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4
次編輯
變更
克鲁岑
,無編輯摘要
== '''人物生平''' ==
1933年生于 [[ 荷兰 ]] 阿退缩不前斯特凡,荷兰国籍,1973年获Stockholm大学气象博士学位。现为 [[ 德 国Max国]]Max-Planck-Institute for Chemistry教授,是 [[ 瑞典 ]] 后家科学院、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院
含氮化合物引起的臭氧层耗损:1970年Paul Crutzen提出:NO和NO2可以起催化作用,造成O3损耗。Crutzen进一步指出:平流层中的NO和NO2是由化学性质稳定的N2O分解而成;而N2O来源于土壤施肥和微生物转化。他论证了臭氧层的厚度与土壤微生物的关系。这一发现推动了全球生物化学循环的研究。次年, [[ 美国 ]][[ 加州大学 ]] 贝克莱分校的Harold Johnston教授也注意到了在20km高度的 [[ 臭氧层 ]] 中,超音速飞机排放的氮氧化物也可能引起臭氧层耗损。Crutzen和Johnston的工作曾引起科学家、技术人员和决策者的极大关注,这在相当程度上推动了环境化学和大气化学的发展。
南极“臭氧洞”的成因:Crutzen及其同事们提出了平流层春季云内粒子表面化学反应的机理,解释了这一现象.不溶于水的、化学惰性的CFCs经过一、二年的时间在对流层传输,混合均匀,然后,通过大气环流主要在热带上空进入平流层。风又使CFCs从热带向南、北极移动,在平流层内混合均匀。因地理上的差异,两极的气象条件完全不同。南极大陆周围被海洋包围,这一条件促成极地春云和极低的平流层气温。那里的水和硝酸等物质形成了“极地平流层 "(Polar Strato—spheric Clouds)。云中颗粒物的表面多相反应使臭氧分解反应加剧。而在 [[ 北极 ]] ,没有 [[ 南极 ]] 那样的陆地/海洋特征,上空平流层的气温高于南极上空,很少出现“极地平流层云”,故臭氧耗损也小得多。Crutzen等人的工作推动了大气化学研究的新分支:“粒子表面多相化学”的进展。
对流层中臭氧增加使空气质量恶化:虽然Crutzen获奖的直接原因是对平流层臭氧的卓越研究,然而他在对流层臭氧的形成机制研究中也是世界上的领先者。与平流层臭氧耗损相反,对流层中臭氧含量呈上升趋势,局部地区有时达到相当高的浓度。由于臭氧有较高的化学反应活性,对人体和生物组织有直接损害。臭氧的光解产物O(1D)具有足够的能量与H2O、CH4等物质反应产生自由基,从而引发一系列大气化学反应,发生二次污染,例如:光化学烟雾和酸雨。
1991: 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
1995: [[ 诺贝尔 ]] 化学奖 (与马里奥·莫利纳和弗兰克·舍伍德·罗兰分享)
1995: 因为"保护臭氧层的突出贡献"而获得由联合国环境署颁发的全球臭氧奖
1996: 国际臭氧委员会荣誉委员
1999: [[ 俄罗斯 ]] 科学院外籍院士
2002: 地球科学领域引用率最高的作者(从1991年到2001年所发表的110篇文章总共被引用2911次——科学信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