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51
次編輯
變更
無編輯摘要
'''查尔斯·斯科特·谢灵顿'''爵士,[[功绩勋章]]和[[大英帝国勋章]]获得者、[[皇家学会会长列表|皇家学会会长]]({{lang-en|Sir '''Charles Scott Sherrington'''}},{{bd|1857年|11月27日|1952年|3月4日|catIdx=S}}),[[英国]][[神经]][[生理学家]]、[[组织学]]家、[[细菌学]]家和[[病理学]]家。在生理学和神经系统科学方面有很多贡献。他和[[埃德加·阿德里安]]一起由于“关于神经功能方面的发现”而获得193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ref>[https://www.nobelprize.org/prizes/medicine/1932/summary/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1932]</ref>。
有一位多才多藝的科學家在神經科學領域,系統地揭示了神經系統協調工作原理,他就是1932 年的諾貝爾獎獲得者之一--[[查爾斯‧斯科特‧謝靈頓]]。
謝靈頓出生於倫敦北部的伊斯靈頓。他的父親詹姆斯。在謝靈頓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後來母親安妮‧布魯克斯便改嫁凱萊布羅斯。謝林頓的繼父是位學識淵博,熱愛藝術的考古學家和收藏家<ref>[http://www.lunwenstudy.com/rtshengli/81437.html學術堂-謝靈頓對神經系統協調工作原理的發現 ]</ref>。
曾有傳言謝林頓先生在青年時代因缺乏管教,不思進取。每天都很放蕩冶遊,周遭的人對他都非常頭痛名聲極差,連擠奶女工都拒絕了他的求愛。受到這個刺激後,謝林頓深受觸動,潛心向學,一改平時作風,終成一代大師。然而,這個登上教科書的勵志故事並未見諸正史記載。事實上,謝林頓的生父早逝並沒有影響到謝林頓接受良好的家庭和學校教育。也因為受到繼父的家庭環境熏陶,他年少時飽讀詩書,多才多藝,絕非不學無術之人,這與傳言裡浪子回頭的經典橋段大相徑庭。
西元1876 年,謝林頓進入[[英國]][[倫敦]]聖‧托馬斯醫院學習,於西元1878 年通過了皇家外科學院的初級考試。西元1879 年,他來到劍橋大學,在被譽為"英國生理學之父"的[[邁克爾‧福斯特]]的指導下學習[[生理學]]。翌年,進入劍橋大學的岡維爾和凱厄斯學院深造。
西元1881年,當年才24歲的謝林頓先生參加了在[[倫敦]]召開的一次醫學會議。期間,科學家們對一項關於切除狗和猴的部分大腦皮層實驗產生了分歧。這也引起了謝林頓的關注,他與合作者在1884 年發表了一篇研究論文,年輕的謝林頓便從此一腳踏進了[[神經科學]]的領域。1885 年,謝林頓在[[劍橋大學]]考試中成績斐然,並獲得自然科學榮譽學位的醫學士學位;1886 年獲得了英國皇家醫師資格。
1885年,謝林頓以醫學研究協會委員會委員的身份去[[西班牙]]調查[[霍亂]]的疫情。後來他將研究資料帶到[[柏林]],在著名[[病理學]]家[[魏爾肖]]的指導下工作。後來魏爾肖將他介紹到著名[[微生物]]學家[[羅伯特‧科赫]]那裡學習期間,謝林頓曾去往[[意大利]][[威尼斯]],再次調查當地的[[霍亂]]爆發情況。
此後,謝林頓開始了關於[[神經系統反射]]和運動的一系列研究。他研究發現,原來支配肌肉的神經是包含了[[感覺神經]]和[[運動神經]]這兩部分。有了這一現後他在西元1893年開始研究本體感覺現象。[[本體感覺]]使我們感受到自己的姿勢和運動狀態。其解剖基礎--[[本體感覺感受器]],隱藏在肌肉、肌腱和關節之中。西元1895 年,謝林頓研究發現在一個肌群發生運動的時候,與其拮抗的肌群會做出相反的動作。例如:關節彎曲時,屈肌收縮,伸肌舒張而[[神經元]]可以傳遞興奮信號,也可傳遞抑制信號。兩種機制互相配合,使人體的肌肉張弛有度,運動協調。謝林頓還研究了腦和脊髓之間的"橋樑"--[[錐體束]],這一結構是大腦指揮全身運動的結構基礎。
深入研究後謝林頓發現,身體上可以完成精細運動的部位,例如人的手和面部,對應於大腦皮層運動區的面積也較大。西元1897 年,謝林頓在神經科學史上率先使用"[[突觸]]"一詞,來描述光學顯微鏡下[[神經元]]之間相互連接的結構,這一用法沿用至今。
西元1898 年謝林頓開始研究[[貓]]的去大腦僵直現象:在中腦水平切斷貓的[[腦幹]],貓表現出頭尾昂起,脊柱挺硬,四肢伸直僵硬的現象。這一現象表明[[大腦]]作為[[神經系統]]的高級中樞,對反射具有抑製作用。謝林頓的一系列研究整合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勾勒出[[神經系統]]調控身體運動機制的概貌。
謝林頓為人謙遜而慷慨,他很樂意花時間為年輕人提供事業上的幫助。有一次,一位美國年輕人遠道而來,在利物浦大學訪學。期間,謝林頓和這個年輕人共同工作8 個月。
而這個年輕的合作者,就是後來成為美國神經外科學領域的傑出專家哈維。庫欣。庫欣是神經外科領域的開拓者,在垂體手術方面貢獻卓著,並因發現以他名字命名的庫欣氏綜合徵和庫欣氏反應聞名於世。
西元1906 年,謝林頓出版了《[[神經系統的整合作用]]》一書,書中揭示了神經反射的多個規律,在此基礎上,神經系統作為一個整體,它的整合神經衝動,使生命活動協調而有序的生理功能被清晰地描述出來。而這本書提出了一系列神經科學的經典理論,被奉為[[神經科學]]史上的傑作。西元1913 年,謝林頓被聘為[[牛津大學]][[生理學]]教授,直至1936 年退休。在這段期間他遇上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發生,也因此短暫的中斷他的教學生涯,戰爭期間他在砲彈廠做工人,每天高強度的工作並沒有將他壓垮,他甚至還在這段時間留下了大量的詩作。西元1916 年,適逢[[女權運動]]進一步發展,當時高等教育將女性拒之門外的問題引起了許多人的關注,謝林頓並不守舊大力為女權大聲疾呼,希望牛津大學醫學院能夠招收女性進入學習。
1932 年謝林頓和[[埃德加·阿德里安]]一起由於「關於神經功能方面的發現」而獲得1932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謝林頓從年輕時期開始就是一位運動健將,精力充沛,擅長各類體育運動,如橄欖球、賽艇等等。他在退休後,依然保持著對音樂、詩歌和散文的興趣,還留下了一部哲學著作《人的本質》。西元1952 年3 月4 日謝林頓因突發心力衰竭在[[伊斯特本]]去世,享年94 歲。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