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汤一介

增加 40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1952年,汤一介、乐黛云结婚。
1956年,汤一介回到北京大学哲学系,成为父亲汤用彤的助手,负责帮助整理他的著作。<ref>[http://news.163.com/05/0804/15/1QARQP3900011E82.html 哲学家汤一介:给中华文化一个恰当的定位 ], 网易,2014-09-12]</ref>
2002年10月,汤一介向北京大学学校领导提出编纂《[[儒藏]]》的构想,得到了了[[张岱年]]、[[季羡林]]的鼓励和支持。2003年国家教育部批准立项,北京大学整合文科院系的力量并联合有关高等院校和学术机构,正式启动了《儒藏》工程。汤一介任《儒藏》首席专家,另外有日本、[[韩国]]和[[越南]]等国家的学者一共500人参加编纂。
2010年6月29日,北京大学儒学研究院成立,汤一介出任院长。<ref>[http://www.npopss-cn.gov.cn/GB/219549/219551/15079122.html 汤一介:“我不是哲学家” (4) ],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4-09-17]</ref>
2012年,获得第一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
2013年3月14日,汤一介主编的《中国儒学史》获北京市第12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特等奖。<ref>[http://www.npopss-cn.gov.cn/n/2013/0318/c219468-20820744.html 北京表彰210项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 ],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网,2013-03-19]</ref>
[[File:习近平看望汤一介.jpg|缩略图|右|[https://p1.ssl.qhmsg.com/t01427294f1c394f132.jpg 原图链接]]]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大人文学苑,和87岁的汤一介先生促膝交谈,了解《儒藏》编纂情况。
2014年9月9日晚8时56分于北京逝世。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俞正声等送花圈悼念,北大校长王恩哥、哲学家李泽厚等均送来花圈或花篮悼念,灵堂摆有汤先生著作供人翻看。<ref>[http://news.sina.com.cn/c/2014-09-11/124330825878.shtml 国学泰斗汤一介灵堂接受吊唁 习近平送去花圈 ], 新浪网,2014-09-11]</ref>
2014年9月15日,汤一介的遗体告别仪式在八宝山殡仪馆举行。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在内的上千位社会各界人士专程赶来送别。<ref>[https://new.qq.com/cmsn/20140915/20140915036975 国学大师汤一介遗体告别仪式举行 释永信专程送别 ], 腾讯新闻,2014-09-15]</ref>
==学术成就==
===魏晋玄学===
汤一介子承父业,和父亲汤用彤共同筑建了魏晋玄学的理论构想,这被看作是汤一介重要的学术成就之一。汤一介通过研究魏晋玄学的体系,找出魏晋玄学的内在逻辑,发展理路,突破了前人的研究方法,是对汤用彤魏晋玄学研究的补充。<ref>[http://history.sina.com.cn/idea/rw/2014-09-10/094999756.shtml 汤一介:大师的产生需要思想自由的时代 ], 新浪,2014-09-12]</ref>
===传统哲学体系===
汤一介提出,比之西方,中国有更长的解释经典的历史,其时间至少可以上溯到战国时代。但我们至今还没有一套自觉地把"解释问题"作为研究对象的理论体系。于是,其后的两年,汤一介为此陆续发表了《能否创建中国解释学》、《再论创建中国解释学问题》、《三论创建中国解释学问题》和《关于僧肇注〈道德经〉问题--四论创建中国解释学问题》等四篇论文。在这几篇论文当中,他提出在创建中国解释学,必须要对中国注释经典的历史做一个系统的梳理,还要搞清楚经典的注释中"文字学"、"考据学"、"版本学"、"目录学"等在解释经典中的定位。
面对质疑,汤一介通过大量的中西方哲学对比,与当时学界主流认为"已经有了西方的解释学,没有必要创建中国解释学,不必跟着西方的学术路子走"的说法进行抗辩。<ref>[http://news.ifeng.com/a/20140915/41982093_0.shtml 国学泰斗汤一介的学术路 ], 凤凰网,2014-09-17]</ref>
===和而不同观点===
20世纪90年代,针对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汤一介先生提出"和而不同"对当今世界、人类发展的重要意义,认为21世纪人类社会面对的主要问题是"和平与发展",这就需要调整好不同文明传统的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地域与地域之间的关系,而中国古已有之的"和而不同"可以作为全球伦理的一个原则,为解决这两大问题作出贡献。<ref>[http://res.cssn.cn/zx/yw/201409/t20140911_1324308_1.shtml 汤一介:真诚做人做学问 ], 中国社会科学网,2014-09-17]</ref>
汤一介在《"和而不同"原则的价值资源》中说明:"在不同文化传统中应该可以通过文化的交往与对话,在商谈中取得某种共识,这是由'不同'达到某种意义上的'认同'的过程。这种'认同'不是一方消灭一方,也不是一方'同化'一方,而是在两种文化中寻找某种交汇点或者是可以互补的方面,并在此基础上推进双方文化的发展,这正是'和'的作用。"
==回忆录==
《我们三代人》,2016年1月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ref>[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6671867/ 我们三代人 ], 豆瓣网,2015-12-18]</ref>
==人物故事==
===不做大师===
汤一介曾获得很多美誉,哲学巨匠、儒学泰斗、国学大师等等。对此,他同已故学者季羡林一样,坚辞拒绝。按常规理解,人们认为这是学者的谦虚谨慎使然,继而非要把这一顶顶大帽子强加于他。事实却证明,汤一介说的是真心话。在汤先生看来,不仅他不是大师,这个时代也没有大师。他在《汤一介传》中说得很清楚:"我说现在没有大师,是因为还没有一个思想体系被普遍接受,还没有出过一本影响世界的划时代著作。"他认为,20世纪后半叶的学术氛围不够自由,把思想禁锢在一个框框里边是不能产生划时代的著作的。<ref>[http://opinion.people.com.cn/big5/n/2014/0912/c159301-25645406.html 缅怀汤一介,反思“大师”满天飞的中国 ], 人民网,2014-09-17]</ref>
==参考资料:==
[[Category:人文社科艺术人物]][[Category:哲学家]]
68,23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