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陈德烨

增加 1,327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multiple issuesInfobox person |姓名 = '''[[陈德烨]]'''{{copyedit|time外文名 =2019-09-21T03| 圖片 =[[File:43C75c10385343fbf2f7b68d96b07eca8064388fe8.jpg|无框|居中|[https:44+00//gss1.bdstatic.com/-vo3dSag_xI4khGkpoWK1HF6hhy/baike/w%3D268%3Bg%3D0/sign=147d9f4e39dbb6fd255be220311fcc25/c75c10385343fbf2f7b68d96b07eca8064388fe8.jpg 原图链接][http:00}}//so.baike.com/s/tupian/%E9%99%88%E5%BE%B7%E7%83%A8 来自互动]]]{{orphan|time出生日期 =2019-09-21T03:43:44+00:00}}1968年| 出生地點 = 河南省新野县 | 逝世日期 = | 国籍 =中国 | 民族 =汉族| 别名 = | 職業 = 联泓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 高级工程师| 教育程度 = 清华大学 | 信仰 = | 知名原因 =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unreferenced|time知名作品 =2019-09-21T03:43:44+00:00}}
}}
 '''[[File:C75c10385343fbf2f7b68d96b07eca8064388fe8.jpg|无框|右]] 陈德烨 ]]''' ,男,1968年生,河南省新野县人,中共党员,1991年清华大学毕业,同年参加工作,高级工程师,任北京燕山石化公司生产管理部副部长,联泓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他凭借着一股“钻”的精神以及在计算机、英语和仪表自动化专业等方面的特长,成为其公司第一位熟练掌握ASPEN PLUS软件的专家。陈德烨先后获“燕山石化公司劳动模范”、“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劳动模范”、“北京市优秀青年工程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央企业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个人简介==
 陈德烨从清华大学毕业后到燕化设计院工作,1995年,调至化工一厂裂解车间。在较短的时间内,他熟悉了工艺流程、工艺技术和生产管理,解决了不少生产难题。他自学成为工艺流程模拟软件ASPEN PLUS的专家,将理论计算与实践完美相结合,对装置生产问题的判断及技改方案,由能够定性发展到能够定量,使装置工艺管理水平提高到新的层次 。2000  2000 年,陈德烨担任裂解车间副主任,负责乙烯装置检修期间改扩建项目的技术工作,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圆满完成了改扩建任务,保证了装置的顺利开车 。2002  2002 年,陈德烨全面负责裂解车间工作,通过创建学习型组织,充分发挥集体力量,克服重重困难,使乙烯装置产量得到不断提高,为燕化公司全面完成利润目标做出了重大贡献。陈德烨曾先后担任北京燕山石化公司化工一厂裂解车间主任、化工一厂副厂长、北京燕山石化公司生产管理部副部长等职,是北京市第十二届人大代表。 <ref>[2http://news.tsinghua.edu.cn/publish/thunews/9656/2011/20110226104125531819365/20110226104125531819365_.html 陈德烨:职工们服气的全国劳模] 清华大学新闻网</ref> 
==个人履历==
*1991年7月至1992年7月,任燕山石化公司设计院技术员;*1992年8月至1995年7月,任燕山石化公司化工一厂仪表车间助理工程师;*1995年8月至1996年8月,任燕山石化公司化工一厂裂解车间工程师;*1996年9月至1998年12月,石油大学化工系硕士研究生;*1999年1月至2002年5月,任燕山石化公司化工一厂裂解车间副主任;*2002年5月至2004年12月,任燕山石化公司化工一厂裂解车间主任;*2004年12月至2009年2月,任燕山石化公司化工一厂副厂长;*2009年2月后,任燕山石化公司生产管理部副部长。 <ref>[3http://xueshu.baidu.com/usercenter/paper/show?paperid=9db21171e3b7befd2c08b0a8df89facb&site=xueshu_se 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记全国劳动模范、燕山石化化工一厂陈德烨] 知网</ref>*2010年 联泓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 。 <ref>[4http://www.doc88.com/p-1983438352494.html 勇攀世界乙烯技术高峰--记北京燕山石化公司化工一厂副厂长陈德烨] 道客巴巴</ref> 
==人物事迹==
[[File:陈德烨.jpg|缩略图|[http://a3.att.hudong.com/37/64/01300535801951136461646628105.jpg 陈德烨 于1991年大学毕业后 ][http://www.baike.com/gwiki/%E9%99%88%E5%BE%B7%E7%83%A8 来自互动]]]陈德烨于1991年大学毕业后 来到燕山石化。他被分配到燕化设计院负责装置仪表的回路设计工作。一年之后,他陈德烨参加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活动陈德烨参加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活动 [5]却要求到生产 却要求到生产厂去锻炼自己,并被安排在化工一 去锻炼自己,并被安排在化工一厂仪表车间苯 仪表车间苯 乙烯班。在苯乙烯车间摸爬滚打的半年,陈德烨基本掌握了装置现场仪表和DCS系统。   实践使陈德烨发现,要搞好化工装置的自动化控制,必须熟悉化工方面的知识。于是,他又向组织提出:到化工生产第一线去锻炼学习。一些技术人员不理解:放着悠闲舒适的工作不干,为什么非要到基层倒班岗位受累,有人说他是不是在清华学傻了,要不脑子怎么就这样不开窍 。1995  1995 年,陈德烨来到了裂解车间,当起了一名操作学徒工。白班他泡在现场,梳理着如蛛网般密集的管线,夜班他捧着厚厚的流程图,一步一步地捋析出每一股物料的来龙去脉。第二年,他被调到了车间技术组。在反复消化一线实际操作技能的同时,陈德烨开始花费大量的精力去琢磨装置的技术工艺 。1998  1998 年,乙烯装置高低压脱丙烷塔中间换热器堵塞,造成高压脱丙烷塔塔釜液位高、聚合级丙烯产品中碳四含量经常超标。他凭着对工艺技术的深刻理解和严密论证,另辟蹊径,成功地解决了困扰装置的瓶颈难题。 陈德烨一迈入裂解装置的大门,就想在最短时间内了解掌握这套装置。他以超前的敏锐,开始自学当时国际上先进的工艺流程模拟控制软件ASPEN PLUS。当时,大多数人对ASPEN PLUS工艺流程模拟软件还相当陌生。软件所附带的十四本厚厚的说明书没有一个中国字,码起来比普通写字台还要高。ASPEN PLUS软件只是个工具,要想在乙烯生产技术上应用,必须与乙烯全部生产和工艺流程实际相结合。 [[File:陈德烨1.jpg|缩略图|[http://www.bj.xinhuanet.com/bjpd-zhuanti/xin_360404251410265764975.jpg 陈德烨][http://www.bj.xinhuanet.com/bjpd-zhuanti/lm-gd.htm 来自新华网]]] 他决定全力啃下这块“硬骨头”。他找来公司乙烯第一轮改造时的全部原始资料——整整4个书架上的图纸和操作法,然后全身心进入了这浩如烟海的原始数据。那时,高配置的计算机还没达到人手一台,为了不打扰别人的工作,在一线倒班的陈德烨把攻关时间全部安排在凌晨2点到早晨7点之间。下班后,同事们回家睡觉去了,陈德烨却留在办公室。伴随着裂解装置隆隆的轰鸣,翻看着深奥的英文专业说明书,盯守着计算机上一方小小的荧屏,他一遍又一遍演示着复杂的程序。   凭借着在计算机、英语和仪表自动化专业等方面的特长,陈德烨很快成为公司第一位熟练掌握ASPEN PLUS软件的专家。庞大的裂解装置被他悄悄装进了小小的电脑里。由于他的推动,将ASPEN PLUS技术与乙烯生产完美结合,为装置长周期运行和66万吨/年乙烯改扩建立下了汗马功劳 。1998  1998 年,公司乙烯装置66万吨/年改造开始技术谈判。陈德烨作为公司66万吨/年乙烯装置改造项目的技术谈判代表之一,应用ASPEN PLUS软件,对日本设计公司的改造方案进行了全面详尽的模拟计算,发现了不少漏洞和失误。在大量科学数据面前,骄傲的日本人不仅修改了方案,而且对中方谈判代表刮目相看。 2002年,陈德烨开始负责二轮改造后的裂解车间的全面工作。身为裂解装置当家人的陈德烨,不仅带领大家圆满完成了车间的检修工作,而且使乙烯日产量稳定在2330吨的历史新纪录 。2004  2004 年,面对裂解装置关键设备——冷箱出现的冻堵问题,陈德烨拿出了消除冻堵的应急方案:在冷箱各关键点注入甲醇以减缓冷箱冻堵的速度;在冷箱处甩头增加两条临时跨线以确保乙烯产量。为了争取停车解冻时间,他提出了用裂解气代替氮气作为传热介质,通过调整工艺条件,溶解并带走冻堵物的思路。   用这一处理方案处理冻堵问题,只需停车3天时间。该方案在国内乙烯行业从未尝试过,它关系着燕山石化整个化工系统的安稳生产。一旦方案失败,燕化公司化工系统就会面临全线停车的窘境;但如果方案成功,将在全行业具有极大的推广意义。陈德烨和他的同事们也不负众望,创造性地在45个小时之内,成功地对冻堵的冷箱实施了舒筋活血大“手术”,解决了用常规方法需要7天才能解决的问题。为彻底解决冻堵问题,陈德烨和技术人员又提出了加装裂解气干燥器保护床的具体方案,并得到了厂领导们的一致支持。随着裂解气干燥器保护床的迅速就位,冷箱冻堵问题终于得到了彻底解决。 [6]  
==参考资料==
{{reflist}}
 {{uncategorized|time=2019-09-21T03[[Category:43:44+00:00}}科学技术人物]]
29,09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