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梁从诫

增加 159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梁从诫'''(Liang CongJiai )全国政协委员
 ''' 梁从诫'''(1932-2010),男,祖籍广东新会,出生于[[北京市]]。祖父梁启超,父亲梁思成,母亲林徽因。曾任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委员,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中国文化书院·绿色文化分院)创办人、会长。
195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曾师从陈翰笙先生攻读世界史研究生,毕业后赴云南大学历史系任教。 1993年开始关注民间环境保护活动。领导创建了中国第一家完全民办环境保护组织“自然之友”。 1999年,获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和香港地球之友颁发的“[[地球奖]]”,以及国家林业局颁发的“大熊猫奖”。 2010年10月28日下午4时,在北京病逝,享年79岁。
 
''' 翻译作品'''  
时间
   作品名 备注
   作品名 备注
2003 《不重合的圈》 文化随笔
== 社会活动 编辑== ''' 环保事业''' 
梁从诫先生是国内首个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主要发起人。自1993年成立以来,“自然之友”开展的重
梁从诫梁从诫
大行动有:保护川西洪雅天然林;保护滇西北德钦县原始森林滇金丝猴;开展藏羚羊保护工作与可可西里地区反盗猎行动等。
1995年,梁从诫了解到云南德钦县为了经济利益大量砍伐原始森林,破坏了濒危动物滇金丝猴的栖息地,为了制止当地政府对原始森林的破坏。他通过媒体朋友报道这件事实,又利用自己全国政协委员的身份上书中央领导。 <ref>[6http://news.sina.com.cn/c/sd/2011-01-25/115221871995_3.shtml 草根行者梁从诫:身上流淌着祖先的血] ,新浪新闻网,2011年01月25日</ref> 
1998年7月,克林顿访华期间曾代表自然之友和其他民间环保人士一道在桂林与他座谈;7至12月在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了十年《人生热线·环保专栏》,取得很好效果。到各大、中小学作过近百次环保讲演。10月英国首相布莱尔访华期间,曾会见他并以个人名义向他递交了要求在英国禁止藏羚羊绒贸易的公开信,布很快回信表示支持;”为保护藏羚羊,梁先生曾发动“自然之友”全体会员支持反偷猎组织“西部野牦牛队”。同年年底,“自然之友”为保护藏羚羊的“野牦牛队”筹款40万元,以维持其运转的花销。当时67岁的梁从诫登上4000多米高的昆仑山口,亲手焚烧收缴的近400张藏羚羊皮。
1999年2月,应邀参加了欧洲议会绿党党团会议,在会上发言介绍了中国的环境政策和民间环保运动发展情况。12月,为表彰几年来在环境教育和保护野生动物方面的贡献,梁从诫获中国环境新闻厂作者协会和国家林业总局先后颁发的“地球奖”和“大熊猫奖”。
接受了上百次国内外报刊、电台、电视台采访,发表了十几篇有关环境问题的文章,通过传媒体了大量环保宣传。
以全国政协委员身份,在政协八届四次会议上,作了《大声疾呼,加强环保》的发言,是历次政协首次以环保为主题的大会发言:在历次政协会上都提出了有关环保的重要提案。
== 成就荣誉 编辑== 
1995年,在东京获得由日本《每日新闻》和韩国《朝鲜日报》联合颁发的《1995年亚洲环境奖》。
梁从诫梁从诫
1999年7月,由于在民间环境保护运动中所作的贡献,获得由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和香港“地球之友”共同颁发的99年“地球奖”。同年获得国家林业局颁发的“大熊猫奖”。
 
2000年6月,被国家环保总局授予“环境使者”称号;8月,梁从诫荣获2000年菲律宾“麦格塞塞”奖,此奖以菲律宾前总统命名,是专为在社会活动方面有杰出贡献的人士而设,有的国外报刊誉之为“亚洲诺贝尔奖”;12月,被国家环保总局授予“环境保护杰出贡献者”称号。
 
2003年,获第二届“母亲河奖”表彰他在保护母亲河、保护生态环境做出卓越贡献;12月,获中央电视台十大“年度法治人物”。
 
2004年9月,被《南方人物周刊》评为“影响中国公共知识分子50人”。
 
2005年,获“绿色中国年度人物”奖。
 
2006年11月2日,被国际中国环境基金会授予杰出成就奖。
 
2010年12月17日获选《南方人物周刊》中国魅力50人----仁爱之魅。
== 人物评价 编辑== 
“从诫本来是一个历史学家……然而,他不甘心坐在象牙塔里,养尊处优;他毅然抛开那一条‘无灾无难到公卿’的道路,由一个历史学家一变而为‘自然之友’。这就是他忧国忧民忧天下思想的表现,是顺乎民心应乎潮流之举。我对他只能表示钦佩与尊敬。宁愿丢一个历史学家,也要多一个‘自然之友’。” (国学大师季羡林评)
“我跟梁先生是北大的老同学,当时他参加的社会活动很多,功课好,口才也极好。在学校的时候我就知道他。他也很热心文保,给我的印象是分析问题思路清晰,特别敢说话。太可惜,太可惜了。不然,我们还可以一起工作。” (考古学家徐萍芳评)
无论是家学的渊源,还是自我的修养,梁从诫的举止透着儒雅。可有时他也会对人们说:我也要说点难听的话。说起今人对于环境的破坏,他就气不打一处来;看到长江的污染,他直接质问县长:这条江是不是你们污染的?他还自嘲他们一家三代都是失败的英雄;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中国政协新闻网评)
 
==参考资料==
[[Category:军政人物]]
18,68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