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载垣

增加 1,846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這樣的結果,原因很簡單,景壽的夫人是恭親王奕的同胞姐妹。其他的四位贊襄大臣也都活了下來,兵部尚書穆蔭革職,發往軍台效力贖罪。匡源、杜翰、焦佑瀛革職。皇太后這時似乎發了慈悲之心,加恩免其發配。<ref>[http://news.uprhr.com/743b4/467.html 肅順為斬立決,載垣、端華賜自盡,御前四位大臣只有景壽活了下來>安徽信息網]</ref>
 
==正式以怡親王世襲罔替, 是一家十分特殊的鐵帽子王==
 
凡是世襲罔替的,親王的兒子還能當親王,傳給孫子、重孫都不打折,這頂親王的帽子戴的是穩穩噹噹,於是就被人稱作“鐵帽子”。
 
軍功封王世襲罔替的,有清一代只有八家,那都是跟著太祖太宗皇帝在戰場上打下的功名。分別是太祖皇帝努爾哈赤次子和碩禮親王代善、努爾哈赤弟弟舒爾哈齊六子和碩鄭親王濟爾哈朗、努爾哈赤十四子睿親王多爾袞、十五子豫親王多鐸、皇太極長子肅親王豪格、皇太極第五子裕親王碩塞,後改號莊親王、代善長子岳託病死後追封克勤郡王、代善孫子勒克德渾封順承郡王。
 
除了這八家鐵帽子王,後來又出了四家,但這後面的就不是以軍功封的。誰打破了只有軍功封王才能世襲罔替的規矩呢?那就是世宗雍正皇帝,他把自己最喜愛的十三弟允祥加封怡親王后,特地指定允祥的一個兒子可以承襲親王,到了乾隆年間,正式以怡親王世襲罔替。這就出現開國八家鐵帽子王之後的又一家十分特殊的鐵帽子王。
 
允祥死後,他的第七子弘曉繼承了爵位,之後又平穩傳了四代,到了載坊這一代,由於載坊承襲爵位後僅一年就去世了,沒有子嗣,就把怡親王傳給了弟弟載垣,載垣得到了道光皇帝和鹹豐皇帝的重用,咸豐死後,欽定八位顧命大臣,以怡親王載垣和鄭親王端華兩位鐵帽子王為首,可謂陣容豪華。但是,載垣和端華爵位很高,政治上卻以最受咸豐皇帝倚重的權臣肅順為核心。<ref>[http://www.jianglishi.cn/jiemi/41651.html 鐵帽子怡親王后人載垣竟敢當面噴哭慈禧嚇尿皇帝>講歷史]</ref>
{{Authority control}}
{{DEFAULTSORT:Z载垣}}
 
==參考資料==
 
 
[[Category:清朝军政人物]]
72,74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