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13
次編輯
變更
刘宝珺
,無編輯摘要
'''刘宝珺''' 男,[[天津]]人。[[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南交通大学]]教授,西南交通大学双聘院士, 博士生导师。沉积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地质矿产部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名誉所长、成都理工大学名誉校长、西南科技大学城建学院院长、中国地质学会常务理事、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
刘宝珺是我国地质学家、地质教育家,曾担任过中科院两届地学部常委。早年致力于泥沙运动力学和沉积构造、岩相古地理和层控矿床方面的研究,在有关沉积构造的水动力解释、沉积相动力学分析、河流相模式以及砂岩铜矿形成机制等方面取得了出色的成果。刘院士将沉积成岩、岩相、构造的分析和物理化学热力学结合起来,提出了“沉积期后分异作用与成矿作用”的新理论。
刘宝珺院士在国际学术界十分活跃,自1987年起,他作为国际地科联“全球沉积委员会”领导成员和全球沉积地质计划中国委员会主席,多次组织并参与了国际有关全球沉积地质研究工作。40多年来,刘院士在中外刊物上发表论文120余篇,出版各类专著20部,曾多次获地矿部科技进步奖。1986年被国家科委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989年荣获中国地质学界的最高荣誉奖“李四光地质科学奖”;1996年在第三十届国际地质大会上荣获“斯潘迪亚罗夫”奖,是100年来世界上获此殊荣的第二十位地质学家,是我国地质学家此奖的首获者。1997年由中国科协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1]
中文名
1931年
职 业
中科院院士、地质学家、教授、博士生导师 [2]
毕业院校
清华大学
人物简介
编辑
刘宝珺 ,中国科学院院士,男,1931年9月13日生于天津。1953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1956年该校岩石学专业研究生毕业。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现任国土资源部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曾任四川省科协主席、国土资源部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所长。 [3-4] 研究沉积地质学、矿床学、油气储层地质学等。致力于泥沙运动力学和沉积构造、岩相古地理和层控矿床学研究,将沉积成岩、岩相、构造的分析和物理化学热力学结合起来,提出“沉积期后分异作用与成矿作用”理论。提出了扬子地台陆缘寒武纪磷矿风暴岩沉积模式。主持了地矿部重点攻关项目“中国南方岩相古地理及沉积、层控矿床预测”,编制中比例尺岩相古地理图。代表作有《岩相古地理基础及方法》、《中国南方古大陆沉积地壳演化与成矿》和《中国南方岩相古地理图集》、《沉积岩石学》等。 [3]
编辑
兴趣培养
刘宝珺的父亲是中学教师,母亲善于教育子女,因此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父母和叔伯们对于文学、艺术、音乐、戏曲、体育深为爱好,常组织家庭小乐队和篮球队,经常演奏和对外比赛,使家庭生活充满情趣,并培养了刘宝珺对各种事物的兴趣。后来他进入在天津南开中学读高中。 [5]
放弃保送
1950年秋,天津市南开中学毕业的刘宝珺,放弃了校方保送他到南开大学或燕京大学化学系的推荐,以第一志愿考进了清华大学地质系。
1952年,中国高等学校进行院系调整,清华大学地质系并入新成立的北京地质学院。 [5] 在沉积学、盆地分析与板块运动、层控矿床、层序地层与事件地质、全球沉积地质、油气储集层的成岩作用与岩相古地理以及生物成矿作用等研究领域都获得了突出成就,并把我国的沉积学研究推到了世界前沿,其许多研究成果在我国都具有先驱性和启迪性,对我国沉积学发展的各阶段都有所贡献。先后在中外刊物上发表论文100多篇,撰写出版专著20部。在国际学术界也很活跃,多次参与、组织国际有关全球沉积地质研究工作,并担任了全球沉积地质计划中国委员会主席。1986年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989年获第一届“李四光地质科学奖”,曾担任过两届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常委,1996年在第三十届国际地质大会上获得唯一的“斯潘迪亚洛夫奖”,成为我国首位获此殊荣的人。主持和组织了中国西部含油气盆地、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地质环境、中国南华纪至新近纪岩相古地理研究与编图等的研究,做出了很有影响的工作。作为山东省油气勘探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带领团队在塔里木油田、胜利油田、辽河油田、中原油田等油气田的勘探开发研究中,做出了突出成果。 [6]
主动申请
1953年夏,刘宝珺成为北京地质学院首届毕业生、高材生。他主动申请去大西北,组织上批准了他的要求,分配他去甘肃白银厂地质部641地质队。两年前,正是在此地,矿床学家宋叔和在厚厚的“铁帽”之下发现了铜矿。勘探工作如火如荼,急需人才。在641地质队,生活十分艰苦,连水都是苦的,喝了这种苦水,肚子老是往下坠,一个劲地打屁。刘宝珺处处以宋叔和先生为榜样,在野外,他跟宋叔和学习工作方法,在室内,他向宋叔和学习显微镜分析的技能,搞矿床储量计算,勤学好问,二人形影不离。 [5]
[[Category:刘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