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陈述彭

移除 1,961 位元組, 4 年前
修飾語句
{{multiple issues|{{copyedit|time=2019-09-04T15:07:30+00:00}}{{dead end|time=2019-09-04T15:07:30+00:00}}{{unreferenced|time=2019-09-04T15:07:30+00:00}}}}陈述彭 编辑 ''' 陈述彭 ''' [[ 中国 ]] 科学院资深院士,江西萍乡人,地理学家、地图学家、遥感地学专家。中国遥感应用和地理信息系统科学的创建者和奠基人,地球信息科学的倡导者。创建了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编制有《中国地形鸟瞰图集》,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地图集》的组织领导工作,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地图集》总设计书,并主持和编制,为中国大型地图集的研制做出了开创性贡献。<ref>{{cite web|url=https://kknews.cc/zh-hk/science/gr5rebl.html|title=陳述彭中國遙感地學之父|website=每日頭條|author=如今愛何人i |date=2018-09-24 |accessdate=2019-11-11}}</ref>  
陈述彭长期从事地理制图、航空像片综合制图和地图编制自动化的实验研究。开拓了中国遥感应用新领域,倡导并组织了中国地理信息系统研究。发展地球信息科学、推动“数字地球”战略研究,探索“地学信息图谱”的新概念和新方法。 [1]
中文名==人物生平==陈述 国 籍 彭1920年出生 中国 民 族汉族 出生地江西省 萍乡市白竺乡 的一个小山村。由于在他前面的两个哥哥过早地夭折了,他 出生 日期1920 年2 后得到家人的万般呵护,为他取了个石坚的乳名。小时求学的路是艰辛的,从小学开始,他就得跟随教书的父亲披星戴 逝世日期2008年11月25日 翻越50多里的山路去县城上学。萍乡当时没有高中,从萍乡中学毕 后他只身来到了长沙报考了省立第一高中。 地理 考试时,他用几幅简单的 地图 答完了全部的考卷,受到了校长的青睐,从而成为了 、遥感应用专家 毕业院 的一名 西“留 主要成就中国遥感地学之父 生”。他后来在校刊上发 作品 地学的探索 南岳游记 一文,又受到教师 《桂林七星岩喀斯特洞穴地貌图》 目录1 人物生平 ▪ 离家求学 ▪ 步入科教 ▪ 献 校长的赏识和鼓励。或许这已经隐约成了他日后终 科学 ▪ 桑梓之情 ▪ 情系高教 ▪ 最后时光 2 学术著作 3 主要成就 从事 理学 ▪ 地图学 ▪ 遥感 科学 技术 ▪ 地理信息系统 ▪ 地球 的契机和 息科学 4 个人荣誉 5 人物评价    人物生平编辑 号。
1938年,陳述彭僅上了兩年高中就以同等學歷考上了浙江大學。 刚开始,他读的是教育系,但是,绘画美丽的大自然依然是陈述彭课余的最大爱好。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参加了由校长竺可桢亲自主持的纪念徐霞客诞辰350周年的大会。竺可桢极力赞扬徐霞客不辞艰辛、终年跋涉,为认识自然献身的精神,号召莘莘学子效法古人。一番话说得陈述彭热血沸腾,也煽起了他对地理学的炽情,在自己的强烈要求下,他从教育系转到了地理系,从而实现了最终的愿望,开始迈向中国地学研究领域。名牌大学,严师如云,他得到了叶良辅、张其昀、涂长望等著名教授的指点,得到了系统地学习地学知识和严格的野外考察基本功的训练。毕业后又留校为叶良辅教授的助教兼研究生。
离家求学
1920年,陈述彭出生于萍乡市白竺乡的一个小山村。由于在他前面的两个哥哥过早地夭折了,陈述彭出生后,家人万般呵护,为他取了个石坚的乳名。小时求学的路是艰辛的,从小学开始,他就得跟随教书的父亲披星戴月翻越50多里的山路去县城上学。萍乡当时没有高中,从萍乡中学毕业后他只身来到了长沙报考了省立第一高中。地理入学考试时,他用几幅简单的地图答完了全部的考卷,受到了校长的青睐,从而成为了学校的一名江西“留学生”。他后来在校刊上发表了《南岳游记》一文,又受到教师、校长的赏识和鼓励。或许这已经隐约成了他日后终身从事地球科学的契机和信号。
1938年,在烽火连天的日子里,陈述彭仅上了两年高中就以同等学历考上了 [2]
年轻时候的陈述彭
浙江大学,刚开始,他读的是教育系,但是,绘画美丽的大自然依然是陈述彭课余的最大爱好。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参加了由校长竺可桢亲自主持的纪念徐霞客诞辰350周年的大会。竺可桢极力赞扬徐霞客不辞艰辛、终年跋涉,为认识自然献身的精神,号召莘莘学子效法古人。一番话说得陈述彭热血沸腾,也煽起了他对地理学的炽情,在自己的强烈要求下,他从教育系转到了地理系,从而实现了最终的愿望,开始迈向中国地学研究领域。名牌大学,严师如云,他得到了叶良辅、张其昀、涂长望等著名教授的指点,得到了系统地学习地学知识和严格的野外考察基本功的训练。毕业后又留校为叶良辅教授的助教兼研究生。
在浙江大学学习和工作期间,陈述彭还得到了竺可桢校长各方面的关心和教诲。竺可桢多次勉励他努力钻研,在地理学方面开创新的研究局面,实现地理学的现代化。徐霞客的精神和竺可桢的勉励鼓舞着陈述彭沿着他们的足迹前进。陈述彭先后撰写的《桂林七星岩喀斯特洞穴地貌图》、《西南地区的喀斯特地貌》、《徐霞客游记在怒江、腾冲地区的实地验证》等论著,都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1954年,他和周延儒、施雅风教授一同对七星岩的测绘,是中国以立体地图方法考察洞岩的创举,并从中总结出了喀斯特洞穴的类型,对洞岩学的研究发展做出了贡献.
祖国遥感地学界一代宗师的陈述彭,回想起那段往事,总是对人们谈到:“我总算没有辜负竺老的希望,做了我应该做的事。” [3]
    === 步入科教===
1950年陈述彭编制一部《中国地形鸟瞰图》,把透视点放在外层空间的高度上。这种从空间的高度来研究国土的构思,反映了他当时从宇宙观测地球表层的憧憬。20世纪60年代地图的制作一向依靠手工作业,进展缓慢,难以满足实际需要。陈述彭一直思索着革新的道路,主张制图要有计算机介入,实现输入、处理、存储、更新、输出、显示的自动化,他提出地图的内容应当数字化,符号要规范化、标准化,以便与电脑功能相适用。 [3]
    === 献身科学===
1960年陈述彭就开始组织手扶跟踪与光电扫描的实验,并借助于航空摄影,倡导航空像片综合利用与遥感系列制图。 [3]
1970年陈述彭以一个优秀科学家的敏锐强调遥感将为全球研究服务,指出卫星遥感对认识全球地学、生物学规律、分析世界环境问题以及研究外貌地理条件都十分必要,他的《航天遥感对地球的宏观分析》发表后引起科学界普遍关注。
1980年陈述彭又借助于电脑技术与信息科学,致力于推动中国制图自动化地理信息系统的进步,从而为我国发展应用卫星与卫星应用,实现地面系统“超前”起步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向地球科学的现代化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3]
    === 桑梓之情===
1983年,江西与中国科学院合作组织数百专家、学者和科技工作者开始了历时2年多的多学科大规模综合考察,于1985年成立了山江湖开发治理领导小组,把山、江、湖作为一个自然生态体系进行综合治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决心通过几代人的努力,在江西的大地上描绘出一幅“青山长绿、碧水长流”的美景图。在众多科学家当中,陈述彭院士是最为兴奋的一个,作为鄱阳湖、赣江的儿子,他无法忘却故土。当即提交了“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在江西省山江湖综合开发和治理中的应用计划”。
1992年新年伊始,他致信毛致用书记、吴官正省长,建议成立省遥感信息中心,他写到了中国遥感技术已经进入实用阶段的现状,写到了周边省份遥感事业发展的态势,表达了他作为江西人愿为家乡建立这一现代化的实验、推广基地而效力的愿望。书记、省长深受感动,立即回信邀请他回家乡考察,为筹建省遥感中心出谋划策。
1993年陈述彭院士带着报效桑梓的喜悦迫不及待地回到了阔别40年的故乡。
=== 陈述彭院士 ===
省长设宴为他洗尘并进行了热烈的交谈。接下的几天,他作学术报告介绍世界遥感的发展趋势和动态,调查研究摸清省情,出席“江西省遥感信息系统科技发展战略座谈会”,与遥感有关联的厅、局、院校和企业的负责人以及遥感技术人员座谈。随后,他又去了印满他青少年足迹的萍乡,并把湘东区白竺村列为生态试点村。与此同时,他和刘天泉院士一道,写信给萍乡籍的十多位知名科学家约稿,倡议为萍乡“科技兴市”出谋献策,编辑出版一部《萍乡市资源与投资环境》的文集,探讨煤矿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又在萍乡市计委领导和直接参与下,指导邱方博士、陈如桂硕士主持设计“萍乡市资源与投资环境评估信息系统”,为萍乡市招商引资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多媒体的现代化科学决案工具 [3]
    === 情系高教===
1941年—1998年陈述彭先后兼任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山大学等重点大学的教授。陈述彭60年的时间里,他一边从事科学研究,开创了我国的遥感事业和地理信息科学,一边进行教学,由助教到讲师,到副教授、教授,到博士生导师,为祖国的科学事业培养了大批高尖人才 [3]
    === 最后时光===
2001年,应萍乡市委、市政府和萍乡高专的邀请,陈述彭出任了萍乡高专名誉校长。为萍乡高专为基础,申办一所本科院校作出努力。 [3]
2003年元旦来临之际,陈述彭又亲笔致信学校,向高专校领导及全校教职工表示新年的问候,并表示很高兴看到学校的发展变化,虽身在北京,但心系家乡,心系学校。并陆续向学校捐赠图书,在萍乡高专设立了陈述彭专柜,供全校师生观阅,至今已捐书3000多册,杂志200多种,外文资料10多捆,他的赠书丰富了萍乡高专图书馆的馆藏特色,对推动学校图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2008年11月25日晚上8点多陈述彭与世长辞,享年88岁。 [3]
===学术著作===
1 陈述彭.中国地形鸟瞰图集.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54.</br>
2 陈述彭(主编).中国地势图(1:400万).北京:科学出版社,1954.</br>
3 陈述彭.地图学笔记.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br>
4 陈述彭.地图素描法.北京:地质出版社,1958.</br>
5 陈述彭(主编).黄河中下游地形图(1∶20万)108幅.国家测绘总局,1958.</br>
6 国家大地图集编纂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地图集.国家测绘总局,1964.</br>
7 陈述彭(主编).中国自然地理基础地图(1∶150万)36幅.国家测绘总局,1978.</br>
8 陈述彭(主编).航空遥感图集(腾冲试验区).北京:科学出版社,1981.</br>
9 陈述彭,郑长在,黄绚,励惠国.陆地卫星影像中国地学分析图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br>
10 中国科学院环境委员会,天津市环境保护局.天津市环境质量图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br>
11 陈述彭(主编).英汉遥感词汇.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86.</br>
12 陈述彭.地学的探索(1-3卷).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br>
13 陈述彭,赵英时.遥感地学分析.北京:测绘出版社,1990.</br>
14 陈述彭,郑威(主编).资源遥感的方法与实践.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br>
15 陈述彭(主编).遥感大词典.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 </br>
16 陈述彭,胡珏.中国开放城市信息系统与电子地图集.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在城市规划与管理中的应用国际讨论会论文集,1991.</br>
17 陈国达,陈述彭等主编.中国地学大事典.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br>
18,《地学的探索》(第四卷)(1992)</br>
18 陈述彭等合编.气象卫星影像环境动态分析图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br>
19 陈述彭.地理优势与区域持续发展(基础科学专题讲座丛刊).科学实验编辑部.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br>
20 陈述彭.基础性研究的全球性.国家自然科学家基础国际合作交流研讨会,1994.</br>
21 陈述彭.地球信息科学与区域持续发展(1994-1995年文集).北京:测绘出版社,1995.</br>
22 陈述彭等.地球系统科学与地理信息科学.地理研究,1996,1(2):</br>
23 陈述彭.卫星遥感与政府决策(序).北京:宇航出版社,1997.</br>
24 陈述彭主编.地理系统科学.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br>
25 陈述彭等主编.遥感信息机理.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br>
除了这些著作外,陈述彭院士还合著《遥感地学分析》(1985,1990)及《地理信息系统导论》(1990)两种研究生教材;主编《地球信息科学》(1997-)及《遥感信息》(1986-)两种期刊。曾参加编制《中国地形鸟瞰图集》、《国家自然地图集》、《卫星遥感分析图集》等地图集 10余种。</br>
==主要成就==
===地理学===
陈述彭是著名的地理学家。他提出的《桂林七星岩喀斯特溶洞地貌图》、《西南地区喀斯特地貌》、《<徐霞客游记>在怒江、腾冲地区的实地验证》等论文都有很高的学术价值。1954年,他和周廷儒、施雅风教授对七星岩的测绘,被誉为我国用立体地图方法考察洞穴学的创举。20世纪50年代,他曾手执罗盘、榔头和地图,考察了中华大地的南北西东,撰写出《中国的河流与湖泊》、《中国气候地貌标志》、《中国的地表侵蚀与堆积》等大量地理学论著,提出了许多新的认识。
学术著作编辑1 陈述彭.中国地形鸟瞰图集.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54.2 陈述彭(主编).中国地势图(1:400万).北京:科学出版社,1954.3 陈述彭.地图学笔记.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4 陈述彭.地图素描法.北京:地质出版社,1958.5 陈述彭(主编).黄河中下游地形图(1∶20万)108幅.国家测绘总局,1958.6 国家大地图集编纂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地图集.国家测绘总局,1964.7 陈述彭(主编).中国自然地理基础地图(1∶150万)36幅.国家测绘总局,1978.8 陈述彭(主编).航空遥感图集(腾冲试验区).北京:科学出版社,1981.9 陈述彭,郑长在,黄绚,励惠国.陆地卫星影像中国地学分析图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10 中国科学院环境委员会,天津市环境保护局.天津市环境质量图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11 陈述彭(主编).英汉遥感词汇.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86.12 陈述彭.地学的探索(1-3卷).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13 陈述彭,赵英时.遥感地学分析.北京:测绘出版社,1990.14 陈述彭,郑威(主编).资源遥感的方法与实践.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15 陈述彭(主编).遥感大词典.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 [4] 16 陈述彭,胡珏.中国开放城市信息系统与电子地图集.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在城市规划与管理中的应用国际讨论会论文集,1991.17 陈国达,陈述彭等主编.中国地学大事典.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18,《地学的探索》(第四卷)(1992)18 陈述彭等合编.气象卫星影像环境动态分析图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19 陈述彭.地理优势与区域持续发展(基础科学专题讲座丛刊).科学实验编辑部.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20 陈述彭.基础性研究的全球性.国家自然科学家基础国际合作交流研讨会,1994.21 陈述彭.地球信息科学与区域持续发展(1994-1995年文集).北京:测绘出版社,1995.22 陈述彭等.地球系统科学与地理信息科学.地理研究,1996,1(2):1-11.23 陈述彭.卫星遥感与政府决策(序).北京:宇航出版社,1997.24 陈述彭主编.地理系统科学.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25 陈述彭等主编.遥感信息机理.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5] 除了这些著作外,陈述彭院士还合著《遥感地学分析》(1985,1990)及《地理信息系统导论》(1990)两种研究生教材;主编《地球信息科学》(1997-)及《遥感信息》(1986-)两种期刊。曾参加编制《中国地形鸟瞰图集》、《国家自然地图集》、《卫星遥感分析图集》等地图集 10余种。 [2]    主要成就编辑    地理学陈述彭是著名的地理学家。他提出的《桂林七星岩喀斯特溶洞地貌图》、《西南地区喀斯特地貌》、《<徐霞客游记>在怒江、腾冲地区的实地验证》等论文都有很高的学术价值。1954年,他和周廷儒、施雅风教授对七星岩的测绘,被誉为我国用立体地图方法考察洞穴学的创举。20世纪50年代,他曾手执罗盘、榔头和地图,考察了中华大地的南北西东,撰写出《中国的河流与湖泊》、《中国气候地貌标志》、《中国的地表侵蚀与堆积》等大量地理学论著,提出了许多新的认识。 [6]     地图学陈述彭又是一位地图学家。从理论到实践,他对地图学进行了大量的、系统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他主编的《中国地势图》、《中国自然区划图》等在领导部门决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提出的“综合景观制图”、“制图区域概括指标和系列成图方法”,是对地图学的重要发展。国家编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地图集》,他担任学术秘书;编制《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地图集》,他任编辑室主任。他提出的“设计《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地图集》的初步意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地图集》总设计书”,集中反映了我国地理学、地质学和地图学的最新成就,被肯定为是“一项重大而有远见的学术成果”,具有“划时代意义”。他在地图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主张是以地理学的规律为原则指导地图的编绘,又以地图为依据研究地理学的规律,他在地理学与地图学的结合上创造出了许多新的经验。他的成功实践,推动了我国整个地图学的进步,他对我国地图学的发展和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荣获全国科学大会重大成果奖和国家自然科学奖。 [6]     遥感科学技术陈述彭是中国遥感科学技术的带头人。在充分考察、调研和分析国外遥感发展状况和我国现状的基础上,陈述彭所提出的一系列战略性的发展思想成为我国遥感发展初期的指导方针。这些思想,包括他对遥感的全面独特的见地,如将遥感理解为物理学基础、数学方法、计算机技术和地学分析相结合,为可持续发展服务的科学技术思想;发展遥感的“系列制图”和“一次试验,多方收益”的方针;在遥感应用中强调辐射信息定量分析、空间信息定位分析、时相信息趋势分析以及环境信息综合分析的思路。 [6]     地理信息系统陈述彭是中国地理信息系统研究的开拓者。随着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的探索,特别是遥感的发展,数据或信息的大量积累,出现了所谓“信息爆炸”的现象,地理信息系统就应运而生,陈述彭及时把握国际上的这一最新的动向,早在80年代初期就提出了在我国开展地理信息系统研究的建议,并率先领导和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 [6]     地球信息科学陈述彭是中国地球信息科学的倡导者。他主张以地球系统科学为基础,侧重信息流及其对系统内外循环中物质流、能量流的调控作用;充分利用卫星遥感、全球定位系统、通讯互联网络,以及地面(海面)观测台站等现代对地观测与信息传输工具,探讨全球变化、区域分异规律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模式,以适应实现地球时空尺度相应“缩小”、资源能源节约和环境生态良化的迫切需求。早在1985年,陈述彭就提出以“海岸线为基线”的设计思想,并在应邀参加伦敦全球数据库设计会议上作了引导性发言。1992年,陈芳允和他合作提出发展新一代小型卫星群的设想,其重要意义也已经为国内外最新进展所证实。 [6]
===遥感科学技术===
陈述彭是中国遥感科学技术的带头人。在充分考察、调研和分析国外遥感发展状况和我国现状的基础上,陈述彭所提出的一系列战略性的发展思想成为我国遥感发展初期的指导方针。这些思想,包括他对遥感的全面独特的见地,如将遥感理解为物理学基础、数学方法、计算机技术和地学分析相结合,为可持续发展服务的科学技术思想;发展遥感的“系列制图”和“一次试验,多方收益”的方针;在遥感应用中强调辐射信息定量分析、空间信息定位分析、时相信息趋势分析以及环境信息综合分析的思路。
===地理信息系统===
陈述彭是中国地理信息系统研究的开拓者。随着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的探索,特别是遥感的发展,数据或信息的大量积累,出现了所谓“信息爆炸”的现象,地理信息系统就应运而生,陈述彭及时把握国际上的这一最新的动向,早在80年代初期就提出了在我国开展地理信息系统研究的建议,并率先领导和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
个人荣誉编辑1991年,获得 陈述彭是 中国 地球信息 科学 院优秀博士生 的倡 师奖1993年,获得中华绿色 者。他主张以地球系统 科学 特别金奖1992年 为基础 获得国家计委资源与 侧重信息流及其对系统内外循 境学科布局论证金牛奖1992年,获得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7年,获得 国科学院优秀博士生导师奖1998年 物质流、能量流的调控作用;充分利用卫星遥感、全球定位系统、通讯互联网络 获得美国 以及 理学会奥·米纳 面(海面)观测台站等现代对 图学金奖1998年 观测与信息传输工具,探讨全球变化、区域分异规律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模式 获得美国 以适应实现 理学会奥·米纳地图学金奖1999 球时空尺度相应“缩小”、资源能源节约和环境生态良化的迫切需求。早在1985 年, 获得 嘉庚地 述彭就提出以“海岸线为基线”的设计思想,并在应邀参加伦敦全 科学奖1999 数据库设计会议上作了引导性发言。1992 年, 获得国际欧亚科学院 陈芳允和他合作提出发展新 级勋章1999年 代小型卫星群的设想 获得泰 其重要意义也已经为 邦英德拉巴亚洲遥感贡献金奖2001年,获得国际岩溶学会首届荣誉金奖等 [5] 2006年,获颁香港中文大学荣誉理学博士学位 [7] 内外最新进展所证实。
==个人荣誉==
1991年,获得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生导师奖</br>
1993年,获得中华绿色科学特别金奖</br>
1992年,获得国家计委资源与环境学科布局论证金牛奖</br>
1992年,获得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br>
1997年,获得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生导师奖</br>
1998年,获得美国地理学会奥·米纳地图学金奖</br>
1998年,获得美国地理学会奥·米纳地图学金奖</br>
1999年,获得陈嘉庚地球科学奖</br>
1999年,获得国际欧亚科学院一级勋章</br>
1999年,获得泰国邦英德拉巴亚洲遥感贡献金奖v
2001年,获得国际岩溶学会首届荣誉金奖等 </br>
2006年,获颁香港中文大学荣誉理学博士学位 </br>
==參考來源==
{{Reflist}}
人物评价
编辑
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启功先生曾代表北京师范大学为陈院士亲笔录下了歌德的不朽持篇《上帝与世界》中的名句:辽阔的世界,宏伟的人生,长年累月,真诚勤奋。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常常周而复始,从不停顿。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所长周成虎:“他对于我们整个地理学的现代化和信息化的研究发展与建设都作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何建邦表示:“他一直到最后时刻都在考虑学科的发展、人员的布局。老先生对中国科学界影响非常深。可以说他是我国遥感和地理信息学科的一面旗帜。” [8]
参考资料
1.
陈述彭简介 .人民网[引用日期2015-01-22]
2.
纪念陈述彭院士 .中国地理学会官网[引用日期2015-01-24]
3.
人物生平 .中国科学院官网[引用日期2015-01-22]
4.
陈述彭百科 .浙江大学官网[引用日期2015-01-26]
5.
个人作品和荣誉 .江西省院士工作站[引用日期2015-01-22]
6.
周成虎.陈述彭先生的学术思想与贡献:江西省高校出版社,2010年:15-32
7.
陈述彭 荣誉理学博士 .香港中文大学[引用日期2018-07-31]
8.
人物评价 .中国科学网[引用日期2015-01-26]
{{uncategorized|time=2019-09-04T15:07:30+00:00}}
11,44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