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俄羅斯帝國

增加 5,055 位元組, 6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俄羅斯帝國(俄語:Российская империя),簡稱為俄國、帝俄。是1721年至1917年間俄羅斯國家的名稱。末代沙皇尼古…”
俄羅斯帝國(俄語:Российская империя),簡稱為俄國、帝俄。是1721年至1917年間俄羅斯國家的名稱。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1868——1918)

俄羅斯帝國
按俄羅斯及世界主流學派觀點,沙皇俄國(簡稱沙俄)是1547~1721年間俄羅斯的國號,而1721年彼得大帝在與瑞典的大北方戰爭勝利後,被俄羅斯元老院授予“全俄羅斯皇帝”的頭銜,正式稱皇帝,從此以後的俄羅斯正式國號為“俄羅斯帝國”(簡稱“帝俄”,而非“沙俄”,但中文中仍習慣將“沙俄”這個名稱用於俄國,並相應地將俄羅斯皇帝稱為“沙皇”,但也有人認為雖然彼得大帝稱皇帝,卻並未廢除“凱撒”——即所謂“沙皇”稱號,所以這種稱呼不為錯誤)。

總體來看,廣義上的“沙俄”指1547~1917的俄國,狹義上的“沙俄”指1547~1721的俄國,而“帝俄”即為1721~1917的俄國

在羅曼諾夫王朝之前的留里克王朝的伊凡四世在1547年便已經開始使用“沙皇”的稱號,自留里克王朝起首都為莫斯科,1712年後遷至聖彼得堡(彼得格勒)直到1917年。 1917年俄國二月革命後,沙皇俄國滅亡。

國旗
1721年彼得大帝登基後,俄羅斯帝國的國旗曾長期是羅曼諾夫皇室的皇帝私人禦旗——金底黑色雙頭鷹,19世紀末,尼古拉二世才將國旗更改為我們知道的樣式,呈橫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約為3∶2。旗面由三個平行且相等的橫長方形相連而成,自上而下分別為白、藍、紅三色。俄羅斯幅員遼闊,國土跨寒帶、亞寒帶和溫帶三個氣候帶,用三色橫長方形平行相連,表示了俄羅斯地理位置上的這一特點。白色代表寒帶一年四季白雪茫茫的自然景觀;藍色既代表亞寒帶氣候區,又像徵俄羅斯豐富的地下礦藏和森林、水力等自然資源;紅色是溫帶的標誌,也像徵俄羅斯歷史的悠久和對人類文明的貢獻。白、藍、紅三色旗來自1697年彼得大帝在位期間採用的紅、白、藍三色旗,紅、白、藍三色被稱為泛斯拉夫顏色。

1917年十月革命勝利後取消三色旗。 1920年蘇維埃政府採用新國旗,由紅、藍兩色構成,左邊為垂直的藍條,右邊的紅色旗面上有一顆五角星和交叉著的鐵鎚和鐮刀。此旗後為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國旗。 1922年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成立後,國旗圖案作了修改,為一面紅旗,左上角有金色的五角星、鐮刀和鐵鎚圖案。 1991年蘇聯解體,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改稱為俄羅斯聯邦,隨後採用白、藍、紅三色旗為國旗。

國徽
在拜占庭帝國日趨滅亡的過程中,歐洲兩個大國將雙頭鷹圖案引入自己的國徽,以顯示自己是古羅馬帝國的合法繼承者地位。一個是俄羅斯,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在1473年娶了拜占廷帝國的索非亞公主後,將雙頭鷹圖案放進俄羅斯國徽中,以示莫斯科是第三個羅馬。而另外一個就是奧地利,哈布斯堡王室在君士坦丁堡陷落後,也把雙頭鷹便成王徽的主體,顯示自己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室的地位。一些德意志地區的諸侯王室都引用了雙頭鷹標誌,顯示自己和哈布斯堡王室的親密關係。

俄羅斯帝國
俄羅斯聯邦國徽為盾徽。 1993年11月30日,俄決定採用十月革命前伊凡雷帝時代的、以雙頭鷹為圖案的國徽:紅色盾面上有一隻金色的雙頭鷹,鷹頭上是彼得大帝的三頂皇冠,鷹爪抓著象徵君權的權杖和金球。鷹胸前是一個小盾形,上面是一名騎士和一匹白馬。雙頭鷹由來可追溯到公元15世紀。雙頭鷹原是拜占庭帝國君士坦丁一世的徽記。拜占庭帝國曾橫跨歐亞兩個大陸,它一頭望著西方,另一頭望著東方,象徵著兩塊大陸間的統一以及各民族的聯合。 1453年,曾輝煌一時的拜占庭帝國被奧斯曼帝國滅亡,拜占庭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英勇戰死。

他的兩個弟弟,一個臣服於奧斯曼帝國,另一個帶著兩個兒子和女兒索菲亞·帕列奧洛格逃到羅馬。後來,這兩兒一女在其父死後被羅馬教皇撫養成人。當時的羅馬政治家們為了借助俄羅斯的軍事力量抵禦土耳其人,便用聯姻的方式將索菲亞許配給了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索菲婭由此佩戴著拜占庭帝國威嚴的雙頭鷹徽記來到了俄羅斯。索菲婭協助夫君伊凡三世把俄羅斯的土地基本上聯合到一起,形成了一個疆域遼闊的統一的國家。 1497年,雙頭鷹作為國家徽記首次出現在俄羅斯的國璽上,直至1918年。 1993年11月30日,這只象徵俄羅斯國家團結和統一的雙頭鷹又“飛”回到俄羅斯的國徽上。二十世紀末,國家杜馬從法律上確定了雙頭鷹是俄羅斯的國家象徵。
34,62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