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格陵兰岛

增加 22,532 位元組, 4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格陵兰岛''' {{Infobox person |剧名= 格陵兰岛 |圖片 = File:Bce439443449e9a9.jpg|缩略图|居中|250px|[http://pic.sogou.com/d?query=%B8%F1%C1%EA%C0%…”
'''格陵兰岛'''
{{Infobox person
|剧名= 格陵兰岛
|圖片 = [[File:Bce439443449e9a9.jpg|缩略图|居中|250px|[http://pic.sogou.com/d?query=%B8%F1%C1%EA%C0%BC%B9%FA%C6%EC&mode=1&did=3#did2 原图链接][https://pixabay.com/photos/international-flag-greenland-danish-2693177/ 图片来源于pixabay网]]]
|圖片尺寸 =
| 圖像說明 =
}}
格陵兰岛(丹麦语:Grønland;格陵兰语:Kalaallit Nunaat),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屿,面积2,166,313.54 平方千米。位于[[北美洲]]东北方,[[北冰洋]]和[[大西洋]]之间。
从北部的皮里地到南端的法韦尔角相距2574千米,最宽处约有1290千米,海岸线全长3.5万多千米。[[丹麦]]属地,首府努克,又名戈特霍布。居民里因纽特(爱斯基摩)人占多数。全岛终年严寒,是典型的寒带气候,沿海地区夏季气温可达零度以上,内陆部分则终年冰冻。整个岛屿超过80%的土地被冰盖覆盖,冰盖总面积达1,833,900平方公里。<ref>[https://www.fmprc.gov.cn/web/gjhdq_676201/gj_676203/oz_678770/1206_679882/1206x0_679884/ 意大利国家概况 ],外交部网,2019年4月</ref>

2018年12月7日报道,格陵兰岛的冰川正在以数十年来,也可能是数千年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化。如果格陵兰岛的冰川全部融化,将会使全球海平面上升23.6英尺(约7.2米)。

=='''基本信息'''==
{| class="wikitable"
|-
|中文名称|| 格陵兰岛|| 英文名称|| Greenland
|-
|简 称|| 格陵兰|| 所属洲|| [[北美洲]]
|-
|主要城市 || [[西西缪特]],伊卢利萨特等|| 国庆日|| 4月16日
|-
|国 歌 ||《有一处好地方》|| 国家代码|| GRL
|-
|官方语言 || 格陵兰语、[[丹麦]]语|| 货 币 || 丹麦克朗
|-
|时 区|| UTC+0~UTC-4|| 政治体制|| 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
|国家领袖|| 彼得·劳瑞森 ||人口数量|| 7.6186万(2018年)
|-
|人口密度|| 0.037人/km²里(2018年)|| 主要民族||因纽特人(爱斯基摩人)、丹麦人
|-
|主要宗教||   [[基督教]],路德宗|| 国土面积 ||216万平方千米(2008年1月)
|-
|GDP总计|| 27.14亿美元(2016年,国际汇率)|| 人均GDP|| 48296美元(2016年,国际汇率)
|-
|国际电话区号 ||+45|| 国际域名缩写|| .gl
|-
|道路通行 ||靠右驾驶|| 气   候|| 寒带气候
|-
|首   府|| 努克||||
|}
=='''名称来历'''==
[[File:1万物.jpg|缩略图|350px|[http://pic.sogou.com/d?query=%B8%F1%C1%EA%C0%BC&mode=1&did=5#did4 原图链接][https://travelnews.aiguemarine-paris.com/greenland/ 图片来源于欧洲高端旅游网]]]
格陵兰在它的官方语言[[丹麦]]语的字面意思为“绿色的土地”(Greenland)。
这块千里冰冻、银装素裹的陆地为何享有这般春意盎然的芳名呢?关于格陵兰岛名字的来历有这样一个故事。相传在古代,大约982年,有一个[[挪威]]海盗,他一个人划着小船,从冰岛出发,打算远渡重洋。朋友都认为他胆子太大了,都为他的安全捏一把汗。后来他在格陵兰岛的南部发现了一块不到一公里的水草地,绿油油的,十分喜爱。回到家乡以后,他骄傲地对朋友们说:“我不但平安地回来了,我还发现了一块绿色的大陆!”于是格陵兰便成为了它永久的称呼。
格陵兰岛以216.6万平方千米的面积堪称世界第一大岛,全岛约3/4的地区在北极圈内,格陵兰岛全年平均气温在0℃以下,最冷的中部内陆地区最低可达到-70℃。站在格陵兰岛上吟诵“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可以找到十足的感觉。千姿百态的冰山与冰川成为格陵兰的奇景,对着它们展开丰富的联想。
=='''历史沿革'''==
===史前===
据说[[因努伊特]]人以加拿大极地的岛屿作跳板,自[[北美]]渡海到达格陵兰西北部。他们多次迁移,从前4000年一直延续到1000年。每次大迁移都带有不同的因努伊特文化,已知的有约前1400年-前700年的萨夸克文化、约前800年-1300年的多塞特文化,还有邓达斯(即图勒)和因努苏克文化等。
===殖民===
公元982年,[[挪威]]人埃里克因杀人罪被驱逐出冰岛,于是来格陵兰定居。985年,埃里克返回冰岛,
为了使人们乐意到这块新发现的土地上去,将它命名为格陵兰。986年,他组织一支探险队探察格陵兰,导致两大殖民地的发展∶东殖民地,在今尤利安娜霍布附近;西殖民地,在今戈特霍布附近。这些殖民地在极盛时有农场280个,人口可能多达3000人。11世纪时,埃里克松自新近接受基督教信仰的挪威回来,而将[[基督教]]传入格陵兰。1126年,格陵兰设置岛上第一个主教职位。
1000多年前,[[加拿大]]北部的[[因纽特人]]就迁至格陵兰定居,世世代代以捕鱼狩猎为生。982年,移居冰岛挪威人发现了格陵兰,于是在1261年成为挪威的殖民地。
===管理===
[[File:2万物.jpg|缩略图|350px|[http://pic.sogou.com/d?query=%B8%F1%C1%EA%C0%BC&mode=1&did=8#did7 原图链接][https://www.licai.com/gsh/post/407451 图片来源于格上财富网]]]
1261年起,格陵兰即臣属于[[挪威]]国王。在这之前,诺尔斯格陵兰一直是共和政体。最初的诺尔斯殖民地消失后,格陵兰许久未见殖民活动。

1380年,丹麦与挪威联盟,格陵兰转由丹麦、挪威共同管辖。

1721年,埃格德经丹麦-挪威联合王国允许,于戈特霍布附近建立一家贸易公司和信义会传道会,标志着格陵兰开始真正进入殖民时代。

1776年,丹麦政府独揽了格陵兰的贸易活动。此后格陵兰的海岸对外关闭。

1841年,丹麦、挪威分治后,成为丹麦的殖民地。后挪威与丹麦为该岛归属问题发生争执。

1933年,丹麦和挪威两国同意将此争端提交国联下属的常设国际法院讼裁,根据仲裁结果,丹麦获得了格陵兰岛的全部主权。

1950年,格陵兰的海岸对外开放,在海岸关闭期间,丹麦努力使格陵兰人逐渐适应外部世界,以免开放后经济蒙受损失。

大约从13世纪起,诺尔斯(即挪威)移民开始和扩展中的因努伊特图勒文化(约于1100年出现在格陵兰北部)相互影响。然而,主要由于格陵兰的气候变冷,诺尔斯殖民地于14世纪衰落,15世纪完全消失。
===二战===
德国占领丹麦期间(1940-1945),格陵兰受美国保护,1945年,格陵兰回归丹麦。战后,丹麦对格陵兰人抗议其在该岛的统治作出反应。1951年取消了皇家格陵兰贸易公司的贸易垄断。1953年,格陵兰成为丹麦王国一部分之后,丹麦着手改革,以改善岛上的地方经济、运输系统和教育制度。1979年5月1日,格陵兰获得内政自治权。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格陵兰一度由[[美国]]代管,战后归还丹麦。1953年丹麦修改[[宪法]],格陵兰成为丹麦的一个州,与法罗群岛一样,它在丹麦议会中也拥有两个席位。
===自治===
[[File:3万物.jpg|缩略图|350px|[http://pic.sogou.com/d?query=%B8%F1%C1%EA%C0%BC&mode=1&did=22#did21 原图链接][http://tupian.baike.com/a2_74_91_01300000174719121627918553767_jpg.html?prd=zhengwenye_left_neirong_tupian 图片来源于互动百科网]]]
1973年,格陵兰随[[丹麦]]一起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然而作为一个其经济和生存都完全依赖海洋资源的北美岛屿
,受欧洲的管理是完全不必要的。1979年5月1日起,格陵兰正式实行内部自治,但外交、防务和司法仍由丹麦掌管。1985年2目1日,格陵兰通过全民投票表决,终于成功地将自己从欧共体中解脱出来。
自格陵兰建立起内部自治政府,与法罗群岛在1948年获得的地位一样,它成为在丹麦王国名义下一个有着特殊地位的国家。内部自治政府的一个基本条件是由格陵兰政府自行管理格陵兰事务,而只有与丹麦王国有关的案件才由丹麦司法机构裁定。作为丹麦王国的一部分,丹麦派驻格陵兰的代表其权限随着丹麦向格陵兰自治政府移交权力而大大减少。尽管如此他仍是丹麦在格陵兰的首席代表,依法管理格陵兰的内部事务,负责丹麦在格陵兰举行的选举。在外交事务上,格陵兰不能与其他国家签订有关外交关系的协议。而另一方面,作为一称补偿,丹麦宪法又承诺,所有与格陵兰有关的声明都将照会格陵兰自治政府。
格陵兰岛于2009年6月21日正式自治。 [3] 2008年11月,格陵兰就自治举行全民公决,获得四分之三民众的支持。格陵兰自治后,政府将接过原本由丹麦王国拥有的[[天然气]]资源管理权、司法和警察权。格陵兰将拥有部分外交事务权,但丹麦王国在格陵兰的防务和外交事务上拥有最终决定权。格陵兰语将成为其官方语言。
格陵兰岛的天然矿产资源极其丰富,但包括[[石油]]、天然气、[[黄金]]和[[钻石]]在内的资源都埋藏在北极圈厚厚的冰层下面,开采不易。但美国专家认为,当全球气候变暖令巨大的冰层开始融化的时候,开采格陵兰的天然资源将变得更加容易。
格陵兰左翼政党工人党在不久前举行的格陵兰自治议会选举中获胜,成为格陵兰岛议会最大的党。
=='''自然资源'''==
[[File:4万物.jpg|缩略图|350px|[http://pic.sogou.com/d?query=%B8%F1%C1%EA%C0%BC&mode=1&did=41#did40 原图链接][http://www.yunnan.cn/ 图片来源于云南网]]]
格陵兰岛有着十分丰富的自然资源,陆上和近海[[石油]]和[[天然气]]储量也相当可观,仅格陵兰岛的东北部就蕴藏着310亿桶的石油储备,这几乎是丹麦所属的北海地区储油量的80倍。格陵兰的铅、锌和冰晶石等矿藏具有经济价值。1970年代勘探出的铀、铜和钼矿前景看好,1989年又发现了特大型金矿,因气候和生态方面的顾虑未采取过度的矿产资源的开采。
===能源===
[[美国]]地质调查局预计格陵兰岛可能成为世界上最大未开采油田之一,能源开采将改变格陵兰岛的历史。仍隶属丹麦的格陵兰每年需要丹麦约3.5亿美元的补贴,相当于全岛年收入的1/4。如果凯恩能源能在所在地区成功开采,周边地区将很快行动起来。石油税收可以帮助格陵兰摆脱对外部依赖,为这一人口密集且酗酒、自杀率很高的地区增加大量就业。
然而,并非所有格陵兰居民都相信石油将带来好处。像[[加拿大]]部分地区居民一样,格陵兰岛的人们也在担忧如何应对原油泄漏。尽管2008年有75%的格陵兰人投票支持从丹麦独立,但他们对石油开采是实现独立最佳方式的看法并不一致。因纽特人北极圈会议主席林格称,“每天晚上我都祈祷他们没有发现石油和天然气,因为这将结束这里的和平与平静。资源开发的利益再多也无法帮助我们获得更多自主权”。
不管居民是何态度,也不管是否做好准备,格陵兰岛海底资源开发的时代似乎已经到来。西海岸新一轮开采牌照的发放将于2010年8月进行,储量更丰富的东北海岸也正在计划之中。凯恩能源负责人尼斯贝特表示,“我们相信会有人在格陵兰找到石油,无论是不是我们,我们都将拭目以待”。 [5]
===动物资源===
格陵兰岛大部分位于北极圈以北,因此在漫长的冬季看不见太阳。但到夏季,格陵兰迎来了大量来此繁殖的鸟类,许多植物也生长旺盛,大家都竞相充分地利用24小时的日照。尽管许多鸟类来格陵兰岛只是为了繁殖,然后当冬季来临时又飞向南方,但也有些鸟全年都驻足于此,其中包括雷鸟和小雪巫鸟。格陵兰岛也是世界最大的食肉动物——[[北极熊]]的家园,还有狼、北极狐、北极兔、驯鹿和旅鼠等。格陵兰岛北部有大批麝牛,其极厚的外皮保护它们免受冰冷的北极风冻害。在沿岸水域常见鲸和海豹。主要咸水鱼有鳕、鲑、[[比目鱼]]和大比目鱼,河流中则有鲑和鳟。
===植物资源===
[[File:5万物.jpg|缩略图|350px|[http://pic.sogou.com/d?query=%B8%F1%C1%EA%C0%BC&mode=1&did=51#did50 原图链接][http://tupian.baike.com/s/%E6%A0%BC%E9%99%B5%E5%85%B0%E9%B2%A8/xgtupian/1/3 图片来源于互动百科网]]]
格陵兰的植被以苔原植物为主,包括苔草、羊胡子草和地衣。有限的无冰地区除了一些矮小的桦树、柳树和桤树丛勉强存活外,其他树木几乎不见生存。
===人口民族===
在冰岛的殖民者于982年来到这里的时候,他们发现这里无人居住。在岛的极南端,冰岛人建立了三个据点,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中,他们一直坚持了下来。格陵兰是圣诞老人的故乡。

格陵兰这个名字正是这些斯堪的[[纳维亚人]]所取。根据北欧神话史诗萨迦的记载,红胡子埃里克森因为犯谋杀罪而从冰岛流亡至此。埃里克森一家及其奴隶向西北航行,以探寻传说存在在那里的陆地。当他在岛上定居下来后,便给该岛取名格陵兰(意即”绿色的土地”),以吸引更多的移民(至少该岛南端的峡湾还是多草的)。他的这一妙计果然成功,北欧移民也能和新来的因纽特人和睦相处。
12世纪时,在格陵兰甚至还建立了一个天主教的主教辖区。1386年,格陵兰正式归属于挪威,由于当时挪威是北欧三国卡尔马联合成员,所以在该联合瓦解后,格陵兰又转属于丹麦-挪威双重君主国的统治。在坚持了五百多年以后,北欧人的定居点在15世纪突然消失了,这很可能是因为小冰期引起了普遍的食物匮乏。后来发现的该时期居民的遗骨,都带有营养不良的特征。
=='''居民构成'''==
[[File:62我.jpg|缩略图|350px|[http://pic.sogou.com/d?query=%B8%F1%C1%EA%C0%BC&mode=1&did=87#did86 原图链接][https://baike.sogou.com/v290827.htm 图片来源于搜狗网]]]
格陵兰岛人口总数为7.83万,其中土生的格陵兰人占总人口的80%以上,外来的丹麦人约占总人口的1/6。格陵兰人大多具有因纽特人(或称因努伊特人)的血统,但他们普遍与早期的欧洲移民混血。至1980年代,纯因努伊特人仅见于极西北的图勒附近和东格陵兰。格陵兰的居民异常分散,大多局限于沿海地区的小居民点。
=='''政治'''==
1979年,[[丹麦]]政府批准格陵兰实行地方自治。格陵兰的主权仍属于丹麦王国,每个格陵兰人皆为丹麦公民,与所有其他丹麦人享有同等的权利。格陵兰的自治权包括市政管理、税收、教育、社会福利制度、文化事务和教会团体等内政。丹麦则保有该岛的宪政事务、外交关系和防务的控制权。议院是格陵兰的权力中心,有议员27名,每四年由年满18岁的成年人投票选出。议院的多数党领袖组成一个7人内阁,负责岛上的行政事务。经选举产生的格陵兰代表在丹麦国会中占有两个席位。
格陵兰政府利用丹麦的财经援助,为岛上人民提供广泛的社会福利。由丹麦政府施行的免费保健措施亦使岛民受惠。这些社会服务大大改进了格陵兰人民的健康状况。由于本地(即讲[[爱斯基摩]]语的)师资缺乏,格陵兰的学校只得聘请大量操丹麦语或受丹麦教育的教师。因此即使格陵兰语颇受重视并为一般的教学用语,但精通它(亦即爱斯基摩语)的学生约占学生总人数的1/2。
=='''经济'''==
格陵兰岛在20世纪90年代经受了经济紧缩,但1993年以来,经济开始复苏。
格陵兰的经济基础为渔业和采矿业。海豹狩猎业曾经是经济的主要支柱,20世纪初急遽衰退;取而代之的是渔业、罐头业,和鳕、明虾及其他海产品的冷冻业。农业分布在南部的无冰地区,可耕地面积约占全境的1.5%。农作物只有干草和蔬菜。大部分无冰地区是饲养绵羊和驯鹿的牧场,借以获取肉、羊毛和乳。狩猎在北部地区仍很重要,捕捉海豹、狐和北极熊,以获取肉和毛皮。
鱼类和贝类除供应国内需求外,还大宗出口。锌和铅是主要的矿产。主要的工业制品有冻鱼、鱼罐头、鱼干、熏鱼,汰选过的精矿。主要的贸易伙伴为丹麦、挪威、德国和美国。该岛受丹麦的财经援助。
=='''文化'''==
[[File:7万物.jpg|缩略图|350px|[http://pic.sogou.com/d?query=%B8%F1%C1%EA%C0%BC&mode=1&did=102#did101 原图链接][http://hlj.ifeng.com/culture/art/building/detail_2014_10/04/2979405_0.shtml 图片来源于凤凰网]]]
虽然丹麦的西方文化对格陵兰造成了影响,但许多岛上的人民仍持续传统的因努伊特文化活动。民间艺术依然风行,其中尤以皂石雕刻和鼓舞为最。
=='''交通'''==
格陵兰只有在小块的沿海无冰区才有道路,内地交通靠[[雪橇]]。水路和航空是主要的运输方式。
格陵兰岛同丹麦、加拿大和冰岛有定期航班或客货轮联系。2000年有汽车3729辆,其中私人小轿车2093辆。
格陵兰有世界一流的电信网,其军事通讯网与北约和北美雷达防务系统相接。
=='''体育'''==
足球是格陵兰的国家体育项目,但格陵兰并不是国际足球联合会([[FIFA]])的成员。FIFA要求会员国必须有满足最低标准的球场供国际比赛使用,其中一项要求就是必须要求天然草皮,而格陵兰的气候条件使得它不可能拥有符合标准的天然草皮球场。

=='''环保'''==
[[File:8万物.jpg|缩略图|350px|[http://pic.sogou.com/d?query=%B8%F1%C1%EA%C0%BC&mode=1&did=161#did160 原图链接][http://lvyou168.cn/_news/2009_02_05_10/2009251023160.htm 图片来源于世界游网]]]
据[[英国]]《[[卫报]]》,BBC等多家外媒2012年7月24日报道,美国[[宇航局]]专家当天在官方网站发布声明承认说,美国宇航局的卫星照片显示,在2012年7月8日到12日短短的四天之内,整个格陵兰岛冰盖表层居然有97%已经融化,这样惊人的融化速度大大超出此前历史上所有的记录。此后更有长期研究格陵兰岛的冰川学家指出这“疯狂冰融”之后的另一惊人事实:就在冰盖融化之时,世界上最北端的冰川——彼得曼冰川碎裂掉落了一角,而这一碎片差不多跟美国纽约市中心曼哈顿区一样大。
===科学家多方求证“疯狂融冰”现实===
格陵兰岛位于北美洲东北,是丹麦的属地,这座世界上最大的岛屿处在北冰洋和大西洋之间,由于其地理位置纬度较高靠近北极一侧,因此常年会有冰雪覆盖。当进入夏季之后,格陵兰岛上大概会有一半左右的冰雪在漫长夏季中被融化成水,但此次短短几天之内就造成表层冰雪几乎全部融化的后果,使得[[NASA]]的科学家第一时间对卫星数据产生了怀疑。
报道介绍说,这惊人一幕首先是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的科学家发现的,但基于常识和历史性的判断,科学家对此数据提出质疑并认为这是卫星数据一个错误。然而随后,同属美国宇航局的空间飞行中心证实,格陵兰岛确实在7月中旬出现了一段异常高温。随后,又有其他不同的大学研究机构从侧面证实了这一卫星数据确实是已经发生了的现实。
NASA科学家随后在美国当地时间24日公布,三颗单独的卫星测量结果都表明,在2012年7月8日到2012年7月12日这短短四天的时间里面,格陵兰岛上已经冰融地区的面积急速扩张,从不到40%到97%,几乎全部格陵兰岛冰盖表层都已经融化殆尽。
===冰融后果未知 已有冰川碎裂入海===
[[File:9万物.jpg|缩略图|350px|[http://pic.sogou.com/d?query=%B8%F1%C1%EA%C0%BC&mode=1&did=446#did445 原图链接][http://slide.sx.sina.com.cn/travel/slide_36_21342_200240.html?img=2881661#p=3 图片来源于新浪网]]]
在最近的三十多年来,美国航空航天局科学家杰·齐瓦利每年都要对格陵兰冰盖进行实地考察。他坦言,通常在夏季时,格陵兰冰盖确实会融化掉一半左右,这一过程虽然正在不断加速,但也不应该是以这样如此惊人的速度。
齐瓦利表示,海拔较高地区的冰雪也在短短几天之内就融化虽然令他感觉惊讶,但这尚属可以理解的范围之内。可是不久,他又发现了第二个不寻常的事件:在这几天之内,世界最北端的彼得曼冰川已经有一角因为冰层迅速融化而断裂沉入海中,其碎片居然和曼哈顿城区差不多一样大小。
科学界认为,冰山融化带来的最直接后果是海平面上升,逐渐融化的格陵兰冰盖正带动全球海洋水位每年平均上涨3毫米左右。对此,科学家们表示,如果未来几年还会有这样的迅速融化事件发生,那真的不敢想象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虽然格陵兰岛中心的坚冰仍厚达3000多米,但整个冰盖的边缘正在不断融入海洋,它们正在变得越来越薄。2012年7月8日(左)格陵兰岛融化地区约40%,2012年7月12日(右)剧增到约97%。红色部分表示已融化。
=='''相关视频'''==

1、世界遗产 格陵兰岛

{{#ev:youku|XMzAyNzAxMTQyMA|540|inline|世界遗产 格陵兰岛|frame}}<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10px 0 0 20px;">
2、新闻直播间 2019:美国想买格陵兰岛 丹麦称“荒谬”

{{#ev:youku|XNDMyMjAxNDAyOA|540|inline|新闻直播间 2019:美国想买格陵兰岛 丹麦称“荒谬” |frame}}</div>

3、气候变暖 格陵兰岛冰雪融化危及“狗拉雪橇”活动

{{#ev:youku|XNDM1MzI5MDQwOA|540|inline|气候变暖 格陵兰岛冰雪融化危及“狗拉雪橇”活动 |frame}}<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10px 0 0 20px;">
4、格陵兰岛:气候变化致巨大冰川14年宽度缩10千米

{{#ev:youku|XNDMyNDgxMzk0MA|540|inline|格陵兰岛:气候变化致巨大冰川14年宽度缩10千米|frame}}</div>

== '''參考來源''' ==
{{Reflist}}
[[Category:710-799 史地類:世界史地]][[Category:750 美洲史地總論]]
10,73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