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栖霞

增加 43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栖霞6.jpg|缩略图|居右|550px|[https://image.so.com/view?q=%E6%A0%96%E9%9C%9E&src=tab_www&correct=%E6%A0%96%E9%9C%9E&ancestor=list&cmsid=7b6e945c3fbe575b3c878f7dba8920ef&cmran=0&cmras=0&cn=0&gn=0&kn=50&fsn=130&adstar=0&clw=251#id=dc955f8f0d5f41b29fed8bdbd76bdd54&prevsn=490&currsn=550&ps=578&pc=60]
[http://roll.sohu.com/20111010/n321718241.shtmll 图片来源于搜狐网]]]
'''栖霞市''',隶属于山东省 [[ 烟台 ]] 市,位于 [[ 山东 ]] 省东北部,因"日晓辄有丹霞流宕,照耀城头霞光万道"的诗句而得名。栖霞市总面积2016平方公里,辖12个镇、3个街道、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953个行政村、966个自然村。截至2016年末,总户数为23.5万户,人口69.33万人。因盛产苹果,而被称为"中国苹果之都"。栖霞市的旅游景点十分丰富,例如有崮山、艾山、牙山国家森林公园、 [[ 牟氏庄园 ]] 等。
==历史沿革==
 
1131年(金天会九年,伪齐阜昌二年)置栖霞(qīxiá)县,因"日晓辄有丹霞流宕,照耀城头霞光万道"而得名。1995年11月30日,撤销栖霞县,设立栖霞市。
栖霞县为金代伪齐刘豫于阜昌二年(公元1131)析蓬莱之阳疃及莱阳一部分置设,以"日晓辄有丹霞流宕"而名县。
据杨家圈出土文物考证,远在6000年前即有人类在这里聚居,春秋以前,县境属牟子国地; [[ 战国时期 ]] ,为 [[ 齐国 ]] 东莱地。秦并六国,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县境属齐郡东境。至汉为腄县(治所在今福山城)地,属东莱郡,隶青州。
基本信息
|}
东汉末,腄县废,改属黄县(治所在今蓬莱城)属东莱郡,隶青州。三国*魏、蜀、吴)时期,栖霞为魏国 [[ 青州 ]] 东莱郡黄县地。南北朝时属宋(刘)国,后属北魏国地。隋朝时复为黄县地,属东莱郡,隶青州。
唐废州部,置道,神龙三年(707)始置蓬莱县,栖霞为蓬莱县之阳疃镇,属登州东牟郡,隶河南道。五代(梁、唐、晋、汉、周)十国时,同于唐代后期。宋代改道为路,栖霞属蓬莱县之阳疃镇,隶京东东路登州(时登州辖蓬莱、文登、黄县、牟平四县)。南宋绍兴元年、金天会七年,伪齐刘豫阜昌二年,置栖霞县,属登州,隶山东东路。
元代改路为道,栖霞属山东东西道般阳路总管府登州(时登州辖蓬莱、 [[ 黄县 ]] [[ 福山 ]] 、栖霞四县),后改淄莱路,至元二十四年(1287)又改属般阳路。
明太祖定天下,京师以外,分为十三布政使司,改山东东西道为山东布政使司,栖霞属登州,隶山东布政使司。洪武元年,徐达等下益都招抚登、莱,废般阳路置莱州府辖登州。洪武九年升登州为府,隶山东布政使司,栖霞属焉。
清代,栖霞属登州府,隶山东布政使司(时登州府领宁海州和蓬莱、黄县、福山、栖霞、 [[ 招远 ]] [[ 莱阳 ]] 、文登、荣成、 [[ 海阳 ]] 九县)。
民国元年(1911)废府为道,初属胶东道,1925年改胶东道为东海道。1928年废道直隶于山东省。1934年-1936年,隶属山东省鲁东区,时在全县划为六个区、55个镇;1937-1938年,隶属于山东省第七行政区;1939年日军入侵后,隶属于山东省第九行政区,其督察专员公署驻栖霞县城。
===艾山===
艾山,海拔814米,为栖霞境内群山之冠,与崂山(1133米), [[ 昆嵛山]](923米)呈鼎足之势。史志载"登郡九邑之山,皆发脉于此"。因"上产灵艾,苍紫茎光,异凡种世传,五月五日,神人采之,遂以名山"的艾山。艾山主峰距栖霞市区14公里,与"胶东天池"庵里水库,邱处机故里太虚宫,著名的艾麓温泉,集林、溪、泉、瀑、石、甸、湖、观、温泉为一体的风景名胜区,是山东半岛旅游后开发区域。
===太虚宫===
太虚宫位于公山前怀,长春湖西南岸,为中国道教著名道观。公元1191年由道教全真派创始人邱处机亲自主持修建, [[ 金章宗 ]] 皇帝赐匾额"太虚观",即后来的"太虚宫"。公元1207年,元妃遥拜邱处机为师,并赠《道藏》六千余卷,驿送"太虚观",作为镇观之宝。
太虚宫为"东方道林之冠",后因自然和社会原因被毁。1995年栖霞市委市政府决定重修太虚宫。
牙山有三峰争雄、观日台、神龟石、隐仙洞、影山湖等四十多处自然景观。有金元时期道教全真派创始人邱处机修道遗址、遗迹和草庵庙、天官院、永昌院等庙宇遗迹,有清初胶东农民起义领袖于七屯兵、作战遗迹和抗日战争时期许世友将军指挥牙山战役现代革命史迹等十八处人文景点。
折叠编辑本段 == 著名人物==
[[ 郝懿行]](1757-1825),字恂九,号兰皋,山东栖霞人。生于清高宗乾隆二十二年,卒于宣宗道光五年,年六十九岁。懿行性沉默,呐若不出口,然谈经则喋喋忘倦。所居四壁萧然,庭院蓬蒿常满,懿行处之泰然。妻王照园,亦博涉经史,当时著书家,有"高邮王父子,栖霞郝夫妇"之目。懿行著作,有文集十二卷,笔录六卷,《证俗文》十八卷,均《清史列传》并行于世。
==视频==
{{#ev:youku|XNDQyMjUyNjM2MA|640|center|<big>生于70年代</big>|frame}}
== 参考资料 ==
10,49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