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增加 3,417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桃1.jpg|缩略图|居右|center|[http://www.huamu0101.com/upfile/news/image/20160720/20160720144938_8334_new.jpg 图片链接][http://www.huamu0101.com/news/news25306.shtml 图片来自花木大世界]]]]{| class="sortable"|-|中文学名 = 桃 || 科 = 蔷薇科|-|界   = 植物界 || 亚   科 = 李亚科 |-|门       = 被子植物门 || 属       = 桃属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   属 = 桃亚属|-|亚   纲 = 原始花被亚纲 || 种       = 桃|-|目       = 蔷薇目 || 命名者及年代 = (L.) Batsch ,1832|-|亚   目 = 蔷薇亚目 || 英文名称   = Peach、Peach Tree|}    
'''桃'''(学名:Amygdalus persica L.):蔷薇科、桃属植物。落叶小乔木;叶为窄椭圆形至披针形,长15厘米,宽4厘米,先端成长而细的尖端,边缘有细齿,暗绿色有光泽,叶基具有蜜腺;树皮暗灰色,随年龄增长出现裂缝;花单生,从淡至深粉红或红色,有时为白色,有短柄,直径4厘米,早春开花;近球形核果,表面有毛茸,肉质可食,为橙黄色泛红色,直径7.5厘米,有带深麻点和沟纹的核,内含白色种子。<br>
是一种果实作为水果的落叶小乔木,花可以观赏,果实多汁,可以生食或制桃脯、罐头等,核仁也可以食用。果肉有白色和黄色的,桃有多种品种,一般果皮有毛,“油桃”的果皮光滑;“蟠桃”果实是扁盘状;“碧桃”是观赏花用桃树,有多种形式的花瓣。
原产中国,各省区广泛栽培。世界各地均有栽植。<br>
 
中文学名 = 桃             科 = 蔷薇科<br>
界        = 植物界         亚   科 = 李亚科 <br>
门       = 被子植物门      属       = 桃属 <br>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亚   属 = 桃亚属<br>
亚   纲 = 原始花被亚纲   种       = 桃<br>
目       = 蔷薇目         命名者及年代 = (L.) Batsch ,1832  <br>
亚   目 = 蔷薇亚目       英文名称    = Peach、Peach Tree<br>
== 植物学史 ==
[[ 中国 ]] 是桃树的故乡。公元前十世纪左右,《诗经·魏风》中就有“园有桃,其实之淆”的句子。《魏风》所指系今日 [[ 黄河 ]] 以北以及 [[ 山西 ]] 广大地区,园中种桃,自然是人工栽培的,植桃为园,则表明已有一定的种植规模。其他古籍如《管子》、《尚书》、《韩非子》、《山海经》、《吕氏春秋》等都有关于桃树的记载,表明在远古时期,黄河流域广大地区都已遍植桃树。《礼记》中还说当时已把桃列为祭祀神仙的五果(李、梅、杏、枣)之一。 <br>近代中国考古学家在 [[ 浙江 ]] 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了六七千年前的野生桃核。在河南郑州二里岗新时期时代遗址中,也发掘出数量极多的野生桃核。特别是在 [[ 河北 ]] 藁城县台西村商代遗址中发掘出外形完整的两枚桃核和六枚桃仁,桃核椭圆形,长宽为1.6×1和2×1.2厘米,黑褐色,木质坚硬,表面有皱纹和孔沟,两侧边缘有纵向的槽棱,顶端尖,基部扁圆形,中央有果柄脱落后的疤痕。桃仁灰白色,椭圆形或长卵形,常10-15毫米,宽8-12毫米,两侧边缘较薄,顶端钝尖,横断面呈扁椭圆形。种皮薄,破碎后现出黄白色的种仁。经鉴定,它和今天栽培的桃完全相同。出土文物印证古籍记载,确证中国是桃树的起源地,人们利用和种植桃树已有悠久的历史了。 <br>公元前第二世纪之后,中国人民培育的桃树沿“丝绸之路”从 [[ 甘肃 ]] [[ 新疆 ]] 经由中亚向西传播到波斯,再从那里引种到 [[ 希腊 ]] [[ 罗马 ]] [[ 地中海 ]] 的沿岸各国,尔后渐次传入 [[ 法国 ]] [[ 德国 ]] [[ 西班牙 ]] [[ 葡萄牙 ]] 。但直至公元九世纪,欧洲种植桃树才逐渐多起来。公元十五世纪后,中国的桃树引进了 [[ 英国 ]] 。 <br> [[ 印度 ]] 的桃树也是从中国引种的。公元630年“唐僧”玄奘著《大唐西域记》曾记述关于桃树引入印度的传说:公元一世纪时,远近驰名的司气特国王迦拟色加当政时,中国甘肃一带部族的商人经常到印度去,带去了精湛的丝绸制品和各种名贵水果,其中就有桃。迦拟色加国王隆重地款待宾客。中国人在那里播种了桃核和其他果核,几年之后,桃树在印度繁茂生长,结实累累,受到印度人民的赞颂。中国人住过的地方被命名为“至那仆地”,意即“中国地”;桃被命名为“至那果”,意即“中国果”。这个故事至今还在印度广泛流传。 <br>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桃树随欧洲移民进入美洲,但因桃树品种不适应当地的风土气候,桃树开花多,结果少,发展受到很大限制。直到公元十九世纪初期,园艺家又从欧洲引种了一个叫“爱儿贝塔”的离核桃品种,桃树才在北南美洲传播开来。20世纪初期,美国园艺家又从中国引进450多个优良桃树品种,通过杂交和嫁接,在短短的十多年里,选育了适应亚热带气候的良种,使美国发展成世界上最大的桃果生产国之一。<br>
[[ 日本 ]] 种植桃树的历史比较短。1876年,日本冈山县园艺场从中国上海、天津引进水蜜桃树苗。1878年,御津郡柏谷村(今冈山市)山内善男从许多桃树幼苗中选出两株,精心培育,三年后结出11个桃果,这就是中国水蜜桃在日本结出的第一代果实。由于这里气候适宜,桃树生长良好,果实品质优良,种桃业迅速发展起来。园艺家先后培育出40多个优良品种。冈山县漫山遍野,桃树蔚然成林,已是日本著名的桃乡,并把桃花定为县花,所产的蜜桃远销大阪、神户、东京等大城市。几经改良的“冈山白”桃,又返回中国入籍,成为中国栽培的味香质优、鲜食和罐藏兼用的优良品种。 <br>
古代的出土文物和桃树传播的事实,确证中国是桃树的故乡。但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由于考古学资料的不足和缺乏深入的研究,某些西方学者仅仅根据语言学的推理,和在“中国未见到野生桃树”的猜想,做出了“桃树起源于波斯并从那里传播到欧洲去”的结论。因而给桃子起的名字叫persic,意思就是“波斯果”。桃树的拉丁学名也是由此衍生而来的。更有甚者,过去还流传有一种极其错误的所谓“中国文化西来说”,硬是不分青红皂白,把起源于中国的桃树说成是古代从波斯引进来的。以讹传讹,以假乱真,使桃树蒙受不白之冤达数百年之久。 <br>
著名植物学家第康道尔经过认真考证,在他著的《农艺植物考源》一书中指出:“中国之有桃树,其时代数 [[ 希腊 ]] [[ 罗马 ]] 及梵语民族之有桃犹早千年以上”。又说:中国通西城之路开辟极早,则以桃核越山度岭而传入喀什米尔、不花刺及波斯诸国自属可能的事,推测其为时当在梵语民族迁移与波斯、希腊交通往还时代之间。进化论创始人达尔文进一步指出”根据桃在更早时期不是从波斯传过来的事实,并且根据它没有道地的梵文名字或希伯来名字,相信他不是原产于亚洲西部,而是来自中国。达尔文还研究了中国的水蜜桃、重瓣花桃、蟠桃等的生育特性,并与英国、法国产的桃树的特性相比较,认为欧洲桃都来源于中国桃的血缘。桃树原产于中国的结论,已为世界学者一致公认。 <br>中国最早记载桃树品种的古籍,是公元前十世纪《尔雅·释草篇》:“旄(音矛),冬桃;榹(音四),山桃。”《西京杂记》载,公元前一世纪汉武帝在京城修建“上株苑”,群臣百官贡献的异果中就有秦桃、榹桃、缃核桃、金城桃、绮蒂桃、柴文桃、霜桃等桃树品种。至公元三世纪郭义恭著《广志》中又增加了“冬桃、秋桃、襄桃、赤桃”。随着嫁接和栽培技术的不断提高,桃树品种变异百出,琳琅满目,公元六世纪贾思勰《齐民要术》中记载的桃树品种有近二十个,宋代周师厚《洛阳花木记》中光 [[ 洛阳 ]] 一地就有桃树品种三十多个,明代王象晋著《群芳谱》中,桃树品种有四十多个。讫今,“桃李遍天下”。全世界近百个国家种植桃树,产桃最多的国家是中国,其次还有 [[ 美国 ]] 、日本和 [[ 意大利 ]] 。得益于悠久的种植历史、辽阔的种植区域,中国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培育出了绚丽多姿的桃树品种,南至江浙,北至吉林,几乎遍植桃树。据统计,起源于中国的桃树品种可达上千个。
== 形态特征 ==
(学名:Amygdalus persicaL. var. aganopersicaReich. Fl. Germ. Excurs)
果皮被短柔毛;果肉与核分离。
 
===== 粘核毛桃 =====
(学名:Amygdalus persicaL. var. scleropersica(Reich.) Yu et Lu, comb. nov):
果皮被短柔毛;果肉与核不分离。
 
===== 粘核光桃 =====
(学名:Amygdalus persicaL. var.scleronucipersica(Schiibler & Martens)Yu et Lu, comb. nov):
果皮被短柔毛;果肉与核不分离。
 
===== 蟠桃 =====
(学名:Amygdalus persicaL. var. compressa(Loud.) Yu et Lu, comb. nov.):
===== 碧桃 =====
(学名:Amygdalus persicaf. duplex Rehd):花重瓣,淡红色。
[[File:碧桃.jpg|缩略图|居中|[http://www.yuanlin365.com/uploadfile/product/227352/2014-11/2014111153738.jpg 图片链接][http://m.dingjisc.com/news/56Kn5qGD.html 图片来自花木大世界]]]
===== 绯桃 =====
(学名:Amygdalus persicaf. magnifica Schneid.):花重瓣,鲜红色。
[[File:绯桃.jpg|缩略图|居中|[http://img000.hc360.cn/m1/M05/BC/AA/wKhQcFQ29TeEdTO4AAAAAOeG_gw888.jpg 图片链接] [http://b2b.hc360.com/supplyself/321114232.html 图片来自慧聪网]]]
===== 红花碧桃 =====
(学名:Amygdalus persicaf. rubroplena Schneid.):花半重瓣,红色。
[[File:红花碧桃.jpg|缩略图|居中 |[http://img1001.pocoimg.cn/image/poco/works/76/2017/0404/10/6424550520170404100054036_64245505.jpg 图片链接][http://spro.so.com/searchthrow/api/midpage/throw?ls=s112c46189d&lm_extend=ctype:3&ctype=3&q=%E7%BA%A2%E8%8A%B1%E7%A2%A7%E6%A1%83&rurl=http%3A%2F%2Fphoto.poco.cn%2Flastphoto-htx-id-5575120-p-0.xhtml&img=http%3A%2F%2Fimg1001.pocoimg.cn%2Fimage%2Fpoco%2Fworks%2F76%2F2017%2F0404%2F10%2F6424550520170404100054036_64245505.jpg&key=t013bce1e5e885f9230.jpg&s=1573641874602 图片来自阿里巴巴]]]
===== 绛桃 =====
(学名:Amygdalus persicaf. camelliaeflora (Van Houtte) Dipp.):花半重瓣,深红色。
[[File:绛桃.jpg|缩略图|居中|[http://pic.baike.soso.com/p/20140220/bki-20140220202935-49145972.jpg 图片链接][https://baike.sogou.com/v44916.htm;jsessionid=8C3CAA81A3133B2E1F10974951D59E8F 图片来自搜狗百科]]]
===== 千瓣红桃 =====
(学名:Amygdalus persicaf. dianthiflora (Van Houtte) Dipp.):花半重瓣,淡红色。
[[File:千瓣红桃.jpg|缩略图|居中|[http://pic91.nipic.com/file/20160312/9252468_195659831000_2.jpg 图片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14340470.html 图片来自昵图网]]]
===== 单瓣白桃 =====
(学名:Amygdalus persicaf. alba (Lindl.) Schneid.)花单瓣,白色。
[[File:单瓣白桃.jpg|缩略图|居中|[https://p1.ssl.qhimgs1.com/sdr/400__/t016814f3ed639e8f17.jpg 图片链接][http://www.plantphoto.cn/tumap/1301073 图片来自中国植物图库]]]
===== 千瓣白桃 =====
(学名:Amygdalus persicaf. albo-plena Schneid.):花半重瓣,白色。
[[File:千瓣白桃.jpg|缩略图|居中|[https://photo.tuchong.com/2964934/f/15647265.jpg 图片链接][https://tuchong.com/2964934/17821746/ 图片来自图虫网]]]
===== 紫叶桃花 =====
(学名:Amygdalus persicaf. atropurpurea Schneid.叶紫色。
[[File:紫叶.jpg|缩略图|居中|[http://img1.baa.bitautotech.com/img/V2img1.baa.bitautotech.com/usergroup/2015/4/21/e3557ef5cab043ba9291345b554f39c1_990_0_max_JPG.jpg 图片链接][http://photo.baa.bitauto.com/c30/showtopicphoto-7072943.html#25491589 图片来自汽车论坛]]]
===== 垂枝碧桃 =====
(学名:Amygdalus persicaf.pendula Dipp.):枝下垂。
[[File:垂直.jpg|缩略图|居中|[http://image6.huangye88.com/2013/12/29/b8c6c7645f22e883.jpg 图片链接][http://it.huangye88.com/xinxi/30809599.html 图片来自88IT网]]]
===== 撒金碧桃 =====
(学名:Amygdalus persicaf. versicolor (Sieb.) Voss:花半重瓣,白色,有时一枝上之花兼有红色和白色,或白花而有红色条纹。
[[File:洒金碧桃.jpg|缩略图|居中|[http://pic29.nipic.com/20130505/12606825_155501374000_2.jpg 图片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1/44/8005668k9ebdedcc.html 图片来自昵图网]]]
===== 塔型碧桃 =====
(学名:Amygdalus persicaf. pyramidalis Dipp. ):树形窄塔形或窄圆锥形。
[[File:塔形.jpg|缩略图|居中|[http://xinwen.china-flower.com/uploadfile/2016/1027/20161027055639932.jpg 图片链接][http://www.china-flower.com/company/product_lists_127/content_29421_24389.html 图片来自中国花卉报]]]
===== 寿星桃 =====
(学名:Amygdalus persicavar. densa Makino)树形矮,花重瓣。可供观赏及作矮化砧木。
[[File:寿星.jpg|缩略图|居中|[http://img.cnhnb.com/image/jpg/head/2018/03/13/f10ecce847a44064a1f3662b82f2a039.jpg?imageView2/0/w/650/h/650/format/jpg/ignore-error/1 图片链接][https://www.cnhnb.com/gongying/3040847/ 图片来自惠农网]]]
<ref> [https://wenda.so.com/q/1355248625125109?src=140&q=%E8%A7%82%E8%B5%8F%E6%A1%83%E6%A0%91%E7%A7%8D%E7%B1%BB 观赏桃树品种有哪些?]</ref>
== 生长习性 ==
== 地理分布 ==
主要经济栽培地区在中国华北、华东各省,较为集中的地区有北京海淀区、平谷县, [[ 天津 ]] 蓟县, [[ 山东 ]] 蒙阴、肥城、益都、青岛,河南商水、开封, [[ 河北 ]] 抚宁、遵化、深县、临漳,陕西宝鸡、西安, [[ 甘肃 ]] 天水, [[ 四川 ]] 成都, [[ 辽宁 ]] 大连, [[ 浙江 ]] 奉化, [[ 上海 ]] 南汇, [[ 江苏 ]] 无锡、徐州。<br>
原产中国,各省区广泛栽培。世界各地均有栽植。<ref> [https://www.sohu.com/a/242710825_279637 桃的产地分布]</ref>
毛泽东《看山》<br>
陈祗时《左溪》
 
== 视频 ==
1.桃树的树干上有很多黏黏的东西,那是什么呢?<ref>[https://v.youku.com/v_show/id_XNDM4NDY3NTEwMA==.html 桃树的树干上有很多黏黏的东西,那是什么]</ref>
{{#ev:youku|XNDM4NDY3NTEwMA}}
 
2.桃树穿孔病、流胶病、黑果病等早防重治方案及施基肥要点讲解<ref>[https://v.youku.com/v_show/id_XNDM5NDkyMTMwNA==.html 桃树穿孔病、流胶病、黑果病等早防重治方案及施基肥要点]</ref>
{{#ev:youku|XNDM5NDkyMTMwNA}}
== 视频 ==
国色天香---牡丹<br>
{{#iDisplay:c0561q118|720|480|qq}}
== 参考文献 ==
[[Category:370 植物學總論]]
1,02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