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王诚汉

增加 25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王诚汉'''(1917年12月-2009年11月20日),[[湖北]]省黄安县(今红安县)人。[[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上将军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西藏]]军区副司令员,[[成都]]军区司令员,军事科学院政治委员等职。为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届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简介 ==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王诚汉
}}
==个人简历 ==
*1930-7至1949-2*1930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二级功勋荣誉章
二级功勋荣誉章*1930年12月参加红军,为湖北省黄陂县河口镇工人纠察队勤务员、独立营勤务员。*1932年任红25军75师224团3营8连班长、副排长、排长、4连,连长,红军大学上干队学习。参加了长征。*1933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任红30军88师264团团长。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129师留守炮兵营副营长,陕甘宁边区警卫3营营长。*1938年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4大队学习,任队长兼军事教员,4团3营教导员,6分校民运科科长、3营营长,总校3大队大队长。*1943年任太行军区新编第1旅1团团长。*1944年任河南军区豫西支队35团团长,中原军区1纵队1旅1团团长,华东野战军1纵队独立师1团团长兼政委。*1948年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3纵队37旅旅长,华北野战军第13纵队37旅旅长。*1949年2月任解放军第18兵团第61军181师师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陆军第60军181师师长兼川北军区遂宁军分区司令员(1951年1-8月在军事学院速成班学习)。 
1951至1960
 *1951年任志愿军第61军181师师长,第60军副军长、第1副军长。*1953年任陆军军第1副军长兼参谋长。*1955年在军事学院速成系学习。*1957年任陆军军第1副军长兼参谋长。*1960年任陆军六十军军长。 
1964至2009-11
 *1964年-1968年12月任西藏军区副司令员、党委常委。*1969年3月任成都军区副司令员、党委常委。*1982年10月-1985年6月任成都军区司令员、党委副书记(1982年12月起)。*1982年12月-1986年3月任四川省委常委。1985年11月-1990年4月任军事科学院政委、党委书记。5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12届中央委员,13大代表、中顾委委员。*1955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9月被授予上将军衔。*1998年7月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王诚汉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9年11月20日20时54分在 [[ 北京 ]] 逝世,终年92岁。<ref>[http://dangshi.people.com.cn/GB/165617/165618/166491/167909/12070362.html 王诚汉,人民网] </ref>
==人物轶事 ==
王诚汉将军,13岁加入红军,15岁当班长,16岁当排长并入党,17岁当连长,19岁被提升为团长,班、排、连、营、团、旅、师、军——一级不落地成为大军区司令员。张爱萍将军为此曾感叹:像他这种复杂多变的战斗经历,在全军将领中是不多见的。
 
迟久知母逝
 
1917年12月23日,王诚汉出生在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由于父亲很早就因病去世,在王诚汉印象里,全家最苦、最累的是母亲,她天天都在忙,从来没有看到她闲过。
 
王诚汉13岁那年,红一军副军长兼红一师师长徐向前率领部队开进了河口镇。王诚汉受到了强烈的感染,自愿参加了红军,从此开始了革命生涯。
 
1931年春节刚过,母亲听说儿子当兵的地方在河口镇,心里特别高兴,就专程赶到镇上看望儿子。王诚汉也非常想念母亲,但又担心被母亲领回去,从此当不成红军,就躲藏起来。他远远地望着母亲的身影,却未能和母亲见面。母亲等了许久,非常失望地离开了河口镇。从那以后,王诚汉就再也没有见过母亲。
1946年春节刚过,王诚汉所在旅部移驻河南光山县的白雀园一带。这里离自己的家乡很近。于是,王诚汉便四处打听母亲的消息。不久,他在驻地附近的一个小镇上恰巧碰到了一个比较熟悉的乡亲。从这位乡亲的口中,王诚汉惊闻母亲早在1936年前就已经病逝,去世时,母亲还不到40岁。王诚汉不禁悲痛欲绝。
1950年,已身为师长的王诚汉即将赴朝作战前夕。第一次请了两天假返回家乡。长跪在母亲的坟墓前,声泪俱下地痛哭:“娘啊!儿回来迟了,儿对不起娘啊!”
 
带伤死里逃生
 
1934年11月16日,王诚汉所在的红25军以“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的名义离开鄂豫皖根据地,开始战略大转移。这一行动引起了敌人的高度注意,派出数十倍于我军的兵力进行围追堵截。26日下午1时多,王诚汉所在的先头团行进至方城县独树镇七里岗,突然遭到了敌第40军115旅和驻叶县骑兵团的猛烈袭击。
在王诚汉的记忆里,七里岗恶战是红25军长征途中生死攸关的一场战斗,其惨烈、悲壮的程度更是少见。在这次血战中,红25军牺牲了200多人,连同被俘人员被国民党军集中到了战场西北的一个山冈,挖了一个大坑,死的、活的全部埋在了一起。
 
1935年11月21日,在毛泽东亲自指挥的直罗镇战役中,王诚汉率领部队突击,先是左手负伤,后在追歼逃敌时,左腿股动脉被子弹穿过,血流如注……战斗结束后,王诚汉被转到红军医院进行手术割腐和药物处理。由于当时麻醉药物奇缺,为了把药品留给重伤员,他把一根木棍咬在嘴里,忍受那钻心刺骨的疼痛。把医务人员感动得眼泪直流……几个月后,王诚汉左腿的伤基本痊愈。但从此左腿比右腿萎缩了几厘米,以致此后他左脚的鞋里总是要多垫几双厚鞋垫,即便如此,走路还是能看得出来。
 
王诚汉以勇猛顽强著称,在抗日战争时期,老百姓送他一个绰号叫“老虎团”团长。在将军的家里,收藏着一个特殊的抗战胜利纪念品。这是当年侵华日军最高将领冈村宁次使用过的一把军刀,军刀上刻着“日本天皇赠冈村宁次”字样。王诚汉在枪林弹雨中身经百战,据他的秘书讲:“将军一辈子先后参加过1308次战斗。”
 
晚年再度出山
 
王诚汉第一次离休,时值中国百万大裁军的1985年秋天,当时他是成都军区司令员。尽管感情上难以割舍,但他的心情很快就转入平静,渐渐步入离休生活的轨道。
然而,这种“准离休”生活并没有持续多久。这年11月底,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签署了任命王诚汉为军事科学院政治委员的命令,并经中共中央批准担任军事科学院党委书记。于是,王诚汉全身心投入到新的工作中,在军事科学院任政治委员、党委书记一干就是4年多。直到1990年4月,他才轻轻松松地退出领导岗位。
 
离休后,将军的生活平静而有规律。王诚汉生活在一个温馨的家庭里,他精神状态极佳,这与曾当过医生的夫人黄丽文的悉心照顾分不开。接受采访时,黄丽文开玩笑地说:“我已经给他签了承包合同,保证他活到100岁。”
 
“一双铁脚走天下”,将军一生戎马倥偬,走了多少路,爬了多少山,无法计算。离休之后,王诚汉常率“王家将”进军香山,抢占香炉峰。站在“鬼见愁”的大石上,鸟瞰北京城。将军诗兴大发,欣然吟诵:“人说香山鬼见愁,我上香山乐悠悠。京都秋色画轴上,枫林尽染人风流!”难怪将军前几年还被评为“全军健康老人”。
 
母亲情节
 
1988年9月14日,时为军事科学院政委的王诚汉被授予上将军衔。2005年9月3日,他作为抗战老战士、爱国人士和抗战将领的代表之一,在人民大会堂接受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颁发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在他数十年革命生涯中,他把对母亲的爱一直深深珍藏在心里。
 
一块银元
 
王诚汉将军说:“我在河口镇当学徒3个月后,1930年的春节到了。老板放假让我回家过大年,并给了我一块银元、一包水烟作为几个月的报酬。为使苦命的妈妈高兴,我连夜一口气跑了50多里路,急匆匆地赶回王家大湾。还没进家门,我就连声大喊:‘娘!娘!我挣钱了!’当我把水烟和银元交到妈妈手中时,妈妈看着离家在外当学徒谋生的年少儿子,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一把把我搂进怀里,母子俩抱头痛哭。妈妈握着这块银元,说:‘我的儿总算有出息了,能挣钱了。’我当时想,我定会挣更多的钱报答慈爱的母亲,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是我一生中惟一在母亲活着时能孝敬她老人家的一块银元。”
 
一把豇豆
 
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军民进行第四次反“围剿”时,王诚汉将军患了伤寒病,发高烧,昏迷不醒,根本无法随军行动,不得不住进红军设在大别山区的后方医院第二分院。
他回忆说:“在我有一次生命垂危清醒过来后,医院的领导问我最喜欢吃什么,他们将尽力去做。我立即想起了妈妈的豇豆菜。我说我最想吃点豇豆。大家立即分头下山,四处去找豇豆。那时国民党军封山很严,许多地方都成了‘无人区’,到哪里去找豇豆呀?我后悔不该向医院提出这个要求。令人高兴的是,居然有位战友历尽艰难,为我找回来一把豇豆。我躺在病床上望着这位满脸疲惫的战友,万分感激。战友们帮助我把这点豇豆放在一个铁桶中煮,清水中加了一撮宝贵的盐,那股清香味道呀,真是美妙极了!躺在病床上,我曾想,等革命成功后,我回到家乡要种下一大片的豇豆,豇豆真是太好吃了!此后,我的病竟然神奇地渐渐好起来。是妈妈的亲情、战友的友情给了我求生的顽强力量。”
 
一双布鞋
 
在战斗中有两件奖品让王诚汉将军高兴难忘。那是在劳山战斗中,王诚汉将军所在的师和兄弟部队一道,毙伤敌师长何立中以下1000余人,俘敌3700余人,缴获大量物资。
他说:“在这次战斗中,我率领全连指战员英勇战斗,攻克一个个制高点,歼敌100余人,在关键的时刻发挥了重要作用。战后受到军首长的特别表扬,我还受到军团的特等物质奖励。奖品是一支20响的驳壳枪和一双胶皮底的布鞋,这两件奖品在当时是最让人羡慕的。我多需要有双好鞋啊!我梦中常见妈妈为我补了多少次的那双布鞋。行军中我穿草鞋、很多时候是赤着脚走过来的。所以,当我从首长手中接过这双胶皮底的布鞋时,热泪盈眶。可能在场有许多同志对此感到不理解,因为此刻妈妈为我补鞋过大年的一幕又浮现在我的眼前。如果妈妈当时在跟前,我肯定要跑到她老人家面前对她说:‘妈,我有最好的鞋了,再也不怕走夜路扎脚了!’我对这双布鞋格外珍惜,舍不得穿,它一直陪伴我走完了以后八年抗日战争的征程。”
 
==生平故事 ==
红军时期
 
1917年出生。1930年参加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历任班长、排长、副连长、连长、团长等职,参加了郭家河、杨泗寨、九里关、独树镇、商县、雒南、榆林桥、直罗镇、瓦窑堡等战役战斗,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直罗镇战役,王诚汉身负重伤。
 
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时期,他历任副营长、营长、教导员、科长、大队长、团长等职,参加了反“扫荡”、反“蚕食”、白栗坪、佛光峪、龙尾、禹西、伏牛山等战役战斗。
抗日战争,他开始在后方,历任留守兵团炮兵营副营长、警备3团营长、抗大6分校科长、营长、总校大队长。皮定均挺进豫西,王诚汉担任豫西支队35团团长,成为皮定均手下的虎将。
98,48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