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吳定良

增加 10,621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吳定良.png|250px|thumb|吳定良院士]]
'''吴定良'''({{bd|1894年|2月5日|1969年|3月24日|catIdx=W吴}}),原名'''駿'''、'''士華''',字'''均一''',[[江蘇省]][[金壇縣]]人,[[人类学]]家、教育家。中国人类学的主要奠基人。
'''吴定良'''({{bd|1894年|2月5日|1969年|3月24日|catIdx=W吴}}),原名'''駿'''、'''士華''',字'''均一''',男,[[江蘇省]][[金壇縣]]人,[[人类学]]家、教育家。[[中国人类学]]的主要奠基人。
 
[[File:吴定良2.jpg|缩略图|左|[https://baike.baidu.com/pic/%E5%90%B4%E5%AE%9A%E8%89%AF/626373/0/a6efce1b9d16fdfa5c7c6087bd8f8c5494ee7b43?fr=lemma&ct=single#aid=0&pic=a6efce1b9d16fdfa5c7c6087bd8f8c5494ee7b43 原图链接]吴定良:[[江蘇省]][[金壇縣]]人,[[人类学]]家、教育家。[[中国人类学]]的主要奠基人。]]
==生平==
[[File:吴定良3.jpg|缩略图|[https://baike.baidu.com/pic/%E5%90%B4%E5%AE%9A%E8%89%AF/626373/0/a6efce1b9d16fdfa5c7c6087bd8f8c5494ee7b43?fr=lemma&ct=single#aid=0&pic=2e2eb9389b504fc2ca3adff8e9dde71191ef6de1 原图链接]吴定良]]
*1916年入[[江苏]][[扬州]]省立第五师范学校学习。
[[File:吴定良4.jpg|缩略图|[https://baike.baidu.com/pic/%E5%90%B4%E5%AE%9A%E8%89%AF/626373/0/a6efce1b9d16fdfa5c7c6087bd8f8c5494ee7b43?fr=lemma&ct=single#aid=0&pic=a08b87d6277f9e2f235ccff61330e924b999f3e7 原图链接]吴定良著作。]]
*1920年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後更名[[國立東南大學]]、[[國立中央大学|中央大學]]、[[南京大學]])心理学系,师从[[陆志韦]]等人。
[[File:吴定良5.jpg|缩略图|[https://baike.baidu.com/pic/%E5%90%B4%E5%AE%9A%E8%89%AF/626373/0/a6efce1b9d16fdfa5c7c6087bd8f8c5494ee7b43?fr=lemma&ct=single#aid=21163698&pic=728da9773912b31bd7ca5ab28618367adbb4e183 原图链接]吴定良]]
*1924年東大毕业后留校当助教。
*1926年,赴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系攻读统计学。
== 主要成就 ==
 
吴定良在人类学研究方面的内容广泛,涉及到人类进化、现代人体质、测量仪器的改进等领域,并开始对人类工效学这一新领域的探索。吴定良是中国[[体质人类学]]和[[人种学]]研究的开创者,也是中国[[人类工效学]]的奠基人。他的一些研究成果和方法,被各国人类学家所采用。
 
===科研成就===
 
在统计学方面的工作与贡献
 
20年代下半期到30年代上半期这10年间,吴定良在[[统计学]]的学习与研究方面下了极大的苦功,发表了很多论文。其中较为突出的是他创造的相关系数计算法和相关率显著性查表,该表是他花了数月的时间,用手摇计算机计算出约七万个数据才得出的。该表的问世对当时统计学上相关分析的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并为各学术领域的学者在用相关率来分析事物间的相关程度时提供了方便。
 
中国体质人类学的奠基人
 
在古人类学方面,他对[[北京猿人]]、[[南京]]阴阳营新石器时代人的骨骼标本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各阶段的猿猴与猿人的骨骼作了细致的比较,并采用两种统计指数从事分析,发表了《古代人复原象》等一批论文。他采用弦矢指数的方法对北京猿人的眉间凸度进行了数量分析,对确定北京猿人在人类进化史上的地位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骨骼测量学]]方面,他于[[英国]]留学期间,与导师[[皮尔逊]]或与著名人类学家[[莫兰特]]合作,在骨骼测量学方面作了大量研究,发表了《人体内特有骨骼的形态测量学特点的进一步调查》、《对人的面部骨骼扁平度的生物统计学研究》、《依据头盖骨的尺寸对亚洲人种的初步分类》等论文。
 
在[[瑞士]]留学期间完成了一批埃及9世纪的头骨的研究,发表了论文《对埃及九世纪七十一个头骨的研究》。
 
在这些论文中,吴定良对头骨的形态学特点、人种学特征、测量方法等作了详尽的阐述,特别是在面骨扁平度的测量方法上有新的创造,被各国人类学家所采用,一直沿用,并被列为人类学学生的参考书目和有关论文的参考文献。在中央研究院工作期间,吴定良对中国殷墟的遗骸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创立了颅容量的计算公式、测定颏孔位置的指数,并论述了中国人额中缝的出现率及其与颅骨其他测量值的关系。
 
50年代,他着重研究了现代人下颌骨和颏孔的类型,论述了它们在演化上的意义,并对体骨如肩胛骨、锁骨、胸骨等的形态作了许多研究。他还研究了骨骼定位器、三脚平行规、测骨盆仪和描绘器等人体测量仪器的结构,加以改进,按他的设计加工制造的仪器不但提高了测量与描绘的精确度,也提高了使用的方便度。1956年,他受有关方面委托,运用自己在骨骼测量学方面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对方志敏烈士的遗骸进行了鉴定。
 
在[[活体测量学]]方面,吴定良在任中央研究院人类学组主任时,长期深入[[贵州]]、[[云南]]山区的少数民族地区作体质调查,发表了《贵州垻苗人的体质》等论文,是中国体质人类学和人种学研究的开创者。
 
在[[复旦大学]]任人类学教研组主任时,他带领组内同事,对[[南京]]、[[丹阳]]等地少年儿童的身体形态、机能、素质的现状、特点和生长发育的规律性进行了调查研究,并与20年前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从而证明了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生活条件的改善,儿童的体质状况普遍得到提高。这一时期他还对上海市新生儿的色素斑从形态学和组织学方面作了深入研究,并与世界各种族的资料加以对比分析,阐明它在人种学与遗传学上的意义。他与教研组的人员一起,调查与收集汉族、壮族、蒙族、回族、维吾尔族等的血型资料,为阐明中国各民族的起源、迁徙及相互关系积累了数据。
 
在[[应用人类学]]方面,50年代中后期,吴定良接受了为解放军防化部队举办人体测量培训班的任务,并对防毒面具的设计作技术指导。他主持并参加测量上海各钢铁厂炼钢工人的体型,为设计钢铁工人的劳动防护服收集体质资料;他重新设计了脚部测量工具,到各种类型的工厂去测量工人的脚型,为60年代中国性脚型测量和鞋型尺寸系列的制定打下了基础。
 
===主要论著===
 
1 Woo TL.Table for ascertaining the significance or non-significance ofassociation measured by the correlation ratio.Biometrika,1929,21(1—4).
 
2 Woo TL,Morant G.M.A biometric study of the flatness of the facialskeletonin man.Biometrika,1934(26):196—250.
 
3 吴定良.[[皮尔生]]教授在科学上之贡献[J].中国统计学社学报.1937,1(1):127—133.
 
4 吴定良.[[爱佛雷脱]](Everett)中间插补法[J].计政学报,1937,2(3).
 
5 吴定良.殷代与近代颅骨容量之计算公式[J].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人类学集刊,1940,2(1—2):1—14.
 
6 吴定良.中国人额骨中缝及颅骨测量之关系[J].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人类学集刊,1940,2(1—2):91—98.
 
7 吴定良.[[颜訚]].测定颏孔前后位置之指数[J].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人类学集刊,1940,2(1—2):99—106.
 
8 Woo TL.On the glabella prominence of the human cranium.Anthrop.J.Inst.History and Philology,1941,1.
 
9 Woo TL.The physical characters of the Pa Miao People of Kweichowand other peoples of south China.Royal J phys.Anthrop.Inst.1942,72:45.
 
10 吴定良.现代人下颌骨几种形态的类型和演化上的意义[J].中国解剖学会上海分会论文宣读摘要,1956.
 
11 吴定良.骨骼定位器和描绘器的改进[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1956(1):153—157.
 
12 吴定良.下颌颏孔的类型与演化[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1956(1):159—168.
 
13 吴定良.近二十年丹阳县城市儿童体质发育的增进[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1957(1):244—253.
 
14 吴定良.近二十年来南京市儿童体质发育增进[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1957(2):439—449.
 
15 吴定良.中国猿人眉间凸度的比较研究[J].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60(2):22—24.
 
16 吴定良.南京北阴阳营新石器时代晚期人类遗颏(下颌骨)的研究[J].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61(1):49—54.
 
===人才培养===
 
20世纪40年代下半期起,吴定良相继在[[浙江大学]]、[[杭州重煇商业专门学校]]、复旦大学和[[上海水产学院]]等院校讲授统计学,为中国统计学人才的培养作出了贡献。50年代初期,他曾在浙江大学创立生命统计专修科,并曾为杭州市卫生局拟制杭州市生命统计表格及编写有关生命统计的研究报告,还举办了两期“生命统计培训班”,培养了一批这方面的人才。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最早的人口学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在人类学人才培养方面,吴定良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的专业和发展中国人类学的责任感。他一贯主张要多动手,在自己身体力行的同时,严格要求学生,培养他们实际动手的能力。1957年他在复旦大学创立的人类学专业,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一直是中国高等院校中唯一培养人类学人才的专业。
 
他在搞科研、带研究生的同时,承担了体质人类学、古人类学、人体形态学、生物统计学等多门专业课的教学任务。截至2005年6月,吴定良培养了本科生80余人,研究生与进修教师10余人,他们已成为高校、博物馆及科研单位承担人类学教学与科研任务的骨干力量。
 
===荣誉表彰===
 
1944年 “胜利勋章”一枚
 
1948年 中央研究院院士
 
==个人生活==
 
===家庭背景===
 
父为当地著名中医,长于喉科。
 
生子二人,女三人吴定良排行第五,幼年丧母。继母不贤,不准其进学校,关在家中帮做家务。后在父亲力争下,得以进私塾读国文,另找人为其补英文、算术,欲培养他继承己业,当一名中医。
 
12岁时,父病故。
 
继母更恶,不得已离家独立生活。
 
==社会任职==
 
生前曾经创刊并主编《中国人类学志》,与[[欧阳翥]]、[[卢于道]]等人发起创立“中国人类学学会”。
 
1935―1942年,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人类学组主任。
 
1942―1945年,任中央研究院人类学研究所筹备处主任。
 
==人物评价==
 
当我们在留下了吴先生身影的复旦校园里埋头做人类学研究的时候,才更真切地感受到一位大师的学术造就和人格魅力。我们曾为能仰视星空而沾沾自喜,而从星空中走来的是一位真正的大师——吴定良先生,希望我们能以更丰硕的科研和教学成绩告慰星空中的吴定良先生。(上海人类学学会会长、中科院院士[[金力]]教授评)
 
吴定良是中国应用体质人类学知识为工业生产和国防建设服务的创始人,也是中人类工效学的奠基人。(光明网评)
 
吴定良教授对中国体质人类学的发展起到奠基性的作用。([[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评)
 
他讲课准备充分,内容丰富,对学生从不摆教授架子,平易近人。([[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评)
 
==后世纪念==
 
2014年1月5日上午,[[上海人类学学会]]在[[复旦大学]]逸夫科技楼会议室举办“纪念吴定良院士诞辰120周年学术会议”。
==参考文献==
{{reflist}}
=== 外部链接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00507105727/http://comonca.org.cn/ 《人类学集刊》]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00531021531/http://comonca.org.cn/fdca/ 复旦大学人类学系]
{{Authority control}}
{{DEFAULTSORT:W}}
[[Category:科學技術醫學人物]][[Category:科學家]]
[[Category:中央研究院生命科學組院士]]
[[Category: 中国 人类学家]][[Category: 中央大 教育 校友|理]][[Category:南京大学校友]]
[[Category:金壇人]]
[[Category:吴姓|D]]
[[Category:哥倫比亞大學校友]]
[[Category:倫敦大學學院校友]]
[[Category:扬州中学校友]]
129,24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