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布罗茨基

增加 86 位元組, 5 年前
增加參考來源
1955年起,布罗茨基辍学谋生,先后做过车工、司炉、医院太平间运尸工、水手等13种工作,并开始写诗,多数发表在由一些青年作家和艺术家所办的刊物《[[句法]]》上,并通过诗朗诵和手抄本形式流传于社会。一些诗歌甚至传到了国外,赫然登在正式刊物上,往往连他自己也浑然不知。他很快崭露头角,被称作"街头诗人",并受到阿赫玛托娃和其他一些文化界人士的赏识。这期间与彼得堡几位写诗的青年人切磋诗艺,后来他们被称为"彼得堡集团"。
1962年起,布罗茨基成为公安部门监视的对象。他经常受到骚扰,两次被关进监狱的精神病院。在精神病院最恐怖的是给他强行注射镇静剂,半夜又被粗暴叫醒,拉他去冲冷水浴,然后用湿浴巾把他浑身包紧,再将他推到暖气旁烤干浴巾……他遭受了惨无人道的折磨,出狱后不敢住在家里,到处流浪,但仍未能逃脱警方的追逐。<ref>{{cite web|url=http://www.bjnews.com.cn/culture/2019/07/07/600334.html|title=布罗茨基:在荒诞的时代面前,用诗人的勇气去承担|website=新京报|author=张进|date=2019-07-07|accessdate=2019-11-10}}</ref>
1963年,布罗茨基发表著名长诗[[《悼约翰·邓》]],这是他早期创作的代表作。同年年底,布罗茨基被捕,因他喜爱长期被斥为"颓废派"的[[阿赫玛托娃]]等人的诗歌,他在电车上读这些作品,读毕又给别人传阅,有时复印出来散发给朋友们。这些就成了后来指控他的16条罪状之一。
1977年,加入美国籍。曾任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和全国艺术与文学学会会员,[[巴伐利亚科学院]]通讯院士。
1987年,由于作品"超越时空限制,无论在文学上及敏感问题方面,都充分显示出他广阔的思想和浓郁的诗意",布罗茨基获得了 [[ 诺贝尔 ]] 文学奖。这年他47岁,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ref>{{cite web|url= http://m.xinhuanet.com/book/2019-07/08/c_1210184545.html|title=布罗茨基:在荒诞的时代面前,用诗人的勇气去承担|website=新华网|author= 北京日报|date=2019-07-08|accessdate=2019-11-10}}</ref>
1996年1月28日,布罗茨基在纽约因心脏病突发于睡梦中离世,享年55岁。
"像一枚从另一个帝国射来的导弹,一枚善良的导弹,其承载的不仅是他的天才,而且是他祖国的文学那崇高而严苛的诗人威严感。"--[[苏珊·桑塔格]]
== 后世纪念 ==
布罗茨基美国布罗茨基的遗孀将诗人在纽约莫顿街44号住宅内书房中的全部遗物--一张书桌、一把椅子、两个装着书籍的书柜和三台打字机,捐赠给他的故乡彼得堡。书桌上摆着奥登、阿赫玛托娃等人的照片,打字机前有茨维塔耶娃的肖像……如今"布罗茨基美国书房"陈列在喷泉楼阿赫玛托娃故居博物馆内,意味着两位诗人的紧密联系。
2015年是布罗茨基冥寿七十五周年,俄罗斯又出了两部诗人传记,它们是:[[B .邦达连科]]著《[[布罗茨基,俄国诗人]]》;[[B .索罗维约夫]]著《[[孤独的光荣结局]]》。
== 参考资料 ==1. 布罗茨基临终绝笔《[[悲伤与理智]]》中文版出版 . .新浪网 . 2016-04-22{{reflist}}2. 《[[读书]]》专稿 布罗茨基:流亡是诗人终其一生的命运 . .网易 . 2016-04-193. 通往布罗茨基的秘密道路 . .新京报 . 2016-04-194. 阿赫玛托娃和布罗茨基 . .光明网 . 2016-04-195. 俄罗斯人怎样阅读布罗茨基 . .腾讯网 . 2016-04-19
[[Category:美国人]]
11,44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