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马蔚华

增加 56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主要成就 = 全球银行界“2004年度希望之星”。
}}
'''马蔚华''',男,1949年6月出生于 [[ 辽宁 ]] 锦州,1982年 [[ 吉林大学 ]] 经济系本科毕业,1986年获吉林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1999年获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 [[ 美国 ]] 南加州大学荣誉博士,高级经济师, [[ 深圳 ]] 国际公益学院董事会主席,吉林大学董事会董事, [[ 中国 ]] 金融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企业家协会副会长,深圳市质量强市促进会会长。曾任招商银行董事、行长。2013年5月8日,招行宣布,马蔚华因年龄原因提出不再担任招行主要领导职务,卸任总行党委书记,由建行 [[ 北京 ]] 分行原行长田惠宇接任。自2009年9月起,担任吉林大学第一届董事会副主席。现任南方科技大学理事、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理事会成员。<ref>[http://ent.sina.com.cn/v/m/2008-10-27/01552222552.shtml
深圳国际公益学院董事会</ref> <ref>[http://ent.sina.com.cn/v/m/2008-10-27/01552222552.shtml
南方科技大学第二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ref> <ref>[http://ent.sina.com.cn/v/m/2008-10-27/01552222552.shtml
1985年至1986年,在辽宁省委办公厅工作;
1986年至1988年,在中共 [[ 安徽省 ]] 委办公厅工作;
1988年至1990年,任 [[ 中国人民银行 ]] 办公厅副主任;
1990年至1992年,任中国人民银行计划资金司副司长;
他率先利用信息化网络技术改造银行业务,建立网上银行,抢占了金融领域的制高点,成为中国电子商务最主要的支付银行;他将原始的服务手段与先进的管理理念“嫁接”,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他将企业的管理模式与市场的营销策略进行了完美组合。种种创新,使招商银行也从当初偏居深圳蛇口一隅的区域性小银行,坐上了国内银行界的第六把交椅,仅次于工、农、中、建、交五大国有商业银行。
2004年,著名的 [[ 英国 ]] 《银行家》杂志将他列为全球银行界“2004年度希望之星”。2011年因在两会期间发表“房价上涨根本是一个货币问题,因为老百姓手中的钱太多了。”,被评为“最具有让招商银行破产潜力的‘银行家’”。
2009年和2010年“第一财经金融价值榜”上他两度赢得“年度银行家”殊荣。
2011年“2011中国证券金紫荆奖评选”活动颁奖盛典在 [[ 香港 ]] 隆重举行。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荣获本次“金紫荆奖”十个奖项中最重要的大奖——“最具影响力领袖奖”。
被评为20世纪影响中国的25位企业家之一。
1949年6月,马蔚华出生于辽宁锦州,祖籍河南,“这里地处辽宁省西南部,北依松岭山脉,南临渤海辽东湾,扼辽西走廊东端,联通东北与山海关内,是历来的兵家必争之地。明清时代,一代名帅袁崇焕在这里指挥宁远保卫战,留下不朽英名,解放战争时期的锦州攻坚战更是新时代的标志性事件。
马蔚华有着与其出生地东北相匹配的个性,是一个豪爽而容易感情用事的人。这片土地养成了他的个性,而人生中若干个重要片段更影响了他的人生道路。祖籍 [[ 河南 ]] 的他对中原老家以及中原文化也有着特殊感情。
下乡知青
1968年12月, [[ 毛泽东 ]] 下达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上山下乡运动由此大规模展开,当年在校的初中和高中生全部前往农村扎根。于是,文革中先后有1600多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十分之一的城市人口来到了乡村,这是人类现代历史上罕见的从城市到乡村的人口大迁移。 在大时代背景中,高中毕业后的马蔚华同千万个同龄人一样,打起行囊来到辽宁省北镇县长兴店公社状元堡插队。
在一些人看来,知青到这里来就是和社员争工分、争口粮,农村并不需要他们。在节奏缓慢的农村生活里,马蔚华凭借着自己的文笔成为了一名小有名气的报道员,初步表现了他的职业才能。此时年少的他做了当一辈子农民的精神准备,却并没有预料到未来历史的变革轨迹。
1985年6月,马蔚华被抽调到辽宁省委办公厅担任处级秘书,期间在1986年获得吉林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不久,辽宁省委书记李贵鲜南下任安徽省委书记,马蔚华也随之调任安徽省委办公厅秘书。 在华东腹地的安徽,马蔚华忙于公务,先后去过全省60多个县。他曾感触于合肥夏日的酷暑难当,更感慨于省委错综复杂的干部关系。
1986年夏天, [[ 长江 ]] [[ 淮河 ]] 发大水,马蔚华骑着自行车奔波于政府部门之间上传下达,时刻准备着下到一线去支持抗洪防汛工作。正是这两年感慨良多的为官经历,让他对社会实际有了直观的感受。
1988年,李贵鲜调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马蔚华再次随同李贵鲜调到北京,担任人民银行总行办公厅副主任、计划资金司副司长等职。在人民银行任职期间,他以政府经济官员的身份参与中国宏观经济运行,见证了中国银行业的许多重大事件和变革。
2,34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