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王茫茫

增加 20 位元組, 4 年前
事迹介绍
3.14事件发生后,王茫茫主动请缨赴拉萨进行报道。当时她刚刚做完脚部手术,行走非常痛苦,但是为了外宣事业,为了让国外的观众能及时了解真实的情况,她毅然赶赴一线。当时的拉萨戒备森严、情况危险、气候恶劣,王茫茫和同事克服了强烈的高原反应,每天工作十二个小时以上,夜夜和衣而眠。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她在13天里发回了12条新闻和几十条电话连线。
对外涉藏报道是复杂又艰巨的,9套的记者们肩负着夺回话语权的使命。除了及时更新动态新闻,体现秩序恢复,王茫茫还做了大量的背景报道。例如,在《西藏博物馆:历史讲述事实》中,记者从大量馆藏文物入手,向国际社会证明 [[ 西藏 ]] 从元朝开始就已经是中国版图上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再例如,在《雪村的今昔》中,记者走访了这座 [[ 布达拉宫 ]] 脚下的村庄,请那里的居民回忆往昔祖辈在奴隶制度下的生活,并与今天自由、富裕、安定的生活对比,体现中央的政策。
中宣部新闻局的领导到拉萨看望涉藏报道记者时说:"这是一个特殊的战场,是一场特殊的战斗。前方的记者是用生命在打拼,用智慧战斗。你们的报道给全国人民统一了思想,增强了信心。你们为历史记下了重重的一笔,功不可没。这场舆论战打得很艰苦、很有效,充分体现了政策。"
7.5事件的发生,让中央9套的记者们再次展开了一场与西方不公报道的舆论战。当时的情况非常危急,人员死伤惨重,通讯中断,而职业精神让王茫茫没有畏惧,一下飞机就马不停蹄地开始报道。南疆一直被认为是民族问题最敏感的地区,喀什市的维族人口占75%,乌鲁木齐打砸抢烧事件对喀什产生的影响是王茫茫报道的重点。出于安全考虑,频道没有要求她离开乌鲁木齐市,但喀什与多国接壤,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王茫茫和同事义无反顾地决定到喀什展开工作。
在《巴扎经济与社会稳定》这条新闻中,她来到最负盛名的喀什中西亚贸易市场,它是古丝绸之路上巴扎传统的延续。在那里,她采访了商户、市场管理者。采访对象讲述了巴扎的变化和中央对 [[ 新疆 ]] 政策的变化,在他们眼里,安定和团结才是发展经济的基础,才能给人民带来真正的实惠。这篇报道有力地反驳了一些国外媒体利用7.5事件关于民族不和谐的不客观报道。
[[File:王茫茫1.jpg|缩略图|右|[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1610/d1610400.jpg 原图链接][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60215/647559.htm?from=easynews 图片来源于ETtoday新聞雲]]]
谈到新疆就不能不谈宗教。喀什的艾提尕尔是新疆最大的清真寺,寺内有许多威望很高的宗教人士,7.5事件让他们从宗教的角度重新思考和谐的意义。在 [[ 乌鲁木齐 ]] 的宗教活动停滞时,王茫茫在喀什报道了9千伊斯兰信徒到艾提尕尔做礼拜的宏大场面和井然的秩序。清真寺的主持不但阐述了中国政府对宗教自由的保护,更以伊斯兰教信条中对团结、和谐、和平的崇尚反应出暴力事件是有悖于 [[ 穆斯林 ]] 宗教信仰的。
==='''事迹点评'''===
98,48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