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吕维祺

增加 12 位元組, 4 年前
人物简介
吕维祺,明代著名理学家,其父为河南府名儒[[吕孔学]]。吕维祺自幼习理学,二十六岁,即万历四十一年(公元1613年)中进士,授兖州(今山东兖州市)推官,擢升吏部主事。因得罪[[魏忠贤]],辞官还乡,设芝泉讲会,传播理学。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复官,任南京兵部尚书。又因"剿寇"不力,归居洛阳,设立"伊洛会",广招门徒,著书立说。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年)正月,李自成进攻洛阳,吕维祺劝福王朱常洵散财饷士,以济时荒,福王不听。吕维祺乃尽出家私,设局赈济。城陷,吕维祺被俘,农民军中有认识吕维祺者,欲释放之,吕维祺"不辱大节",于洛阳城周公庙"引颈受死"。吕维祺著述丰厚,有《明德堂文集》、《孝经本义》、《孝经翼》、《节孝义忠集》等传世。
[[ 王铎 ]] 与吕维祺交游至深,曾将一女嫁给吕维祺之子吕兆琳,两家结为姻亲。 [[ 李自成 ]] 攻陷洛阳时,王铎正流寓于怀州(治今河南省沁阳市),为悼念亲家吕维祺,他长歌当哭,赋诗多首,其中有"风黯城崩旧洛原,怜君誓死不徒存"的诗句,尤为称道。
吕维祺之子 [[ 吕兆麟 ]] ,清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中进士,历任监察御史等职。
吕兆琳之子吕履恒,康熙三十三年(公元1694年)中进士,是康熙年间著名诗人、剧作家、方志学家。诗作有《冶古堂文集》、《梦月岩诗集》等。其诗师法盛唐,雄浑壮阔;其剧作有《洛神庙传奇》,是现存最早的豫西调剧本;另编著有《宁乡县志》。
1,53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