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鸭绿江口湿地

增加 38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2345 22mage file copy 122.jpg|缩略图||[https://bbswater-fd.zol-img.com.cn/t_s1200x5000/g5/M00/0F/09/ChMkJ1cQo0yIUDs_AAQkzjK4_agAAP88wHVJicABCTm656.jpg 原图链接][http://bbs.zol.com.cn/dcbbs/d28_9151.html 来自 zol论坛 的图片]]]
''' 辽宁鸭绿江口滨海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位于 [[ 辽宁省 ]][[ 东港市 ]] 境内(东经120°21′39″―123°30′50″,北纬39°40′50″―40°50″),面积10.81万公顷,1987年经原东沟县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95年晋升为省级,1997年被批准为国家级,主要保护对象为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物种。 [[ 鸭绿江 ]] 口湿地不但是水鸟迁徙的重要停歇地,同时具有蓄水调洪、调节气候和降解污染等多种功能,为实现亚太地区迁徙水鸟保护战略作出了积极努力。
== 历史沿革 ==
1999年7月,辽宁鸭绿江口滨海湿地省份级自然保护区被湿地国际-亚太理事管理委员会正式列入东亚-澳大利亚涉禽网络,成为七大网络成员之一。
2011年5月, [[ 中国国家海洋局 ]] 将鸭绿江口滨海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纳入中国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
== 地理环境 ==
'''地形地貌'''
辽宁鸭绿江口滨海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中国海岸线的最北端,为 [[ 华北 ]] 和东北植物区系的交汇处。区内 陆地、滩涂、海洋三大生态系统交汇过渡,形成了包括芦苇湿地、沼泽、湖沼、潮沼及河口湾等复杂多样的生态系统类型。辽宁鸭绿江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沿93公里海岸线呈带状分布。
'''土壤'''
'''滨海湿地生态系统''':
[[ 陆地生态系统 ]] [[ 海洋生态系统 ]] 的交错过渡地带。按国际湿地公约的定义,滨海湿地的下限为海平面以下6米处(习惯上常把下限定在大型海藻的生长区外缘),上限为大潮线之上与内河流域相连的淡水或半咸水湖沼以及海水上溯未能抵达的入海河的河段。与此相当的用语有海滨湿地、海岸带湿地或沿海湿地等。地形上包括河口、浅海、海滩、盐滩、潮滩、潮沟、泥炭沼泽、沙坝、沙洲、泻湖、红树林、珊瑚礁、海草床、海湾、海堤、海岛等。
国家一级保护鸟类:丹顶鹤、白枕鹤、白鹤、白鹳等8种。
== 管理措施 ==
1、制定《 [[ 丹东鸭绿江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 ]] 》 ,并通过专家论证和中国国家环保总局审核。规划根据鸭绿江口滨海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分的原则,将鸭绿江口滨海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三部分。核心区位于鸭绿江口滨海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的西部,鸭绿江口滨海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区内生态系统为典型的河口湾生态系统,主要植物为芦苇,是鹤、鹳、鹭、鹬等珍稀鸟类的栖息地和繁殖地。缓冲区位于核心区外围,该地区有陆地、沼泽、滩涂和浅海海域四种生态类型,其中沿海滩涂是迁徙涉禽活动和觅食主要场所。实验区是在缓冲区以外的地区。
2、加强机构建设。1999年成立了鸭绿江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编制为7人,与丹东市环保局生态中心一套人马两块牌子。2000年,为发挥各部门管理能力,他们成立了由主管市长为主任,由环保、林业、土地、海洋、丹纸一厂为成员的鸭绿江口滨海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委员会,制定联席会议制度,实现了共同参与的管理体系。2004年借机构改革之机,鸭绿江口滨海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机构编制扩大为15人,增加了新生力量,使保护区工作更加深入开展。
22,31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