尺。紅葉沖積扇由 [[ 紅葉溪 ]] 沖積而成,扇徑5公里,扇頂高度180公尺,扇端高度80公尺,扇面北半部完整,南半段被 [[ 舞鶴台地 ]] 所阻發育不完整[6] <ref name="地下水觀測網"/> 。豐坪溪沖積扇為 [[ 豐坪溪 ]] 河口所形成之沖積扇,規模較小,扇徑約1.5公里,扇頂高度110公尺,扇端高度95公尺,扇面坡度甚平緩,幾近平坦[6] <ref name="地下水觀測網"/> 。樂樂溪沖積扇為一大型之人肩形沖積扇,北扇大而南扇較小,其平均扇徑約6公里,扇頂高度165公尺,扇端逼近 [[ 海岸山脈 ]] 西麓<ref name="地下水觀測網"/>。[[6]。 崙天溪 ]] 沖積扇扇徑約2公里,扇頂高度260公尺,扇端高度180~200公尺;扇面亦北大南小,呈一偏形沖積扇[6] <ref name="地下水觀測網"/>
{| class== "wikitable sortable"|+ 秀姑巒溪主要支流[7]<ref>{{cite web|language=zh-tw|url=http://www.wra09.gov.tw/ct.asp?xItem=44565&ctNode=30695&mp=09|title=秀姑巒溪流域|author=|publisher=水利署第九河川局|date=2015-08-18|accessdate=2015-08-18|deadurl=yes|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0305075249/http://www.wra09.gov.tw/ct.asp?xItem=44565&ctNode=30695&mp=09|archivedate=2016-03-05}}</ref>|-! 支流 !! 長度(km) !! 流域面積(km²) !! 平均坡度 !! 計畫洪水量(CMS) !! 流經地區 |-| [[富源溪 (花蓮縣)| 富源溪 ]] || 28 || 186.9 || 1:114 || 2,540 || [[ 瑞穗鄉 ]] [[ 萬榮鄉]]|- | [[ 紅葉溪 ]] || 16.7 || 65.30 || 1:57 || 2,920 || [[ 瑞穗鄉 ]] [[ 萬榮鄉 ]] [[ 卓溪鄉]]|- | [[ 豐坪溪 ]] || 37 || 286.80 || 1:155 || 3,930 || [[ 玉里鎮 ]] [[ 卓溪鄉]]|- | [[ 樂樂溪 ]] || 53.76 || 628.40 || 1:122 || 8,720 || [[ 玉里鎮 ]] [[ 卓溪鄉]]秀姑巒溪水系主要河川|-|}
==秀姑巒溪水系主要河川==[[File:Xiuguluan river 2.jpg|thumb|250px| 秀姑巒溪出海口有座孤立的 [[ 奚卜蘭島 ]] ]]
以下由下游至源頭列出水系主要河川,其中粗體字為主流河道。
*'''秀姑巒溪''':[[花蓮縣]]、[[臺東縣|台東縣]]
**[[奇美溪]]:花蓮縣[[瑞穗鄉]]
**[[打落馬溪]]:花蓮縣瑞穗鄉
**[[富源溪 (花蓮縣)|富源溪]]:花蓮縣瑞穗鄉、[[萬榮鄉]]
***[[鶴岡溪]]:花蓮縣瑞穗鄉
***[[麻漏溪]]:花蓮縣萬榮鄉
**[[紅葉溪]]:花蓮縣瑞穗鄉、萬榮鄉、[[卓溪鄉]]
**[[苓仔溪]]:花蓮縣[[玉里鎮]]
**[[呂範溪]]:花蓮縣玉里鎮
**[[阿眉溪 (玉里鎮)]]:花蓮縣玉里鎮
**[[尋腰溪]]:花蓮縣玉里鎮
**[[豐坪溪]]:花蓮縣玉里鎮、卓溪鄉
***[[太溪]]:花蓮縣卓溪鄉
**[[高寮溪]]:花蓮縣玉里鎮
**[[卓溪]]:花蓮縣玉里鎮、卓溪鄉
**[[源城溪]]:花蓮縣玉里鎮
**[[樂合溪]]:花蓮縣玉里鎮
***[[下勞彎溪]]
**'''[[樂庫樂庫溪|樂樂溪 (拉庫拉庫溪)]]''':花蓮縣玉里鎮、卓溪鄉
***[[清水溪 (花蓮縣)|清水溪]]:花蓮縣卓溪鄉
***[[馬戛次托溪]]:花蓮縣卓溪鄉
***'''[[馬霍拉斯溪]]''':花蓮縣卓溪鄉
***[[闊闊斯溪]]:花蓮縣卓溪鄉
***[[塔達芬溪]]:花蓮縣卓溪鄉
***[[米亞桑溪]]:花蓮縣卓溪鄉
**[[安通溪]]:花蓮縣玉里鎮、[[富里鄉]]
**[[吳再溪]]:花蓮縣富里鄉
**[[拱子溝溪]]:花蓮縣富里鄉
**[[阿眉溪]]:花蓮縣富里鄉
**[[磨仔溪]]:花蓮縣富里鄉、卓溪鄉
**[[馬加祿溪]]:花蓮縣富里鄉
**[[九岸溪]]:花蓮縣富里鄉
**[[秀巒溪]]:花蓮縣富里鄉、卓溪鄉
**[[螺仔溪]]:花蓮縣富里鄉
**[[鱉溪]]:花蓮縣富里鄉
**[[阿里山溪 (花蓮縣)|阿里山溪]]:花蓮縣富里鄉
**[[石平溪]]:花蓮縣富里鄉、卓溪鄉
**[[大坡溪]]:花蓮縣富里鄉、臺東縣[[池上鄉]]
**[[萬朝溪]]:臺東縣池上鄉、[[海端鄉]]
***[[龍泉溪 (臺東縣)|龍泉溪]]:臺東縣海端鄉
秀姑巒溪:花蓮縣、台東縣奇美溪:花蓮縣瑞穗鄉打落馬溪:花蓮縣瑞穗鄉富源溪:花蓮縣瑞穗鄉、萬榮鄉鶴岡溪:花蓮縣瑞穗鄉麻漏溪:花蓮縣萬榮鄉紅葉溪:花蓮縣瑞穗鄉、萬榮鄉、卓溪鄉苓仔溪:花蓮縣玉里鎮呂範溪:花蓮縣玉里鎮阿眉溪 (玉里鎮):花蓮縣玉里鎮尋腰溪:花蓮縣玉里鎮豐坪溪:花蓮縣玉里鎮、卓溪鄉太溪:花蓮縣卓溪鄉高寮溪:花蓮縣玉里鎮卓溪:花蓮縣玉里鎮、卓溪鄉源城溪:花蓮縣玉里鎮樂合溪:花蓮縣玉里鎮下勞彎溪樂樂溪 (拉庫拉庫溪):花蓮縣玉里鎮、卓溪鄉清水溪:花蓮縣卓溪鄉馬戛次托溪:花蓮縣卓溪鄉馬霍拉斯溪:花蓮縣卓溪鄉闊闊斯溪:花蓮縣卓溪鄉塔達芬溪:花蓮縣卓溪鄉米亞桑溪:花蓮縣卓溪鄉安通溪:花蓮縣玉里鎮、富里鄉吳再溪:花蓮縣富里鄉拱子溝溪:花蓮縣富里鄉阿眉溪:花蓮縣富里鄉磨仔溪:花蓮縣富里鄉、卓溪鄉馬加祿溪:花蓮縣富里鄉九岸溪:花蓮縣富里鄉秀巒溪:花蓮縣富里鄉、卓溪鄉螺仔溪:花蓮縣富里鄉鱉溪:花蓮縣富里鄉阿里山溪:花蓮縣富里鄉石平溪:花蓮縣富里鄉、卓溪鄉大坡溪:花蓮縣富里鄉、臺東縣池上鄉萬朝溪:臺東縣池上鄉、海端鄉龍泉溪:臺東縣海端鄉 == 主要橋樑==
以下由河口至源頭列出主流上之主要橋樑:
===秀姑巒溪河段===
豐濱鄉
  *[[ 長虹橋 ]] [[ 省道 ]][[ 台11線 ]]
瑞穗鄉
  *[[ 瑞穗大橋 ]] [[ 縣道193號 ]]
玉里鎮
*[[高寮大橋]]
*[[玉里大橋]](省道[[台9線]])
*[[台鐵]][[秀姑巒溪橋]]([[台鐵]][[臺東線|台東線]])
*[[台鐵]][[新秀姑巒溪橋]]([[台鐵]][[臺東線|台東線]])
富里鄉
*[[長富大橋]]
*[[崙天大橋]]
*[[明里橋]]
*[[石平橋]]
*[[學田橋]]
高寮大橋玉里大橋(省道台9線)===樂樂溪河段=== *[[ 台鐵 秀姑巒 ]][[樂樂 溪橋( 含客城一、二號橋)]]([[ 台鐵 ]][[臺東線| 台東線 ]] 台鐵新秀姑巒溪 *[[卓富大 ]] 台鐵台東 鄉道[[花75 ]] 富里鄉*[[南安橋]](省道[[台30線]])
長富大橋崙天大橋明里橋石平橋學田橋樂樂溪河段台鐵樂樂溪橋(含客城一、二號橋)(台鐵台東線)卓富大橋(鄉道花75線)南安橋(省道台30線) == 相關條目== *[[ 中央管河川]] *[[ 台灣河流列表]] *[[ 台灣河流長度列表]]
==註釋==
樂樂溪上游有馬霍拉斯溪、米亞桑溪、塔達芬溪、闊闊斯溪等支流,一般認為樂樂溪本身起點為米亞桑溪、塔達芬溪合流處,其中較長的源流米亞桑溪發源於中央山脈秀姑巒山東側,但那裡並非整個水系的最遠源頭。另外依據經濟部水利署《網際水利地理資訊系統》電子地圖,米亞桑溪與塔達芬溪合流後仍舊稱為米亞桑溪,往東流至與闊闊斯溪會合處,始稱為樂樂溪,其中較長的源流闊闊斯溪發源於中央山脈三叉山、雲峰東峰、南雙頭山一帶,但那裡也不是整個水系的最遠源頭 台灣的河川 林孟龍/著 ISBN 978-957-30493-8-8 2002年4月出版 張炎銘. 遊大河聽故事. 臺北市: 科技圖書. 2013: 191. ISBN 978-957-655-517-6. 網頁:陳順天,《河川襲奪-秀姑巒溪襲奪花蓮溪》,台中縣永安國小存檔副本. [2007-02-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11-28).,《臺灣的地質地形景觀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07-09-29.》,1998.5.30 王鑫. 花蓮溪.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 2009-09-24 [2015-08-18] (中文(台灣)‎).[永久失效連結] 地理環境概述. 地下水觀測網. [2015-09-11] (中文(台灣)‎). 秀姑巒溪流域. 水利署第九河川局. 2015-08-18 [2015-08-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 (中文(台灣)‎).{{reflist}}
==參考資料==
{{refbegin}}* 傅金福,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61103040001/http://www.wcis.itri.org.tw/Upload/QUART1/000207/22-4.pdf 河川之美系列- 秀姑巒溪之卷(pdf) ] ,漢光文化{{refend}} ==外部連結=={{commonscat|Xiuguluan River}}*[https://web.archive.org/web/20070308034255/http://www.wra09.gov.tw/f-19.htm 經濟部水利署-秀姑巒溪水系地理圖]*[http://life.nthu.edu.tw/~labtcs/HKL2001/ 洄游生物的天堂-秀姑巒溪] {{台灣河流}}{{台灣地景}}[[Category:秀姑巒溪水系| ]][[Category:花蓮縣河川]][[Category: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
4,92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