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13
次編輯
變更
约瑟夫·毕苏斯基
,無編輯摘要
== 人物生平 ==
'''早年生涯'''
约泽夫·毕苏斯基生于1867年12月5日,出生地在扎拉瓦斯(波兰语:Zułów,立陶宛语:Zalavas)的家族庄园,这个地方那时属于[[俄罗斯]]帝国,现在则属于[[什文乔尼斯自治区]](立陶宛语:Švenčionys)。这个地方在18世纪,波兰立陶宛联邦被普奥俄三大帝国瓜分前,属于联邦两大主体之一的立陶宛。贫困潦倒的贵族家族毕苏斯基家族 拥有波兰爱国传统,这个家族可能是波兰人家族也可能是波兰化立陶宛人家族。约泽夫是家里的次子。 学生时代的毕苏斯基在维尔纽斯的俄罗斯体校念书的约泽夫并不是一个特别勤奋的学生。讽刺的是,体校的年轻学生有一位是未来的共产主义者,毕苏斯基的主要政敌捷尔任斯基。 约泽夫与他的兄弟亚当、布罗尼斯瓦夫和扬一起,在他们的母亲玛利亚·“内”·比莱维奇的教导下学习波兰历史和波兰文学,而这,正是俄罗斯当局所不允的。他名字也是约泽夫的父亲参与了反抗俄罗斯对波兰的统治的1863年1月起义。 他的家族对俄罗斯的俄化政策很是不满。年轻的约泽夫非常不愿意在俄罗斯东正教会任职,并带着一份不仅仅对沙皇,也对他很了解的文化的不满离开了学校。
同时,战俘的计算工作也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除了苏波战争中俘虏的战俘外,在波兰境内有大量滞留的前沙俄的士兵(他们在一战中被俘),在不同的计量中他们被算入了不同口径的战俘总数中。这导致双方死亡率的浮动极大,所谓的名单中很多人不过是前沙俄士兵,由于他们并没有包括在在战后交换的战俘中,这导致很多所谓的死亡士兵都还存活。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