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鳳林鎮

增加 4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
[[File: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jpg| thumb|300px|有框|右|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https://www.erv-nsa.gov.tw/zh-tw/attractions/detail/39 照片來自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
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為林田山林場原址,為日據時期之大安山區伐木、集材、運材作業場,其規模為日據時期台灣東部三大林場之一,始於1918年,由[[日本]]「花蓮港木材株式會社」開始採伐,1939年改為台灣興業株式會社於萬平溪畔的台地設立「台灣興業株式會社林田山砍伐事業所」,設置數條伐木鐵路,並開始建置具生活機能之宿舍與建設,現今之林田山之規模則以此為雛型,隨著伐木興盛逐漸擴展至現今的規模。1945年台灣光復後,林田山林場改由經濟部資源管理委員會接收,林場則為「台灣紙業公司」與「台灣中興紙業股份有限公司」及隸屬林務局之「林田山林場」、「林田山工作站」、「萬榮工作站」,至精省後之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所屬林務局花蓮林區管理處之「萬榮工作站」。台灣紙業有限公司林田山管理處,持續林木開採與木材生產,並於1954年開放為民營。1960年為林場伐木發展高峰期,約有2000名員工,宿舍擴建約123棟。1972年改為省營的中興紙業公司,林業發展時代式微,由 [[ 林務局 ]] 接管至77年林田山伐木終止,林務局合併光復、鳳林兩工作站,更名為林務局花蓮林區管理處萬榮工作站,而後將林田山林場規劃為「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2006年由花蓮縣政府文化局公告為歷史聚落。園區目前仍有退休員工約32戶50多人居住於宿舍內,為見證林田山林業發展最生動的活歷史<ref>[https://www.forest.gov.tw/0000221 林務局]</ref><ref>[https://www.erv-nsa.gov.tw/zh-tw/attractions/detail/39 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ref>。
有「小上海」之稱的林田山林場,被稱為森坂(日語發音:摩里薩卡),以保存最完整的伐木基地聞名。雖然林田山昔日風華不在,但園區中不僅有各種伐木器具、傳統消防物等豐富的文物,還留有頗具規模的中山堂、日式檜木建築群,有著濃厚林業歷史的林田山,成為旅客來花東縱谷必拜訪的人文景點。林田山曾是台灣第四大的林場,規模僅次於八仙山、[[阿里山]]及太平山等三大林場。1918年,日本人在花蓮設立「東臺灣木材合資會社」,隔年改組為「花蓮港木材株式會社」,並在林田山進行伐木,1938年以後,便開始興建運材鐵道、中山堂、員工宿舍、醫務室、福利社、米店、雜貨店、洗衣部、理髮部、消防隊及幼稚園和小學等學校,讓林田山成為當時生活機能完善的伐木社區,全盛時期更是聚集了四、五百戶的住家。
12,13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