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王树功

增加 205 位元組, 4 年前
添加{{copyedit}}、{{dead end}}和{{unreferenced}}等标记({{multiple issues}})及{{uncategorized}}标记到条目
{{multiple issues|{{copyedit|time=2019-09-04T15:08:27+00:00}}{{dead end|time=2019-09-04T15:08:27+00:00}}{{unreferenced|time=2019-09-04T15:08:27+00:00}}}}   王树功,1919年(民国8年)生于本溪县牛心台一个富裕的农民家庭。1942年毕业于奉天农业大学,毕业后在伪满三江省农林开拓厅任职,1945年回家乡务农,1949年在牛心台煤矿担任核算员。
  1952年,本溪县农业示范繁殖农场成立不久,急需农业专业技术人才,县政府人事科从档案中发现了王树功,即与牛心台煤矿协商,用四个工人兑换王树功,安排他担任农场技术员,负责全场农业技术工作。
  示范农场设在本溪郊区桥头镇,王树功一到任,便一头扎在农业科研技术工作之中,为了解决城市居民吃菜问题而又不影响粮食产量,王树功试验的水稻上茬栽甘蓝“菜粮两季作”新技术获得成功。为了快速提高粮食单产,王树功主持选育的高粱地方良种“高官2号”和谷子品种“本谷8号”成为本溪地区种植多年的优良品种。王树功从50年代便开始注重“世界玉米杂交优势利用”新技术的应用,由于王树功的努力,本溪县农业示范场的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工作和菜粮间作、水稻旱种等科学种田项目获得成功。1958年,本溪县农业示范场被评选为出席全国的先进国营农场,王树功代表本溪县参加了全国群英会,受到国务院嘉奖。
  本溪县委、县政府为王树功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中共本溪县委、县政府、县人大、县政协主要领导参加了追悼会。《辽宁经济日报》对王树功的业绩作了长篇通讯报道。
  [以上内容由"huage07787"分享。]
 
{{uncategorized|time=2019-09-04T15:08:27+00:00}}
61,824
次編輯