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李先聞

增加 663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李先聞'''({{bd|1902年|10月10日|1976年|7月4日|catIdx=L李}})<ref>[https://db1n.sinica.edu.tw/textdb/ioconas/02.php?func=22&_op=?ID:LD020 中央研究院 李先聞院士基本資料]</ref>,字'''達聰'''<ref>《中國科學社社員分股名錄》 民國廿二年一月,中國科學社,第32頁</ref>,男,[[四川省]][[江津縣]]('''今属[[重庆市]][[江津区]]''')長沖場登桿坡人,祖籍[[廣東省]][[梅縣]]。[[農學]]家。
[[File:李先闻2.jpg|缩略图|左|[https://baike.baidu.com/pic/%E6%9D%8E%E5%85%88%E9%97%BB/4000118/0/b94f65ec57445eef2e2e2146?fr=lemma&ct=single#aid=0&pic=b94f65ec57445eef2e2e2146 原图链接]李先闻:[[四川省]][[江津縣]]('''今属[[重庆市]][[江津区]]''')長沖場登桿坡人,祖籍[[廣東省]][[梅縣]]。[[農學]]家。]]
==简介==
[[File:李先闻3.jpg|缩略图|[https://baike.baidu.com/tashuo/browse/content?id=d4c4e5133223d237e28f6be6&fr=qingtian&lemmaId=4000118 原图链接]李先闻]]
1914年進入清華留美預備學校,1923年赴美,1926年畢業於[[普渡大學]]園藝系,1929年獲得[[康乃爾大學]][[遺傳學]]博士學位。  [[File:李先闻4.jpg|缩略图|[https://baike.baidu.com/pic/%E6%9D%8E%E5%85%88%E9%97%BB/4000118/0/b94f65ec57445eef2e2e2146?fr=lemma&ct=single#aid=0&pic=570f8c58bf0c91c89c820438 原图链接]李先闻]]  回國後,1931年擔任[[東北大學]]教授,1932年轉任[[河南大學]]教授,1935至1938年任[[武漢大學]]農藝系教授、系主任,1938年任職四川省農業改進所,1946年擔任[[中央研究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 [[File:李先闻5.jpg|缩略图|[https://baike.baidu.com/tashuo/browse/content?id=d4c4e5133223d237e28f6be6&fr=qingtian&lemmaId=4000118 原图链接]李先闻:玉米遗传学研究团队。图中后排左1为[[R.A.Emerson]];前排蹲者左1为李先闻,左2为[[G.W.Beadle]]]]
1948年底到[[臺灣]],任職於[[臺灣糖業公司]]農場,1954年重新籌建中央研究院植物研究所,1962年至1971年擔任所長,1971年因病退休<ref>[http://www.ebiotrade.com/newsf/2006-4/20064395154.htm 生物通 李先聞-中國植物細胞遺傳學的奠基人 (2008年6月29日查詢)]</ref>。
 
[[File:李先闻6.jpg|缩略图|[https://baike.baidu.com/tashuo/browse/content?id=d4c4e5133223d237e28f6be6&fr=qingtian&lemmaId=4000118 原图链接]李先闻自述。]]
他的專長為[[植物細胞]][[遺傳學]],在水稻、甘蔗的育種改良方面貢獻良多。1948年4月當選為第一屆[[中央研究院院士]]。1976年7月4日逝世於[[臺北]]。
129,52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