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涂天相

增加 5,652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30年的官場生涯==
 他在30年的官場生涯中,為官清正廉潔,主持公道,名聲很好。 [[ 塗天相 ]] 主試多次,康熙嘉獎他主持典試有功,欽賜他松花寶硯一副,其銘語曰:“以靜為用,是以永年”。一個漢族官員,受到滿清皇帝如此的厚愛,實在來之不易,高興之餘,遂將“靜用堂”為堂號。雍正時,愈加老煉豁達的塗天相,更是勤勤懇懇,兢兢業業,效力於初登大位的新皇帝。1723年,他奉命以即位祭告南海,奏對稱旨,所以受命掌詹事府正詹,八月升內閣學士,九月再升禮部侍郎。次年,由於他“輪班條奏,語多直切”,雍正特批他回孝感省親,並賜他“北堂鶴算”匾額,補授為刑部尚書。他64歲時,雍正要他任倉場侍事郎,他以母喪力辭,雍正破例允許他素服從事,並諭以“正大和平”4字,對塗天相說:“正大二字,你是有的,和平要緊。”有資料表明:“在任數年中,他竭智盡力,有利必興,有害必除。”庚戌年上面派人查了15倉,倉倉米好量足,雍正十分高興,命令加升他一級,同時雍正批准塗天相回家葬母,並給誥命加封一品太夫人,補授他為兵部尚書兼經筵講官。乾隆元年,71歲的塗天相,又被乾隆帝補授為工部尚書。他既是三朝三尚書,又任一朝的三個尚書之職,刷新了孝感歷代官員的記錄。
塗天相家教及嚴,他親撰的家訓還成為當時許多人家的訓子經。<ref>[http://www.xg9961.com/xdwh/58030.html 孝感歷代孝德人物簡說(十五)雍正帝師“三部尚書”塗天相]</ref>
 
 
==澴川八景的前世今生——清?塗天相==
 
孝感別稱澴川,澴川八景指古孝感縣(含今孝南區、孝昌縣全部,及大悟縣一部)境內的八處景觀:嵕嶺橫屏,雙峰瀑布,北涇漁歌,西湖酒館,琴堂槐蔭,泮沼荷香,董墓春雲,程台夜月。
前人為描述孝感八景作七律一首:
 
嵕嶺橫屏曉霧開,雙峰瀑布自開來;
北涇漁歌仙人調,西湖酒館帝子杯;
槐蔭琴堂忘六月,荷香泮沼動三階;
董墓春雲神女跡,夜月猶曾照鳳臺。
 
明代孝感知縣羅勉,清代學士塗天相,為每一景都寫了一首詩,流傳至今。
 
《這八景的前世今生,到底如何?》
 
【嵕嶺橫屏】
九嵕山,在縣東北,位於雙峰山之西南,峰巒疊嶂,景物幽麗。上有寶陀峰(一作寶陀岩)、羅漢峰(一作羅漢岩),風山、雨山為其支脈。此景因“層巒疊嶂,林壑幽澗”,儼似橫屏而得名。
前世
孝感縣志嵕嶺橫屏圖(今人修圖時將嵕誤為峻)
今生
題詠
佇立雙峰頂,嵕山拱作屏。
古松堪入畫,怪石遠浮青。
萬壑縫攢壁,千巖綿錯星。
好書天保頌,覆以九如亭。
 
【雙峰瀑布】
雙峰山,位於縣東北,海拔八七三點七米(據《孝感縣地名志》)。雙峰如鍔刺天,雨後峭壁飛瀑、懸流數十米,蔚為奇觀。晴霽立峰端,可遠眺江漢。
前世
今生
題詠
兩山嵐氣合,瀑勢似潮懸。
海立千尋石,雲飛萬壑泉。
虯龍濡沫遠,苔蘚著花妍。
澤潤生民處,寧知二頃田。
 
【北涇漁歌】
澴水流經縣城後出陳八埠,與楊馬湖(王母湖)、朱湖、蒲湖(野豬湖)、白水湖等匯合,春夏水漲,煙波浩渺,一片澤國。河湖交叉,頗利漁業。“日有千人拱手,夜有萬盞明燈。”“澴川”遂成孝感縣的代稱。舊縣衙之東有“『澴川驛”,原址在今城關書院街老孝南教育局宿舍大院。
北涇咀地當河,湖,溝之衝,當風和日麗晴空萬里之際,撈、網並舉,漁歌互答,景色如畫。
前世
今生
題詠
萬頃煙濤裡,時聽欸乃歌。
水肥魚競上,冰合網偏多。
晚唱窮彭蠡,朝歈盪楚渦。
漁家天馬樂,樵牧未能過。
 
【西湖酒館】
西湖位於城郊西北,當年“闊數十頃”。今城關西門外正街盡頭處有石拱橋、名”西湖橋“始建於明英宗正統四年(年),重修於明神宗萬曆四十四年(年)。西湖橋頭曾修有樓閣式牌樓,橫額題有“帝子停驂”四字,另在西門外入口處立有“宋太祖沽酒處”石碑。傳說宋太祖沒發跡時,遊孝感西湖,遇婆婆獻私釀家酒(可能就是孝感米酒),與金不受。太祖踐位後,“令寬西湖酒禁,仍置萬戶酒館。”
西湖橋是孝感城區現存唯一的千年古蹟,年列入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前世
今生
題詠
一灣湖水綠,蕩漾酒旗飄。
老嫗今安在,當壚別見招。
爭留學士帶,漫解相公貂。
更有微行客,酩然度此橋。
 
【琴堂槐蔭】
位於解放街。古稱縣衙為“琴堂”,舊孝感縣衙(原址在今孝南大禮堂)前左右各有古槐蔭。
前世
今生
題詠
揮弦堂上理,堂下結重陰。
老樹方成蓋,孫樹又作林。
雨雷全未剝,日月總相尋。
為問南柯守,曾聞流水音。
 
【泮沼荷香】
孝感孔廟(又稱學宮、儒學、泮宮),始建於北宋慶曆年間,南宋端平元年(年)毀於蒙古兵征伐戰亂。以後各朝代屢有毀、建。其建築群以大成殿(俗稱“聖人殿”)為中心,殿南為“大成門”,門南有池塘,即“泮沼”,沼上有石拱橋,名“狀元橋”。沼圍有石欄,沼裡植蓮。夏日翠綠荷葉如蓋,艷麗的荷花婷婷玉立,清香陣陣。原址在現解放街孝南區實驗小學。
前世
今生
題詠
數仞宮牆裡,沼池繞穗雲。
一橋通泗水,兩序列皇墳。
紳笏聯鞀鐸,芙蕖漾藻芹。
三千七十後,若個與斯文。
 
【董墓春雲】
位於城東6公里的毛陳鎮春雲村。漢孝子董永行孝感天的故事發生在這裡。曹植親題《靈芝篇》:“董永遭家貧,父老財無遺。舉假以供養,傭作致甘肥。債家填門至,不知何用歸。天靈感至德,神女為秉機。”
 
明武宗正德二年(公元一五0七年),知縣黃鞏見其“斷碑殘刻,苔蝕雨剝,殆不可讀”。遂命下屬劉福祿重修董墓,加高土層,增飾馬鬢,樹立石表。墓周建院、前門與中心處“饗堂”闢甬道相連,“複使近傍湯氏守之。”今春雲村居民仍多姓湯,稱湯家老屋(相對城關湯家街居民而言),毛陳鎮曾設老屋管理區於此。
前世
今生
題詠
晴云四面集,至孝動天人。
宰樹朝棲鶴,穹台夜宿驎。
笠蓑騰午拜,冠蓋肅精神。
不盡董湖水,潺潺日夕聞。
 
【程台夜月】
位於城東20公里的閔集鄉。北宋仁宗慶曆年間,有程顥、程頤兄弟二人,就讀於此,故稱程台,亦稱“鳳凰台”或“鳳臺”。月白風清,登樓遠望,極目楚天舒。
前世
今生
隱約可見臨空區的高樓。
題詠
明賢經此地,弦誦有餘聲。
月色縹緗映,花光筆硯清。
湖天同一眺,台樹已三更。
風教誰司者,能無懷古情。
<ref>[http://www.xiaoganzx.com/xgsxx/1698.html 原作者:孫潤之,湖北美術學院中國畫系碩士研究生,現工作於孝感市孝南區文體局,是《孝南民俗文化叢書》副主編。]</ref>
==詩詞==
    《暑夜待风忽至》
赤乌竟日逞炎威,四壁如炉晚不移。远际云生山乍动,高空风起树先知。
苟无大常存,动静都无著。咄哉隐几翁,槁灰焉可讬。
         《杂感诗》其二
盎水置庭中,虽寒犹未冰。微风吹一过,便如霜霰凝。
72,74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