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郭慕孙

增加 5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unreferenced|time=2019-09-04T13:03:25+00:00}}
[[File:6c224f4a20a44623f606a9729b22720e0df3d7d6.jpg|无框|右]]
''' 郭慕孙 ''' (1920.5.9-2012.11.20),出生于 [[ 湖北 ]] 汉阳,原籍 [[ 广东 ]][[ 潮阳 ]] ,中国化学工程学家,中国流态化学科研究开拓者 [1] [[ 中国科学院 ]] 学部委员(院士), [[ 瑞士工程科学院 ]] 外籍院士 。 1943年毕业于 [[ 上海 ]][[ 沪江大学 ]] 化学系,1946年在 [[ 美国 ]][[ 普林斯顿大学 ]] 化工系获硕士学位。1997年设立了“中国颗粒学会青年颗粒学奖” [3] 。2008年被美国化学工程师协会评选为化学工程百年开创时代50位杰出化工科学家之一 。历任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现更名为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名誉所长 ,中国颗粒学会名誉理事长 。 
==人物生平==
=== 早年经历=1920年6月24日,出生于湖北汉阳一个知识分子家庭,8岁开始就读于杭州明敏小学  ==
1930年,随家迁入上海,转入上海协进小学。
1933年,进入上海圣约翰青年会初中,继而进上海圣约翰大学附属高中。
1939年,考入上海沪江大学化学系,在校期间被选为英文校报编辑 。
1943年,大学毕业后,相继在上海汉堡化学厂和生化药厂任化学师   === 赴美留学===
1945年5月,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研究生院进修化工 。
1946年10月,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化工系获硕士学位,硕士期间在R·威廉教授指导下进行流态化研究,共同撰文《固体颗粒的流态化》,发表于1948年美国《化工进展》。这篇论文对液-固和气-固体系进行了共同关联,指出两体系截然不同的行为,命名为"散式"和"聚式",并列出了大量实验数据 。
1948年1月,为了回国工作,接受了美国可口可乐公司的聘任,前后被派任中国和印度锡兰区工程师,在新德里建造了印度第一个可口可乐工厂,后来又任纽约总部实验室负责人。
1952年5月,返回美国碳氢研究公司继续进行煤的气化、气体净化、气体炼铁和低压空气分离等研究 。
=== 毅然回国===
郭慕孙在做实验
1956年,郭慕孙在碳氢研究公司从事的项目刚进入中间试验之际,毅然放弃了在美国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8月通过外交途径偕妻带子,回到中国大陆 。同年10月,协助叶渚沛所长筹建化工冶金研究所,建立了中国最早的流态化研究室,任室主任、研究员 。
郭慕孙先生一生钟爱流态化研究,早在1948年,他就提出了“散式”和“聚式”流态化的新概念和相关模型,成为流态化的经典文献,广泛应用至今。1956年回国以后,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不断探索、研究、积累与创新,他所建立的我国第一个“流态化研究室”已发展成为“多相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郭慕孙先生不仅在流态化领域独树一帜,自成学术体系,成就卓著,而且对化工冶金、颗粒学、生物化工、过程工程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成为享誉国内外的化学工程学家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谢裕生)
==参考资料==
{{reflistReflist}}
[[Category:科學技術醫學人物]]
 
{{uncategorized|time=2019-09-19T09:11:24+00:00}}
巡檢員、waterh
17,99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