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聖武天皇

增加 5,899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圣武天皇1.jpg|缩略图|[https://baike.baidu.com/pic/%E5%9C%A3%E6%AD%A6%E5%A4%A9%E7%9A%87/9665138/0/18d8bc3eb13533fa139bb18cafd3fd1f41345b66?fr=lemma&ct=single#aid=0&pic=18d8bc3eb13533fa139bb18cafd3fd1f41345b66 原图链接]圣武天皇:[[日本]]第45代[[天皇]](724年2月4日-749年7月2日)。]]
'''聖武天皇'''({{jpn|j=聖武天皇|hg=しょうむ てんのう|rm=Shōmu Tennō}};{{bd|701年||756年|5月2日|catIdx=s}}),男,[[日本]]第45代[[天皇]](724年2月4日-749年7月2日)。原名'''首皇子'''({{jpn|j=首皇子|hg=おびとのみこ|rm=Obito no miko}})<ref>[http://miko.org/~uraki/kuon/furu/text/syokki/syokki09.htm 续日本纪:卷第九元正纪三、圣武纪一 .古事记 ~往古之追慕~[引用日期2012-05-25]]</ref>。
[[File:圣武天皇2.jpg|缩略图|左|[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748037205319524572.html 原图链接]圣武天皇:[[元明天皇]]之孫,714年被立為皇太子]]
==简介==
[[File:圣武天皇3.jpg|缩略图|[https://baike.baidu.com/pic/%E5%9C%A3%E6%AD%A6%E5%A4%A9%E7%9A%87/9665138/0/18d8bc3eb13533fa139bb18cafd3fd1f41345b66?fr=lemma&ct=single#aid=0&pic=f31fbe096b63f624420e1ba18044ebf81b4ca3c4 原图链接]圣武天皇书法手迹]]
[[元明天皇]]之孫,714年被立為皇太子,以年紀尚幼為由,715年由[[元正天皇|冰高皇女]]即天皇位,為[[元正天皇]]。以當時的情況來看,首皇子的年紀並不算真的十分年幼,因此也有說法認為[[元正天皇]]的即位是為了削弱[[藤原不比等]]一族的勢力。<ref>[]森本公诚.圣武天皇 责めはわれ一人にあり.日本:讲谈社,2010年</ref>
[[File:圣武天皇4.jpg|缩略图|[https://baike.baidu.com/pic/%E5%9C%A3%E6%AD%A6%E5%A4%A9%E7%9A%87/9665138/0/18d8bc3eb13533fa139bb18cafd3fd1f41345b66?fr=lemma&ct=single#aid=0&pic=3812b31bb051f81955230ecfdab44aed2e73e735 原图链接]圣武天皇:743年(天平16年),下诏修建[[东大寺]][[卢舍那佛]]像。]] 聖武天皇的嬪妃不多,子嗣也較少,僅與[[光明皇后|光明子]]生有安倍內親王([[孝謙天皇]])、[[基皇子]],與縣犬養廣刀自夫人生有井上內親王、不破內親王、安積皇子。727年閏九月二十九日[[基皇子]]出生,十一月二日立為皇太子,728年九月十三日未及周歲而薨。729年二月十日,[[長屋王]]遭密告,以咒殺基皇太子罪嫌,定[[長屋王]]與其正妃[[吉備內親王]]及所有已成年的兒子死罪。[[長屋王]]在妻兒自縊後切腹自殺,史稱[[長屋王之變]]。其後,因<[http://applepig.idv.tw/kuon/furu/text/syokki/syokki13.htm#skk13_02 大伴子蟲斫殺中臣宮處東人一事],證明長屋王之罪實為誣告。<ref>[http://plaza.rakuten.co.jp/syoucyann1582/diary/201007280000/ 圣武天皇と大仏开眼 .乐天ブログ[引用日期2012-09-21]]</ref>
729年8月以[[藤原不比等]]之女[[光明皇后|光明子]]为-{后}-,打破立-{后}-不出皇族之惯例。由於「-{后}-」的皇位繼承順序比「皇子」高,而當時聖武天皇的皇子僅有'''安積皇子'''一人,因此[[光明皇后|光明子]]的立-{后}-之舉可說是藤原氏一族為了讓天皇持續有藤原氏血統所產生的結果。
聖武天皇在位期間,处理天灾地变,氏族对立、叛乱等政治危机极为得体,并极力采纳[[唐代]]文物制度,用以充实国政。信仰[[佛教]],创建国分寺、东大寺,发心铸造大佛,两次派遣唐使,出现了天平文化盛景。<ref>[]木本好信.藤原式家官人の考察.日本:高科书店,1998年.</ref>
749年,让位出家,法號'''勝满'''。
===即位===
首皇子尽管是作为 [[ 文武天皇 ]] 的长子出生,但7岁时父亲去世,母亲 [[ 藤原宫子 ]] 也得了精神疾病,之后长年母子没有见面(病愈后的藤原宫子与圣武天皇见面是在圣武天皇37岁时)。因此,文武天皇的母亲元明天皇(天智天皇之女)作为过渡性的天皇即位。714年(和铜7年),首皇子元服后,正式被立为太子,但因为身体病弱,也因为皇族势力与藤原氏的外戚势力对立,即位被延期,文武天皇的姐姐元正天皇再一次作为过渡天皇即位。首皇子24时,元正天皇让位,首皇子即位成为圣武天皇。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首皇子的年纪并不算真的十分年幼,因此 [[ 元正天皇 ]] 的即位有可能是为了削弱 [[ 藤原不比等 ]] 一族的势力。<ref>[]笕敏生.古代王権と律令国家.日本:校仓书房,2002年:251-267页</ref>
===长屋王之变===
圣武天皇统治的初期由皇族势力的代表长屋王掌权。当时,藤原氏希望立 [[ 藤原光明子 ]] 为后。但是,皇后在其天皇丈夫去世后,可以作为过渡性的天皇即位,因此立皇族出身者为皇后是当时日本的常规,长屋王反对立藤原光明子为后。可是,基皇子于728年(神龟5年)九月二十九出生,十一月初二被立为皇太子,九月十三未及周岁就去世。729年(天平元年)二月初十,长屋王遭密告,以咒杀基皇子之罪,定长屋王与其正妃吉备内亲王及所有已成年的儿子死罪。长屋王及他的一些妻儿被迫自杀,史称长屋王之变。
通过长屋王之变铲除长屋王,立藤原光明子为皇后,是藤原光明子的兄弟藤原四兄弟(藤原南家之祖 [[ 藤原武智麻吕 ]] 、藤原北家之 [[ 祖藤原房前 ]] 、藤原式家之 [[ 祖藤原宇合 ]] 、藤原京家之 [[ 祖藤原麻吕 ]] )的阴谋。藤原氏的反对势力消失,藤原光明子成为非皇族出身的第一位皇后,打破立后不出皇族之惯例。由于皇后的皇位继承顺序比普通皇子高,而当时圣武天皇的皇子仅有安积皇子一人,因此藤原光明子的立后之举可说是藤原氏一族为了让天皇持续有藤原氏血统所产生的结果。<ref>[]木本好信.藤原仲麻吕政権の基础的考察.日本:高科书店,1993年</ref>
===疫病与皈依佛门===
但是在737年(天平9年),疫病流行,从藤原四兄弟开始,大部分政府高官相继去世,急忙任命 [[ 长屋王 ]] 的弟弟 [[ 铃鹿王 ]] 为知太政官事,稳定了政府的局面。740年(天平12年),又爆发了 [[ 藤原广嗣 ]] 之乱。
天平年间,是灾害和疫病(天花)的多发年代,因此圣武天皇皈依佛门,笃信佛法。741年(天平13年),下诏修建国分寺;743年(天平16年),下诏修建 [[ 东大寺 ]][[ 卢舍那佛 ]] 像。再加上再次迁都至难波京,企图从灾害中摆脱出来,官、民都强烈反弹,最终又迁回平城京(今 [[ 奈良 ]] )。而且,藤原氏的重要人物相继去世,国政由橘诸兄(皇后 [[ 藤原光明子 ]] 的异父兄、 [[ 敏达天皇 ]] 的后裔美努王之子、继长屋王之后成为皇族势力的代表)执掌。743年(天平16年),因为未耕种的土地有很多,制定了新的垦田永年私财法。但是,这也成为了动摇律令制根本的一环 。744  744 年3月7日(天平17年闰正月十三),安积亲王因为脚气病猝死。安积亲王也有可能是被藤原仲麻吕所毒杀。
===退位后===
749年8月19日(天平胜宝元年七月初二),圣武天皇让位给女儿阿倍内亲王( [[ 孝谦天皇 ]] )(一说是当时圣武天皇自称“三宝之奴”,独断专行地决定出家,朝廷慌忙之下才执行退位的手续),成为日本历史上最早的男性太上天皇  752年5月30日(天平胜宝4年四月初九),圣武上皇举行了东大寺大佛的开眼法要的法事。754年(天平胜宝6年),大唐高僧[[鉴真大师]]来到日本,圣武上皇和[[光明皇后]]、[[孝谦天皇]]一起会见了鉴真大师。这一年,圣武上皇也与长年疾病缠身的母亲藤原宫子死别
752年5月30日(天平胜宝4年四月初九),圣武上皇举行了东大寺大佛的开眼法要的法事。754年(天平胜宝6年),大唐高僧鉴真大师来到日本,圣武上皇和光明皇后、孝谦天皇一起会见了鉴真大师。这一年,圣武上皇也与长年疾病缠身的母亲藤原宫子死别。756 756 年(天平胜宝8年),留下让 [[ 天武天皇 ]] 之孙道祖王为皇太子的遗言后,圣武上皇去世,法号胜满。
==家族成员==
父: [[ 文武天皇]]
母: [[ 藤原宫子 ]] [[ 藤原不比等 ]] 之女)
皇后:光明皇后(701-760,藤原不比等之女,母藤原宫子的异母妹,即圣武天皇姨母。)
夫人:县犬养广刀自(出生年份不明-762)
夫人: [[ 藤原武智麻吕 ]] 之女(出生年份不明-748)
夫人:橘古那可智(出生年份不明-759)
夫人:藤原房前之女(出生年份不明-760)
女:阿倍内亲王(即 [[ 孝谦天皇 ]] [[ 称德天皇 ]] ,718-770,光明皇后所生)
子:基皇子(727-728,皇太子,光明皇后所生)
女:井上内亲王(约717-775, [[ 光仁天皇 ]] 之皇后,县犬养广刀自所生)
女:酒人内亲王(754-829, [[ 桓武天皇 ]] 之妃,县犬养广刀自所生)
子:他户亲王(出生年份不明-775,被光仁天皇立为皇太子,县犬养广刀自所生)
==影响和评价==
圣武天皇在位期间,处理天灾地变,氏族对立、叛乱等政治危机极为得体,并极力采纳大唐的各项先进制度。   同时圣武天皇笃信佛教,创建国分寺、东大寺,发心铸造大佛,两次派遣唐使,出现了天平文化盛景。<ref>[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748037205319524572.html 圣武天皇的影响和评价_百度知道] 2016年5月17日 - 回答:圣武天皇在位期间,处理天灾地变,氏族对立、叛乱等政治危机极为得体,并极力采纳大唐的各项先进制度。同时圣武天皇笃信佛教,创建国分寺、东大寺,发心铸造大佛,两次...</ref> ==日本天皇== 第一系  ▪ [[神武天皇]] ( 前660-前585) ▪ [[绥靖天皇]] ( 前581-前549) ▪ [[安宁天皇]] ( 前549-前511) ▪ [[懿德天皇]] ( 前510-前477) ▪ [[孝昭天皇]] ( 前475-前393) ▪ [[孝安天皇]] ( 前392-前291) ▪ [[孝灵天皇]] ( 前290-前215) ▪ [[孝元天皇]] ( 前214-前158) ▪ [[开化天皇]] ( 前158-前98) ▪ [[崇神天皇]] ( 前97-前30) ▪ [[垂仁天皇]] ( 前29-1970) ▪ [[景行天皇]] ( 1971-130) ▪ [[成务天皇]] ( 131-190) ▪ [[仲哀天皇]] ( 192-200) ▪ [[应神天皇]] ( 270-310) ▪ [[仁德天皇]] ( 313-399) ▪ [[履中天皇]] ( 400-405) ▪ [[反正天皇]] ( 406-410) ▪ [[允恭天皇]] ( 412-453) ▪ [[安康天皇 ]]( 453-456) ▪ [[雄略天皇]] ( 456-479) ▪ [[清宁天皇]] ( 480-484) ▪ [[显宗天皇]] ( 485-487) ▪ [[仁贤天皇]] ( 488-498) ▪ [[武烈天皇]] ( 498-507) ▪ [[继体天皇]] ( 507-531) ▪ [[安闲天皇]] ( 531-535) ▪ [[宣化天皇 ]]( 535-539) ▪ [[钦明天皇]] ( 539-571) ▪ [[敏达天皇]] ( 572-585) ▪ [[用明天皇]] ( 585-587) ▪ [[崇峻天皇]] ( 587-592) ▪ [[推古天皇]] ( 592-628)  第二系  ▪ [[舒明天皇]] ( 629-641) ▪ [[皇极天皇]] ( 642-645) ▪ [[孝德天皇]] ( 645-654) ▪ [[齐明天皇]] ( 655-661) ▪ [[天智天皇]] ( 661-671) ▪ [[弘文天皇]] ( 671-672) ▪ [[天武天皇]] ( 673-686) ▪ [[持统天皇]] ( 686-697) ▪ [[文武天皇]] ( 697-707) ▪ [[元明天皇]] ( 707-715) ▪ [[元正天皇]] ( 715-724) ▪ [[圣武天皇]] ( 724-749) ▪ [[孝谦天皇]] ( 749-758) ▪ [[淳仁天皇]] ( 758-764) ▪ [[称德天皇]] ( 764-770) ▪ [[光仁天皇]] ( 770-781) ▪ [[桓武天皇]] ( 781-806) ▪ [[平城天皇]] ( 806-809) ▪ [[嵯峨天皇]] ( 809-823) ▪ [[淳和天皇]] ( 823-833) ▪ [[仁明天皇]] ( 833-850) ▪ [[文德天皇]] ( 850-858) ▪ [[清和天皇]] ( 858-876) ▪ [[阳成天皇]] ( 876-884) ▪ [[光孝天皇]] ( 884-887) ▪ [[宇多天皇]] ( 887-897) ▪[[ 醍醐天皇]] ( 897-930) ▪ [[朱雀天皇]] ( 930-946) ▪ [[村上天皇]] ( 946-967) ▪ [[冷泉天皇]] ( 967-969) ▪ [[圆融天皇]] ( 969-984) ▪ [[花山天皇]] ( 984-986) ▪ [[一条天皇]] ( 986-1011)  第三系  ▪ [[三条天皇]] ( 1011-1016) ▪ [[后一条天皇]] ( 1016-1036) ▪ [[后朱雀天皇]] ( 1036-1045) ▪ [[后冷泉天皇]] ( 1045-1068) ▪ [[后三条天皇]] ( 1068-1072) ▪ [[白河天皇]] ( 1072-1086) ▪ [[堀河天皇]] ( 1086-1107) ▪ [[鸟羽天皇]] ( 1107-1123) ▪ [[崇德天皇]] ( 1123-1141) ▪ [[近卫天皇]] ( 1141-1155) ▪ [[后白河天皇]] ( 1155-1158) ▪ [[二条天皇]] ( 1158-1165) ▪ [[六条天皇]] ( 1165-1168) ▪ [[高仓天皇]] ( 1168-1180) ▪ [[安德天皇]] ( 1180-1185) ▪ [[后鸟羽天皇]] ( 1183-1198) ▪ [[土御门天皇]] ( 1198-1210) ▪[[ 顺德天皇]] ( 1210-1221) ▪ [[仲恭天皇]] ( 1221-1221) ▪ [[后堀河天皇]] ( 1221-1232) ▪ [[四条天皇]] ( 1232-1242) ▪ [[后嵯峨天皇]] ( 1242-1246) ▪ [[后深草天皇]] ( 1246-1259) ▪ [[龟山天皇]] ( 1259-1274) ▪ [[后宇多天皇]] ( 1274-1287) ▪ [[伏见天皇]] ( 1287-1298) ▪ [[后伏见天皇]] ( 1298-1301) ▪ [[后二条天皇]] ( 1301-1308) ▪ [[花园天皇]] ( 1308-1318) ▪ [[后醍醐天皇]] ( 1318-1339) ▪ [[后村上天皇]] ( 1339-1368) ▪ [[长庆天皇]] ( 1368-1383) ▪ [[后龟山天皇]] ( 1383-1392) ▪ [[光严天皇]] ( 1331-1333) ▪ [[光明天皇]] ( 1336-1348) ▪ [[崇光天皇]] ( 1348-1351) ▪ [[后光严天皇]] ( 1352-1371) ▪ [[后圆融天皇]] ( 1371-1382) ▪ [[后小松天皇]] ( 1382-1412)  第四系  ▪ [[称光天皇 ]]( 1412-1428) ▪ [[后花园天皇]] ( 1428-1464) ▪ [[后土御门天皇]] ( 1464-1500) ▪ [[后柏原天皇]] ( 1500-1526) ▪ [[后奈良天皇]] ( 1526-1557) ▪ [[正亲町天皇]] ( 1557-1586) ▪ [[后阳成天皇]] ( 1586-1611) ▪ [[后水尾天皇]] ( 1611-1629) ▪ [[明正天皇]] ( 1629-1643) ▪ [[后光明天皇]] ( 1643-1654) ▪ [[后西天皇]] ( 1654-1663) ▪ [[灵元天皇]] ( 1663-1687) ▪ [[东山天皇]] ( 1687-1709) ▪ [[中御门天皇]] ( 1709-1735) ▪ [[樱町天皇]] ( 1735-1747) ▪ [[桃园天皇]] ( 1747-1762) ▪ [[后樱町天皇]] ( 1762-1770) ▪ [[后桃园天皇]] ( 1770-1779) ▪ [[光格天皇]] ( 1779-1817) ▪ [[仁孝天皇]] ( 1817-1846) ▪ [[孝明天皇]] ( 1846-1866) ▪ [[明治天皇]] ( 1867-1912) ▪ [[大正天皇]] ( 1912-1926) ▪ [[昭和天皇]] ( 1926-1989) ▪ [[明仁天皇]] ( 1989-今)
==参考文献==
128,79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