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936
次編輯
變更
奕劻
,無編輯摘要
==生平簡介==
[[File:奕劻.jpg|thumb|right|
[http://www.quaixiu.com/uploads/allimg/160601/20563K3P-0.jpg原圖鏈結]
[http://www.quaixiu.com/lishi/6439.html] ]]
光緒二十四年慈禧太后封世襲罔替慶親王。清末新政時期军机大臣,廢軍機處後,清朝首任內閣總理大臣,滿洲鑲藍旗人。
奕劻由於為人精明,善於察言觀色,因此慈禧太后十分喜歡他。相傳奕劻為了討好慈禧太后,教太后及太后身邊的人學打麻將,使得慈禧太后身心得到舒緩,因此奕劻愈發得到太后的喜愛。
* 道光三十年(1850年)襲輔國將軍。咸豐二年(1852年)正月封[[固山贝子|貝子]]。十年(1860年)正月,上三十萬壽,進[[多罗贝勒|貝勒]]。同治十一年(1872年)九月,[[同治帝]]大婚,加郡王銜,授御前大臣。
* 1917年1月28日病死府中(一说青岛<ref>1917年1月28日清慶親王奕劻卒於青島。(郭廷以《中华民国史事日志》)</ref>),清末帝[[溥仪]]追諡'''慶密親王'''(諡法:追悔前過日密)。民國大總統[[黎元洪]]頒令,允許其子[[載振]]世襲慶親王爵銜。
==奕劻 並非斷送清朝基業 墓==[[File:奕劻(2).jpg|thumb|right|[http://www.lishiweb.com/d/file/bigpic/20161207/00/dvpqnjsbodw.jpg原圖鏈結][http://www.lishiweb.com/m/view.php?aid=67420] ]] 奕劻墓位於北京市昌平區的一座山腳下,那里風景十分優美。相傳奕劻富可敵國,因此給自己的陵墓選了個風水極佳 的 “罪臣”:未受袁 地方。然而如今奕劻墓卻已經破敗不堪了。奕劻是1927年去 世 凱賄賂的,至今只有89年,短短幾十年間陵墓就已經被摧毀得體無完膚了。===奕劻墓 ===奕劻墓遺址====奕劻墓被毀的原因主要有三點。第一,奕劻作為當時清朝的首富,陵墓中藏有大量的金銀珠寶,因此吸引了許多盜墓人的眼球。奕劻墓雖然保留了其獨特的建築風格,但是陵墓內部的珍寶、首飾已經被洗劫一空了,磚牆上的洞口明顯是人為的,因此可以推斷,奕劻墓被毀和盜墓人有很大關係。
第三,奕劻墓之所以殘缺不堪,是因為幾十年來無人修繕。奕劻作為帶頭簽訂《 辛 亥革命爆發后,隆裕太后迭次召集王公 丑條約》 大臣 開御前 之一,許多人都恨他入骨,他死後也沒有人懷念他,更不 會 議商議對策 有人修繕他的墳墓 。 環顧 直到後來,人們才想起 歷 次親貴會議 史上這個權傾朝野的風雲人物 , 主和派、主戰派相互爭辯 想要著手修繕他的墓地 , 可惜發現 奕劻 力主清帝遜位的主張卻是始終如一的。應該說 墓只留下了幾座小樓 , 奕劻的主張對清廷 碑文上 的 最終決議是有 文字已經被嚴 重 要作用的。但奕劻個人並不主張共和 磨損 , 他在1911年12月24日會見英國公使朱爾典時還聲稱共和制並不會使中國強盛 無法復原了 。 那他為何仍力主清帝遜位呢?
==晚清第一貪官奕劻死後,他的子女後人結局如何?==
奕劻的子孫後人在解放後都參加了工作,有的在工廠、有的在商業部門,有的是技術員,有的是藝術家,成為自食其力的勞動者,迎來了新生。<ref>[https://xw.qq.com/cmsid/20190515A0QVKM00 晚清第一貪官慶親王奕劻死後,他的子女後人結局如何?]</ref>
==奕劻並非斷送清朝基業的“罪臣”:未受袁世凱賄賂==
據溥儀在《我的前半生》中披露,載澤經常在載灃府邸建議扳倒奕劻,並稱不如此,“老慶(指慶親王奕劻)就把大清斷送啦!”而溥儀在奕劻死后,堅持賜予惡謚,稱“奕劻受袁世凱的錢,勸太后讓國,大清二百多年的天下,斷送在奕劻手裡,怎麼可以給個美謚? 隻能是這個: 丑!謬!”梁鼎芬為此在其侍講日記裡稱: 宣統九年正月初十日,召見世續、紹英、耆齡,諭曰: 奕劻貪贓誤國,得罪列祖列宗,我大清國二百余年之天下,一手壞之,不能予謚! 已而謚之曰“密”。奕劻本有大罪,天下恨之。傳聞上諭如此,凡為忠臣義士,靡不感泣曰: 真英主也! 惲毓鼎在其日記中論及奕劻,亦狠狠地說“奕劻之肉其足食乎?”可見在清朝遺老眼中,奕劻就是斷送清朝二百年基業的大罪臣。事實果真如此嗎?
辛亥革命爆發后,隆裕太后迭次召集王公大臣開御前會議商議對策。環顧歷次親貴會議,主和派、主戰派相互爭辯,奕劻力主清帝遜位的主張卻是始終如一的。應該說,奕劻的主張對清廷的最終決議是有重要作用的。但奕劻個人並不主張共和,他在1911年12月24日會見英國公使朱爾典時還聲稱共和制並不會使中國強盛。那他為何仍力主清帝遜位呢?
首先,奕劻力主清帝遜位不是因為受了袁世凱的賄賂,而是在環視列強態度、國內輿情、清廷自身力量后,出於最大化保護自身利益考慮而做出的舉措。通過與外國公使的會談、獲取外國商團的電報,奕劻探詢出外國勢力無意幫助清廷維護帝制,相反,他們譴責清廷,傾向共和。雖然奕劻不贊成共和,在內外交困的情況下,他已無可奈何。他們對清朝大失民心是有著清醒的認識的。共和是國內輿情所向,不僅革命黨人呼吁,連清廷的議和代表、軍隊都有此呼聲。在這種情勢下,奕劻主張清帝遜位實乃無奈之舉。除了順應大勢所趨外,革命軍政府最后給出的皇室、皇族優待條件,尤其是保護王公貴族的爵位與財產等承諾,又滿足了奕劻自身利益的需要。可見奕劻是在綜合考慮后,才做出主張清帝遜位的抉擇。<ref>[http://history.people.com.cn/BIG5/n/2013/0708/c198307-22115326.html 奕劻並非斷送清朝基業的“罪臣”:未受袁世凱賄賂]</ref>
== 評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