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企鹅

增加 2,216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企鹅(学名:Spheniscidae):有“海洋之舟”美称的企鹅是一种最古老的游禽,它们很可能在[[地球]]穿上冰甲之前,就已经在南极安家落户。全世界的企鹅共有18种,大多数都分布在[[南半球]]。主要生活在南半球,属于企鹅目,企鹅科。特征为不能飞翔;脚生于身体最下部,故呈直立姿势;趾间有蹼;跖行性(其他鸟类以趾着地);前肢成鳍状;羽毛短,以减少[[摩擦]]和湍流;[[羽毛]]间存留一层空气,用以保温。背部黑色,腹部白色。各个种的主要区别在于头部色型和个体大小。
企鹅能在-60℃的严寒中生活、繁殖。在陆地上,它活像身穿[[燕尾服]]的西方绅士,走起路来,一摇一摆,遇到危险,连跌带爬,狼狈不堪。可是在水里,企鹅那短小的翅膀成了一双强有力的“划桨”,游速可达每小时25-30千米。一天可游160千米。 主要以磷虾、乌贼,小鱼为食。<ref>[http://www.chinanews.com/gj/2018/02-23/8452430.shtml 2017“全球清廉指数”中国排名上升 新西兰最清廉],中国新闻网,2018年02月23日 </ref>2019年2月,2018年全球幸福指数出炉,新西兰排名第八。<ref>[[File:1 .jpg|缩略图|350px|[http://pic.sogou.com/d?query=%D0C6%C2F3%CEB6%F7%C0%BCEC&mode=1&did=24#did1 did3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bbzhi.com/showdongwubizhi/1qiesheyingbizhi16/7/8485157ke0c7e6f6wallpaper_262753.html htm 图片来源于 昵图 碧纸 网]]]
=='''基本信息'''==
=='''物种学史'''==
1488年[[葡萄牙]]的水手们在靠近[[非洲]]南部的好望角第一次发现了企鹅。但是最早记载企鹅的却是历史学家[[皮加菲塔]]。他在1520年乘坐麦哲伦船队在[[巴塔哥尼亚海岸]]遇到大群企鹅,当时他们称之为不认识的鹅。人们早期描述的企鹅种类,多数是生活在南温带的种类。到了18世纪末期,科学家才定出了6种企鹅的名字,而发现真正生活在[[南极]]冰原的种类是19世纪和20世纪的事情 。例如,1844年才给王企鹅定名,斯岛黄眉企鹅1953年才被命名。企鹅身体肥胖,它的原名是肥胖的鸟。但是因为它们经常在岸边伸立远眺,好像在企望着什么,因此人们便把这种肥胖的鸟叫做企鹅。又因为企鹅正面很像中国的"企"字,所以译名就叫企鹅。
[[File:2额.jpg|缩略图|350px|[http://pic.sogou.com/d?query=%C6%F3%B6%EC&mode=1&did=12#did11 原图链接][http://tech.enorth.com.cn/system/2012/01/16/008500731.shtml 图片来源于北方网]]]
1887年,[[孟兹比尔]]提出过一个理论,认为企鹅有可能是独立于其他鸟类,单独从爬行类演变进化而来。企鹅的鳍翅不是鸟类的翅膀变异形成的,而是由爬行类的前肢直接进化形成的,企鹅根本没有经历过飞翔阶段。后来,科学家们在南极发现了一种类似企鹅的动物化石,它高约1米、体重有9千克,具有[[两栖动物]]的特征。这个发现似乎印证了孟兹比尔的猜测。 <ref>[1] 1981年,[[日本]]也发现了一种类似企鹅的海鸟化石。专家认为,这是一种距今3000万年、不会飞的原始企鹅的化石,或许它就是现代企鹅的史前祖先。 [1https://beautyofbirds.com/penguins.html Penguins (order Sphenisciformes, family Spheniscidae) are ] ,Beautyof Birds网,2014-08-11 </ref>
近年,鸟类学家在研究了[[北半球]]的[[海鸦]]化石的构造之后提出,距今3000万年前美洲沿岸生活的一种海鸦可能与企鹅的起源关系密切。这种已灭绝了的海鸦也是一种不会飞行的海鸟。科学家们认为,尽管企鹅与海鸦,一个生活在南半球,一个生活在北半球,但它们骨骼形体却有许多相似之处。 [1]
从以上证据来看,企鹅的祖先就是一种不能飞翔的动物。但是,有些动物学家对此持不同看法。他们依据多年积累的研究资料,断言企鹅的祖先应该是会飞行的。因为从现代企鹅的身体结构上依然能找到它们会飞翔的远祖遗留给后代的烙印。
科学家在[[秘鲁]]南部海岸出土了一些巨型的热带企鹅的化石残骸。这是一种已经绝迹的企鹅,身高至少达1.5米,体型大得让研究人员也感到非常震惊。就连生活在地球上的最大的企鹅——身高1.2米左右的帝王企鹅,在它面前也十分逊色。
此外,这种巨型企鹅还是所有已知水禽中鸟喙最长的。它的喙长达18厘米,比头骨还要长出两倍多。据估计,这种巨型企鹅生活 在距今大约3600万年前。
[[File:3额1.jpg|缩略图|350px|[http://pic.sogou.com/d?query=%C6%F3%B6%EC&mode=1&did=28#did27 原图链接][http://www.baike.com/versionview/SYnFndWV6VQl,YV1hg,eW51Zg 图片来源于互动百科网]]]
除了巨型企鹅之外,古生物学家还在秘鲁南部海岸发现了另一种已灭绝的热带企鹅种类。这种热带企鹅身高约0.9米,和现代的帝企鹅个头差不多,它们生活在约4200万年前的远古时期,是已知的最古老的企鹅种类之一。
研究人员表示,这两种企鹅的化石残骸,不仅是最完整的,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残骸。它们对研究现代企鹅的进化过程,以及企鹅在海洋中的分布地点和历史,都提供了全新的角度。
由[[秘鲁]]、[[阿根廷]]和美国科学家共同组成的研究小组,对这些在2005年发现的化石残骸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这一研究结果发表在本周的《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网站上。[[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大学的古生物学家[[朱莉娅·克拉克]]表示:“我们以前总是倾向于认为,企鹅是习惯低温环境的动物——就连今天生活在赤道区域的小蓝企鹅也是这样。”克拉克说,“但这些新发现的化石,却可以追溯到过去6500万年中地球上最热的一段时间。这些证据表明,企鹅到达低纬度地区的时间,比人们之前的估计还要早3000万年。”
与此同时,两种新企鹅在进化过程中的各种特征,以及它们的生存年代和分布情况,也使研究人员必须对企鹅的整个“家谱”进行改写。和地球上生活的企鹅种类不同,身形巨大的远古企鹅拥有长而窄的喙,尤其是巨型企鹅,它的喙特别长,就像长矛一样。克拉克猜测,这种喙很可能是用来帮助高个子的巨型企鹅吞食大型猎物。不仅如此,远古企鹅还能潜到很深的水下,并能像现代“亲戚”那样在水面下优雅地“滑翔”,边滑翔边捉小鱼吃。
[[File:4额.jpg|缩略图|350px|[http://pic.sogou.com/d?query=%D0%C2%CE%F7%C0%BC&mode=1&did=2#did1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18956766.html 图片来源于昵图网]]]
虽然从这两种已经灭绝的企鹅种类身上能够看出,它们愿意离开南半球[[纬度]]较高的低温水域,前往水温更高的地方生活,但克拉克博士表示,并不能因此得出结论说,高温环境。克拉克博士说:“这些在秘鲁发现的物种是企鹅家族中的早期分支,对现代企鹅而言,它们是相对较远的远房亲戚。”她表示:“全球变暖,发生在一个相对要短得多的时间段里。从这些新[[化石]]物种上得到的数据,并不能够证明,气候变暖不会给生活在地球上的企鹅带来任何负面影响。” [2] <ref>[http://tech.gmw.cn/2007-06/27/content_629972.htm 企鹅“远古表亲”能潜水会滑翔],中国光明网,2014-05-07 </ref>
=='''形态特征'''==
企鹅共有18个独立物种,体型最大的的物种是[[帝企鹅]],平均约1.1米高,体重35千克以上。最小的企鹅物种是[[小蓝企鹅]](又称神仙企鹅),体高40厘米,重1千克。本身有其独特的结构, 企鹅羽毛密度比同一体型的鸟类大三至四倍,这些羽毛的作用是调节体温。 虽然企鹅双脚基本上与其它飞行鸟类差不多,但它们的骨骼坚硬,并且脚比较短且平。这种特征配合有如二只桨的短翼,使企鹅可以在水底“飞行”。南极虽然酷寒难当,但企鹅经过数千万年暴风雪的磨炼,全身的羽毛已变成重叠、密接的鳞片状。这种特殊的羽衣,不但海水难以浸透,就是气温在零下近百摄氏度,也休想攻破它保温的防线。[[南极]]陆地多,海面宽,丰富的海洋浮游生物成了企鹅充沛的食物来源。
企鹅是一种最古老的游禽,它很可能穿上冰甲之前,就已经在南极安家落户。南极陆地多,海面宽,丰富的海洋浮游盐腺可以排泄多余的盐份。 企鹅双眼由于有平坦的眼角膜,所以可在水底及水面看东西。双眼可以把影像传至脑部作作望远集成使之产生望远作用。企鹅是一种鸟类,因此企鹅没有牙齿。企鹅的舌头以及上颚有倒刺,以适应吞食鱼虾等食物,但是这并不是他们的牙齿。
=='''栖息环境'''==
[[File:5额.jpg|缩略图|350px|[http://pic.sogou.com/d?query=%C6%F3%B6%EC&mode=1&did=48#did47 原图链接][https://tech.sina.com.cn/?tid=1123857 图片来源于新浪网]]]
企鹅通常住在[[赤道]]以南,人迹罕至的地方才能看见它们。有些企鹅住在寒冷地方,有些企鹅住在热带地方。但企鹅其实并不喜欢热天气,只有在寒冷的气候中,它们才会快活。所以,在遥远遥远的南极洲沿岸冰冷的洋里,那儿住着最多的企鹅。企鹅的栖息地因种类和分布区域的不同而异:帝企鹅喜欢在冰架和海冰上栖息;阿德利企鹅和金图企鹅既可以在海冰上,又可以在无冰区的露岩上生活;在亚南极的企鹅,大都喜欢在无冰区的岩石上栖息,并常用石块筑巢。
企鹅以海洋[[浮游动物]],主要是南极[[磷虾]]为食,有时也捕食一些腕足类、[[乌贼]]和小鱼。企鹅的胃口不错,每只企鹅每天平均能吃0.75公斤食物,主要是南极磷虾。因此,企鹅作为捕食者在南大洋食物链中起着重要作用。企鹅在南极捕食的磷虾约3317万吨,占南极鸟类总消耗量的90%,相当于鲸捕食磷虾的一半。
===性情===
企鹅的性情憨厚、大方,十分逗人。尽管企鹅的外表气度不凡,显得有点高傲,甚至盛气凌人,但是,当人们靠近它们时,它们并不望人而逃,有时好像若无其事,有时好像羞羞答答,不知所措,有时又东张西望,交头接耳,唧唧喳喳。那种憨厚并带有几分傻劲的神态,真是惹人发笑,也许,它们很少见到人,是一种好奇的心理使然吧。 <ref>[4http://tech.sina.com.cn/other/2004-01-12/1124280998.shtml 南极生物篇] ,新浪网,2004年01月12日 </ref>企鹅能在水中灵活而又轻松地游动,但是这种能力或许抵消了它们飞行的能力。 <ref>[5https://tech.qq.com/a/20130524/003100.htm 研究人员称已经揭开企鹅不能飞行的秘密] ,腾讯网,2013年05月24日 </ref>[[File:6额.jpg|缩略图350px|[http://pic.sogou.com/d?query=%C6%F3%B6%EC&mode=1&did= 游泳===94#did93 原图链接][http://www.61ertong.com/pic/174/210/show/p_65062.html 图片来源于互动百科网]]] 企鹅是典型的海鸟,它虽然不会飞,但是游泳的本领在鸟类中是超级选手。许多水鸟游泳是靠长有蹼的双脚在水中划动而前进,企鹅的脚虽然也长有蹼,却只用来当做控制方向的舵,前进的力量全靠那双船桨般的翅膀,在水中振翅飞翔。 <ref>[6http://niaolei.org.cn/posts/16482 企鹅有翅膀,为啥却不能飞?] ,鸟类网,2014-08-11 </ref>企鹅游泳的速度非常快,皇帝企鹅一小时可游约十公里,白顶企鹅则有一小时游三十六公里的纪录,是所有鸟类中游得最快的。企鹅常常用[[海豚]]式游泳,也就是潜泳一段距离,露出水面换气后,再潜下去继续游。事实上,企鹅也是鸟类当中的潜水冠军,它曾有潜入水中18分钟,和潜入水下265米的纪录。 [6]
通过观察与企鹅紧密相关的海鸟,科学家们确定,适合于飞行的翅膀并不适合潜水和游泳。长期以来都有几个理论解释为什么企鹅无法飞行。一个观点认为,一些物种是因为缺乏地面的捕食者而失去了飞行能力。另一个观点是一种生物力学假设:当鸟类飞行和潜水的时候,它必须使用翅膀进行两种不同的工作。从生物力学假设,无法打造出同时擅长这两种工作的翅膀。
企鹅曾经面临一种进化选择,是选择在空中飞行还是选择在水下灵活游动。通常随着翅膀在企鹅潜水时变得越来越高效,它们的飞行能力就变得越来越弱。在某一时刻,飞行就变得非常费力,因此最好的选择就是放弃飞行,而且让翅膀缩小成为鳍状肢。
企鹅主要生活在[[南半球]],已知全世界的企鹅共有17种或18种,多数分布在南极地区,在炎热的非洲大陆南非旅游城市开普敦也有企鹅。而其中环企鹅属的汉波德企鹅、麦哲伦企鹅与黑脚企鹅分布在纬度较低的温带地区,加拉帕戈斯企鹅的分布则更接近赤道;完全生活在极地的只有帝企鹅和阿德利企鹅两种。
=='''繁殖方式'''==
[[File:7额.jpg|缩略图|350px|[http://pic.sogou.com/d?query=%C6%F3%B6%EC&mode=1&did=99#did98 原图链接][https://news.china.com/social/pic/11142797/20160307/21731955.html 图片来源于中华网]]]
 
生活史因种的体形大小不同以及地理分布而异。同一种类的繁殖周期还与纬度有关。有的种长途迁移到内陆的祖传营巢区去产卵,[[斑嘴环企鹅]]和小蓝企鹅一年繁殖2次,大多数种一年仅繁殖1次。而王企鹅则三年内繁殖2次。王企鹅和帝企鹅每次产卵1枚,而其他种则产2枚,偶为3枚。大多数企鹅在南半球的春夏季繁殖。巴布亚企鹅的某些种群也在冬季繁殖。帝企鹅发育时间长,故在秋季开始繁殖,以使幼雏在成活率机会最大的夏季产出。
当企鹅入群和离群时,常有种种表演和鸣叫。求偶配对时,常有求偶鸣叫,鸣声在两性之间有二态性。合恩角企鹅鸣声似驴鸣。到繁殖季节,帝企鹅能找到旧巢及旧配偶。除帝企鹅只由雄鸟担任外,所有种都由两性孵卵。在交配时企鹅群中十分热闹,鸣声聒耳,到孵卵时则一片寂静。卵和雏鸟的死亡率决定于气候条件、[[幼鸟]]在生殖种群的百分比和敌害等因素,一般为产卵总数的40-80%。产卵后,雌鸟常常离群到[[海洋]]觅食,约10-20天后回来替换雄鸟,以后便以一两周为期互相轮换。但雌性帝企鹅从鸟群到海洋需要走80-160公里,一直到64天孵卵期之末才能返回;此时正值南极严冬,雄帝企鹅互相依靠在一起,每个雄帝企鹅都会将卵置于足上孵化,并靠体内储存的脂肪生活;直到严冬过去,雌性帝企鹅回来后,雄帝企鹅将幼雏移交于雌性帝企鹅足上。
成鸟每年更换全部羽毛一次。换羽时不能入水,通常躲在鸟群以外的一个掩蔽地点。企鹅游泳迅速,用鳍肢作为推进器。需高速前进时,常常跳离水面,每跳一次可在空中前进1公尺或者更远,并在此期间呼吸。在陆上则步态笨拙可笑,但前进速度甚快,以前肢为平衡器。可在岩石上灵活地行动,亦可在冰雪上以腹部著地滑行,以足及前肢为推进器。企鹅能藉太阳的位置来定向。
=='''物种现状'''==
南极企鹅的种类并不多,但数量相当可观。据鸟类学家长期观察和估算,南极地区现有企鹅近1.2亿只,占世界企鹅总数的87%,占南极海鸟总数的90%。数量最多的是阿德雷企鹅,约有5000万只,其次是帽带企鹅,约300万只,数量最少的是帝企鹅,约57万只。 [4]
豹斑[[海豹]],只要企鹅下水,它就会快速游过去,吃掉企鹅。最可怕的莫过于海豹了,一只豹斑海豹一天可吃超过15只的阿德利企鹅,但它通常是捕捉较弱或生病的企鹅。大贼鸥和南极大韄,它们会伺机残害未受保护的企鹅宝宝,海狮、海豹、虎鲸等也会对企鹅产生威胁。
==相关报导==
===患禽流感===
[[File:8额1.jpg|缩略图|350px|[http://pic.sogou.com/d?query=%C6%F3%B6%EC&mode=1&did=100#did99 原图链接][http://slide.tech.sina.com.cn/d/slide_5_452_736.html#p=1 图片来源于新浪网]]]
 
2014年5月7日,一个国际科研小组表示,在南极的阿德利企鹅身上发现了H11N2型[[禽流感]]病毒,这是一种此前未知的新型禽流感[[病毒]]。消息传出,引起科学界和公众的关注。值得一提的是,据该科研组织的报告表示,这种在南极企鹅身上发现的新型病毒或许已经存活并演化数十年,但不会导致企鹅患病,也没有表现出传染给人或者其他哺乳动物的症状,据悉,相关研究人员在美国期刊《微生物学》上报告说,他们于2013年1月至2月,在南极采集了大约300只阿德利企鹅的血液等样本,结果在其中8个样本中发现了H11N2型禽流感病毒。
论文作者、[[世界卫生组织]]的流感参比和研究合作中心高级科学家[[艾龙·赫特]]说,尽管曾在企鹅血液样本中发现过流感抗体,但发现南极企鹅或南极鸟类携带禽流感病毒还是第一次。当把这种病毒与现有人类及动物流感病毒数据库进行基因组序列比较时,研究人员发现,H11N2型禽流感病毒与其他已知的任何禽流感病毒都不同。研究人员猜测,它可能已在南极企鹅身上存活并演化了数十年。赫特说,携带H11N2型禽流感病毒的企鹅并未表现出患病症状。此外,当用这种病毒攻击雪貂时,雪貂未被感染。雪貂是流感病毒感染试验的常用动物,因此这说明H11N2型禽流感病毒可能不会感染人类或其他[[哺乳动物]]。此外,赫特表示,发现[[南极]]企鹅携带禽流感病毒“引起许多没有答案的疑问”,包括各种禽流感病毒毒株传播至南极的频率,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是否有可能传播至南极,H11N2型禽流感病毒会在哪些动物或生态系统中存活,以及是否会在冬天被天然冷冻保存继而复苏等。 <ref>[8http://news.cnfol.com/guojicaijing/20140507/17796691.shtml 南极企鹅身上首次发现新禽流感病毒 存活并演化数十年暂不导致企鹅患病] ,中金在线网,2014-05-07 </ref>
===限时直播===
2014年5月,[[百度]]百科与[[北京]]动物园达成深度战略合作,将动物直播搬上网,开启“网络动物园”,企鹅是首个入驻的动物。百度百科与小度I耳目云视频摄像技术合作,从5月17日到6月1日,每天上午10:00-下午18:00开启企鹅直播,其他时间段由于光线和企鹅休息,直播暂不开放。届时,只要搜索“企鹅”百度百科词条,就可以看到北京动物园企鹅馆里企鹅的一举一动了。
===试管繁殖===
2014年8月,世界上首只“试管企鹅”在美国加利福尼亚诞生。这只刚出生的母[[麦哲伦]]企鹅宝宝是由冷冻精子受孕而生,它暂时还没有名字,研究人员之她为“184”。研究人员希望通过人工授精的方式来增加企鹅的物种多样性。麦哲伦企鹅多分布于南美洲,是著名航海家麦哲伦于1519年最早发现的,后世科学界遂以他的名字命名该物种。 <ref>[9http://news.163.com/14/0816/11/A3P24EDD00014JB6.html 世界上首只试管企鹅在美国诞生] ,网易网,2015-11-25 </ref>
===味觉缺失===
[[File:9额.png|缩略图|350px|[http://pic.sogou.com/d?query=%C6%F3%B6%EC&mode=1&did=106#did105 原图链接][https://video.tudou.com/v/XMTk0MTMzMDE0NA==.html?__fr=oldtd 图片来源于土豆网]]]
 
在2015年的前几年里,研究人员针对企鹅的一项最新研究已经有了类似的发现,而且研究团队认为他们已经揭开了许多企鹅失去味觉的原因。味觉的消失事实上要归咎于遗传,如果[[基因]]让[[蛋白质]]无法正常工作,那么它们就无法正常识别味道。可以肯定的是,研究团队在部分缺乏味觉感受器的企鹅身上找到了遗传学答案。这些企鹅的味觉感受器基因出现了许多序列颠倒,一系列的随机突变一代代的传递下来,最终导致原始基因完全失效。
企鹅基因出现了这种损伤是由于它们的基因处于突变因素的不断攻击之下,而且所有的基因都有混乱的趋势。保持基因序列是非常必要的,如果基因变化太大它就无法正常工作,会导致个体死亡或者不具备进化适应性。这就意味着,在一种基因功能丧失的情况下,所有的基因在几代内都有着失效的趋势。而在人类进化史上,味觉接受器的保留是非常有价值的。研究人员认为企鹅失去味觉接受器的原因非常简单:在低温下味觉接受器变得非常低效。这意味着当企鹅咬住一条冰冷的鱼时,任何享受新鲜美味的接受器功能都会立即受到食物本身的低温阻碍。因此在数千年的自然进化过程中,许多企鹅物种都不再把能量浪费在一直用不上的味觉接受器上。 <ref>[10https://tech.qq.com/a/20150227/012265.htm 部分企鹅物种吃鱼时感觉不到滋味] ,腾讯网,2015年02月27日 </ref>
===防冰双翼===
=='''相关视频'''==
1、 新西兰印象 2010 雪地宝宝 新西兰印象13:领略新西兰独特毛利文化企鹅的故事:企鹅上演南极严苛冬天戏剧性的故事
{{#ev:youku|XMjI2ODA3NzU2XMzYxMTczNTIyNA|540|inline| 新西兰印象 2010 雪地宝宝 新西兰印象13:领略新西兰独特毛利文化 企鹅的故事:企鹅上演南极严苛冬天戏剧性的故事|frame}}<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10px 0 0 20px;">2、 新西兰猎手帝企鹅日记 巨萌小企鹅谱生命赞歌
{{#ev:youku|XNDIyNDkwNzgwMAXNjUzMjUyMTI0|540|inline| 新西兰猎手帝企鹅日记 巨萌小企鹅谱生命赞歌|frame}}</div>
3 、新西兰调查报告、BBC之企鹅群里有特务:卧底企鹅帮
{{#ev:youku|XNDIxNTgwOTEyNAXNTY2ODI0MzI0|540|inline| 新西兰调查报告 BBC之企鹅群里有特务:卧底企鹅帮 |frame}}<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10px 0 0 20px;">4、 新西兰到底有哪里好?8个基本福利政策很多国家比不了寰宇地理之企鹅成长记:企鹅成长记
{{#ev:youku|XNDAwMDI5OTkxNgXMzI4MzYyMjIw|540|inline| 新西兰到底有哪里好?8个基本福利政策很多国家比不了寰宇地理之企鹅成长记:企鹅成长记|frame}}</div>
== '''參考來源''' ==
{{Reflist}}
[[Category:300 科學類]][[Category:380 動物學總論]]
10,73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