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北條氏綱

增加 6,740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北条氏纲1.jpg|缩略图|[https://baike.baidu.com/pic/%E5%8C%97%E6%9D%A1%E6%B0%8F%E7%BA%B2/147275/0/7c1ed21b0ef41bd5c579b11b50da81cb39db3d32?fr=lemma&ct=single#aid=0&pic=7c1ed21b0ef41bd5c579b11b50da81cb39db3d32 原图链接]北条氏纲:[[日本戰國時代]]的大名,[[北條早雲]]的長子。]]
 
{{japanese|japanese=北条氏綱|kana=ほうじょう うじつな|romaji=Hōjō Ujitsune|舊寫=北條氏綱}}
'''北條氏綱'''({{bd|1487年||1541年|8月10日|catIdx=北條氏綱}}) ,男, 是[[日本戰國時代]]的大名,[[北條早雲]]的長子。幼名為伊豆千代丸,通稱新九郎。  [[File:北条氏纲2.jpg|缩略图|左|[https://baike.baidu.com/pic/%E5%8C%97%E6%9D%A1%E6%B0%8F%E7%BA%B2/147275/0/7c1ed21b0ef41bd5c579b11b50da81cb39db3d32?fr=lemma&ct=single#aid=0&pic=267f9e2f07082838084c1565be99a9014c08f17a 原图链接]北条氏纲:有兒子[[北條氏康|氏康]]、[[北條為昌|為昌]]以及養子[[北條綱成|綱成]]。]]  養有兒子[[北條氏康|氏康]]、[[北條為昌|為昌]]以及養子[[北條綱成|綱成]]。 [[File:北条氏纲3.jpg|缩略图|[https://baike.baidu.com/pic/%E5%8C%97%E6%9D%A1%E6%B0%8F%E7%BA%B2/147275/0/7c1ed21b0ef41bd5c579b11b50da81cb39db3d32?fr=lemma&ct=single#aid=0&pic=425773226df022ee4723e821 原图链接]北条氏纲]]== 简介 ==[[File:北条氏纲4.jpg|缩略图|[https://baike.baidu.com/pic/%E5%8C%97%E6%9D%A1%E6%B0%8F%E7%BA%B2/147275/0/7c1ed21b0ef41bd5c579b11b50da81cb39db3d32?fr=lemma&ct=single#aid=0&pic=fcfaaf51f3deb48faa87ff31f11f3a292cf57876 原图链接]北条氏纲]]
== 經歷 ==
[[1516年]],從早雲繼承了家督,但有說以前他已經實則從政,因為早雲年事已高。在早雲死後,他將主城遷於[[小田原城]],並且增建,成為了大居城的基礎。[[1522年]],否則了弱化的[[足利幕府]],企圖與古河公方聯合。對關東管領的山內上杉氏攻擊。與[[足利晴氏]]的[[芳春院]]進行婚姻,達成了同盟。
生前,他負責將曾經在戰亂中被燒毀的[[鶴岡八幡宮]]重建,工程維持到氏康執政的年代。[[1541年]]病死,終年55歲,法號為春松院快翁活公。北條氏康繼承家督,創立了後北條氏的盛世。
 
==家族成就==
 
[[永正]]15年(1518年),[[北条早云]]退位,一年后,在韭山城去世,享年88岁。对于北条早云的成就,各方一直争论不休。有人批评他在无任何正当理由之下便窃取了[[伊豆]]与相模,将他归类为战国的枭雄;也有人称颂他在其领地上所施行的仁政,奉为正义之师。有人说他是天才;更有人直指他的成功纯属运气。
 
功过自由人评说,不管怎样,早云的出现开启了日本战国的大幕。
 
北条早云去世前一年,把家督之位让给31岁长子氏纲。北条早云半生戎马,不近女色,直到五十出头,才娶了[[小笠原氏]],并在两年后产下长男氏纲。永正16年(1519年),北条早云去世,氏纲继其志。正式把姓氏改为北条。其实伊势氏冒充平氏的名门北条氏,并以北条的鳞形为家纹,历史上有据可查的最早记录,就是在氏纲当政的大永二年(1522年)。为了和源平合战时代的北条氏作区别,这一族习惯上被称为“后北条氏”或“小田原北条氏”。
 
==人物生平==
 
大永6年(1526年),北条氏纲的后台老板兼姑表兄弟[[今川氏亲]]去世,从此他就不买骏河那边的面子,1537年,氏纲甚至向骏河开火,史称“河东一乱”,双方的关系日益恶化。但是如日中天的北条氏纲已是无所畏惧,同年又击破扇谷上杉新任家督[[上杉朝定]],陷松山城。就这样,不出十年的时间,北条氏纲就两败扇谷上杉家,平定了整个武藏。晚年的氏纲和父亲一样老当益壮。天文7年(1538年),在下总国国府台城,第一次国府台会战展开,交战双方是北条氏纲对决古河公方足利高基之弟、小弓公方足利义明和里见义尧的联军。
 
古河公方和堀越公方一样为幕府在关东守护的两支,一脉相承,但后来的关东将军足利成氏寻机杀死了[[上杉宪实]]之子宪忠。招致幕府再次发动讨伐,镰仓失陷了,成氏逃至下总的古河,从此称为[[古河公方]]。[[足利义明]]当初与其兄高基争夺古河公方位置失败,被迫流浪。上总真里谷武田氏,为了向下总的原氏领地发展,家主武田信保千里迢迢从奥州找来放浪的足利义明作为大义旗帜。义明得此机会,野心再炽。大永4年(1524年),原氏的主城小弓城被攻陷,义明在此建起了御所,自称小弓公方。
 
攻克小弓城,使足利义明威势大盛。天文3年(1534年),[[武田信保]]受排挤而被迫出家,同年病殁。信保一死,他的两个儿子——庶出的长子信隆和嫡出的次子信应开始争夺家督之位,整个南关东都被卷入战乱。房总诸将大都奉戴足利义明,支持信应,而正向相模扩张势力的北条氏纲则援助武田信隆。而就在大战一触即发之际,北条家的盟友里见义尧突然毁约,转而加入小弓阵营。形势急转直下,武田信隆的居城峰上失陷,信隆逃往武藏金泽城。基本扫清房总内忧的义明义尧联军遂北向追入武藏。
 
[[天文]]7年(1538年),足利义明为主将,义明弟基赖与[[里见义尧]]二人为副将,总兵力约一万,进驻国府台附近。北条氏纲赶紧向古河公方足利晴氏求得讨伐御内书。同年10月2日,命其子氏康率军二万进驻江户。6日,足利义明在国府台正面渡河进击,通过国府台与松户台中间的低地,而氏纲则从江户出发,渡浅草川,在松户对岸的金町布阵。10月7日晨,北条军出人意表,从金町直接渡河发起攻击,在松户台发现这一敌情的椎津隼人祐急忙要求义明驱全军迎敌,但被拒绝。9时,战斗开始,北条军士气旺盛,势不可当,于午后四时击破椎津隼人祐等敌前军,直指驻扎在国府台的小弓军本阵。北条氏纲先作出迂回侧击的假象,突然从正面直插敌阵,小弓军阵势大乱,足利义明兄弟先后战死。正在和北条军激战的里见义尧见势不妙,急忙向船桥方面退却。
 
义尧在退却途中,救出义明的遗孤,放火烧毁了小弓御所,小弓公方家闪电灭亡,其遗臣逐渐都变成了里见氏家臣团的重要组成部分,里见的势力,不但没有衰退,反而还强大了。同年10月10日,北条氏进军上总国,武田信隆夺取小弓城,原胤荣夺取峰上城。
 
次年,北条氏纲侵入安房,但被义尧击退,第一次国府台合战结束。氏纲的获胜,使北条家夺取关东南部,势力再向安房下总方向扩展。可惜此战之后,北条氏纲就卧病不起,1541年5月21日留下五条遗言给儿子北条氏康后去世,享年54岁。
 
==历史评价==
 
北条氏纲雄才大略,不输于其父,他的目标,是广大而富庶的[[武藏国]]。1524年1月13日,正月刚到,氏纲就利用江户城主、扇谷上杉家重臣[[太田资高]]投诚过来的大好时机,在武藏高轮原与扇谷上杉家开战,这还是氏纲第一次亲自指挥战斗。结果,扇谷上杉家督上杉朝兴惨败,主城江户(今东京)归氏纲所有,次年他又攻克岩槻城,北条家的势力开始渗入武藏。
 
1538年,欲吞并房总,与近邻里见家的第一次国府台之战中,虽胜但未取得明显利益。尽管如此,已为日后氏康的扩展打下了基础。
== 參考文獻 ==
* 戰國之魁 早雲與北條一族 [[新人物往來社]] ISBN 4-404-03316-8
[[Category:軍政人物]][[Category:日本 軍政人物]][[Category:日本战国时期 軍政人物]]
128,79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