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704
次編輯
變更
北伐战争
,無編輯摘要
==内部因素==
1919年, [[ 孙中山 ]] 将 [[ 中华革命党 ]] 改组为 [[ 中国国民党 ]] 。在共产国际和苏联代表的帮助下, [[ 中国国民党 ]] 和 [[ 中国共产党 ]] 实现了合作,拉开了大革命帷幕。 [4]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在 [[ 广州 ]] 举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实行联俄容共政策,与 [[ 苏联 ]] 和 [[ 中国共产党 ]] 合作。1925年, [[ 孙中山 ]] 在广州改组大元帅府为 [[ 国民政府 ]] ,以 [[ 黄埔军校 ]] 组建 [[ 国民革命军 ]] 。1925年7月1日, [[ 广州 ]][[ 国民政府 ]] 正式成立, [5] 取消各地方部队名称,统一称作 [[ 国民革命军 ]] ,计划北伐。 [6]
==外部因素==
1925年10月, [[ 吴佩孚 ]] 、 [[ 孙传芳 ]] 指挥直系军阀于长江流域争夺 [[ 北洋政府 ]] 领导权,向 [[ 张作霖 ]] 的奉系军阀发动反奉战争。 [7] [[ 北洋 ]] 各军阀在 [[ 长江 ]] 流域实力削弱,无力顾及 [[ 国民政府 ]] ,为 [[ 国民革命军 ]] 北伐创造契机。
=战争起因=
1926年1月, [[ 中国国民党 ]][[ 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 在 [[ 广州 ]] 召开,会议提出“对内当打倒一切帝国主义之工具,首为军阀”的口号。2月, [[ 中国共产党 ]] 提出进行北伐推翻军阀的政治主张。 [10] 同年春,因 [[ 英国 ]] 人在 [[ 长沙 ]] 殴打纠察队员,引发了 [[ 长沙 ]] 各界反英驱赵讨吴运动。 [[ 时任湘军第四师 ]][[ 师长 ]] 的 [[ 唐生智 ]] 受 [[ 王基永 ]] 的劝导,与 [[ 国民政府 ]] 开始接触。随后, [[ 蒋中正 ]] 委派 [[ 陈铭枢 ]] 前往,与 [[ 唐生智 ]] 就北伐展开谈判。最终 [[ 唐生智 ]] 决定接受 [[ 国民政府 ]] 指挥。 [11]
[11]
=战争过程=
1926年7月4日,在 [[ 广州 ]] , [[ 国民党 ]] 中央全体会议通过《国民革命军北伐宣言》,陈述了进行北伐推翻 [[ 北洋政府 ]] 的理由。
1926年7月9日, [[ 蒋中正 ]] 就职 [[ 国民革命军 ]][[ 总司令 ]] 并誓师北伐。 [11]
北伐战争进攻 [[ 湖南 ]] , [[ 汀泗桥战役 ]] , [[ 贺胜桥战役 ]] ,会攻 [[ 武汉 ]] ,攻取 [[ 江西 ]] , [[ 南浔路战役 ]] ,进占 [[ 福建 ]] ,会攻 [[ 南京 ]] , [[ 宁汉 ]] 分裂。
==北伐战争二次北伐==
1927年12月3日至10日 [[ 国民党 ]][[ 中央执行委员 ]] 会在 [[ 上海 ]] 召开 [[ 国民党 ]][[ 二届四中全会 ]] 预备会,会议的最后一天决定恢复 [[ 蒋中正 ]] 北伐 [[ 军总司令 ]] 的职务。1928年1月4日, [[ 蒋中正 ]] 到任,继续领导北伐。1928年4月7日, [[ 蒋介石 ]] 在徐州誓师北伐。9日,各路北伐军发起全线总攻。最终 [[ 张宗昌 ]] 率残部弃城北逃。 [15] [[ 孙传芳 ]] 在 [[ 北京 ]] 宣布下野,张、孙残部向 [[ 国民革命军 ]] 投降。
=战争结果=
1928年6月4日, [[ 张作霖 ]] 当夜撤离 [[ 北京 ]] ,张的专列在 [[ 皇姑屯 ]] ( [[ 京奉铁路 ]] 和 [[ 南满铁路 ]] 交叉的 [[ 三洞旱桥 ]] ),被 [[ 日本关东军 ]] 埋下的炸药炸毁,当日逝世。 [1] 6月8日, [[ 国民革命军 ]] 开入 [[ 北京 ]] 。1928年12月29日 [[ 张学良 ]] 在 [[ 东北 ]] 通电东北易帜,宣布效忠 [[ 南京中央政府 ]] ,北伐至此宣布成功。
=交战双方=
==北洋军阀==
==国民革命军==
=胜利因素=
==指导思想==
北伐一直是 [[ 孙中山 ]] 的革命理想, [[ 孙中山 ]] 视《临时约法》和国会为 [[ 中华民国 ]] 的主要象征和共和制度的可靠保证。他曾指出,“约法与国会,共和国之命脉也,命脉不存在,国体将安托?须知国内纷争,皆由大法不立;”“共和国家之总枢全在国会,国会为民国中心,宪法为立国大本”;故“今日言和平救国之法,惟有恢复国会完全自由行使职权一途。”可见约法和国会在 [[ 孙中山 ]] 北伐观中的地位。
==战争策略==
==国共合作==
北伐的成功是国共两党共同努力的结果。 [[ 北伐战争 ]] 期间,随着革命形势的胜利发展,依靠 [[ 中国共产党 ]] 的积极动员和有力组织,为北伐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工人运动的迅猛发展。上海工人阶级在 [[ 中国共产党 ]] 领导下,为了配合 [[ 北伐军 ]] 的胜利进军,先后举行了三次武装起义。农民运动的蓬勃发展。到1927年6月,全国已有201个县成立了农民协会,人员发展到1000多万人,对农村的封建势力进行了一次空前的扫荡与冲击。 [18]
=战争影响=
=战争意义=
=革命评价=
人民网评: [[ 周恩来 ]] 、 [[ 毛泽东 ]] 、等为代表的 [[ 共产党 ]] 人实际上领导了 [[ 北伐军 ]] 的全部政治工作,对北伐胜利进军起了重要作用。北伐战争是国共两党共同进行的一场革命的、正义的战争。
=纪念馆=
1927年4月12日,以 [[ 蒋介石 ]] 为代表的 [[ 国民党 ]] 新军阀背叛革命,发动反革命政变,使反帝反封建的北伐战争中途夭折,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归于失败。 [9]
=参考资料=
1. [[ 日本 ]] 早期对华侵略: [[ 皇姑屯 ]] 事件 [组图] .新华网[引用日期2014-10-13]
2. 战史今日4.1:中原大战爆发 .新华网[引用日期2014-10-13]
3.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 [[ 上海 ]] 辞书出版社,1989年9月:49224. 北伐战争概述 .中国 [[ 黄埔军校 ]] 网[引用日期2014-10-12]5. [[ 中国共产党 ]] 大事记·1925年 .人民网[引用日期2014-10-11]6. 1925年8月26日 [[ 国民政府 ]] 统编正规军队 .人民网[引用日期2014-10-11]7. [[ 吴佩孚]]:上世纪20年代最有希望统一 [[ 中国 ]] 的军阀 .新华网[引用日期2014-10-12]8. 两湖战场的作战 . [[ 中国共产党 ]] 历史网[引用日期2014-10-12]9. [[ 国民革命军 ]] 北伐 .人民网[引用日期2019-07-13]10. [[ 中国共产党 ]] 大事记·1926年 .中国共产党新闻[引用日期2014-11-20]11.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 [[ 委员会 ]] 《中国历史》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Ⅰ. [[ 北京 ]]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年12. [[ 金德群 ]] .《中国现代史资料选辑》(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13. [[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 .新华网[引用日期2014-10-04]14. 1927年7月15日 [[ 汪精卫 ]] 叛变 [[ 宁汉 ]] 合流 .凤凰网[引用日期2014-10-04]
15. 1928年4月27日 二次北伐全线总攻获捷 .网易[引用日期2014-11-20]
16. [[ 济南 ]] 惨案 . [[ 中央电视台]][引用日期2014-10-12]17. [[ 红色记忆 ]] :狂飙突进 北伐战争 .人民网[引用日期2014-11-06]18. 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工农运动的迅猛发展 . [[ 中国共产党 ]] 新闻网[引用日期2014-10-16]19. 1926年7月4日 [[ 国民军 ]] 誓师北伐 .人民网[引用日期2014-10-12]20. [[ 胡文生 ]] . [[ 黄埔北伐 ]] : [[ 中国 ]] 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0年02月21. 揭秘 [[ 民国时期 ]][[ 国民党 ]] 主要派系之间的政治角逐 .凤凰网[引用日期2014-11-20]22. [[ 中国共产党 ]] 简史 .新华网[引用日期2014-11-20]
23. 北伐战争 .新华网[引用日期2014-11-06]
24. 1927年4月12日,“ [[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 . [[ 中国 ]] 军网[引用日期2019-07-13]25. 1927年 [[ 陈独秀 ]] 称:我们从来没有用实际行动坚决地支持北伐 .人民网[引用日期2014-10-13]26. [[ 广东 ]] 首座北伐战争纪念馆在 [[ 韶关 ]] 落成(图) . [[ 中国 ]] 新闻网[引用日期2019-07-14]
收起
学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