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7
次編輯
變更
苏克萨哈
,無編輯摘要
[[File:苏克萨哈.jpg|缩略图|[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71837316458&di=242aca09e3b70c2047d9a4c2cee56f19&imgtype=0&src=http%3A%2F%2Fgss0.baidu.com%2F-Po3dSag_xI4khGko9WTAnF6hhy%2Fzhidao%2Fpic%2Fitem%2F42166d224f4a20a42501c21d9c529822730ed0c9.jpg 原图链接][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59155428.html 图片来源]]]
苏克萨哈(?—1667年),纳喇氏, [[ 清朝 ]] 大臣。满洲正白旗人。历官议政大臣,巴牙喇纛章京,领侍卫内大臣,加太子太保。 [[ 顺治 ]] 七年(1650年),告摄政王多尔衮图谋不轨,[[多尔衮]]十被追黜。后率军镇湖南,屡败刘文秀军于岳州、武昌、常德。 [[ 康熙 ]] 初年,受遗诏为辅政四大臣之一。与鳌拜不合,常不得志。康熙帝六年,被鳌拜及大学士班布尔善诬以不欲归政,列二十四罪。康熙六年(1667年)被杀(处绞)。康熙八年,[[鼇拜]]败,诏以苏克萨哈虽有罪,不至诛灭子孙,此皆鼇拜挟仇所致,命复官及世爵,以其幼子苏常寿袭<ref>《 清史稿·卷二百四十九·列传三十六》</ref>。
==生平==
顺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初七日,世祖[[福临]]谢世。8岁的三阿哥[[玄烨]]登基,一年后改元康熙。世祖遗诏命上三旗内大臣[[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为辅政大臣,佐理政务。直至康熙八年(1669年)五月,擒拿鳌拜,玄烨正式亲政,凡八年零五个月,史称“四辅政时期”。
===内部斗争===
四辅政大臣皆为勋旧,可谓功铭钟鼎。索尼,赫舍里氏,满洲“著姓”,正黄旗人。其父硕色巴克什,叔父为大学士希福。他兼通“满汉蒙古文字”,在文馆办事,历任头等侍卫、吏部启心郎,因屡建战功,累进一等伯,任内大臣,兼议政大臣、内务府总管。
四辅臣之间相互关系如何?《[[清史稿·苏克萨哈传]]》作了概括:“时索尼为四朝旧臣,遏必隆、鳌拜皆以公爵先苏克萨哈为内大臣,鳌拜尤功多,意气凌轹,人多惮之。苏克萨哈以额驸子入侍禁廷,承恩眷,班行亚索尼,与鳌拜有姻连,而论事辄龃龉,寖以成隙。”这段记载为分析四大臣在辅政中纠纷及鳌拜的擅政专权提供了线索。
八年中,四辅臣间的争斗日益激化,主要是鳌拜与苏克萨哈为垒相抗,问题集中在镶黄旗与正白旗圈换土地上。康熙五年正月,鳌拜执意更换旗地,在社会上激起了轩然大波。苏克萨哈力阻,大学士、户部尚书苏纳海,直隶、 [[ 山东 ]] 、 [[ 河南 ]] 三省总督朱昌祚,巡抚王登联疏言不可为。鳌拜恼羞成怒,利用职权将苏纳海、朱昌祚、王登联下狱议罪。玄烨特召辅臣询问。鳌拜请将苏纳海等置重典,索尼、遏必隆不能争,独苏克萨哈缄默不语。玄烨故不允其请。而鳌拜却矫昭,将三人诛杀弃市。 ''' 死局已定'''
鳌拜也时常讲述苏克萨哈坏话,在资格最老的大臣索尼旁挑拨离间,因此很多人不想相信大臣苏克萨哈,因此鳌拜也日益骄恣,渐渐日增排挤苏克萨哈,又老臣索尼在康熙六年(1667)6月多病死亡,因此鳌拜的行径更加狂妄和肆无忌惮。遏必隆因此也凡事附和鳌拜。苏克萨哈威望尚浅“心非鳌拜所为而不能力争”。在四辅臣的讧斗中,鲜明地形成两黄旗对一白旗,三比一的局面。这亦是鳌拜敢于背叛“誓词”,独揽朝政的重要缘由。苏克萨哈势孤力单,怏怏不快,康熙六年,乞请驻守先帝福临的孝陵。鳌拜借机罗织苏克萨哈二十四大罪状,拟将苏克萨哈与长子查克旦磔死,余下子孙处斩,籍没家产。玄烨洞见鳌拜等素怨苏克萨哈,积以成仇,而不准奏。鳌拜攘臂上前,强奏累日,再次矫旨,剪除苏克萨哈,为他全面擅权扫清道路。应当指出,鳌拜与苏克萨哈为儿女姻亲,他们之间这场殊死的较量,决非个人之间恩怨,而是长期以来满洲八旗之间的抗争在新的形势下的暴露。多尔衮在位时,扶植两白旗,压制两黄旗。“于驻防沧州两白旗兵丁,则给饷不绝,于驻河间两黄旗兵丁,则屡请不发饷”。顺治五年,遏必隆兄子侍卫[[科普索]]“讦其与白旗诸王有隙”,设兵护门。同年三月,贝子屯齐等讦告两黄旗大臣谋立豪格,济尔哈朗“知尔不举”。诸种矛盾与冲突促使鳌拜当权后执意圈换旗地,压抑苏克萨哈,打击正白旗,抬高两黄旗的地位。这就是鳌拜与苏克萨哈长期争斗不已的实质。
== 文学 视频== {{#ev:youku|XNDQwODg5Nzk4NA|center}} 苏克萨哈自愿辞官,帮助皇上拿到亲政大权{{#ev:youku|XNDQwODg5Nzk4NA|center}}
==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