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托马斯·莫尔

增加 337 位元組, 4 年前
增加資料來源
'''托马斯·莫尔'''( St. Thomas More 又作 Sir Thomas More , 1478年2月7日 - 1535年7月6日),欧洲早期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创始人,才华横溢的人文主义学者和阅历丰富的政治家,以其名著《[[乌托邦]]》而名垂史册。<ref>{{Cite Web|url=https://www.pinshiwen.com/waiwen/gwmr/20190802183803.html|title=托马斯·莫尔|date=2019-08-02|website=品詩文|accessdate=2019-11-16}}</ref>
{{Infobox person
=生活背景=
托马斯·莫尔约于1478年2月7日出在英国[[伦敦]]一个不太显赫的富有家庭。莫尔幼年丧母,由父亲带大。他的父亲约翰·莫尔(JohnMore)曾担任过皇家高等法院的法官,是一位勤俭持家、正直明达的人,对儿子要求极为严格,这对莫尔一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ref>{{Cite Web|url=https://www.diyifanwen.com/tool/waiguozhengzhi/1051112471120400556.htm|title=托马斯·莫尔|website=第一範文網|accessdate=2019-11-16}}</ref>
在当时的欧洲,[[拉丁文]]被视为进入上层社会的通行证。因此,幼小的莫尔被送入了伦敦的圣安冬尼学校,学习拉丁文。十三岁时,父亲将他寄住在[[坎特布雷大主教]]、[[红衣大主教莫顿]](Morton)的家中作少年侍卫。莫顿是当时一位很有影响的政治家,他学识渊博、机智过人、谈吐优雅,曾担任过英国的大法官,对此莫尔在《乌托邦》中专门做过描述。从他那儿莫尔得到了很多有益的影响。这位主教对聪明好学的莫尔极为赏识,常对朋友夸奖说:"我的这个孩子,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个名人",
=总结评价=
[[ 伊拉斯莫 ]] 在莫尔生前和死后都有文字记载这位好友,这些记载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莫尔的评价。伊拉斯莫在写给德国人文主义者乌尔利希·冯·胡登的信中,把他的这位伦敦朋友奉为欧洲知识界的楷模。按照伊拉斯莫的描述,莫尔中等身材,白皙的皮肤,浅蓝色的眼睛,生性愉快,衣食朴素,天生爱好友谊,爱好趣味横生的幽默,异国的物品和珍奇的动物也是他特别喜爱的,他有着即席应对的辩才和过目不忘的记忆力,在宗教方面他虔诚而不迷信。
莫尔的噩耗传来,伊拉斯莫为这样一位他赞扬备至的人的死去而深感悲痛。"他的灵魂之纯洁胜过白雪,在英国从来没有过象他这样的天才,而且将来也不可能再有",伊拉斯莫把他誉为"适合于任何时代的人"。
13,40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