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陆锦花

移除 44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copyedit|time=2019-09-10T13:55:24+00:00}}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陆锦花(越剧小生演员)
1983年,她客居美国。
== = 艺术特色 ===
[[File:陆锦花002.jpg|缩略图|居右|400px|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陆锦花[https://images.shobserver.com/news/690_390/2018/1/11/e9c89002-2eb6-476e-80a8-8e81b99fe081.jpg 原图链接] <ref>[https://www.jfdaily.com/news/detail?id=76684 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陆锦花病逝]. 上观网 [ 2018-01-11]</ref>]]
<p style="text-indent:2em;">陆锦花最擅演穷生戏,演“[[鞋皮生]]”和“破巾生”堪称一绝。她表演潇洒儒雅,含蓄大方,动作简练传神;她的嗓音清亮,音质纯净,音调朴实流畅,行腔松弛舒展,尤其讲究吐字清爽,声声送听,听她的唱犹如一股清泉潺潺流入人的心田,清新柔美,耐人寻味。譬如《珍珠塔》这出戏,田汉曾称赞她把方卿演活了,该剧“前见姑”中的“君子受刑不受辱”唱段,通过多种板式的转换和细腻多变的唱法处理,细致而有层次地唱出方卿遭姑母奚落后的复杂心理,是陆派代表作之一。唱段开头六句先以平缓含蓄的[尺调腔·散板]起唱,随着心情的激动转入紧打散唱的[嚣板],转入[中清板]。虽然短短六句,但陆锦花运用三种不同板式和精心的唱法处理,把方卿的感情变化表达得十分细致。接着唱腔转入[中清板],陆锦花凭借熟练的吐字喷口技巧及特有的善用后鼻音共鸣的润腔方法,把对穷困家境的回忆,表现得扣人心弦。末句“不忘姑娘栽培恩”的甩腔音调起伏回落,气宇轩昂,感情真切饱满,韵味浓郁,富有陆派特色。
<p style="text-indent:2em;">陆锦花的唱腔有鲜明特色,但她不是仅仅从形式、技巧上着眼,而是始终把塑造人物放在中心位置。行腔、润腔都是为了深刻揭示人物内心世界。陆锦花在《情探》中塑造了王魁这一人物,陆锦花在该剧中的唱腔,体现了她风格的进一步成熟。如剧中的一段净场独唱的“说不尽水晶帘下脂粉媚”,开始时用[尺调腔·慢板]十字句起唱,前两句轻松得意,柔情似水人物思绪沉醉在温柔富贵乡中,第四句由眼前梧桐勾起对往日情景的回忆,人物情绪突变,接下来转入[中板],回忆起当年与敫桂英心心相印的生活,缠绵沉稳,感情色彩却冷漠、呆滞;从“谯楼上,初更起”转入[慢清板],运腔中多次采用小气口处理,使曲调若断若续,揭示王魁恐惧、不安、心虚的精神状态,最后一句甩腔中夹入说白,情绪又回到前面的得意。这段唱把王魁这个负心汉内心深处的矛盾与冷酷的性格揭示得相当充分。
== =流派传人===<p style="text-indent:2em;">早期上海的有:陆伟华、陆伟芳、陆伟英([[少壮越剧团]])、程镇华(青山越剧团)、陆依萍、张琪英(少壮越剧团)、沈明华([[云华越剧团]])。<p style="text-indent:2em;">解放后上海的有:[[曹银娣]]、许杰、沈伟、陈东文、黄慧([[上海越剧院]])、徐标新、张宇峰(上海越剧院)。<p style="text-indent:2em;">外省市的有:王梨芳(香港)、[[夏赛丽]](南京)、廖琪英([[浙江越剧团]])、裘巧芳(浙江)等。<p style="text-indent:2em;">其中,以黄慧、夏赛丽、许杰、廖琪英、徐标新最具代表性。 === 名人近况 ===
<p style="text-indent:2em;">陆锦花是曾蜚声剧坛的陆派艺术创始人,于1983年退休后旅居美国十余年。她经常回国小住,目睹上海万象更新,恋乡之情益浓。在2006年返沪探亲的日子里,她欣然与戏迷们会晤,为刚出版的记叙她艺术人生的新书《海外游子陆锦花》签名,还真切地关注着陆派传人的成长……
<p style="text-indent:2em;">越剧名家[[傅全香]]与陆锦花是情同手足的舞台姐妹,经典名剧《[[情探]]》就是这对黄金搭档的传世杰作,1958年拍成电影,影响深远。陆锦花这次回沪,两人再度相聚。傅全香回忆往事动情地说:“我是‘陆迷’啊!记得有一次演《情探》,阿妹在‘伴读’时唱一段‘黄卷青灯两年以上’尺调腔,声声入耳,非常好听,我听得如痴如醉,等她唱完,我竟忘了自己要接唱两句,只得让乐队伴奏糊过去了。”傅全香拿到新书《海外游子陆锦花》,当天晚上就迫不及待地通宵看完了,隔天早上就兴奋地打电话告诉陆锦花:“这本书写得很真实很好看。”
== 代表作品 ==<p style="text-indent:2em;">代表作有《[[珍珠塔]]》中方卿、《[[彩楼记]]》中吕蒙正、《情探》中王魁、《盘夫索夫》中曾荣等。<p style="text-indent:2em;">在20世纪40年代,大中华、百代、百歌等唱片公司灌制发行了有其演唱的《[[一缕麻]]》、《孝女心》、《香妃》、《黑暗天堂》、《礼拜六》、《义》等剧唱片多张。<p style="text-indent:2em;">建国后,中国唱片社灌制发行了有其演唱的《[[盘夫索夫]]》、《情探》、《劈山救母》等剧唱片多张。 == 流派传人 ==<p style="text-indent:2em;">早期上海的有:陆伟华、陆伟芳、陆伟英([[少壮越剧团]])、程镇华(青山越剧团)、陆依萍、张琪英(少壮越剧团)、沈明华([[云华越剧团]])。<p style="text-indent:2em;">解放后上海的有:[[曹银娣]]、许杰、沈伟、陈东文、黄慧([[上海越剧院]])、徐标新、张宇峰(上海越剧院)。<p style="text-indent:2em;">外省市的有:王梨芳(香港)、[[夏赛丽]](南京)、廖琪英([[浙江越剧团]])、裘巧芳(浙江)等。<p style="text-indent:2em;">其中,以黄慧、夏赛丽、许杰、廖琪英、徐标新最具代表性。 == 活动年表 ===
<p style="text-indent:2em;">1940年13岁进越剧四季班学艺,改用母姓为陆,拜男班演员[[张福奎]]为师。四季班解散后,到金门大戏院唱三肩小生。
<p style="text-indent:2em;">1983年,陆锦花老师旅居美国。
<p style="text-indent:2em;">2002年,越剧名家陆锦花,近日回国探亲在沪上露面。她双目炯炯有神,思维敏捷,显现出饱经风霜的老艺术家风采,与亲友交谈,一口纯正的上海话,听来格外亲切。<ref>[http://ent.sina.com.cn/c/m/2002-06-06/86427.html 越剧名家陆锦花近况--锦上添花故土行(附图) ]. 新浪网 [2002-06-06]</ref>
 ===人物逝世===<p style="text-indent:2em;">2018年1月10日晚,陆锦花因病在美国逝世,享年91岁。 <p style="text-indent:2em;">2019年1月29日,“恰是故人来”——纪念陆锦花系列演出在上海圆满举行。  == 作品 == ===代表作品=== <p style="text-indent:2em;">代表作有《[[珍珠塔]]》中方卿、《[[彩楼记]]》中吕蒙正、《情探》中王魁、《盘夫索夫》中曾荣等。<p style="text-indent:2em;">在20世纪40年代,大中华、百代、百歌等唱片公司灌制发行了有其演唱的《[[一缕麻]]》、《孝女心》、《香妃》、《黑暗天堂》、《礼拜六》、《义》等剧唱片多张。<p style="text-indent:2em;">建国后,中国唱片社灌制发行了有其演唱的《[[盘夫索夫]]》、《情探》、《劈山救母》等剧唱片多张。 === 音乐作品 ===
专辑
|-
|}
 
== 人物逝世 ==
<p style="text-indent:2em;">2018年1月10日晚,陆锦花因病在美国逝世,享年91岁。
 
== 人物纪念 ==
 
<p style="text-indent:2em;">2019年1月29日,“恰是故人来”——纪念陆锦花系列演出在上海圆满举行。
== 参考资料 ==
{{uncategorized|time=2019-09-10T13[[Category:55媒体影视人物]][[Category:24+00:00}}演员]]
13,85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